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2145  
标签:教学论文
语言表达亮点题初探(网友来稿)
利川五中 孙廷富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大纲》)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第六大题——语言表达题,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特点,出现了一些颇具特色的题目,亮点不断闪现。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仿照示例,改写提示语”一题成了当年最具亮点的特色题型。沿着这一命题思想,2004年各省自主命题,一些实用性很强的题目闪亮登场,成了高考试卷中的一个个亮点,既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真正提高语文素养。对此,笔者试做一个初步的探讨,希望能对来年的备考起一定的作用

      综观2004年高考卷中语言表达亮点题如对联、广告、衔接等都依据“两纲”即《大纲》《考纲》,甚至是深入地反映了“两纲”的要求。这些题具有时代气息,实用极强,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大纲》所说的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人文性”。如拟广告一题,现代社会广告已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高中生更是在广告中成长起来的,公益广告又很好的体现了关怀人类,关注社会的主题。再如对联题,对联本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悠久的文化式样之一,过年过节谁都会碰上几幅对联。这些题又紧扣《考纲》“考点”相关要求,只不过不再是某考点的单一考查,而是多个考点的综合考查。如对联题既可能说是考了仿写的知识的题,又可以说是一道考修辞知识的题。又如广告词一题,既可能看成是“扩展语句”题,又可以看成是“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题,还可以看成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题。正因为如此,这些题一出现就成了亮点,我们完全相信它能强的生命力,它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

      亮点一、对联题

      2004年在全国和各省自主命题的高考试卷中,有多份试卷考查了对联。对联何以受到众多命题专家的青睐呢?首先当然是它切合“两纲”的考查要求;其次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部分,最具有民族特色;再次它能多方位的检测学生的语文素养;另外评分客观公正、几天侥幸。那么,如何对好对联呢?对对联必须符合如下原则: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似,平仄相合,内容相关,不能“合掌”。

      例1:(2004 全国卷I)

      (1)①春晖盈大地, ②科学能致富,

      (2)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答案示例:(1)①正气满乾坤,②勤劳可兴家(2)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例2(2004 全国卷2)

      (1)①扫千年旧习, ②祖国山河好, (2)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答案示例:(1)①树一代新风,②大地气象新(2)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月。

      例3(2004 全国卷3)

      (1)①爆竹声声脆, ②满园春色好,

      (2)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答案示例:(1)①祖国日日新,②神州面貌新,(2)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

      例4(2004 全国卷4)

      (1)①处处春光好, ②一代园丁乐,

      (2)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答案示例:(1)①家家气象新,②九州桃李荣(2)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

      例5(2004 浙江卷)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

      上联:学问藏今古,下联:

      答案示例:知识贯中西

      例6(2004 广东)

      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下联:

      答案示例: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奈葩。

      例7(2004 福建)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下联:

      答案示例: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亮点二、广告词

      广告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了现代生活的内容之一。跨世纪的中学生无疑是在广告中长大的一代。那些文质兼美的广告词,对中学生的语言和思想有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一些公益广告词,如说普通话,公民义务献血,节约用水,扶贫济困,交通安全,社会公德,远离毒品,希望工程,爱滋病,奥运,戒烟,环保等等,题材广泛,贴近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活材料,关注它也就是关注生活。

      [示例一]请拟一条的以“公民义务献血”的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2004年高考吉林、黑龙江、云南卷第23题)

      [示例二]请拟一条以“说普通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

      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2004年高考河北、河南、山东、江西卷第23题)。


展开全文阅读
      拟广告词应注意三点。一是简短上口,易于记涌。广告词应简明流畅,通俗易懂,音韵和谐,一读一听便过目(耳)不忘,铭记于心。

      例一可拟为:一滴血,一点情,一份爱,随你行。/真情流淌,血脉相通。/一人献血,全家光荣。

      例二可拟为:会说普通话,知音遍华夏。/讲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二是富有文采。广告词多用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往往与熟语(包括成语,俗语,修语等)熟练结合,同时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嵌字、谐音等,句式整齐,富有美感。

      例一可拟为:因为您,生命之花才如此绽放!/一滴甘泉得参天栋梁,一滴鲜血得万民幸福。/一滴水得万物生机,一滴血铸民族精魂。例二可拟为:风雨声,是天地在交流;普通话,是你我在交流。/让我们的真情插上普通话的翅膀在世界飞翔!

      三是人情味浓,感召力强。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广告词自应做 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让人一见钟情,念念不忘。

      例一可拟为:一滴血,一份爱,点点滴滴都是情。/用血的真情呼唤生命的太阳。例二可拟为:“知音”才更知心——请讲普通话。/一起来说普通话,真情连接着你我他。/普通话——标准音,让华夏儿女更知心。

      亮点三 、衔接词

      语句衔接知识的考核往年或放在第一卷,通过选择连贯的语句或放在第二卷通过句子的排序等方式来考。2004年的考查形式是新颖独到的。如湖南卷第24题为节目写串台词,全国卷24题在新闻之间设计衔接词,广西、海南、内蒙古卷第23题在天气预报新闻之间加衔接的话:这些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极有生活气息,集“知识性、趣味性、人文性”一体,能很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全面地考查中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因而大受命题者的青睐,我们应给予关注。要做好此类题我们必须要细察题目要求,领会所给材料的内容,把自己置身于特定的场境,才会写出合情合理,准确生动的答案。

      示例1(2004 全国卷)电台计划播送旅游天气预报时,在各条信息之间加上一些衔接的话,以增长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性。请你在下面天气信息这间,为电台设计两段这样的话。(6分)

      三亚(海 南)晴 24—32℃① 漠河(黑龙江)小雪 –22—4℃② 大理(云 南)多去转小雨 12—24℃

      答案示例:参考答案①今天去三亚旅游,如果能带上一些防晒物品,会使您更加惬意。比起三亚来,黑龙江的漠河却是另一派风光,飞舞的雪花会让南方的朋友欣喜不已。但请您一定不要忘了多穿些衣报,以防感冒。具体天气是:三亚(海南)晴24-32℃漠河(黑龙江)小雪-22-4℃

      ②北方的漠河用洁白的雪花迎接来访的客人,而云南的大理则以温柔的小雨期待您的光临,加上舒适的温度,今天登临苍山,泛舟洱海,相信朋友们一定会流连忘返。不过提醒您别忘了带上雨伞。大理具体天气情况是:大理(云南)多云转小雨12-24℃。

      示例2、用饱含激清、简洁有力的语言,为“青春万岁”大型文艺晚会的主持人写几句串台词,引出下面的节目。(不超过60个字)

      下面请听大合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2004 湖南24题)

      参考答案:

      1、挺起你的胸膛,谱写壮丽的诗篇;迈开你的双脚,攀登成功的创梯;张开你的双臂,拥抱美好的未来。朋友们,因为我们正年轻!正面请听大合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2、天也美,地也美,春光更明媚,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奇迹的创造要靠我,要靠你,更要靠亲爱的朋友们,要靠我们跨世纪的新一代青年。请欣赏大合唱——《年青的朋友来相会》。

      示例3、为了使新闻播报更加平易自然,编辑准备在每条新闻之间加上一些承上启下的衔接词。请帮助他们在下面三条新闻之间,设计两段这样的话。要求衔接自然,转换巧妙。

      1、沈阳人要不了多久将有第二个“身份证”,因为沈阳市公安局将把市民的指掌纹集中起来,建立全民指掌纹数据库。(《华商晨报》)

      ①

      2、上海市灾害天气预警信号发布自下月开始实施,凡遇有台风、暴雨、高温、底温等灾害性天气,上海市中心气象台将统一发布预警信号,以便市民及时调整衣食住行活动计划。(《解放日报》)

      ②

      3、发生在广东揭阳县、湖南武冈市、安微马鞍山市雨山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12师的4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已被扑灭,昨天疫区封锁被解除。(新华社)(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24题)

      参考答案:①现代信息技术为公安系统提供了方便,而生活在信息时代,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变得更加方便了。据《解放日报》报道:……②今天的好消息还不只这些,下面关于扑灭禽流感疫情的消息想必是大家更关注的。据新华社报道:……

      亮点四、图文转换

      给一个图表,根据表中数据用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此题型1994年全国高考出现过一次,至今已整整十年未考到,尽管平时的训练卷中时有出现。这种题有很大的实用性,现实生活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碰上许多表格。完成此题考生首先得把图表读懂并归纳重要信息,然后才是表述清楚,所以较能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2004广东)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图书状况 完好无损 损坏较轻 损坏较重 损坏严重

      图书数目(册)20000 25000 40000 15000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① ②

      答案示例:①阅览室80%的图书遭遇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或图书损坏情况比较严重)(1分)

      ②必须在学生中加强爱护图书的教育。(2分)

      亮点五、情境用语

      根据特定场合或设置一个现实生活的场面,灵活运用语言。如对社会一些普遍现象发表看法,针对重大事件接受采访等。

      例如(2004福建)“神舟五号”圆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请你以下列身份接受记者对此事的采访,谈谈自己的感想。

      要求:谈话符合人物身份,表达自然、得体、流畅。每段话不少于30个字(6分)


展开余文
      答 ①中学生:

      ②中学教师:

      答案示例:①中学生:“神州五号”顺利飞天,杨利伟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这消息让人兴奋,鼓舞人心。我坚信,中国人的足迹还将印在月球上、火星上。通过中华儿女特别是当代中学生的努力奋斗,我们的民族将拥有更加辉煌的明天。

      ②中学教师: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宇宙飞船胜利地发射和返回,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展现了中国的科技经济实力,标志着中华民族从此跻身于世界航天大国的行列,它不仅极大的振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也大大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例2(2004江苏)根据语言环境,用口语方式转述下面书面材料的内容。(4分)

      材料:①徐凡,男,江苏南京人,东方大学文学院教授。②系我国红学界后起之秀。③龙以考作者身世见长。④专考《曹雪芹家世考》、《大观园人物论》、《红楼梦导读》(获优秀教育图书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要求:1、内容得当2、表达得体 3、符合口语特点。4、将转述的话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学校邀请徐凡与学生座谈时,请你以文学社成员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说。

      答案提示:①“徐凡”后应加称呼,不能介绍性别。可转为“徐凡老师,江苏南京人,东方大学文学院教授”。

      ②“系”“后起之秀”可转为“是我国红学界的研究专家。”

      ③“作者身世”应“尤以……见长”可转换为“尤其在考证曹雪芹的身世方面有专长。”

      ④括号中的内容转换到句中表述。“有专著《曹雪芹世考》、《大观园人物论》、《红楼梦》导读,《红楼梦导读》还获得了优秀教育图书奖。在国内国外徐凡老师影响很大。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话既说明了语文内容丰富、知识面宽广,同时又表明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我们要学好语文必须走进生活,深入生活,学会观察、思考生活中的一切。那种读死书、死读书的做法,悖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不可能正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的。

      以上列举的题例,之所以成为亮点,是因为来源于生活,更多的就是一个现实的生活场境的再现。2005年,高考命题将进一步放开。据说,国家教育部已对《考纲》作了较大修改。“取消题例原考点中的星号”、“取消分值分布”、“取消试卷结构”、“取消试题题例”,四个“取消”无疑使各省命题更加自主,语文题无疑会更灵活,更具特色,更能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正因为如此,在学好课本的同时,还得广泛阅读报刊,积极参与文化生活,由此关注生活,感悟生活,并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思考记录下来形成文字,这样就会形成扎实的基本功和较高的语文素养,当我们面对高考的亮点题时,定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

      
标签:教学论文 语言表达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第7讲)考场作文选择文体能力•议论文体(网友来稿)
下一篇:用情感撑起一片教育的蓝天——浅谈传统教育的缺陷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