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1914
标签:
教师随笔
关于周瘦鹃
《鲁迅全集·伪自由书·后记》:
那时旧文坛的机关杂志,是著名的《礼拜六》,几乎集了天下摇头摆尾的文人,于《礼拜六》一炉!至《礼拜六》所刊的文字,十九是卿卿我我,哀哀唧唧的小说,把民族性陶醉萎靡到极点了!此即所谓鸳鸯蝴蝶派的文字。其中如徐枕亚吴双热周瘦鹃等,尤以善谈鸳鸯蝴蝶著名,周瘦鹃且为礼拜六派之健将。
……
礼拜六派文人之在今日,已不敢复以《礼拜六》的头衔以相召号,盖已至强弩之末的时期了!最近守旧的《申报》,忽将《自由谈》编辑礼拜六派的巨子周瘦鹃撤职,换了一个新派作家黎烈文,这对于旧势力当然是件非常的变动,遂形成了今日新旧文坛剧烈的冲突。周瘦鹃一方面策动各小报,对黎烈文作总攻击,我们只要看郑逸梅主编的《金刚钻》,主张周瘦鹃仍返《自由谈》原位,让黎烈文主编《春秋》,也足见旧派文人终不能忘情于已失的地盘。而另一方面周瘦鹃在自己编的《春秋》内说:各种副刊有各种副刊的特性,作河水不犯井水之论,也足见周瘦鹃犹惴惴于他现有地位的危殆。周同时还硬拉非苏州人的严独鹤加入周所主持的纯苏州人的文艺团体“星社”,以为拉拢而固地位之计。不图旧派势力的失败,竟以周启其端。据我所闻:周的不能安于其位,也有原因:他平日对于选稿方面,太刻薄而私心,只要是认识的人投去的稿,不看内容,见篇即登;同时无名小卒或为周所陌生的投稿者,则也不看内容,整堆的作为字纸篓的虏俘。因周所编的刊物,总是几个夹袋里的人物,私心自用,以致内容糟不可言!外界对他的攻击日甚,如许啸天主编之《红叶》,也对周有数次剧烈的抨击,史量才为了外界对他的不满,所以才把它撤去。那知这次史量才的一动,周竟作了导火线,造成了今日新旧两派短兵相接战斗愈烈的境界!以后想好戏还多,读者请拭目俟之。
一九三三年七月二十日午,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唐弢本):
当鲁迅的《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发表后,……同年10月,由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林语堂、周瘦鹃、郑振铎等21人,代表当时文艺界的各个方面,发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指出:“我们是文学者,因此亦主张全国文学界同人应不分新旧派别,为抗日救国而联合。……在文学上,我们不强求其相同,但在抗日救国上,我们应团结一致以求行动之更有力。我们不必强求抗日立场之划一。但主张抗日的力量即刻统一起来。”
一九三六年十月,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洪深、叶绍钧、谢冰心、周瘦鹃、包天笑等文艺界各方面代表人物共二十一人,联合签名发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主张全国文学界同人应不分新旧派别,为抗日救国而联合。……在文学上,我们不强求真相同,但在抗日救国上,我们应团结一致以求行动之更有力。”这表明两个口号论争基本结束和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从而为后一阶段更广泛的团结抗日,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
(二)古今诗文辑要:
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唐杜甫《杜鹃行》:
“虽同君臣有旧礼,骨肉满眼身羁孤”;
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唐李白《蜀道难》: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唐白居易《琵琶行》: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唐李贺《老夫采玉歌》: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唐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沈佺期《夜宿七盘岭》: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唐温庭筠《碧磵驿晓思》:
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唐崔涂《春夕》:
展开全文阅读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唐柳中庸《听筝》: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唐李群玉《黄陵庙》:
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啼妆自俨然。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鹃。犹似含颦望巡狩,九疑如黛隔湘川。
唐无名氏《杂诗》: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宋文天祥《酹江月》: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宋文天祥《金陵驿》: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宋王安石《出城访无党因宿斋馆》:
关外寻君信马蹄,谩成诗句任天倪。花枝到眼春相映,山色侵衣晚自迷。今日笑谈还喜共,经年劳逸固难齐。生涯零落归心懒,多谢殷勤杜宇啼。
宋王安石《十五》: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宋苏轼《筑堤》诗:
六桥横截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烟空。昔日珠楼拥翠钿,女墙犹在草芊芊。东风第六桥边柳,不见黄鹂见杜鹃。
宋晁补之《临江仙·信州作》: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一个幽禽(杜鹃)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宋贺铸《子夜歌》: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宋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最苦金沙,十万户尽,作血流漂杵。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
宋秦观《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宋秦观《画堂春》: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宋朱敦儒《临江仙》:
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宋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宋赵汝茪《恋绣衾》:
柳丝空有千万条,系不住、溪头画桡!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玉箫台榭春多少!溜啼红(指杜鹃的叫声),脸霞未消。怪别来,胭脂慵傅,被东风、偷在杏梢。
宋赵崇嶓《清平乐·怀人》:
莺歌蝶舞,池馆春多处。满架花云留不住,散作一川香雨。相思夜夜情悰,青衫泪满啼红。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
宋周邦彦《浣溪沙》: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宋辛弃疾《浣溪沙·壬子春,赴闽宪,别瓢泉》: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朝来白鸟背人飞。对郑子真岩石卧,赴陶元亮菊花期。而今堪诵北山移。
宋辛弃疾《添字浣溪沙·三山戏作》:
“绕屋人扶行不得,闲窗学得鹧鸪啼,却有杜鹃能劝道:不如归!”
宋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
宋洪咨夔《眼儿媚》:
平沙芳草渡头村。绿遍去年痕。游丝上下,流莺来往,无限销魂。绮窗深静人归晚,金鸭水沉温。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
宋陈允平《望江南》:
“鹦鹉州边鹦鹉恨,杜鹃枝上杜鹃啼”
宋无名氏《凤栖梧》:
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竹杖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
五代尹鹗《满宫花》:
月沉沉,人悄悄,一炷后庭香袅。风流帝子不归来,满地禁花慵扫。离恨多,相见少,何处醉迷三岛?漏清宫树子规啼,愁锁碧窗春晓。
展开余文
毛文锡《更漏子》:
春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燕飞。
宋陈亮《水龙吟春恨》:
闹红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明李贽《焚书咏史》:
盈盈细抹随风雪,点点红妆带雨梅。莫道门前马车富,子规今已唤春回。
清洪亮吉《出关与毕侍郎笺》:
杜鹃欲化,犹振哀音;鸷鸟将亡,冀留劲羽;遗弃一世之务,留连身后之名者焉。
鲁迅《致山本初枝》:
内山夫人给我的杜鹃正在身旁盛开,也许这就是苦中之乐吧。
周瘦鹃《杜鹃花发映山红》:
杜鹃花一名映山红,农历三、四月间杜鹃啼血时,此花便如火如荼地怒放起来,映得满山都红,因之有这两个名称。此外又有踯躅、红踯躅、山踯躅、谢豹花、山石榴诸名,而日本却称之为皋月,不知所本。花枝低则一、二尺,高则四、五尺,听说黄山和天目山中,有高达一丈外的。一枝着花三数,有红、紫、黄、白、浅红诸色;有单瓣、双瓣、复瓣之别。春季开放的称为春鹃,夏季开放的称为夏鹃。春鹃多单瓣与双瓣,桃鹃夏开,却为复瓣,并且不止一色,有作桃红色的,也有白地而加红线条的。四川、云南二省,都以产杜鹃花名闻天下,多为双瓣。国外则推荷兰所产为最,复瓣而边缘有折绉,状如荷叶边。日本人取其种,将花粉交配,异种特多,著名的有王冠、天女舞、四海波、寒牡丹、残月、晓山诸种。二十余年前,我搜罗了几十种,可惜在抗日战争期间,遍地他乡,失于培养,先后枯死了。
清初陈维岳有杜鹃花小记云“杜鹃产蜀中,素有名,宜兴善权洞杜鹃,生石壁间,花硕大,瓣有泪点,最为佳本,不亚蜀中也。杜鹃以花鸟并名,昔少陵幽愁拜鸟,今是花亦可用矣。”
善卷洞旁有碧鲜岩,岩东有碧鲜庵,后改名为善卷寺,后又讹为善权寺。善卷洞也有误为善权洞的。善卷洞产生瓣有泪点的杜鹃花,倒是闻所未闻,不知今仍有之否?
昔人诗中咏杜鹃花的,多牵连到鸟中的杜鹃,甚至说是杜鹃啼血染成红色的。唐代李白《宣城见杜鹃花》云:“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韩偓《净兴寺杜鹃花》云:“一园红艳醉坡陀,自地连梢簇蒨罗。蜀魄末归长滴血,只应偏滴此丛多。”杨万里《杜鹃花》云:“泣露啼红作么生?开时偏值杜鹃声。杜鹃口血能多少,恐是征人滴泪成。”杨巽斋《杜鹃花》云:“鲜红滴滴映霞明,尽是冤禽血染成。羁客有家归未得,对花无语两合情。”
红杜鹃花还可说是杜鹃啼血所染,其他紫、白、黄诸色的杜鹃花,那又该怎么说呢?
我于抗战以前,曾以重价买得盆栽杜鹃花一本,似为百年外物,苍古不凡。枯干粗如人臂,下部一根斜出,衬以苔石,活象一头老猿蹲在那里,花作深红色,鲜艳异常。我曾宠之以诗:“杜鹃古木上盆栽,绝肖孤猿踞碧苔。花到三春红绰约,明(王右为当)翠羽入帘来。”抗战期间我不在家,根须受了蚁害,竞以致命。年来到处物色,殊有“佳人难再得”之叹!幸而前年又得了老干紫杜鹃花一大盆,盆也古旧,四周满绘山水,似是清初大画家王鉴所画的祟山峻岭,曲涧长河。这是清代相国潘世恩的遗物,当作传家之宝。原为五大干,入艺兰专家范氏手,枯死其二,范氏去世,归于我有。年年盛开紫红色花致百朵,密密层层,有如锦绣堆一服;来宾们观赏之下,莫不欢喜赞叹。
《拈花集》,周瘦鹃,上海文化出版社1983
郭沫若《杜鹃》:
杜鹃,敝同乡的魂,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恐怕任何鸟都比不上。
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
它本身不用说,已经是望帝的化身了。有时又被认为薄命的佳人,忧国的志士;声是满腹乡思,血是遍山踯躅;可怜,哀惋,纯洁,至诚……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了爱的象征。这爱的象征似乎已经成为了民族的感情。
而且,这种感情还超越了民族的范围,东方诸国大都受到了感染。例如日本,杜鹃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并不亚于中国。
然而,这实在是名实不符的一个最大的例证。
杜鹃是一种灰黑色的鸟,毛羽并不美,它的习性专横而残忍。
杜鹃是不营巢的,也不孵卵哺雏。到了生殖季节,产卵在莺巢中,让莺替它孵卵哺雏。雏鹃比雏莺大,到将长成时,甚且比母莺还大。鹃雏孵化出来之后,每将莺雏挤出巢外,任它啼饥号寒而死,它自己独霸着母莺的哺育。莺受鹃欺而不自知,辛辛苦苦地哺育着比自己还大的鹃雏;真是一件令人不平、令人流泪的情景。
想到了这些实际,便觉得杜鹃这种鸟大可以作为欺世盗名者的标本了。然而,杜鹃不能任其咎。杜鹃就只是杜鹃,它并不曾要求人把它认为佳人、志士。
人的智慧和莺也相差不远,全凭主观意象而不顾实际,这样的例证多的是。
因此,过去和现在都有无数的人面杜鹃被人哺育着。将来会怎样呢?莺虽然不能解答这个问题,人是应该解答而且能够解答的。
1936年春
(富按:以上资料殊难收集,希望全文保留,勿予删节)
(三)周瘦鹃生平及作品研究资料索引:
1. 《周瘦鹃》,严芙孙,《全国小说名家专集》, 上海云轩出版部初版1923.8
2. 《周瘦鹃》,许廑父,《小说月报》1923.1.1
3. 《周瘦鹃》,《中国文学家辞典》现代第一分册,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一版,1979.12
4. 《周瘦鹃》,郑逸梅,《南社丛谈·南社社友事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
5. 《解放后的周瘦鹃》,《人物》,三联书店,1982.4
6. 《花木丛中人常在》,《随笔》,花城出版社,1983.2
7. 《愿君休薄闲花草》,万国衣冠拜下风,《拈花集》,上海文化出版社1983
8. 《周瘦鹃小传》,王稼句,《南京文教资料简报》,总第155期,1984.11
9. 《周瘦鹃生平及著述简表》,《南京文教资料简报》,总第155期,1984.11
10. 《周瘦鹃传略》,王智毅,《周瘦鹃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2
11. 《周瘦鹃年谱》,王智毅,《周瘦鹃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2
12. 《笔墨生涯五十年》,《紫兰忆语》,古吴轩出版社,1999.2
13. 《周瘦鹃研究资料》,王智毅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2
14. 《苏州游踪》,周瘦鹃著,金陵书画社1981
15. 《花木丛中》,周瘦鹃编著,金陵书画社1981
16. 《拈花集》,周瘦鹃著,上海文化出版社1983
17. 《盆栽趣味》,周瘦鹃,周铮著,上海文化出版社1984
18. 《行云集》,周瘦鹃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
19. 《新秋海棠》,周瘦鹃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7
20. 《秋海棠新秋海棠》,秦瘦鸥,周瘦鹃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4.1
21. 《花语》,周瘦鹃著,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
22. 《紫兰忆语》,周瘦鹃著,古吴轩出版社1999
23. 周瘦鹃散见资料,分别见《中国现代文学史》,唐弢本,北大本,田仲济孙昌熙本,中南七院校本。
标签:
教师随笔
关于周瘦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刘国正先生的学养与识见一
下一篇:
此“睥睨”非彼“埤堄”也——初中语文教材《山市》注解辨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