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设计
阅读:6778  
标签:教学设计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案例


--------------------------------------------------------------------------------

新编语文教材参考

订阅资料邮件加入取消

 

 

站内栏目搜索  

 

金传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模式的建立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 

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特别强调,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注重情境的创设和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种教学理论的确立为我们今天的教学模式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支架式教学。二.抛锚式教学。三.随机进入教学。  

无论哪一种形式,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特别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其次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以及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中,我们得到许多启示。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中心的确立,教学目标的设定,内容意义的建构(理解)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怎样才能在教学中较好地体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笔者进行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尝试。现就其中的案例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支架式教学的案例 

支架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的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我们在教学鲁迅的《故乡》之前,曾先行研究了大量《故乡》一文的资料,抓住了此文运用对比进行写作的特色。教此文时,我学习了建构主义的理论,了解了它的一些基本内容。于是以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概念为突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试验。因为,对比可以看作是《故乡》一文的基本概念建构。 

在教课之前,我拟定了此课的教学目的: 

1. 学习本文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肖像描写的技巧。 

2. 认识《故乡》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 

3. 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和在小说末尾对故乡寄予的深沉的希望。 

围绕这一目的我们设计了四个课时。 

第一课时在进行常规教学之余,把本文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了讨论:“小说写的是什么故事?”待学生明白本文的基本内容是:“写故乡二十多年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故事”之后,再把这个大的故事分解成了两方面六个小故事: 

二十多年前的故事: 

1. 二十多年前“我”家的故事。 

2. 二十多年前“我”的朋友闰土的故事。 

3. 二十多年前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故事。 

二十多年后的故事: 

4. 二十多年后“我”家的故事。 

5. 二十多年后“我”的朋友闰土的故事。 

6. 二十多年后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故事。 

在公布了问题之后,请同学围绕这六个故事,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描写,等候回答问题。 

第二课时和第三课时主要是从六个故事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理解。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能体会到,学生对这样的建构还是十分满意的。因为这样做实际上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1. 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话题的问题。 

2. 教学设计的每一个问题都能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关。 

3. 教学设计的过程便于教师和学生进行控制。也就是说,教师在教时,不会因为问题太难而启发不了学生,学生也不会因为问题太难而无从下手。 

4. 六个故事的对比度相当高,这样意义理解的可能性就加大了。 

当我们在引导学生思考故乡变化的原因时,学生几乎不用思考就能回答出结果来。从而印证了我们的设计的有效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课时教学设计中,我们运用网络学习的方式强化学生对此文对比艺术的理解,由于是第一次使用这样的教学手段,部分学生的电脑操作不是十分熟练等原因,教学的实际效果不一定很好(并不影响对原文理解)。但即使如此,学生对此文的理解还是基本保证了的。 

二.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的理论核心是,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 

《记念刘和珍君》以其情感的真挚性,思想的深刻性,高超的艺术价值七十多年来吸引着海内外读者,被誉为纪念性文章的典范。在高中教材中显然是块硬骨头。要把一篇各方面都称得上经典的优秀范文轻松地传传授给初步具有理性思维的、刚刚升人高中的学生,并非易事。如文章一开头就是有人请写文章,实际又没写;想写又无从写;一会儿是痛彻心扉,一会儿是出离愤怒,就好象高空里的秋千,荡来荡去,不单学生摸不着头脑。教师要理顺这头乱麻也不容易。 

如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一篇难度较大的文章化繁为简,传输给学生,使他们能感受到语言的能力训练;又能使其从中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这确实需要我们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在教学中,我发现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入手。根据这一思路,我们很快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切入口。也就是从组织刘和珍的信息入手,对相关材料进行有效的编码。因为学生对于人物的故事总是感兴趣的。而主人公刘和珍的事迹在文中是一个重点,又容易把握。于是我们得到了以下几个问题: 

1.既然文章是纪念刘和珍的,那么,刘和珍一定有很多特异的事迹。请找出这些事迹。 


展开全文阅读
2.既然作者相当看重这篇文章,寄予了深厚的情感,那么除了刘和珍的平凡之外,还应当有他的伟大之处。请找出刘和珍不平凡的事迹。 

3.既然这篇文章浓缩了作者的真切的感情,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搞清楚这种情感是什么。请找出作者在文中寄予的深厚感情。 

以上问题相当于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比较感到遗憾兴趣的,并且也能从课文中寻找答案。有了这些设计,学生理解课文就容易多了。于是得出以下结论: 

刘和珍是”我”的学生(“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是我的学生。”) ,艰难的生活并没有阻止她毅然预定“我”编辑的《莽原》(“凡我所编辑的期刊……。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在北师大风潮中,她担任学生自治会的主席,带头反抗广有羽的杨荫榆校长,被开除出校。(“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她”;“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了,才有人指着一个学生告诉我,说:这就是刘和珍。”)但是她还是顶着压力来听“我”的讲义(“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只有她还为学校的前途黯然泣下。可是尽管如此,她在我的心里还只是一个普通的青年。(“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没想到这样一个态度温和,常常微笑的可爱的学生,却在“三·一八”爱国请愿事件中被无端地枪杀了(“我在[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令人吃惊的是,她和她的战友们不只被枪杀,还被棍击而亡(“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而在整个这一过程中,刘和珍和她的战友们是欣然前往,从容镇定的,充分表现了革命青年的沉勇和坚定(“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助,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然而,反动的帮闲文人却对她们的爱国行为进行恣意诋毁(“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这就不能不令人恨从中来。 

事件清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基调就一目了然,而文章的难点教学问题也迎刃而解: 

首先,是针对刘和珍及其他勇士的,既有惋惜又有敬重(文中这样的例句很多)。 

其次,是针对段琪瑞政府及其反动帮闲文人的。既有愤恨又有鞭挞(文中这样的例句也不少)。 

其三,是针对革命者未来的热切希望而言的,在此倾吐了作者内心强烈的时代完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揭露了反动军阀的凶残卑劣及其走狗文人的阴险无耻,激励人们继续战斗(这是鲁迅先生一贯精神的表露)。 

而这样的结果比起我们单纯讲解课文,让学生接受要容易得多。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紧紧抓住学生中心这个环节,从学生的认知可能出发,把繁杂的问题降低梯度,使学生容易接受,学生普遍反映,这种方法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挖掘了他们的学习潜力。 

三.随机进入教学 

建构主义随机进入教学方法的理论核心是,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随机进入教学”。 

高中第一册的《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无头无尾的文章,但与晋宋时期简牍体的比较分析来看,其风格极为合拍。当时的书简体大都信笔拈来,随兴而只止。而且这种文体直到清末依然不衰,是为四六体的典范。但是,既然是一封无头书,就有他的可利用之处。为此,我要求学生“用现代书信的格式,保持原文的语气,语调,补出全文的开头和结尾,写成一篇结构完整的现代书信”。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讲,写信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难的是基于这篇原文而把一封古今结合的信写好。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在收上来的作业中,不乏文辞独创的范例: 

“元思君: 

别来无恙,余独乘舟,自富阳下桐庐一路风色俱佳。观之者以其秀美无双,坦荡胸怀也;厌之者,以其遮阴碍日,浊气横张也。然荫翳者,固有之也。至若林之幽雅秩秩,水之一碧万倾,虽有憾者者不免涤荡尘缘也,是以专告兄台。” 

结尾更显示学生丰富的理解能力和联想能力: 

“山的伟大、富有活力,在于养育包容了自然界的生灵万物。这些生命现成为的点缀,又靠它得以生成滋长。好鸟、鸣蝉、猿猴,它们在山水里生活得那么幽然自得,它们欢乐地发出对大自然的颂歌。 

正是这一曲曲雅好的歌声,把这安宁祥和的奇峰幽谷,融成一个热闹和谐、美妙的世界。这样的世界,使人意志奋发,精神高尚。那些汲汲于个人名利的人,那些被俗务缠绕得晕头转向的人,到这儿看一看这雄奇的景物,也会被吸引,清新一下头脑,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暂时的休息,” 

更有一位学生写到: 

“余是以有感于此矣!鸢飞戾天者所在皆是也;经纶世务者,世所不乏也。岂能尽皆观此而得之乎?举世混浊而唯我独清,众人皆醉而唯我独醒。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与世相推移者也。吾谁与归?哀哉!” 

这封信满口的之乎者也,根本不象中学生意识的文章。该生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写现代书信),但实在是写得痛快淋淋漓。不能不说其深得原文的旨趣。看得出该生的创造力实在不低。这一设计,不单考察了学生基本的文体常识,还考察了他们对历史文化的了解;也考察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针对不同的具体语言材料进行灵活处理的能力。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大大增加。 

我们对于此文的教学就是建立在“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的基础上的。换句话说,在教师的导引之下,学生随意地但又是有目的地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了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有效地实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 

四.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设计的一点感受和启发 

通常我们讲备好课,认真备课,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熟悉课文。怎样从语言学、文章学、文艺学、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恰当地运用一种教学理论,找到一条适合的教学之路,形成一种适当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或者说,在某些方面我们的思考还不够深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先驱,持“继承发生认识论”观点的奥萨伯尔认为,“假如必须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部原理,我就要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弄清楚学习者知道了什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总之,原有的适用观念是学习新知识的关键。”(《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尚风祥《现代教学价值体系认》也认为:“学生在听讲中要将知识A内化,就必须将与知识A相关的已知外化,否则未知的A就不能借助己知转化为己知。”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把握和处理好了已知与未知,恰当地解决好学生的认知链问题,或许我们既能轻松地进行教学,又能事半功倍地培养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 一文说,只有建构性学习才是最符合学习的本质,最有利于开发人脑的潜力,最能促进人的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观点的。因为,这不是一种具体的学习方法,而是人探索、认识、发现世界的方式。把握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问题,对于更新我们的教学观念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标签:教学设计 语文课堂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语文教育的新起点——中小学语文新大纲新教材透视
下一篇:《致橡树》教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