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6203  
标签:备课资料
《故乡》写作特点


      人物形象对比 

      一、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 

      外貌对照 

      少年闰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淳朴天真,令人可爱可亲)。 

      中年闰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受尽生活的折磨,使人怅然、悯然)。 

      动作、语态对照 

      少年闰土:巧于雪地罩捕鸟雀,敢于月夜叉刺狡猹;“我”短短的一问,甚至“我”没有问,闰土便说出了许多“天下的新鲜事”,将心中的话尽情倾吐(聪明勇敢,活泼开朗)。 

      中年闰土:说话前的神态,欢喜——凄凉——恭敬;共说七句话,前六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最后一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诉说自己的苦况;说话后的神态,“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思想、精神对照 

      对“我”的态度的对照 

      少年闰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中年闰土: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被封建礼教所牢牢束缚)。 

      对生活的态度的对照 

      少年闰土:捕鸟、看瓜、刺猹、拾贝、观潮……(朝气蓬勃,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和希望)。 

      中年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生活绝望,只能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二、闰土父亲、闰土、水生三代人的对比 

      三十年以前,在生活重压下的闰土的父亲,将希望寄托在后代身上;为了怕儿子死了,给他起名为闰土,便“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三十年以后,在生活更沉重的压迫下的闰土,生活比父亲更惨苦了,已无力给儿子套上明晃晃的银项圈;香炉、烛台代替了银项圈,将希望寄托于神灵,连希望也比父亲更渺茫了。 

      三十年以前,闰土是一个聪明勇敢,天真烂漫的少年; 

      三十年以后,闰土的儿子水生又长成了当年闰土的模样,所不同的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 

      这组形象对照揭示的是:故乡没有变,闰土们一代接一代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生活、挣扎,当牛做马,一代接一代地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重复着同样悲惨的命运;故乡又是变了,剥削变得更重了,压迫变得更深了,摧残变得更烈了,因而劳苦人民的命运,也一代比一代更悲惨了。 

      三、闰土、“我”、杨二嫂三人的对比 

      闰土世代作奴隶,苦得已经形容不出,却没有醒悟,不但自己事事按奴隶的“规矩”办,而且要自己的后代也老老实实地做奴隶; 

      “我”是一个同情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已叛离了原先的阶级,但没有奋起而为社会的解放而努力,只是为个人的“谋食”辗转奔波; 

      杨二嫂是一个破产的小市民,她明抢暗夺,尖酸刻薄,对上层阶级既憎又慕,完全只是为着自己在生活旋涡中争斗。 

      三个人,都是社会直接的或间接的奴隶,由于不觉悟,各自为着自己而辛苦,彼此隔着厚厚的墙。 

      人物关系的对比 

      一、现代的“我”与闰土的关系和过去的“我”和闰土的关系的对比。 

      现在时的“我”和闰土,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彼此有话“吐不出口外去”了,而过去时的“我”和闰土则是一对亲密朋友,心心相印,无话不谈。时间不同、色彩各异的两种大相径庭的关系拿来一比,就会生发出对人生的慨叹与思考。 

      二、现在的宏儿和水生的友谊与“我”与闰土的关系的对比。 

      宏儿与水生的友谊如同旧时“我”与闰土的友谊,然而这种友谊是否会仍回到现实“我”和闰土式的隔阂?作者虽然希望说:“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但马上又清醒地认识到:“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希望,不也是我手制的偶像吗?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原望茫远罢了。”事实上,在整个旧秩序未铲除之前,在封建的道德观念、等级观念以及一切封建思想意识未铲除之前,要谈希望,的确是茫远的、空洞的,同求神拜佛确有相似之处。 



展开全文阅读      三、希望中的宏儿与水生将来的正常关系与现在的“我”与闰土隔阂关系的对比。 

      这是一个虚比。用希望中的正常的人与人的关系,反衬现实中的人与人的隔膜关系,从而使主题逐步丰满,色彩逐步明朗。 

      环境的对比 

      小说中现实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形成对比。眼前的故乡是一幅荒村图:天气是阴晦的,冷风呜呜地响,苍皇的天底下横着几个萧索的乡村。这幅荒村图生动地显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衰败景象,也衬托了“我”的悲凉心境;而十多年前的故乡是那样美丽:“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样描写倾注了“我”对故乡、对童年生活、对少年闰土的无比深厚的感情。故乡景物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旧中国农村日益衰败的趋势,也为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创造了非常适宜的环境。 

      感情的对比 

      “我”对记忆中故乡的无限向往、怀恋,为见不到它而悲哀的心情,与现实中对故乡的失望、怅惘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激发出“应该有新的生活”的强烈愿望,升华了主题思想。 

      “我”对当时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于新社会的热切希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这种对比,作者表达了这样的思想和希望:水生和宏儿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虽然对未来的希望还是不很明确的,但是相信未来总有希望,希望之路是靠人走出来的。 

      富有哲理性的议论 

      小说中的议论句子不多,但却起到点明中心,深化或升华主题的作用。 

      比如,《故乡》在叙述完“我”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后这样写道:“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引文中划线的句子是议论句,特别是最后一段的议论,含义是很深刻的,这是“我”自抒胸怀的自白,极富哲理性,指出有没有希望,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强调大家要为新生活的到来勇敢地去努力去实践去开辟新的道路。 

      景物描写折射作者的感情 

      小说一开头用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苍黄的天空、萧索的荒村,勾画出冬日江南农村死气沉沉的景象,显现了一幅“寒江荒村归客图”,透露出作者“悲凉”的心绪。 

      在小说里,作者将荒凉的景物与悲凉的情绪和谐地交流在一起,创造了情景交融的意境,为全文涂抹了感情的底色——冷色调。这种色调所绘制的故乡图,生动地传达了那一时代深沉阴郁的历史气氛,蕴含着作者对祖国和劳动者命运的忧思。在小说里也有一幅闪烁着灿烂光彩的图画,即作者回忆少年闰土的那幅“神异的图画”。这是用暖色调来描绘妩媚动人的画面,以寄托作者的深切怀恋。 

      浓重的抒情色彩 

      为了增强小说的感人魅力,鲁迅着意突出小说的抒情色彩。开头通过描写故乡荒凉破败的景象,抒发“我”的悲凉的心绪。接着运用曲折跌宕的语言,表达对故乡的总体印象,把“我”的不好心绪又加重一笔。然后具体刻画人物,抒发“我”对昔日故乡故人的钦佩和赞美,对今日故乡故人剧变的惊异和哀痛。最后借助于饱含诗情画意的哲理思考,将“我”对故乡故人的酸痛悲凉感升华到新的境界,寄托“我”对改变故乡故人的命运的热烈期待和坚定信心。 

      研究分析《故乡》必须从审美的角度开掘其巨大的“永恒的魅力”,而这,恰是过去研究界所关注不够的。《故乡》等开启了我国现代感伤悲凉型乡土文学的先河,体现了此派小说创作的许多可贵特色。 

      
标签:备课资料 故乡》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思想的缺席: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反思
下一篇:1999 中国大学排行榜前50名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