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4978  
标签:教学论文
故乡中恣睢、辛苦恣睢而生活试解


      周河冬 

      “恣睢”,课本注:“恣睢(zìsuī),放纵,凶暴。”不少参考资料的注解与此相同;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三年出版的《鲁迅小说诗歌散文选》则注为“骄横跋扈,放纵作恶”。 

      “辛苦恣睢而生活”,不少分析文章认为这是指杨二嫂的生活。如杭州大学中文系函授教材《中学语文课文选析(文艺文部分)》:(闰土、杨二嫂和“我”)“分别代表‘辛苦麻木’、‘辛苦恣睢’、‘辛苦辗转’三种生活,从不同角度表现作者对旧的生活的否定”。上海人民出版社会出版的《鲁迅作品分析》则认为这是指剥削者、压迫者的生活:(杨二嫂的)“尖酸、刻薄、咄咄逼人连珠炮一般的话语,任性放纵、毫无拘束的音容笑貌,声势动作,顺手牵羊、明索暗偷的贪小、自私、泼悍的性格,正是‘辛苦恣睢’生活的具体形象的描绘。”小说是“通过杨二嫂这一人物的巨变,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上揭示了深刻的现实生活,有力地烘托了主题;和闰土又作了鲜明的对比。”文章说,“对骑在人民头上的剥削者们的骄横跋扈,放纵凶暴”是不可以用“辛苦”二字的。 

      “恣睢”一词在课文里的意思是什么,和“辛苦恣睢而生活”是指哪一种人的生活有关系,都应根据《故乡》的主题作出正确的解释。茅盾同志在一九二一年写的《评四五六月的创作》里对《故乡》的主题有过精到的分析:“‘我’希望下一代能够‘一气’,不再有痛苦和隔膜。而这‘一气’,既不是‘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是‘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更不是如那些剥削者、压迫者那样‘辛苦恣睢而生活’。” 

      《中学语文教学》一九八○年第二期《鲁迅作品教学札记(三则)》根据《史记·伯夷列传》和《庄子·大宗师》认为:“‘恣睢’有两种解释,一种解作‘放纵、暴戾、凶暴’,另一种解作‘放任无拘束的样子’,课文中的‘恣睢’应按第二种意思解释。至于‘辛苦恣睢而生活’,也认为是指杨二嫂那样的生活。我觉得这篇《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即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这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留的陈旧观念。《故乡》中的豆腐西施对于迅哥的态度,似乎与闰土一定要称‘老爷’的态度,相差很远;而实则同有那一样的陈旧观念在脑子里。不过因为两人的生活状况不同,所以口吻和举动也大异了。但著者的本意却是在表出‘人生来是一气的,后来却隔离了’这一根本观念……”。这段话给我们提示了两点:杨二嫂和闰土对“我”的态度虽然“相差很远”,但都是揭示了旧社会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杨二嫂这个“别人”是属于“应该有新的生活”的“他们”之中的。由于闰土和杨二嫂因为“生活状况不同,所以口吻和举动也大异”,所以作者把他们所代表的生活状况和态度,一个概括为“辛苦麻木而生活”,一个概括为“辛苦恣睢而生活”。据此,把“辛苦恣睢而生活”解释为剥削者、压迫者的生活是不正确的。既然“辛苦恣睢而生活”是指杨二嫂所代表的那种生活,那么,把“恣睢”解释为“放纵,凶暴”也是不恰当的,至于解作“骄横跋扈,放纵作恶”,更是错误的。因为“凶暴”、“骄横跋扈”这类意思不能从杨二嫂的“口吻和举动”上找到根据,而且也和杨二嫂所代表的社会阶层的阶级本质不合。“恣睢”一词,在课文里应是放纵任性,不知拘束的意思,是和“麻木”相对照的;课本的注解不甚恰当。 

      
标签:教学论文 故乡中恣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故乡》中的两个循环节
下一篇:度创新与传统转化——评萧功秦《走向成熟》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