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659  
标签:教学论文
设疑解疑模式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中心稿)
              设疑解疑模式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获全国中语会教学论文二等奖

                       江阴市璜土中学  范国伟

    

    江泽民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会上提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在即将迈入新世纪的今天,江总书记把创新能力提高到如此重要的高度来认识,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它所培养的人才是创造明天,创造未来的人。面向二十一世纪,国家竞争能力和综合国力的强弱,并不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多少,而是主要取决于科技知识发展水平,尤其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时代赋予教育新的历史使命,要求中国的教育必须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从人的知识、技能、体质、人格、思维等方面以新的方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他还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这为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教育的前瞻性地位以及人才本质做了准确的描述,并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方向与指导。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以深刻的认知力、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创新性的思维能力为基础的综合能力”。它并非是把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重复生产或再现,而是重在开拓未知领域,创造出更新的知识,更新的成果,更新的思维模式和更新的价值。教师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富于想象、敢于人先、有所创造的创新意识。设疑解疑能力是指学生依靠自身潜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设疑解疑模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对传统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设疑解疑能力模式的反思。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设疑解疑的主动权一般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也是设疑解疑活动的指挥者和操纵者。教师一般采用“师问—生答”的僵化模式,教师只管问,学生问管答,思维活动局限于狭小的空间里。有些教师在课堂上频频发问,每问必带上“对不对”、“是不是”, 学生则高呼应答“对”、“是”或”不对”、“不是”。另一些老师虽说根据课文设计了一连串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解决,但也跳不出旧的模式。这样一问一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看上去学生积极性十分高涨,纷纷举手抢答,课堂气氛热烈。这样的课看似成功,实则失败。因为在设疑解疑的过程中,每一个问题均由教师提出,学生缺少质疑的机会。有时教师连答案也已经准备好,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无需动脑,只要照搬课文,对号入座即可解决问题。再者,有些教师设计的问题琐碎、平浅,提问形式单调,大多停留在是非选择上。在这种模式的长期训练下,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产生麻木,甚至厌烦的情绪,久之则被动机械地应答甚至于不答。这样的训练,学生不能通过设疑解疑培养独立思考、自主解决的能力,更谈不上培养创新精神,只能养成单一的线性思维方式,形成照本宣科的习惯。

    究其形成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二.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思想僵化,不习惯学生质疑;对学生情况没有真正了解,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发展,存在着思想认识上的障碍。有的教师担心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无法解答,不敢放手让学生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而有的教师认为学生能力低,难以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于是大包大揽;还有的教师当学生解决问题出现“卡壳”现象时,不能创设问题情境,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状态,激发学生求知欲,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迎难而上,而是一味急躁,甚至埋怨、责备学生不听课,从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不敢也不习惯解决难题,只会采用简单的思维方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2.教师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手段落后单调。有的教师不能根据教材内在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根据学生情况,抓住竞争精选题目,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设疑解疑过程中,突破课文重点和难点,也就不能让学生自主地获得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发散性思维,获得能力的提高。如此恶性循环,就形成了僵化的“师问—生答”模式。

    二、怎样科学地通过设疑解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教师要转变观念,确定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前国家教育部部长、国家督学柳斌同志指出: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这 论述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以此为原则,改变过去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容器,牵着学生鼻子走,机械地灌输知识的做法,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还必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运用新的教育方法,以教会学生学习,激发学生探索创新潜能为主,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促进创新教育发展。

    2.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规律,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设疑解疑新模式。在长期的教学探索中,笔者通过实践研究,初步构建一种设疑解疑的新模式:“设计问题—创情激趣—启思解疑—总结方法—迁移应用”。

   (1)设计问题就是围绕教材的中心,根据内在联系,设计有利于使学生理解课文、提高能力的问题。问题一要切中要害,有的放矢,避免学生对问题产生歧义,造成思维混乱;二要照顾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状态,难度适当;三要既符合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和心理发展水平,又要略高于这个基础和水平,同时兼顾个体差异,富有情趣。问题设计得好,就能激发学生探新动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全文阅读
    问题设计可以由教师准备,也可以由学生独自或与教师一道共同寻找、发现。通过设计问题,尤其是学生独自寻找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思维以及创新能力。例如,每上新课前,我常常利用课题提问:“你从课题懂得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以此激发学生寻找、发现问题,培养勤于思考的探索精神。再如,学习《赤壁之战》时,我把学生分成两方:一方代表曹操,一方代表东吴。让一方根据课文内容,设计问题要对方解答:”我方如此如此做,你方准备怎样应战?为什么?”另一方则根据课文内容找出应战的方法并解释其根据。哪些双方互间互答,全班学生俨然是小小军事家,共同投入到“作战”的指挥当中,许多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解答颇具新意。

   (2)创情激趣,就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解疑的兴趣。”兴趣是影响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浓厚的兴趣会使个体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推动他兴致勃勃地学习。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因此,我着重激发学生对。的兴趣,营造浓厚的研讨气氛,并有意设置矛盾的情境,造成冲突的焦点,激发学生好奇和探新的动机,活跃思维,开阔思路。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后,让学生按小说的情节发展,设想三年后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学生大胆想象,有的说于勒落泊而死,有的说于勒又发了财回来报答父母,也有的说于勒成了鲁滨逊、基督山伯爵……这样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延伸至课外的内容。

    同时,我还通过表扬和赞赏激励学生勇于质疑解疑。在教学中,我发现个别学生因为胆怯不敢主动发表意见。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年级学生因自我意识的发展,开始关注自我言行产生的效果和影响。在质疑解难中小心谨慎,生怕给他人留下不好印象,积极发表个人观点的现象越来越少。为了鼓励学生,我采用表扬赞赏的方法,对每一个提出问题、发表意见的学生给予表扬,并将课堂质疑解难与评先评优挂钩,创设出一种以质疑解难、大胆发表意见为荣的气氛,激励学生畅所欲言,表现内在的创造力。

   (3)、启思解疑就是启发学生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大家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问题,但是只有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培养创新能力。由于问题的难易程度及个体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采用一定的方法与策略启发学生思维。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我采用不同的策略:

    角色体验法。就是模仿课文某种情景或片断,让学生担任其中一定的角色,通过亲身体验角色的经历与内心活动,启发思维。分解色朗读、表演课本剧等是其中田间好的形式。

    空白探讨法。在课堂上不把教学内容全盘托出,有意识地留出一定的空白内容,让学生去探讨可能的结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创造力。

    榜样示范法。教师或学生展示自己探讨疑难问题的方法、技艺,使学生看到榜样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活动的实际过程,学到如何发挥自身创造力解决问题的技法。

    问题转化法。当学生解答了一个问题后,教师可要求学生把把原问题变化成另一个与原问题相关而又有所区别的问题,并利用解决原问题的方法解决新问题。教师不要告诉学生如何变化,而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允许学生变化出不同的问题,找出不同的答案。大家再一起进行讨论与评价。学生在新、旧问题解决过程中,深化了解疑技巧,促使潜在的创造力迸射出火花。

    小组讨论法。就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问题,利用群体智慧的力量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小组讨论中,学生相互启发,共同发展思维。为了避免小组讨论流于形式,变成“闲聊”,可要求学生做好小组讨论记录,整理出小组意见并集体进行评议。这样,不仅营造出浓厚的研讨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将个体的创造力凝聚为群体的创造结晶,提高创新能力。

   (4)总结方法。设疑解疑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提高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因此必须教会学生总结方法,使学生将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的层面,并能将方法应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为此,解决完问题,我常常要求学生总结用的是什么方法?经过了哪些步骤?获得了哪些经验?有什么体会?通过学习自行归纳总结,锻炼其概括能力,使学生灵活、牢固地掌握解疑技法,为技能迁移打下牢固的基础。在总结中,学生因个人能力出现归纳不完整或错漏的现象,我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和概括,避负因包办而限制学生创造力的提高。

   (5)迁移应用。“任何的知识学习都必然包含着迁移。”一种技能获得必须进行迁移、应用到实际之中,才能保持该技能持续发展,并对其他技能造成影响。为了使学生的质疑解难中培养的创新能力持续发展并促进其他技能发展,我鼓励学生将课内所学应用到课外,并为此提供大量的机会。例如:我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就让学生总结写读后感的方法,鼓励学生扩大课外阅读量,多写读后感,还用写读后感的方法写观后感,或写一些时事小评论。这样既巩固课内所学,又促进了技能的提高与转化。学生在我多方引导下,逐渐能自觉进行技能迁移运用,有的学生把语文课上质疑解难所学到的归纳总结法应用到数学上,总结出一些类

型题的多种解题法;或把作文的写作法运用到自然科的实验调查报告中;还有的在英语、美术等科目学习中也用了语文课内所学到的质疑解难方法。这种扩展性迁移活动。使学生创造性思维辐

射性发展,体现了学生创新能力在实际中的运用。

    通过艰辛的探索,我运用“设计问题—创情激趣—启思解疑—总结方法—迁移应用”的设疑解疑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实践表明,这是一种既重过程,又重结果,带有鲜明创新特征的教育模式,它能挖掘个体心智世界中的最佳创意,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标签:教学论文 设疑解疑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语文教学导入的十个高招(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模式初探(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