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1427  
标签:备课资料
《物种起源导言》应该增添一个注释(网友来稿)
湖北省谷城县三中 胡文勇

      《〈物种起源〉导言》在第四段陈述了“物种是演变而来的”全文观点之后,接着分析其演变原因。作者认为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作为惟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就某一狭隘意义上来说,是不合理的。然后五、六两段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入手,研究生物变异的原因,得到的结论之一是: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最后一段总结道,虽然许多事实现在还是不清楚……但是,我深信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我又确信自然选择作用,它虽然不是物种变异的惟一条件,也该是最重要的条件。

      在这里,应该对“自然选择”加个注释。因为就一般人的理解,所谓“自然选择”,那就是“外部环境”在选择,这样,在阅读时便觉得不对头:第四段否定了一般博物学家把外部环境作为惟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的观点,五、六段提出了自己的研究的方法、方向和依据,指出应该从生物的内因,即本身的变异去思考问题,怎么结论又回到“外部环境”上来了?明知道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不应该按我们的想法去理解,但又无法知道其确切含义。

      笔者对此多年来都有疑问,但苦于找不到资料,疑问得不到解答。新版的高中语文读本第二册发行之后,我欣喜地看到赵连玉先生的《达尔文进化论的诞生》,文章中写道:

      “自然选择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和谐统一的内容:(1)生存斗争的理论。生殖过剩与生存条件的有限这一矛盾是地球上的物种被淘汰的外在原因之一。(2)遗传性发生变异的理论。虽然变异的机制并不清楚,但普遍发生变异的事实不容否认,达尔文以此来说明物种演变的内在原因。(3)适者生存的理论。生存条件一直在发生变化,如果物种的变异适合于变化的环境,那么就在生存斗争中取得胜利而发展;如果物种的变异不适宜于它当时生存的条件,那么就趋于衰减或灭亡。”(读本第127页)

      这段文字让我豁然开朗,这样理解“自然选择”,既符合全文的意思,又体现出达尔文的科学精神:他的“自然选择”学说是从内外因两个方面科学而辨证地思考问题的。

      疑问在这里得到印证和解决之后,笔者又想到上网去查《物种起源》原文,进一步证实。于是笔者在其原文第四章中看到:让我们记住,家养生物有无数轻微变异和个体差异,自然状况下的生物也有程度较差的无数轻微变异和个体差异;自然保存已经发生的、对生物在其生活条件下有利的那些变异。我把这种有利的个体差异和变异的保存,以及那些有害变异的毁灭,叫作“自然选择”。接着达尔文更明显地说道,这是由生物的本性和外界条件来决定的。(周建人、叶笃庄、方宗熙译)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内、外因之间的辨证关系:先有生物的本性发生变异,然后才有外因即外部环境的作用,二者共同作用,这才是物种变异的科学性解释。

      应该说,有了读本上赵先生的文章,课文不加注释也可以,而且还可作为一个研究性学习的好材料:提出课文中的疑问,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读本,或上网查找资料,分析、研究、解决问题。但是,这个问题长期被人们所忽视,就是教师,多半也是似懂非懂;认真去探究一番的,很少。所以笔者建议课本宜在“自然选择”之处增加一条注释,如下: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包括三个部分:生存斗争的理论、遗传性发生变异的理论、适者生存的理论。(参见读本第127页)

      这样的话,既能帮助读者阅读本文,能引起老师的注意和思考,还能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达尔文的思想。

      参考文献:《达尔文进化论的诞生》(赵连玉著,高中语文读本第二册)

      《物种起源》(周建人、叶笃庄、方宗熙译)

      2005年2月

      作者邮箱: SANREN123456@TOM.COM
标签:备课资料 物种起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一堂有收获的语文实践课——我要学生写春联(网友来稿)
下一篇:《陈奂生上城》教学后记(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