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课堂实录
阅读:7567  
标签:课堂实录 人教版八年级课堂实录
偶然与必然——《项链》教学片段实录(网友来稿)
重庆市渝北中学校 刘祖平 段成素

      【导言】

      如果按情节——人物——主旨的流程教学《项链》,往往会因缺少聚焦点,或者说缺少一条牵一发动全身的主线,而零敲碎打,旁逸斜出。笔者从作者的“感慨”入手,以探究主人公人生悲剧背后的思想根源为聚焦点,带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分析,从而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实录】

      多媒体展示:“要是那时没有丢失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景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化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项链》语段)

      师:作者的这番“感慨”,针对的是课文中的什么人什么事?

      生1:针对的是玛蒂尔德丢失项链的人生悲剧。

      师:为什么会丢失?

      生2:心慌意乱,忙中出错。

      师:为什么心慌意乱?

      生3:因为她觉得“临走时候加穿的衣服”“寒碜味儿跟舞会上的衣服的豪华气派很不相称”,“为了避免那些穿着珍贵皮衣的女人看见,想赶快逃走”。

      师:这是什么思想在作怪?

      生4:虚荣心。

      师:如果她没有项链,就不会丢失。哪来的项链?

      生5:从朋友那里借来的。

      师:为什么要借?

      生6:因为她没有。

      师:这是客观原因。主观上呢?

      生7:她认为“在阔太太中间露穷酸相,再难堪也没有了”。

      师:这又是什么思想在作怪?

      生8:还是虚荣心。

      师:如果她不参加舞会,就不会借项链。她为什么要参加舞会?

      生9:她一直渴望这样的机会。

      师:依据呢?

      生10:小说一连用了八个“梦想”描写她的心理活动,其“梦想”的内容(从文中逐一指出)就是依据。

      师:这些“梦想”说明她还有什么思想?

      生11:贪图享乐。

      师:要是没有丢失那挂项链会怎么样呢?她的人生悲剧能够避免吗?(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生12:很难说。因为作者也感慨:“要是那时没有丢失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景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

      生13:只要还有贪图享乐的思想和虚荣心,她的人生悲剧迟早都会发生。不发生在这件事情上,也一定会发生在别的什么事情上。

      生14:作者把玛蒂尔德的悲剧归结为人生无常,却没有看到其背后的思想根源,应该说,这是作品,也是作者的思想局限。(掌声雷动)

      师:掌声已经说明了大家的意见倾向,不用老师再画蛇添足了吧。

      【后记】

      玛蒂尔德人生悲剧,实际上隐含着“偶然与必然”的唯物辨证法关系(只是教学时没有使用其术语而已),组织学生加以探究,这与《语文课程标准》“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的要求是一致的。组织学生去探究作品以及作者的思想局限,这与《语文课程标准》“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的要求也是一致的。

      作者邮箱: liuzuping@yeah.net
标签:课堂实录 人教版八年级课堂实录 偶然与必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在“续写”中培养创新能力——《项链》教学片段实录(网友来稿)
下一篇:从《陈奂生上城》看文学作品的多重性解读(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