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280  
标签:教学论文
从电视中学习语文(网友来稿)
湖北省枣阳市第一中学 刘保清

      现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多样化的社会。这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多种途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创造性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高中生所接触的各种媒体中,除了书本以外,恐怕就要数电视了。电视也是语文生活化的一部分。所以挖掘电视中的语文资源,让电视很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对语文教师来说,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这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沟通课内、课外的学习,还可以多方面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要我们能做个有心人,从电视中,我们是可以学到很多语文知识的。

      一、学习文章艺术

      一集或一部电视剧就是编导们用电视语言写成的一篇文章。为了推动情节,它也要讲究谋篇布局、开头结尾、伏笔照应,我们就可以从中学习文章的结构艺术;为了吸引观众,它也要安排线索、渲染环境、设置悬念、利用对比等,我们就可以从中学习文章的表现技巧;为了塑造人物,它要精心设计对白,用环境烘托人物心理,用特写表现人物感情等,从中我们可以学到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学习语言艺术

      中学生学语文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学习语言。电视中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如电视剧中各具个性的人物对白,相声小品中幽默诙谐的打趣逗乐,艺术节目中主持人的穿插缀连,新闻述评中嘉宾的精要评点,商品广告中独具匠心的俗语点化,体育比赛中恰当及时的评论解说……即使从背景画面中也可以学到很多语言知识。如中堂、殿前的楹联,商肆店铺的标牌,风景名胜的题字,室内房间的书法等。当然,这首先要求我们细心观察,一只眼睛看画面,一只眼睛看画里。只有这样,才能在别人不经意处,吸取知识的琼浆。

      三、了解风俗人情

      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与社会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学语文就要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古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就是参与社会实践的意思。新课标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工具性与人为性的统一”,确认语文的人为性,就意味着学习语文,除了要不断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外,还应广泛吸取人类的文化,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而了解各地的风俗人情是语文人文性的重要体现。但是现实的条件又不允许我们过多地走出校门去直接地投身社会实践,只能通过书本、电视这些窗口去间接地了解社会。

      四、积累写作素材

      以上所谈其实都与积累写作素材有关,可以看作广义地积累写作素材。中学生由于生活圈子狭小,生活阅历少,与社会接触面小,积累的写作素材有限,写起文章来,往往捉襟见肘,不过是爱因斯坦、爱迪生、居里夫人、陈景润、华罗庚这些从书本上得来的人物和事迹,现实生活的鲜活事例、社会热点一概不知或知之甚少,写文章时难免抓耳挠腮,无病呻吟,所写文章也是苍白无力,针对性不强。如果平时看电视时注意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时事新闻,关注科技动态,就可以弥补我们的不足,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写作素材。

      作者邮箱: lhp5610@yahoo.com.cn
标签:教学论文 从电视中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02年中考作文资料(网友来稿)
下一篇:如何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