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624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语文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复习提要:事理说明文(教师中心稿)
一、说明文内容提要
1、说明文分类:按对象:事物性说明文《苏州园林》《未来的桥》;事理性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死海不死》;接语言:文艺性说明文与平实说明文。
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按时间先后进行说明),空间顺序(由远及近,由内到外,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等);逻辑顺序(由表及里,由果到因,由浅到深等)。
3、说明方法:
※ 举例子:是利用列举实例的办法把比较复杂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解说得具体明白。
※ 列数字:有些事物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用一些数字说明,往往可以使读者了解得更清确、更具体。
※ 分类别:是按照一定标准对事物或事理进行分类,加以说明,使之眉目清楚。
※ 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如统筹方法是一种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用A是 的B或 的B,叫A。
※ 作诠释:用通俗浅显的语言对事物特征作一般性解说。
※ 作比较:用具体的或大家比较熟悉的事物与被说明事物作比,使它留下具体而鲜明的印象,突出事物的性状特征。
※ 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这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征,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 列图表:用图表说明事物,往往能够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说明更直接,更具体。
※ 引资料:包括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使说明内容更充实具体。
※ 摹状貌:就是对说明对象用生动语言进行描绘,相当于记叙文中的描写。
4、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准确:就是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要求对事物进行周密的观察和深入的分析,而且要求运用准确的语言介绍事物的特征遣词造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不模棱两可,不夸张。主要体现在状语和定语进行修饰和限制上。如“《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中的“大约”“可能”之所以这样用是因为不敢完全肯定我国古籍中是否还有比这更古老的桥的记载。所以要加上这些修饰词。
二、阅读训练
(一)、阅读《雨林的毁灭》一文6——10段,完成下列问题。
1、所选语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动用了的 顺序进行具体说明。
2、第7段用 的说明方法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绿色植物和海藻的作用,即
3、第8段说明对象是 ,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阐明它们能从空气中摄取大量二氧化碳,对净化空气的作用非常大。
4、第9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这一段 按顺序进行说明。第 句总说,第 句分说,第 句总说。
5、请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为“光合作用”下个定义,或用图表方法来说明“光合作用”。
2、读了所选语段,你一定认识到保护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重要性,那么,请你设计两条保护地球多样性的标语,要求语言优美且容易接受。
A、 。
B、 。
(二)、阅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倒数第二段,完成练习。
1、这一段的中心句是 。所用的说明方法有 , , 。
2、这一段中表明举例子的词语有 、 、 ,这样定的作用是
展开全文阅读
。
3、若奖“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一句中的仅字去掉,句意有什么变化?
4、这一段文字列举了三个事例,其安排顺序是( )
A、由个别到一般 B、由一般到个别 C、按时间的先后顺序 D、按古今中外的顺序
5、这一段列举的三个例子分别从哪些方面(依次)说明的( )
A、从花瓣、花色、品种三方面 B、从大花、小花、草花三方面
C、从木本、草本、一年生三方面 D、从花色、品种、花瓣三个方面
6、这一段共9句话,选出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语文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语文版八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复习提要:认识社会感悟人生(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语文版八册(上)第六、七单元复习提要:博古通今(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