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859  
标签:教学论文
语文新课改中亟待把握的几个关系(网友来稿)
山东省单县教研室 杨公平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但是,一些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着明显的误区和偏差,主要是没有正确地把握好各种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课程理念的真正落实。

      要使语文新课改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并不断深化,当前亟待审视和正确把握以下几个关系: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新课程理念要求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重视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审美教育和价值观的培养,打破传统的“唯理性教学模式”, 使语文教育走出工具主义、技术主义的泥沼,还语文教育以本来的面目,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但是有的老师片面地理解为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目光只盯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忽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不重视对文本的解读,不注重基本知识的积累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好像教学中一涉及“双基”,就不是在搞新课程改革了。有的语文课,学生连课文都还没读通,教师就开始“牵”着学生进入自己预设的“人文命题”,或深挖所谓“微言大义”,或以课文某一内容为由头,直接“切换”到社会现象进行时政评析,或生硬联系学生生活进行情感熏陶和价值观教育。“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地解读文本,甚至游离于阅读文本之外的教学逐渐成为一种“时髦”。正像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批评的那样“所谓‘两性(工具性、人文性)统一’事实上成了人文性的独霸天下”。

      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在内涵丰富的语文学习中建构起来的。没有阅读、写作技能的提高,人文素养的提高也就没有了附丽。淡化语文认知,脱离语文情境进行人文教育,势必有碍于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不但培养不了语文能力,也孕育不了人文精神。没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扎实的语言理解、运用能力作依托,人文教育只能是空中楼阁。借用孔子“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话来描述“语文”与“人文”的关系是十分恰当的,语知、语感、语能之“本”不立,人文之“道”又由何而生呢?刘国正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磨练是无可代替的。语文课的基本任务是教育学生理解、热爱和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个基本点历久常新。”

      人文教育应该依托教材、有机渗透,不能脱离学科特点,不能以突出人文性为借口,把语文课“异化”为政治课、地理课……。应该在重视人文精神培养的同时,扎扎实实搞好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语言能力的培养,认真落实语文的“操作性问题”,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当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功──精于读、长于写、敏于听、善于说。否则,“文”远远大于“语”,只搞人文熏陶忽视语文习得,很可能会出现课上热闹课后空虚、学生说起来头头是道而用起来却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

      二、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语文新课改特别强调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为他们自我实现创造条件,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后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是非的裁判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是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体现了尊重教育的规律,也是我们对传统语文教学做了深刻反思之后的必然选择。但是,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说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把学生主体性绝对化。有的教师认为“放”得越多越好,越能体现新课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要求,于是乎在教学中,从教学目标的设计到教学各环节的实施、评价都由学生来操作,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不加以引导点拨, 教师被挤到教学舞台的幕后,使教学处于放任自流状态。

      教学是教与学交互作用的双边活动,是师生双向反馈的教学相长过程。教要以学生的积极性为前提,而学生的积极性又依赖教师的培养,两者互相联结、互相贯通、互相交替,才能达到教与学的共同目的。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以落实教师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因为教师首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如果课堂缺乏教师有效的组织管理,由于学生的组织应变能力有限,无法顾及其他个体的反应,必然导致课堂上的无序和失控,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学生对文本意义的建构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的,如果没有教师的渐入佳境的引导和因势而发的促进,学生就不能在较高的层面上把握文本,学生的阅读水平将停滞不前,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以及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等目标也就无法实现。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高能力必须通过操作实践。然而实际操作又不能没有指导,像演戏一样,戏要由演员来演,可是也并非不需要一位导演。成功的语文教学,是导演与演员良好配合的结晶。”离开了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只能导致课堂上的失控和混乱。教师要扮好“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积极发挥和善于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该管的还是要大胆去管,因为纵容学生就是害了学生;该讲的还要放开去讲,因为“愤”而不“启”、“悱”而不“发”是教师的失职;该练的还要严格去练,因为不训练就谈不上知识和能力的落实。要掌握准“宽”与“严”的标准,把握好“放”与“收”的度,找准“讲”与“练”结合的点,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三、多元解读与尊重文本的关系。语文课标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同认识和理解,让学生在课堂上以一种无拘无束的心态走进课文,表达自己富有个性的阅读感受,并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陶冶性情、提高能力、养成习惯,是阅读教学的至高境界。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脱离文本而随意理解。正像一位知名学者所说:雪融化了是什么?说水的是对的,说是春天、是绿色的似乎也行。但如果说是酒、是汗水,那就不一定有道理了。在具体实践中,多元理解往往被误解成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甚至可以抓住局部或个别字句来断章取义、曲解全篇,这显然有悖于多元理解的本意,不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有的教师脱离文本赖以存在的社会、历史背景,千方百计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求怪”。对学生的体验、感悟一律无条件地附和、肯定、欣赏,哪怕胡思乱想,哪怕低俗不堪,也不批评、不纠偏、不辨伪、不提升、。充斥课堂的评价语言也单调得只剩下“不错、很好、非常好”。于是乎,有的学生读《愚公移山》读出了愚公真愚,因为愚公挖山不止、破坏了生态环境,读《水浒传》读出了武松打死老虎要负法律责任,因为老虎是国家保护动物。如果这样“解读文本”的话,不知道有哪本名著能逃脱“厄运”?


展开全文阅读
      提倡多元解读文本,尊重学生的个性体悟与发现,是否就是简单肯定学生不成熟甚至错误的文本解读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漠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导向,无原则地认同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任由他们带着错误理解走出课堂,是对创造性阅读理念不负责任的误读与曲解!多元解读必须建立在尊重文本意义,尊重作者的情感与写作意图,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的基础上,这也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实事求是的观念。知名学者王富仁先生曾撰文指出:语文教学中应“尊重文本作者的主体性,教师不能脱离开文本本身仅仅向学生灌输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以及自己希望学生具有的思想和感情”,“必须接受作者设定的特定的空间,必须避免那种纯属于自己的天马行空般的自由发挥,必须避免那种脱离开对文本作者的基本理解而进行的不着边际的思想批判和艺术挑剔”。

      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又要引导学生联系作者,联系上下文,联系时代背景,联系特定社会历史风貌对文本整体把握、全面理解、细心揣摩。还要引导学生从是非、道德、审美、价值观等层面对自己的发现、体悟进行辨正与反思。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的阅读水平、思维品质得到应有的提高。

      四、智能发展与知识传授的关系。传统的教育在指导思想上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记轻思,重口轻手,重外部控制轻内部转化。教师多从主观出发,把学生看成是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在具体方法上,单一使用讲授法,从教学效果上看,学生的思辩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遍较低。

      矫枉不能过正。可是,我们发现有的老师和学生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味强调智能的培养,忽视甚至放弃基本知识的积累。殊不知,能力哪里来?来自于知识的积累和灵活运用,没有丰富的知识作依托,能力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知识与能力,恰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合则齐美,分则两伤。试问,哪一位学界泰斗不是能力超群、知识渊博?再有从2002年开始语文高考增加了停考三年的名句考查题,由此可以看出命题者意在强调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积累,引导师生对文化知识的重视,这与课程改革要求加强文化积累的精神是一致的。对此,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闻捷先生是这样解释的:现在人类出现了世界性的记忆功能衰退,因为高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类对工具特别是电脑的依赖性增强了,造成了人脑的退化,用进废退是自然的法则,所以应该重视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有较大量的识记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积累。

      五、形式与实效的关系。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的教师动辄发动学生分组“大讨论”,以为这就是 “合作学习”,不管小组的组合是否合理,问题是该独立完成还是共同探讨,通通“合作”了之。教师一上课,就把设计好的大量问题一下子抛给学生,哗啦一下,同桌或前后四、五人抑或一群人马上聚在一起,教室里唧唧喳喳,顿时呈现出一片热闹景象。两三分钟后,教师一个指示,教室顿时鸦雀无声,大家正襟危坐,准备接受老师“检阅”……似乎一堂课若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几次,就不是新课改,就是大大的落伍。

      且不说合作学习的自主权应该由谁来掌握(我认为,应该由学习的主体即学生根据问题的难易和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合作与否、合作时间、合作伙伴和合作形式);也不说语言学习的特点,更多情况下属于个体行为;也不说并非什么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也不说没有层次、没有梯度地一下子抛出这么多问题,是否符合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也不说讨论同时开始、同时结束的依据是什么;单说没有引导,没有启发,教师完全放手听凭学生去进行沙龙闲谈似的讨论的做法,我们不禁要问: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哪里?讨论的质量怎么保证?如果再仔细观察,多数小组讨论简直就是做做样子,空热闹一回而已,这种不求实效的“合作”,实际上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不但不能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久而久之,甚至会助长某些学生的依赖和懒惰心理,养成一种虚浮不实的作风。

      六、手段与目的关系。新课程改革强调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这是符合时代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要求的,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化科技手段在新课改中扮演了极为重要和活跃的角色,它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有的教师不从实际教学需要出发滥用多媒体,甚至为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存在着把手段异化为目的现象。有的教师上课,不论什么类型什么内容的课,也不管合适不合适,动不动就用多媒体,老师不去积极引导学生活动,而是用课件的演示代替老师的讲解,老师一节课的时间里主要任务是不断地点击鼠标,用老师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学生在台下仰着脖子当观众,一节课都始终盯着大屏幕,看教师播放的各种音像材料,把语文课上成了录像放映课。更有甚者,是大大小小的各种公开课、观摩课和评优课,几乎演变成了各校电教实力的大比拼。

      多媒体只是教学辅助手段,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从课堂构成者的关系来看,一堂课中,教师的和学生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应该是课堂构成的主要部分,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阅读思考——质疑探究——讨论释疑——迁移拓展”应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从语文学习的特点来看,语文学习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感受文章的思想情感,也就是说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自身的形象思维——想象,在大脑中呈现出相关的具体图景,语文不是因图像而形象,而是因语言而形象,所以,语文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揣摩、体味、联想、想像,进而对文本信息进行概括、筛选、整理、迁移,这应该是语文学习的主要的方式,用多媒体展示图形图像不能代替阅读主体即学生对文本的涵咏玩索。因此,我们应该搞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完美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总之,热切期望广大语文教师积极投身于轰轰烈烈的语文新课改中去,既要有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又要有冷静的头脑、审慎的态度,扎扎实实搞好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

      作者邮箱: ygp_jys@163.com
标签:教学论文 语文新课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苏教版语文活动课课堂实录(网友来稿)
下一篇:语言描写(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