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4727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设计
庖丁解牛
二十三 庖丁解牛
《庄子》
一、教学目的:
1.学习用生动细致的描写来表达抽象的道理的写法;
2.了解“然”“乎”等文言虚词的一些用法;
3.领会认识客观规律必须通过反复实践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第二段,理清层次及运用两个对比写出庖丁高超的技巧。
2.难点: 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三、教学时数:
课外自读课文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字词正音:
yǐ(支撑,接触) huā(象声词) huō(象声词) 谷 xì(同隙,空隙) kuǎn(空) 綮qìng(结合处) 瓜gū(大骨) 硎xíng(磨刀石) 怵chù(害怕,恐惧) 桀huò(象声词)
作者简介: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世称“老庄”。他曾在家乡做过漆园吏,不久即隐归,一生过着穷困的生活。
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 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从而陷入了虚无主义的泥坑。庄子的思想是没落贵族阶级意识的反映,但是,在他的著作中常对黑暗现实揭露和抨击,也有一些积极意义。
庄子的散文,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想象奇妙,构思巧妙,意境开阔,描绘生动,善于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有较大的影响。
《庄子》现存33篇: 《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其中《内篇》一般认定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关于课文出处:
这篇课文是《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题目是后来加的,原意是讲养身
之道。养生主: 指养生的主要关键。庄周认为,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要回避矛盾,寻求解脱,就须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以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反映了没落阶级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今天我们阅读这篇课文,可以得到一种有益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呢? 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文。
解题:
庖丁: 庖: 厨师。丁:厨师的名字。解牛: 指剖开,分割牛的肢体。庖丁解牛的高超技术,说明只有掌握了事物的规律,才有好的效果。
庖丁为文惠君⑵解牛。手之所触⑶, 肩之所倚,足之所履⑷,膝之所 ⑴,
接触的地方 踩 顶
然 向然⑵,奏刀 然⑶,莫不中 音⑷: 合于《桑林》之舞⑸,
发出 的响声 进 时发出 的声音 合乎音律 合乎 舞乐的节
乃中《经首》之会⑹。
拍 又合乎 乐曲的节奏
第一部分(1自然段): 描写庖丁解牛的场面。
第一句总提“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简要交代人物事件。
动作触(手按)、倚(肩靠)、履(足踩)、 (膝抵)有条不紊,配合协调
声音 然、 然合乎音律
比喻“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由声音富有舞蹈节奏,想象动作之优美和谐。
在这里作者运用大胆的夸张和生动的比喻,把庖丁解牛的高超技术写得简直如入化境,就十分自然地导入下面一段对话。
第二课时
文惠君曰: “嘻,善哉! 技 盖⑺至 此 乎? ”
啊 太好了 技术怎么到了这样(高超的地步)呢
展开全文阅读
盖同盍,何,怎么
庖丁释刀对曰: “臣之所好 者,道⑻也; 进 乎 技
喜欢(探讨)的是自然规律 (这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
之:取独 进:过
矣⑼。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 者⑽;三年之后,未尝见全 牛也⑾。方
了 全牛 整头的
今之时,臣以神 遇 而不以目视⑿,官知止 而神 欲行⒀。依乎天理
现在 用精神去和牛接触 视觉停止了 精神在活动 按照牛的
⒁, 批 大 ⒂,导 大 ⒃, 因 其 固 然⒄,
天然的生理结构 击入大的缝隙 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 依照牛体本来的结构
天:天然 理:生理结构 批:击 同隙:空隙 导:顺着 :空 然:样子,这里指结构
技经肯綮之未尝⒅, 而况大 ⑴乎! 良 庖岁 更⑵
没有拿刀去碰脉胳相连和筋骨结合的地方 更何况 骨头 技术好的 每年更换
应为“未尝(碰)技经肯綮”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技应为“枝”,指枝脉 经:经脉
技经:脉胳相连的地方 肯:骨间的肉 綮:结合处 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
刀, 割⑶也; 族 庖⑷月更刀,折⑸也。今臣之刀 十九年矣,
(因为)它是用刀割肉 一般的 砍骨头 (用了)
族:众
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者若新发于硎⑹。 彼节者 有间⑺,而刀刃
但 口 像刚从麻刀石上磨出的一样 那牛的骨节 间隙
无 厚⑻;以无厚 入 有间, 恢恢⑼ 乎其于 游刃必有 余地
没有厚度 把不 的刀刃插入 空隙的部分 宽宽绰绰地它对于运刀很有回旋
矣! 是以 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 然, 每 至于族⑽,
因此(我的刀已经用了) 即使这样 每当遇到(筋骨)
吾见其 难为, 怵 然为 戒, 视 为(之)止, 行
交错聚集的地方 那地方 下刀 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 视线因此 集中 动
戒同诫,警觉
为(之)迟⑾。动刀甚微⑿, ⒀然 已解, 如 土 委⒁(于)地。提刀
作 缓慢 轻 地一声骨肉就分开了 好像泥土散落在地上
而立, 为之四 顾,为之踌躇满志⒂;善⒃刀 而藏之。”
站起来 此四面看看 把刀擦干净 收藏起来
之:代解牛 善通缮,修治,这里是擦试
文惠君曰: “善哉! 吾闻庖丁之言,得 养生⒄ 焉。”
懂得 的道理了
第二部分(24自然段): 庖丁自叙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点出寓意。
展开余文
2自然段,借文惠君的赞叹和提问,过渡下文。
1.“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总结下文)庖丁的观点。
他好的是“道”是指解牛规律,运用前后对照的方法,生动地描述了自己掌握解牛之“道”的过程。
2.解牛的三个阶段勤学苦练的过程。
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也”
⑵“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⑶“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这种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生动地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 只有通过长期的解牛实践,才能获得解牛之“道”。
3.良庖、族庖、自己的比较,用前二者反衬庖丁。
对比三者不同的用刀方法割、折、解,意在说明“有道”和“无道”的不同,强调“道”的重要。都是先果后因
4.“视为止,行为迟”“怵然为戒”善于总结经验,发现规律。
这一段描写,可以说是对前面说理部分的一种补充。正因为庖丁爱好的是研究解牛的规律,而实际上已掌握了这一规律,所以解牛成功之后,既轻快,又自豪:“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这里十分传神的神态描写,也正好与“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遥相呼应。
最后,文章以文惠君赞叹作结,既肯定庖丁言论的正确,又画龙点睛,点出文章主旨。
写作特点:
用细致生动地记叙和描写来阐明抽象的道理:
如开头的解牛场面,使人可感,可见,可闻。
庖丁论“道”,两次对比,解牛三个阶段,都是以生动具体的叙述吸引读者,良庖、族庖对比,也是借助艺术形象阐明抽象道理,尤其讲到攻克难关时,写心理、目光、动作、成功后的喜悦,有声有色,显示巨大的艺术魅力,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二题。
(四川省资中县第一中学 温钧 编写整理)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设计
庖丁解牛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药
下一篇:
装在套子里的人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