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3160  
标签:备课资料
《拿来主义》与选言证明——对《拿来主义》论证思路的全新思考(网友来稿)
重庆市渝北中学校 刘祖平 段成素 黄琼

      《拿来主义》的论证思路其实并不复杂,不过是“选言证明”的反复使用而已。所谓选言证明,即通过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而间接论证论题的方法。这种证明的步骤是:将论证的论题作为有关问题全部可能成立的几种假定之一,即作为选言推理前提的一个选言肢,然后找出根据,否定除论题以外的其它选言肢,从而确定论题的真实性。公式是:

      论题:A

      论证:或A,或B,或C,或D(穷尽有关可能)

      非B,非C,非D

      ———————————————————— 所以,A。

      “拿来主义”这个提法,是鲁迅先生的独创。一个新鲜而独特的概念的提出,必须包含着“它是什么”和“为什么是这样”两个内容。“拿来主义”这个命题就包含着“为什么要‘拿来’”和“怎样才是‘拿来’”两个部分。文章第七段是一个醒目的独句段(“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劈头一个关联词“所以”提示注意:前面所论,都属于“要自己来拿”的原因。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文章一开始便从“闭关主义”说起:“中国一向是所谓的‘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提出了第一个选言肢,并加以否定:“被枪炮打开了大门,又碰了一串钉子。”

      然后矛头指向国民党政府在“学艺”上实行“送去主义”的种种欺世惑众的事实:“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着‘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道去欧洲传道。”作者指出:“没有人根据‘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只是送去,有往而无来,有悖交往原则;随后,作者联系历史上有人自诩地大物博、盲目自大的可笑心理进行分析批判,尖锐地指出实行“送去主义”的危害:必将使“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必将导致被奴役,甚至亡国灭种的惨重后果,告戒人们要正视历史的逻辑。从而提出并否定了第二个选言肢。

      紧扣上文,作者进一步剖析了这种“奖赏”的实质:“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一个“给”字,有力地击中了帝国主义的险恶用心——经济和文化上的侵略。他们“送来”的“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告戒人们要重视现实教训,从而提出并否定了第三个选言肢。

      最后,作者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送去’之外,还得‘拿来’”“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即第四个选言肢。从而以一个完整的否定肯定式不相容选言推理,完成了对“为什么要‘拿来’”的证明。其推理过程可以归纳如下:

      论题:要实行“拿来主义”。

      论证:或实行闭关主义,或实行“送去主义”,或听凭“送来”,或实行“拿来主义”

      “闭关主义”行不通

      只是“送去”必沦为乞丐

      听凭“送来”会大受其害

      ——————————————————

      所以,要实行“拿来主义”。

      但是,在接受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历来就有“左”和右两种主张,如果不给予分析批判,不但“对拿来主义”的正确性仍可能产生怀疑,甚至还会成为坏事,带来“危机”。因此,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鉴别,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作者先把文化遗产比做“从祖上得来的一所大宅子”,然后具体论述“怎样才是‘拿来’”的问题。“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则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一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文章借助这一系列比喻,依次提出在对待文化遗产上的三种态度: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即 言肢一;割断历史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和貌似革命的“左”派幼稚病,即选言肢二;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即选言肢三,并对三个选言肢全部加以否定。

      随后,作者提出并肯定了第四个选言肢:“‘拿来主义’者全不是这样的。他占有,挑选……”并用生动贴切的比喻,对“拿来主义”的观点、态度和方法作了具体阐述。从而以一个完整的否定肯定式不相容选言推理,完成了对“怎样才是‘拿来’”的证明。其推理证明过程可以概括如下:

      论题:对文化遗产应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即“占有,挑选”)

      论证:或逃避主义,或虚无主义,或投降主义,或批判地继承

      逃避主义者是孱头

      虚无主义者是昏蛋

      投降主义者是更是废物

      —————————————————— 所以,要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

      需要说明的是,选言证明是形式逻辑中的术语,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学中最好不要使用这一概念。如果换成学生熟悉的“排除法”,就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了,而排除法,实际上就是选言证明。

      作者邮箱: liuzuping@yeah.net
标签:备课资料 拿来主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曾几何时”误用几时休
下一篇:说说三个错用的成语(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