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585
标签:
教师随笔
戒烟诗联趣谈(网友来稿)
马广志
吸烟有害健康,人人皆知。所以古今中外有不少人要戒烟,并由此而生出许多的妙诗趣联来:
相传,“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一相识的官吏,嗜烟酗酒无度,年仅40已枯槁憔悴,遍求名医均不显效,郑板桥对他说:“我有奇方可治愈此病。”说罢挥毫写了一副妙联:“酉水为酒,若不撇出终是苦;因火生烟,丫能回头便成人。”此吏阅后茅塞顿开,遂把对联高悬中堂,立志戒烟禁酒。
林则徐不但是禁烟英雄,而且也是撰联的高手。他当年在广州时曾撰有一副戒烟联:“小队出效峒,愿七萃功成,甲洗银河长不用;偏师成堡垒,看百蛮气慑,烟消珠海有余清。”从联语中可窥视出林则徐警惕烟害卷土重来,加强武备,严厉禁烟的决心。
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年轻时烟瘾很大,常随身带有烟斗和烟盒。他作诗时,总要先抽几口烟。后来,他决心戒烟,将烟盒抛到水中,并吟一联:“烟从水中去,诗从腹中来。”
美国《基督教教学箴言报》曾组织过一次题为《写给成年人看的童话》的征文,获得第一名的是《一支燃着的烟》,全文仅34个字:“一支冒着袅袅青烟的香烟,指着自己说:‘我是最好的直观教具,说明抽烟会缩短生命。’”用拟人手法写作,堪称童话,宣传戒烟,生动、深刻。
还有不少戒烟者戒戒抽抽,抽抽戒戒,愈戒愈抽。于是,有人作了这样一副重叠联戏谑道:“屡抽屡戒屡屡抽屡屡戒,日戒日抽日日戒日日抽。”横批:白费。
民间曾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戒烟趣联,相传有一对恩爱夫妇,丈夫嗜烟成癖,妻子屡劝不止,于是吟一上联嘲讽丈夫:“张口闭眼,喷云吐雾,谁家男人像你这烧火先生?”丈夫见妻子“教训”他,也不甘示弱地对出下联给予还击:“搬嘴弄舌,说风道雨,哪个女子似我那泼水夫人!”妻子见丈夫未醒悟,又作了副劝丈夫戒烟的叠字联:“根根柱柱抽抽扔扔手手人民币;丝丝缕缕吸吸吐吐口口尼古丁。”丈夫见此联后深思良久,最终同意戒烟。为了抑制自己烟瘾发作时的冲动,写下副拆字联以自勉:“信是人言,本欲取信于人,必须言而有信;烟本火因,常见抽烟起火,应该因此戒烟。”自此之后,她的丈夫与烟彻底“断交”。于是夫妻又撰写一副对联,妻出上联曰:“苦口婆心,初见成效,有道妇人心肠好。”丈夫对出下联:“甜言蜜语,积习融销,不愧丈夫风格高。”
台湾的防高血压协会和社会祥和基金会,制作了一批戒烟宣传卡片,上面印着模仿宋代陆游《钗头凤》词体写了一首《戒烟歌》,清新明快,感人至深:
本国烟,外国烟,成瘾苦海都无边。前人唱,后人和,饭后一支,神仙生活,错!错!错!
烟如旧,人苦透,咳嗽气喘罪受够。喜乐少,愁苦多,一朝上瘾,终身枷锁,莫!莫!莫!
一番劝戒,语重心长,可谓妙不可言。
通联:河北威县酒厂西邻 马广志
作者邮箱: wxmali@163.com
标签:
教师随笔
戒烟诗联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你“敢”写作文吗?(网友来稿)
下一篇:
《长亭送别》第二课时(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