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295
标签:
教师随笔
语文教材改革须防文化山头情结(转)(网友来稿)
童华池 转
中国青年报:陈阳
近日,教育部一位负责人就新的上海市二期课改语文教材中,《狼牙山五壮士》被删除引发争论发表看法。他指出,在保证革命传统教育按要求编入教材的同时,还要提倡教材能体现时代特性,丰富教材的内容。我们尊崇战争年代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也尊崇建设年代在各个岗位上为国家进步和富强而工作的普通“英雄”。
对这位负责人的观点,笔者基本上持赞同态度。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存环境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作为传承母语文化和国民思想教育的启蒙读本,语文教材(尤其是中小学课内外读本)也必须与时俱进,毕竟在这个和平年代、知识和科技创新的年代,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内涵都有了人性化的延伸,契合时代精神的教育方式会让学生们更快、更好也更主动地接受主流文化的思想洗礼。
但必须注意的是,在这股中小学语文教材“革新”的风潮中,要防止出现“各自为政”、地域色彩浓厚的“文化山头”现象。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一定程度上放开中小学教材的编写权,各地方的教材编写组有了更大的自主活动空间。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些看似微小的改革引发的种种争论。以最近接连出现的几次教材争议事件为例,某市教材编写组在删除、过滤掉一些传统文化符号的同时,相继在教材中(包括课外读本)引入了一些流行文化符号,其力推的楷模、“英雄”包括风头正劲的体育明星、奥运冠军等,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位有幸入围的新星,皆是土生土长的家乡人士。表面看来,在地方性教材中主推本土名人似乎可以理解,它能更多唤醒学生的乡土情结、引起思想共鸣、刺激其阅读兴趣。可是,如果我们将其放在广阔的国家和时代背景上考量,便不难发觉其缺陷和偏狭之处:倘若各省区市在教材编写中都引入这一“本土化”策略,将是怎样一种局面?学生们自幼接触、崇拜和向往的都是家乡明星,久而久之,必然滋生狭隘的“文化山头”情结,潜意识里会不会不由自主地疏远、排斥异地名人?更让人担忧的是,被地方性教材疏远和过滤的,很可能是更有民族和国家代表性的典型人物,他们被淡忘,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显然,如何避免教材中的“文化山头”现象(如果没有可行的“宏观调控”措施,今后可能更加明显),必须引起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
其次,对进入教材中的通俗文化符号要有一个量的控制。毕竟,教材是一个普及和培养学生民族共性、思想品德、价值观念的场所,太多通俗文化符号会分解它的引导作用。何况,学生们的业余兴趣和课外时间本身就集中在这个领域,我们没有理由再让它去挤占“主流空间”。
其三,笔者注意到,近期的语文教材“改革”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材编写人员单向操作、封闭式的选材方式。究竟什么样的题材、什么样的人物可以或应该入选教材?反之,淘汰和删除的篇章、人物又该如何选择圈定?事关千千万万学生,不应总由小圈子的少数几个人来决定“生死”(片面性在所难免),而应更广泛地兼听民意(包括学生、专家、家长等),以公开、透明的方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只有如此,才可能有效避免教材不改则已,改则纷争四起的尴尬局面。
(四川省金堂中学童华池转)
作者邮箱: thc88@126.com
标签:
教师随笔
语文教材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图书馆:一个渐渐荒芜的文化园地(转)(网友来稿)
下一篇:
高考专题之:标点符号梳理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课程名称:
高中议论文快速构思(40分钟写满800字)
课程形式:12节课,14个word文档打包下载
是否收费:收费
有需要的,请添加尹老师微信13958889955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