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966  
标签:教师随笔
诗词名句的奥秘(网友来稿)
四川省资阳中学 李政

      中华文明是从诗歌开始的,《诗三百》、《楚辞》、唐诗、宋词、元曲……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几乎所有的中国孩子的启蒙都是从诗歌开始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诗歌,凝聚着民族的智慧,承载着民族的传统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乃至整个民族精神的传承无疑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学们也许是个诗歌爱好者,曾经背诵过许多优美的诗文,但有时,蓦然回首,你会发现许多的诗歌你已经记不完整了,但有些诗句却好象天生就长在你的头脑中一样,历久弥新,难以忘怀,这就是名句。

      名句为什么具有这等魔力呢?笔者认真的梳理珍藏于脑海深处的诗文名句,发现在这些美丽隽永的句子中,总包含着这几个字——“情”“意”“理”,也许,这就是名句的奥秘所在吧!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的真挚深笃赋予了名句永恒的生命力。“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割舍不断的亲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诚挚无价的友情;“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忠贞不渝的爱情;“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是大气磅礴的爱国情……“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是不加掩饰的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排遣无方的愁;“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是可歌可泣的悲壮……人类一切的情感,无论是刻骨铭心还是一丝律动,总能在诗句中找到完美的表达。

      “意”即立意,一般来说,名句的立意高迈精警,催人奋进。“少年心思当拿云”,让无数青少年激情昂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鼓舞有志者奋勇向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激励老年人永不服老……“悠然见南山”的自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自信,“春蚕到死丝方尽”执著……这些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永远是名句的主旋律,也是人类精神的主旋律,因此,这些诗句也永远能在人们的心目中找到栖息的园地。

      “理”即哲理,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哲理赋予名句以巨大的张力,具有普遍性的哲思“笼天地于形内”,它永远能在与读者生活的碰撞中产生新鲜的内涵,在生活的土壤里张出崭新的叶子,这就是许多的名句常读常新的奥秘所在。“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的这两句诗平淡无奇,但却能让人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生活中许多的人,许多的事,我们明明觉察到它的存在,但现实中却常常失之交臂,那千古的惆怅穿越时空,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时的偶感,也一直流尽今人的心田——岂止是读书,人类的一切新旧的辩证法,都已经包含在其中。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只要同学们在识记名句、学习名句的时候多从情、意、理的角度去揣摩、体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把握其内蕴,就该会有意外的收获吧。

      作者邮箱: qiong0661@sina.com
标签:教师随笔 诗词名句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嬉笑怒骂,皆成文采——《拿来主义》语言赏析(网友来稿)
下一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