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1237  
标签:备课资料
《季氏将伐颛臾参考译文》寻疵(网友来稿)
广东中山二中 蒋晓辉

      与广东版《语文(必修4)》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为《季氏将伐颛臾》一文配有《参考译文》。笔者在参阅时,觉得有几个地方没有译好,在此提出个人意见,向大家讨教。

      一.且在邦域之中矣

      《参考译文》将“且在邦域之中矣”译为:“而且它的国境早在我们最初被封时的疆土之中。”

      这个译文让人奇怪:既然人家把国家建到我们国内来了,难道还不应该“伐”吗?

      这句话是孔子认为“颛臾不必伐”的理由,孔子的意思是,人家已经依附于你了,你没有必要去攻打它了。如果说“鲁国最初被封时的疆土”里没有颛顼,那就说明颛顼是后来从鲁国分离出来的。而如果说颛臾是从鲁分离出来的,那么,攻打它(不让它独立)的理由不是反而很充分了吗?因此,颛臾应该是后附在鲁国境内的,不应该说它“早在……”当时的实际情况是:颛臾,是鲁国的附庸国,是因为小弱而依附于鲁,而不应该是鲁国分离出来的小国。因此这句话直译即可:况且它已经依附于鲁。或者:况且它已经在我们的国境线之内了。

      二.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参考译文》:譬如瞎子遇到危险,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不去搀扶,还要那个辅助他的人干什么呢?

      译文将“危”理解为“危险”,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后面的“将要摔倒”算不算危险?

      如果“颠”不算危险,那么,“危”究竟是指什么样的情形呢?我以为这样理解不好。还不如把“危”理解为“将要摔倒”,将“颠”理解为“摔倒了”。孔子在这里只是打个比方,喻体是辅助盲人走路的人(即“相”),“相”的职责就是帮助盲人行走。那么,盲人将要摔倒的时候,“相”就应该去搀扶他,使他免于摔跤;盲人如果已经摔倒,那就应该去把他扶起来。

      句中的“而”译文中没有落实。对于这个“而”字,有两种理解,一是作“却”解,转折连词;一是作“如果”解,假设连词。两种理解都通。但比较而言,作假设连词更好,因为后文的“则”是应该作“那么”理解的,全句是表假设关系的复句,前文自然就要有一个和它相对应的假设连词。如果将“而”理解为“却”,那么在翻译全句时,还得在前一分句添加一个假设连词。因此,不如直接将“而”理解为假设连词。这样,原句可译为:(譬如盲人)要摔倒的时候如果不去搀扶他,摔倒以后如果不去把他扶起来,那么,还要那个辅助他的人干什么呢?

      三.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颛臾,城墙既然坚牢,而且离季孙的采邑地很近。

      这个译文的问题出在关联词语上。将“城墙既然坚牢”改为“不仅城墙既然坚牢”即可。

      四.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现今不把它占领,日子久了,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

      译文中对“今”的理解不到位。这个“今”应该作假设连词来看,译为“现在如果”或者“如果现在”。这种用法的“今”很多:

      1、“今王鼓乐于此……何以能鼓乐也?” 《孟子》

      2、“今有一人,入人园圃……” 《孟子》

      作者邮箱: syxheiwei@21cn.com
标签:备课资料 季氏将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高考语文复习—文学常识(网友来稿)
下一篇:语文教学要处理好三个“生活”的关系(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