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2349
标签:
教学论文
现代文阅读答案表述技法及注意事项(网友来稿)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 李明隆
现代文阅读的主观表述题,在审准题目要求,找准信息所在的有效区间之后,最后的一环答案表述,是最关键的。一般采用下列方法:
1、摘录法
即直接用文段的中心作为答案。一般情况下,中心句常在段首或段尾,文体不同,中心句的表达方式也不同。
采用这种方法,应当注意的是对文章结构和中心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有时需要结合作者的生平和思想,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从而筛选出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语句。
例如2000年全国卷高考第21题:这篇散文中(1)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2)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6分)
指津:第一问,我们可以根据对文章结构和中心的把握,抓住作者在反思和评价长城的历史时这些抒情强烈的中心句“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可以摘录为答案,所以根据题目要求,进一步使语言简洁。答案为:①长城是一卷凄婉的历史,②长城是民族封闭的象征,③长城是文化愚钝的标志。
2、摘要法
即选用文中的关键词句,删繁去冗,使概括的语句简明、准确。
采用这种方法,应当注意的是在审准题目要求,确定好答案所在文中的范围之后,能够准确把握符合题目要求而又含义深刻的词句。
例如2000年全国卷高考第21题第二问(见上文)
指津:此题的答案要点组织起来稍难一些,因为作者的观点看法,没有单独表达出来。这就要从有关材料中抽取出作者的观点(答案要点)来。可抓住文中的抒情句“现在你敞开胸襟了”“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根据题意要求,舍弃冗杂的,选用其中的关键词语作答,所以答案为:①开放,②自信。
3、归纳法
即要求在对原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一定要思路清晰、用语准确、抓住要点。这是高考现代文阅读中最常用、最重要,也是最容易出错的一种方法。
从2003年全国卷高考阅卷情况来看,有必要提醒新一届考生注意避免以下几种错误:
(1)以偏概全
如第19题: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4分)
根据题目的要求,我们可以较容易地找到信息所要求的有效区间(原文第二段中):“他从母亲的怀抱……千丝万缕沾着边。”考生有如下几种回答:
①父母和亲人的爱,乡里的山山水水和一草一木。
②乡土和事物,祖辈的家史。
③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童年的生活,乡土的气息。
④故乡的风土人情和故事。
分析:这些同学可能认为自己的答案找准了信息的有效区间,“不超过28个字”(阅卷时每超过4个字便扣去1分),就可以了,但遗漏了要点同样也是丢分的,那些答案只有十多个字的同学,未能从试题的字数要求中推测出答案至少需要二十余字。
总结:以偏概全,是概括内容要点时常犯的错误,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分析好题目在文中对应材料的要点有几个,做到全面而准确。
(2)机械“复述”
①仍以第19题为例,还有的同学回答: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
分析:从试题所问“哪些‘童年的烙印’”可以知道答案必须是一组名词性短语,而有的同学却用了一个长句来回答,这样机械“复述”,是不合题意要求的。
②再如第20题: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4分)
分析:同样,这种回答是“复述”,而不是题旨要求的“概括”,而这样做极容易遗漏要点。
总结:机械“复述”,也是概括要点时常犯的错误。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根据要求“筛选”出内容要点以后,对其进一步“整合”,组织成答案。
(3)概括架空
①仍以第20题为例,许多同学找准了信息所在的有效区间以后进行概括,回答是:
有两种情况,一是浪漫主义的,一是现实主义的。
②再如第21题: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6分)
有的同学回答:这样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分析:这样的回答空泛而没有具体内容,不能算是有效的概括,而且题目中明确要求“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因此,这也是没有审明题目要求的表现。
总结:概括架空,也是概括要点时易犯的错误,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审明题目要求,回答做到具体实在。
作者邮箱: minglong8866@sina.com
标签:
教学论文
现代文阅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如何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网友来稿)
下一篇:
几种易混修辞方法辨析(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