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8404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24促织(教师中心稿)
24 促 织
湖南娄底蓝圃学校 刘玛林
教学目标
1.了解蒲松龄及其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2.学习鉴赏古代短篇文言小说,能读懂原文,把握情节、人物,领会主旨,赏析技巧。
3.从课文学习中积累文言词汇,增强文言文阅读能力。
4.认识封建社会中皇帝荒淫无度、官贪吏虐、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增强对历史的认识能力与批判精神。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郭沫若先生写过一副对联:画人画鬼(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是为清代的一位文化名人写的,大家猜是谁?
二、简介作者作品。
作者蒲松龄生于明代末年,一生主要活动时间是在康熙年间。他本是一个有多方面文学才华的人,诗、文、俚曲都有作品传世。但他一生的遭遇却很不幸运,连个举人都没考上,做了近40年的清苦塾师。
为什么叫《聊斋志异》?”聊斋”是作者的书斋名,“志异”就是记述花妖狐鬼及其他一些荒诞不经的奇闻异事。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奇闻异事?因为通过这些离奇虚幻的故事,便于大胆地揭露社会多方面的黑暗现实,便于赞美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樊篱的精神,也便于抒发作者自己的满腔“孤愤”。至于艺术特色,则诚如鲁迅先生说的:“用传奇之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传奇,指唐代传奇小说)它代表了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聊斋志异》中的作品,我们初中时读过一篇《狼》,但它并不是作者的代表作。现在要研读的《促织》,才是作者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借讲前朝故事,来扬露当时的黑暗现实。批判的锋芒直指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天子。特别是篇末,作者仿效《史记》每篇篇末有“太史公曰”的体例,用“异史氏曰”直截了当地揭示出自己这一创作意图,这在古典小说中是很罕见的。《聊斋志异》起初以抄本流传,乾隆年间正式付刻时,刻印者为了避免文字狱之祸,特意删去“异史氏曰”中指斥天子的那几句话,就可见它明显地触犯了“时忌”。至于艺术手法,它也典型地反映了《聊斋志异》中一些名篇的特色,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迭起迭伏,运笔跌宕多姿。这些都是我们研读时要注意体会和分析的。
三、借助注释,疏通课文。
1.生字
迂讷(nè) 裨(bì)益 爇(ruò)香 翕(xī)辟
稿(gǎo)葬 觇(chān)视 惭怍(zuò) 邑庠(xiáng)
蹄躈(qiào) 不啻(chì) 惙(chuò)然 龁(hé) 蠹(dù)
2.通假字
直——值(昂其直) 裁——才(手裁举) 翼——翌(翼日进宰)
3.重点实词
尚(崇尚、爱好)促织之戏 居(囤积、储存)为奇货
假(利用、借助)此科敛(摊派、聚敛)丁口
靡(没有,音mǐ)计不施,迄(终究)无济 无毫发爽(差错)
展玩(体会,思索) 蹑(追随)迹披(分开)求
意(觉得,意想)似良 径(径直)造(到)庐访成
翘然矜鸣(夸耀) 虫尽靡(失败,音mǐ) 俾(使)入邑庠
厚赉(赏赐) 信(确实、的确)夫
4.活用词语
名词作状语:岁征民间 取儿稿葬
意动用法:成然之 以其小,劣之 益奇之
使动用法:昂其直 倾数家之产 高其直
名词用如动词:试使斗而才 细疏其能 杖至百
5.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
少间 食顷 斯须 未几 无何 俄 旋 既而
6.重要虚词
然 然睹促织 (可是,转折连词)
俨然类画 (助词,做形容词词尾)
成然之 (活用作动词,以……为然)
7.补充注释
①宣德间:宣德年间。宣德,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1426—1435)。
②不终岁,薄产累尽:累尽,课文注释“受累而赔尽”。按:累,音lèi,这里作亏损讲,就是“赔”的意思,“累尽”应作“赔光”讲。
③成然之:成名(认为)很对。然,是;然之,以之为然。
④展玩不可晓:翻来复去的细看,却不明(是什么意思)。展,展转,翻来复去;玩,玩味,细细地体会。
⑤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句中“复算”,课文注释“算帐,追究”,细味“复”字没有落实。这句应该是两句话两层意思,第1层是母亲骂,第2层是父亲再算帐。
展开全文阅读
⑥思试之斗以觇之:前一“之”代“蟋蟀”,后一“之”代“蟋蟀角斗的本领”。“以”,连词“而”。“觇”,窥视,此处是“看”的意思。
⑦又试之鸡:(接着)又(拿它)跟鸡试斗一次。“试之鸡”即“试之以鸡”、“以鸡试之”。
四、整体感知
请同学讲述故事情节或写出本文提纲。
(1)开端。宫中爱玩蟋蟀而流毒遍及民间。写出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
发展。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为捕捉蟋蟀而受尽种种苦难。
①成名因缴不上蟋蟀而两次寻死觅活。提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
②成妻在无可奈何中问卜获图,成名按图求索,捉到一头俊健非凡的蟋蟀而举家庆贺。
③成子不慎使蟋蟀“就毙”,一波三折,闹得全家死去活来,家破人亡。
高潮。成名的小虫在搏斗中大获全胜,使主人喜出望外。
结局。成名因献蟋蟀致富,大小官员均受蟋蟀恩荫。结束全文
(2)征蟋蟀 || →(2)捕蟋蟀 || →(3)求蟋蟀→(4)得蟋蟀 || →(5)失蟋蟀→(6)魂化蟋蟀→(7)斗蟋蟀 || →(8)进蟋蟀 || →(9)议蟋蟀
第二课时
一、检查对故事情节的把握情况。
1、征敛促织的事是因何而起的?
(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则常供)
2、促织之祸是如何落到成名头上的?
(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3、从1、2段中你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现实?
(媚上欺下之风盛行;贪图享乐的风气很浓;猾黠之徒得意,老实之人吃亏)
4、作者是怎样表现驼背巫之“神”的?
(从人多、神态庄重、料事准确、指示灵验等方面表现的。)
5、先失促织,又失爱子,这样安排情节有何妙处?有何深意?
(使情节深入发展,增强了故事的悲剧色彩。毙一蟋蟀而落得投井自杀,这充分反映了官府贪暴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之深。)
6、写小促织的神奇本领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对比衬托。烘托紧张气氛,起到夸张效果。)
二、自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1、提问: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促织(见板书)
2、提问:本文的结局是喜的,但本文是喜剧吗?
喜剧的结局,虫,是逐级献上去,奖,是逐级赏下去,似乎从上到下皆大欢喜。点出成子“自言身化促织”,真是挥洒出一把辛酸的眼泪。而逐级的赏赐乃至政绩的考核,竟然都是因为献虫有功,而不是国计民生的政绩,朝廷的荒唐无道就显得可悲可叹。
《促织》揭露社会黑暗,政治荒唐。锋芒所向,从皇帝直到里胥,谴责了整个统治阶级和各级行政官员。《促织》是血泪的控诉,却编写成一出喜剧,以喜写悲,这样的喜剧叫人开心不起来,反而陷入更加深沉的悲哀。
3、如果是悲剧,是社会悲剧,命运悲剧还是个人悲剧?课文哪里点明必然是社会悲剧?
作者通过曲折变化的情节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例如小说的第1段,以极精练的笔触对封建官僚机构的面貌作了勾勒:“宫中尚促织之戏”这是“祸根”,而县令、里胥这些下属和爪牙趁机搜刮,连不务正业的“游侠儿”也来推波助澜,其结果是善良百姓倾家荡产。这一段是一幅黑暗现实的较完整的画面。
然后又将这一画面通过成名一家悲惨而曲折的遭遇加以展开。成名一家的苦难对整个封建社会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成名一家的悲剧是深刻的,正是由于成名的质朴、善良而被“报充里正役”,这样就引来更大的灾祸,不仅“薄产累尽”,而且屡受杖责,被逼得“惟思自尽”。费尽苦心得到一头能够“塞责”的促织,又被儿子误毙,以致儿子投井,骨肉分离,造成极大的精神痛苦……直到成子僵卧岁余,魂化促织,历经险厄,才从灾难中拯救了全家,于是因祸而得福。这种“化魂”的情节,只是寄托美好愿望──所谓“天酬长厚者”的艺术虚构,除增强悲剧的深刻性之外,这并不能说明善良的百姓能够获得解脱。因此,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本质,鞭挞官僚体制是本文的特点与基调。至于结局部分的“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抚军亦厚成”等等,这是因为他们“并受促织恩荫”,并非良心发现。这些官僚的获赏、受封的代价是人民的血泪与苦难。
4、成名一家的命运真的操纵在促织的手里?它背后的黑手是谁?难道仅仅天子?
作者以“异史氏”之名发表了一段议论,“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又说“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可以说对上自天子、下至贪官虐吏猾胥的一整套封建统治机构都作了尖锐抨击,可谓揭示了灾祸之源,
5、故事为什么要把背景放在明朝?
本文的创作意图,是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黑暗现实,批判的针芒直指天子。宣德年间是“治世”,宣宗是“令主”,即“明君”。康熙年间正是清代的“盛世”,康熙本人正被目为“英主”。可当时的统治集团和康熙本人同样追求“声色狗马”,酷爱“斗鸡戏虫”、至今传下来的斗蟋蟀盆,以康,乾年间制作最精,康熙时更有以制盆扬名于世的。可见作者的创作意图,实际上是在借讲前朝“令主”当政的“治世”时代的事,来揭露“当时”“英主”当政的“盛世”的黑暗现实。“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当是目有所睹;“天子偶用一物”,更是特有所指,不是泛泛议论。这正反映了蒲松龄思想的深刻处,“治世”、“盛世”尚且如此,那“庸主”当政的“衰世”就不用说了。
6、后文的评论是受了什么影响?
第一,从官贪吏虐追溯到天子宫廷,指出“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寄讽谏之旨;第二,就成名的一贫一富说明是“天将酬长厚者”,反映了“善恶有报”的宿命论思想;第三,针对抚臣、令尹蒙受促织“恩荫”,证实“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说法,生动地表明封建官僚的升迁发迹是建立在百姓苦难之上的,在此作者抒发了愤懑不平之感。
附1:板书设计
捕
求 征
线索单一,情节曲折
得 进——议(促织) 描摹心理,细致入微
借助神怪,抨击现实
失 斗
化
附2
“我朝宣宗,最娴此戏,曾密诏苏州知府况钟进四个。一时语云:‘促织瞿瞿叫,宣宗皇帝要。’此语至今犹存。”(沈德符《万历野获篇》)
“宣宗酷爱促织之戏,遣使取之江南,价贵至数十金。枫桥一粮长,以郡督遣,觅得一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谓骏马所易,必有异,窃视之,跃出为鸡啄食。惧,自缢死。夫妇,伤其妻,亦自经焉。”
(《梅村诗集笺注》转引吕毖《明朝小史》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24促织(教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语文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的应用初探(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语文的“人化”,“人化”的语文(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