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2142
标签:
教学论文
更新教育观念,营造快乐课堂(网友来稿)
张晓敏
我们都很熟悉这样一则故事:
一只驴子背盐渡河,在河边滑了一跤,跌在水里,那盐熔化了。驴子站起来时,感到身体轻松了许多。驴子非常高兴,获得了经验。后来有一回,它背了棉花,以为再跌倒,可以同上次一样,于是走到河边的时候,便故意跌倒在水中。可是棉花吸收了水,驴子非但不能再站起来,而且一直向下沉,直到淹死。
驴子为何死于非命?我想,我们都不难看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驴子没能正确对待经验,只是机械地套用了经验而未能对经验进行改造和创新。
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过去成功的经验有时往往会演变为此刻失败的最直接的原因。在教学工作中,虽然谁也不能否认经验的价值,但我们也决不能将过去被认为是有效的经验一一照搬,我们不仅需要灵活运用经验,而且需要不断更新经验。否则就会犯类似驴子的同样错误。道理很简单,时代在不断前进,我们的学生也换了一届又一届,怎么可能有一成不变的经验让你照搬呢?只有那些拥有教育教学经验而又懂得如何利用经验并不断反思的教师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然而,当一个人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方式之后换一种思维却并不容易。所以,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类似驴子之死的案例并不少见。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被所谓“行业上的造诣”关住自己呢?笔者认为首要的是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有没有明确而先进的育人观念,有没有对教育理想的孜孜追求,有没有不断改进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是一个优秀教师和一个平庸教师的根本区别。本文试图从更新观念的角度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如何营造“快乐课堂”的问题。
一、什么是“快乐课堂”
著名教育理论专家叶澜教授在她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提出: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才有真正的生活。按照叶教授的观点,我们不妨这样说:“快乐课堂”其实就是师生双方共同焕发出生命活力的场所。
二、为什么要营造“快乐课堂”
课堂是我们实施教学的主要阵地,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课堂寄寓着师生双方共同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力的一部分”(叶澜教授语)。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来审视一下现实中的课堂吧,不难发现:在一些老师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生活比较沉闷和机械,学生普遍感到有比较大的负担和压抑,缺少自主性和愉快感,在老师“要我学”的威严之下被动而且麻木的接受知识,甚至还有些老师一走进教室,学生便开始“倒计时”……试想,这样的课堂有多高的效率呢?这样的课堂能带给学生多少东西呢?我们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能焕发出生命活力吗?还有老师自己呢?有生命活力可言吗?
可见,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应当定在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上。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快乐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的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我们悉心营造出的这样的“快乐课堂”上,学生才能真正摆脱“活受罪”的压抑感转而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不会是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令学生讨厌(恐怕连教师自己都感到厌倦),这样一来,在教师的身上,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也就展现出来了。
三、怎样营造“快乐课堂”
首先,应当充分认识“快乐课堂”中的生命意义。叶澜教授认为:课堂教学应当被看作老师和学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涯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总之,课堂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有了这样的认识,当我们面对一堂课的时候,就不会总是认为是在为学生的成长付出,不仅仅是在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它同样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达到了这样的认识高度,我们还能随意的对待一节课吗?难道还不能激发我们以满腔的热情去关爱我们的学生和自己的生命吗?
其次,营造“快乐课堂”需要为学生创设自由的氛围,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有一位学者问在日本的中国孩子:“你的日语不好,上课发言还那么积极,就不怕出错?不怕别人笑话你?”孩子说:“不怕,老师说过,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如果人人都怕出错,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正确的答案从哪里来呢?让老师一个人讲才是最糟糕的。”我想,教室的确不应该是“老师一个人讲”的地方,因为老师不能剥夺学生自由发言的权力,即使学生讲错了,那也是他们的权力啊,他们应该有犯错的权力。教师的职业固然伟大,但是教师毕竟不是神仙,不可能总扮演“万能”的化身,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错漏。既然教师也有错的时候,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容忍学生的错误呢?
老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一直是我们教育的特色,甚至有些老师还自以为这就是学识渊博的体现。我们总是在强调打基础,总是讲要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因此我们的课堂就总是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至于什么时候让学生有自由思考与探索的机会,并没有进入更多教师的视野。因为,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多少自由活动的空间与时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课堂上学生思考与探索的乐趣源于一个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总是由老师包揽一切的学习,无疑会阻止学生自由探索的冲动,他们也许可以掌握许多固定的结论,但不可能有创新,而没有了创新精神的学生到头来只能成为知识的奴隶。
展开全文阅读
第三,让课堂成为学生愉悦欢乐的学习乐园——变苦学为乐学。
孔老夫子早就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难看出,在中国,学习一度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从《论语》里师徒间的无拘无束的玩笑和问答,从学生们充满个性的表述,从师徒相从游学郊外的情景中,我们可以感受得到那种充满乐趣的学习。遗憾的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中国人一提学习便是“十年寒窗苦”“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古训,“苦读能成才”更使得人们得出片面的结论:学习毫无乐趣可言,学习就是一件折磨人的苦差!应当说,这种观念至今仍然很有市场,它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学生将学习当成负担,从而逐渐产生厌学的情绪。正如一首由流行歌曲改编的校园民谣所写的: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是我/考得最差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面对这样的呼喊,我们教师作何感想呢?我们还笑得出来吗?
其实,我们知道:如果学习成为了学生的一种重负,如果学生的学习只是为了让家长、让老师高兴,如果学习成为扼杀童心、扭曲人格的凶手,那么,这样的学习还有意义吗?不管怎么说,苦读都是有害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把苦读当成培养人才的道路去提倡,我们的教育就会走向死胡同,这是谁都不希望的。
第四、让课堂成为学生享受老师提供优质服务的场所——学生是老师的服务对象。
尊师重道是中华文明的显著特征之一。“天、地、君、亲、师”的排序,确立了教师在社会伦理中的地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强化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在上,学生在下;教师是权威,顺从是学生的天职。在现实中,也的确有很多教师仍然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仍然抱着一种恩赐的心态来对待学生的。这种心态表现在课堂上就会严重束缚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师生关系异化为“猫鼠关系”,这样的课堂哪里还有快乐可言!居高临下的心态也容易使得教师为取得的小小的改革措施或取得的小小的进步而自我陶醉,很容易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许多时候,我们已经不知不觉的形成评判的思维定势,而我们的思维一经已有的框架束缚,往往失之偏颇甚至谬误还自以为是。这样,就需要我们常常反思。比如说,树立一种服务学生的强烈意识,当我们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服务对象时,我们就会想尽千方百计让他们满意。假如在不久的将来,学校教育已经真正由目前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家长有足够的权力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他们满意的学校就学、学生有充分的权力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任教的话,我们作为教师,还能有多少放不下的架子呢?难道非要等到被“逼上梁山”的时候我们才懂得反思吗?
让课堂成为学生享受优质服务的场所,而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优质服务的提供者,就是我们老师。可以这么说,学生满意的课堂就是“快乐课堂”。这需要我们时刻保持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勇于承担属于自己的义务。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真正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已经不能适应现实需要的落后观念,及时调整心态,改变教学方式,我们就一定能成为一名紧跟时代步伐的优秀教师。
(作者地址:530023 广西南宁市第十七中学)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2.胡东芳著:《教育新思维---东西方教育对话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3.刘德华著:《让教育焕发生命的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4.傅道春著:《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5.李福灼 陈玉秋主编:《初中语文课程理念与实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6.邓 敏 夏建军主编:《实践与创新》,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7.于漪主编:《心灵的对话---情感的聚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8.于漪主编:《心灵的对话---爱的怀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作者邮箱: zhxmin2005@163.com
标签:
教学论文
更新教育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吞天吐地孟浩然——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网友来稿)
下一篇:
唐诗“行卷”趣话拾录(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