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504
标签:
教师随笔
汉字趣编(之八)(也、而)(网友来稿)
詹泉洲
“也”:宋代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的“也”字真多:“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这篇文章从“环滁皆山”的扫视开始,将读者的视线逐渐引向西南诸峰,推近到琅琊山,入山中溪泉旁,随峰回路转,又引人抬头看见泉上小亭,再从作亭者为谁、命名为谁的设问,推出主人公——号“醉翁”的太守,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的感慨议论,趁势导向山中四时之景,收转来写“醉翁”的酒宴和醉态,酒宴散后的情景,“醉翁”与人不同的心境,最后点明太守为“庐陵欧阳修”即作者本人。全文既萦回曲折,又连绵不绝,无一句跳脱。文中每一个意义完足的句子都用叹词“也”结束,共出现二十一次,构成咏叹的声调;又把骈文中对偶相映的句法变化使用,时散时偶,句子的字数时齐时不齐,这样,既有明晰的节奏感,又流动摇曳,作者内心淡淡的孤独、怅惘之情在这种咏叹的节奏中得到很好的表现。数了一数,一共用了21个“也”字。连用“也”字,显得语气非常的悠闲舒缓、音节纡徐,给人优哉游哉的感觉。但一方面我们也觉得有些做作。
“而”:作为虚词,在句中的用处很大。清代袁仁林在《虚字说》中说:“而字之声,腻滑圆溜,有承上启下之能,有蒙上辊下之情。惟其善辊,故不拘一处,无乎不可,一切去来、起伏、出入、周折、反正、过接,任其所辊无滞。”“而”字在古代汉语中,可以作连词,如:“蟹六跪而二螯”中的“而”,表并列;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的“而”,表递进;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中的“而”,表承接;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中的“而”,表假设;“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中的“而”,表因果;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中的“而”,表修饰。“而”字在古代汉语中,还可以作代词,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中的“而”,是“你的”意思。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罢了”。古人在批作文时留下一段话,很有意思,说明“而”字不能随便乱“而”。批文中说:“该‘而’而不‘而’,不该‘而’而‘而’,而今而后,以而以而。”实在诙谐妙绝!
(深圳市田东中学 詹泉洲 )
作者邮箱: tdzqz@sina100.com
标签:
教师随笔
汉字趣编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从“力争上游”到“上游产业”(网友来稿)
下一篇:
汉字趣编(之七)(发)(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