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德育论文
阅读:2311  
标签:德育论文
拯救之道——关于道德教育的思考(网友来稿)
浙江省富阳市新登中学 洪申健

      【论文说明】

      本文曾在网上交流,得到中国人民大学何建明教授、复旦大学王雷泉教授、武汉大学宫哲兵教授、南开大学张斌峰教授、中国社科院黄夏年教授、山东大学王新春教授和英国伯明翰大学杜小安教授的积极肯定和热情评点,并为台湾大学“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佛教天地”“慧海佛光”“佛教导航” 和“太极易——易经学术网”等著名网站收录或转载。2003年10月参加《教学与管理》杂志社组织的“全国第五届教学与管理优秀论文评选”获一等奖。

      【论文提要】

      现代社会似乎文明昌盛,物阜民乐,但本人总怀杞人之忧:环境污染,核武阴影,贪污腐败,信仰失落,精神空虚,心理危脆……无不让人愁聚眉峰,耿耿难寐。诸问题中尤以普遍性的道德沦丧为最。芸芸众生追名逐利,争强好胜,纵情声色,物欲横流,致使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笔者以为世上的学问林林总总,其实不外乎两类,一类是关于如何谋生立足的学问(即安身的学问),一类是关于如何生活得充实幸福的学问(即安心的学问)。两者都不可偏废。在社会上无以立足,连起码的生活都难以为继,自然免谈精神的追求;但如果一味追求财色名利而不思惟人生的终极意义,不思惟世界的真实状况,这又好像一个人处在悬崖的边缘,却仍故意闭目塞听光顾着歌舞享乐,全然不计堕入深谷一样的愚蠢危险。对于每个人来说,有些事情必须趁早想清楚:一个是我活着,一个是我终将死去,出生入死是谓人生,我们应该尽早思惟如何向死而生。检讨目前的中学教育,其最大的失误可能就是过于功利而浮躁,只顾了强调谋生的学问,技术层面的学问,而忽略了做人的学问、伦理价值的学问;只重视了知识结论的教授,而忽略了怀疑精神的启迪;只顾了现代科学的传播,而割断了传统文化的继承。

      本文意在纠正“佛道是迷信”的观念,呼吁基础教育应该重视传统文化尤其是佛道文化的精髓,为我们的学生提供精神的依怙,挽道德于倒悬之中,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明白个人的幸福是与自己的行为密切相关的,个人的命运是与众生的利益、天地的环境须臾不违的,从而升起对所为的责任心,对众生的慈悲心,对自然的敬畏心。

      论题较大,字不足难以尽其意,长篇累牍而又言不尽意,浪费诸评委的宝贵时光,敬请谅解;所论观点或有异类之嫌,但字字句句皆流自肺腑,若能海涵,不求全责备,则深以为幸。

      【关键词语】

      佛道文化 科学理性 迷信 体性相用 主体客体 分别妄心

      三世因果 六道轮回 业力 自作自受 善待生命 道德重振

      附全文结构:

      一

      我的呼吁

      史怀哲——基督徒

      观念和行为必定相应无违,有怎样的信仰,便会有怎样的行为。教育应启迪心智,丰沃心灵,涵养情思,让学生对自然和生命深怀敬畏,我们的教育应该在中学阶段引进哲学宗教课程,尤其是传统文化中的佛道精髓。

      李叔同——佛教徒

      同乡蒋敏德——基督信徒

      同学孙永军——佛教居士

      二

      走近佛教

      (1)佛教是迷信吗?

      1、浅谈对迷信的理解。

      2、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3、史书对轮回的记载。

      4、西方对轮回的认识。

      (2)佛教宣扬什么?

      1、生命十大层次,奥妙全在一心。

      2、命运自己把握,三业决定三世。

      3、人身极为难得,生命弥足珍贵。

      4、因果丝毫不爽,心净自然解脱。

      科学认识论与佛教认识论之比较

      (1)科学认识论及其局限

      1、科研方法,主客对立。

      2、浩瀚宇宙,不可尽知。

      3、微观世界,难以穷析。

      4、身边事物,无法看清。

      (2)佛道的大智慧

      1、圆觉妙心,人人具足;分别去尽,慧日自现。

      2、天人合一,物我无别;心镜空灵,朗鉴万物。

      (3)东西文化,殊路同归

      1、科学要诀,由相达本;万象森然,只怕迷路。

      2、东方奥义,明心见性;以简驭繁,纲举目张。

      3、东西文化,殊路同归;科学佛道,圆融无碍。


展开全文阅读
      见地未到,徒自攻讦;圣贤大家,拈花含笑。

      三

      学佛的意义

      风景那边独好

      1、台湾香港东南亚,佛教文化大弘扬。

      可怜内地祖师庭,花落鸟啼好凄凉。

      2、道德教育唱高调,空洞无聊少成效。

      若能识得自家宝,十亿人民皆舜尧。

      学佛的意义

      1、涵养慈悲恻隐、宽厚仁爱之心。

      2、培养豁达乐观、大度能容之心。

      3、改变昏沉散乱之心。

      4、助长怀疑参究之心。

      5、正确理解传统文化。

      四

      我思故我在

      浅谈自己的学佛心路和受用。佛道文化曾经改变了古往今来无数的众生,今天也正改变着我的生活方式,相信它也一定可以改变人们的道德观念,只要我们能继承并传播佛道文化中的精髓。

      一、我的呼吁

      日前教授《我的呼吁》一文,查阅了史怀哲的相关资料。史怀哲于1875年出生于法国一牧师家庭,自小聪慧,胸怀大志。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即已为自己的人生作了设定:30岁以前研究哲学艺术,30岁以后奉献社会。而立之年,拥有哲学、神学、音乐、医学四个博士学位的史怀哲辞别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携妻子前往非洲刚果,为热带雨林中的人们医治身心的疾病,一去便是四十多年。忍常人之所不能忍,行常人之所不能行。他那无私的爱不仅泽被非洲苦难的民众,同样也光耀热带丛林中的动物:他为收养的每个小动物取了温暖的名字,还经常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清凉的月光之下为这些可爱的生灵演奏巴赫的音乐。他称桌子上的蚂蚁是"我家的蚂蚁",不容客人伤害她;他向记者介绍自己是"一只头发蓬乱的老狗"......史怀哲医生像关爱自己的父母兄弟一样地关爱着一切众生,没有贵贱之分,没有亲疏之别。在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史怀哲医生作了《我的呼吁》的演讲,向全人类大声疾呼要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善待一切生命。悲悯救世,挽道德于倒悬之心殷殷可感。史怀哲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对于生命神圣的感悟,源于宗教--他是牧师的儿子,神学的博士,《耶稣生平研究》一书的作者。

      史怀哲医生的行迹与情怀让我想起了现代文坛奇人李叔同。李叔同是我们浙江海宁人,出生于巨富之家,曾留学日本。对于文学音乐、书法绘画均有极高的造诣。漫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均是他的学生,教育家夏丏尊是他的挚友。39岁那年李叔同先生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号弘一,以后成为重振佛教南山律宗的一代高僧,毕生刻苦精进,慈悲为怀。每每坐上椅子之前总要摇动再三,免得压死虫子。圆寂之际仍挂心于蚁虫的生死,嘱咐其弟子在他的荼毗仪式上放置四碗清水,以免蚁虫闻到气味而葬身火海。弘一法师的人生信念和处世态度源于他对佛理的深究领悟。

      这些大德的巍巍人格,又让我联想起富阳同乡蒋敏德先生。蒋先生资产殷富,每年要拿出百万家产资助穷困的学生上大学,新近又捐资1000万给教委设立助学兴教基金会。而他自己的生活却过得极其清贫简单。为社会贡献甚多却仍耿耿萦怀于自己的力不从心--不能为富阳人们创办一所属于自己的大学。蒋先生是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他的高尚行为,他的奉献精神是受到宗教教义的启示。我有一位同学六年的好友,88年曾以浙江省第五名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后进入美国名校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社会心理学博士。新近皈依浙江三门多宝讲寺敏公老法师,成为在家修持的佛教居士。吾友学识渊博,名利淡泊,志趣高远。其父因车祸而没,获赔偿金十余万,他发心悉数捐于慈善事业,后因众亲阻拦未遂,乃捐出万余元修建村道。平时衣食极其苛俭,不近荤腥,过午不食。而对别人的求助则慷慨之极,我曾亲见他在恩波广场布施乞丐的情形,来者不拒,袋里没有了一元二元的零钱,他就五元十元地给,从不吝啬。

      而环顾社会上的其他一类人,他们或沉湎于棋牌麻将的娱乐,或纵情于吃喝嫖赌的刺激;或打架争斗,杀人越货;或钩心斗角,尔虞我诈;或剽名窃利,无有廉耻;或得志而不可一世,或失意而寻死觅活……种种劣迹丑态都源于自私的心理和贪嗔痴的炽盛。倘若追问他们何以如此自私自利,往往会听到这样的回答:“人生那么短暂,死后一切灰飞烟灭。我当然得好好享受生活,增加生活的密度和质量。否则岂不枉来人世一趟?”这话的背后就隐含着“死后一了百了,什么都没有”的断灭思想。正是这种思想支使着许多人过着“纵情声色,及时行乐”的生活,支配着许多人肆无忌惮地做着伤天害理的恶事。

      审察人们的生活态度,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芸芸众生,他们的行为举止,起心动念,莫不受制于某种观念。“死亡意味着虚无”的观念决定着世人对生的依恋与放纵;“死亡意味着面谒上帝”的观念驱使基督徒如履薄冰的生存;“死亡意味着轮回”的观念使得佛教徒生前忙于积德行善。同为人类,至善者,能够舍身成仁;至恶者,害人惟恐不胜。天渊之别,观念使然。有鉴于此,确立正确的知见实为至要;确立正确的死亡观,必将对一个人如何度过其有生之年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世界人生有怎样的认识,便会有怎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观念和行为必定是相应的,须臾不可分离。

      每个人都恪守着一定的观念而活着,并对自己的信条确信无疑,少有人会沉心自问:自己对生、对死都有些怎样的理解;这些观念缘何而来,是否有充足的依据。芸芸众生,竟日忙于聚敛财货,沽钓名誉,至于切身要事,反而无暇顾及,此种情形正如盲人驱骑策马悬崖,当局者浑然不察,旁观者汗颜不禁。

      然而,要评判何种观念为是何种观念为否,实非易事,仅凭我们有限的理解力,决难作出抉择。绵延数千年的思想史,自始至终贯穿着纷繁迥异的意识形态,或隐或显或主或次,从未达到过完全的一致,而且也永远不会达到完全的一致。每种观念,均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与局限性。这样,我们希望靠绝对正确的观念来指导我们生活的要求也就成了一种奢望。我们不得不依照着某种连我们自己都怀疑的观念而活着,我们不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态度才是最接近事物的本然。人生因此就成了一场赌博,基督徒也好,佛教徒也好,纵欲者也好……在死神降临之前,在谜底揭开之前,谁都无法自以为是。我们只能靠信仰而不是单靠理性活着。尽管如此,我们仍需要理性。思考让我们感到自己的存在,让我们不致于终日碌碌竟日昏昏,思考让我们的信仰多少有几分依据。不经过思考确立起来的信仰就会堕落为盲目的迷信。

      教育没办法给与我们每个人以确凿而一律的信仰,但教育可以,也应该向我们的学生介绍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各种优秀的思想成果,连同支撑这些观念的证据。教育更不应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而忽略观念的熏染、人生观世界观的启迪。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受业、解惑”三种职责尤以传授做人的道理为要。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这样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导归学生如何做一个追求“真善美”的人,过一种精神充盈、幸福和谐的道德人生。其余的学问虽然也是必需的,但总归是次一等的事。懂得如何谋生、如何创造财富固然重要,懂得为什么要创造财富、如何体现财富的价值显然更为急迫。反省我们目前的教育,其最大的弊端大概就是缺乏这样的认识。教学显得功利而浮躁:只顾了强调谋生的学问,技术层面的学问,而忽略了做人的学问、伦理价值的学问;只重视了知识结论的教授,而忽略了怀疑精神的启迪;只顾了现代科学的传播,而割断了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只是为了有一个好看的升学率,学只是为了有一个好看的分数,以便考上名校,为将来谋得一份舒适的职业。道德教育务虚者多,求实者少。教育工作者所宣扬的种种道理连自己都不信服,却在讲坛之上夸夸其谈,这样做不仅徒费口舌,无有成效,甚至适得其反,助长了讲假话空话的恶劣风气。


展开余文
      健康的教育制度应该要求教师讲真话,让学生能够在校园内听到各种真实的至少是真诚的声音。学生则可以通过对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的比较分析、怀疑深思而获得心智的锻炼,民主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可以丰沃心灵,涵养情思,放飞思想;而尽早地在中学阶段引进宗教哲学课程,尤其是传统文化中的佛道理论,则必将对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使我们的学生重新对宇宙自然和生命现象产生深深的敬畏之情,并对世界的真实本原、人生的终极意义这些好似大而无当、实则非常急迫的哲学问题产生由衷的兴趣,这点已在笔者在暑期所开设的几次佛道知识讲座上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二、走近佛教

      虽然国家有宗教自由的政策,江泽民同志也曾在2001年12月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宗教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要了解当今世界必须了解宗教,对宗教问题在当今世界政治、社会生活中的影响绝不可低估。”就宗教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受到极左思想的影响,以及科学主义的冲击,现在社会上对宗教有正确见地的并不多。我有个学生考上了复旦大学宗教系,同学和老师却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一副深表同情的样子。在现代多数人的观念中,宗教只是统治者用来麻痹人们的精神鸦片,相信宗教就是相信迷信,是愚昧无知的表现,是消极遁世的行为,为真正的智者和勇者所不齿。我自己以前也一直怀有这种认识,甚至常对父母亲逢年过节时焚香祈祷的那份虔诚窃笑不已。直到上大学之后,阅读了许多介绍现代前沿科学的著作,翻阅了一些阐述传统文化的文章,我才领悟到自己当年傲慢的轻率与无知。其实,一些世界性的大科学家也往往是宗教意识极强的人物,如牛顿、爱因斯坦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以下我将把自己十余年的思考心得形诸笔端,以就正于有道。

      (一)佛教是迷信吗?

      佛教,即佛陀之教言。在讨论佛教是否是迷信之前,有必要先就迷信的概念谈一点自己的理解,否则就难以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查《高级汉语大词典》,“迷信”一词的释义有两条:(1)信仰鬼神等不存在的事物。(2)泛指盲目的信仰崇拜。有了第一款这样的定义,佛教自然就脱不了迷信的帽子,因为佛教和世界上的所有宗教一样都是承认鬼神的存在的。只是其他许多宗教把鬼神看成是控制人们命运的主宰而祭祀供奉和顶礼膜拜,而佛教不承认鬼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思想意念才是命运的真正主宰。佛教的寺庙里也供奉着各种菩萨和佛像,但这些佛菩萨都是由众生的精进修行而成就,他们也没有赐福降祸的本领,至于人们烧香拜佛求这求那,实在是世人贪婪愚痴的表现,并不关佛教的事,是世人对佛教的极大误解。这点留至后文详述。

      一般人认为迷信就是信鬼神信宗教。在我看来,所谓迷信就是对于某种观念和结论,没有经过自己大脑的思考,也没有身体力行的求证,就盲目地信奉推崇。迷信的实质是盲从而不在是否相信鬼神上帝。譬如,张三宣扬他相信有鬼,如果张三曾亲自遇见过鬼,并且排除了幻觉的可能,而且之后也潜心研究了许多关于鬼的现象,发现鬼文化具有世界性,不分民族、地域和时间,最后他坚信鬼的存在。那么张三的这种对鬼之存在的见地就不应该斥为迷信。而如果李四仅仅因为听说张三相信鬼,他自己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就信以为真,那么李四的这种知见就可以算作迷信。同样的道理,有的人对事物的正确性总是喜欢以科学的结论(而不是以科学的求实精神)作为判断依据,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迷信--科学主义的迷信。同意这个观点,我们再来讨论佛教是否是迷信的问题。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是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父亲净饭王乃释迦族的君主,悉达多是位王太子,他自小便受到当时最好的教育,智慧超群,文武双全。十九岁那年因感世事无常,为求人生的真实而发心出家,成为一个修行者,遍参名师,研习教理,曾修无想定三年,修非想非非想定三年,知非即舍,又修苦行六年。最后感到世上的所有学问终未究竟,苦行也非正道。于是悉达多决定另辟蹊径,选择中道,坐在尼连禅河边的菩提树下立下“不证菩提,不起此座”的大宏愿。经七天后睹明星而悟道,时年三十一岁。之后世人便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者,又尊称为“佛陀”,意为觉悟人生真理的人。觉悟的释迦牟尼开始宣扬他所证悟的真理,他的表弟难陀、阿难陀,他的儿子罗睺罗,他的养母摩诃波阇波提,他的爱妻耶输陀罗以及当时的许多皇亲国戚纷纷出家,以致当时的净饭王连找一个王位继承人都找不到,最后只得将王位传给了一位将军。由此看来,那种以为佛教只是统治者用来麻痹人们的工具的说法真是不值一驳,试想佛陀舍弃王位,苦修十二年,竟然就是为了寻找一套统治劳动人民的工具吗?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度脱包括自己养母妻儿在内的无量众生,就是为了给他们服一帖自欺欺人的精神鸦片吗?

      至于说佛教是愚昧无知、消极遁世的弱者宗教,那简直就是对佛教和无数圣贤的侮辱。天竺的达摩八十高龄只身来东土弘扬佛法,唐朝的鉴真六十春秋六次去日本演说妙义,民国的虚云老和尚,年过四十,竟发心朝拜五台山文殊道场,三步一拜,行程万里,历时三年……这些岂是弱者的所为?至于唐玄奘西天取经、并以脑袋作赌舌战印度高僧的大智大勇更是千百年来所罕见。翻开青史不难发现,历朝历代的才俊慧士大多与佛教积缘很深。仅以文坛论,如东晋的山水诗人谢灵运毕生好佛,田园派大诗人陶渊明与净土宗创始人庐山慧远和尚过从甚密,留有“虎溪三笑”的佳话;唐代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以及白居易、柳宗元均倾心佛理,而王维更是以“诗佛”著称;宋朝的苏氏三父子、黄庭坚和王安石都实践着外儒内释的哲学;明代的王阳明有龙山悟道的传奇,写有《童心说》的李贽以“学佛人”自称,晚年更是落发为僧,倡导“性灵”之说的袁氏三兄弟都参禅信佛,广交僧侣;清朝的龚自珍自称“幼信轮转,长窥大乘”;近代的谭嗣同、章太炎、梁启超等饱学之士都极其推崇佛教,奉为真理的极致。对佛学稍有涉猎的人,都会感慨于佛学智慧的浩淼难测,都会惊叹于佛门高僧的巍巍人格。认为佛教是消极遁世、封建迷信的观念实在是我们自己的无知和悲哀啊!从佛教起源的角度,你只要想一想创建佛教的乔达摩悉达多原是怎样一个人,他具有怎样的智慧和怎样的身世,他悟道之后宣扬了哪些教义,首先度化了哪些人,你就会觉得佛教决不是自欺欺人的哲学;从佛教流传的历史思惟,你只要想一想,几千年的时间里有多少才俊圣贤潜心此道,写出了多少阐发佛理的宏篇大论,创造了多少关于生命的人间奇迹,你就会觉得佛教是多么博大精深、无与伦比,像我们这样的浅陋之辈又怎可妄加非议?从空间的角度看,国内海外又有多少佛院禅寺散布山林名泉,走进庄严巍峨的庙堂,望着安详微笑的佛像,我们怎可能不为他的智慧慈悲而心生感动?如果你看过2003年2月和2004年5月佛指舍利赴台赴港供奉的报道与录像,如果你能联想到大唐时期那么多皇帝每三十年礼拜佛指舍利一次的盛况,如果你能对佛门圣物舍利子种种神奇的感应稍有涉猎,你定然会由衷地对佛教发出赞叹和欢喜。如果你读过《千年高僧传》之类的人物传记,了解佛门中人的处世接物、刻苦精进,他们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他们的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生的珍惜,他们的对自然的敬畏、对天地的洞彻,定然会让你对自己平时蝇营狗苟的生活状况升起惭愧忏悔之心。

      视佛教为迷信者往往对佛学所宣扬的“善恶报应、生死轮回”观念付之一哂,斥为虚妄;在现代的一些科学主义者眼里,佛教更是一种值得怜悯甚至鄙夷的迷信,其观念早已为时代所淘汰。其实,因果报应的思想并非为佛家独享,南怀瑾在《易经杂说·孔老夫子的因果观》中说:“我们中国文化,东方文化,最喜欢讲因果报应。如果过去没有研究过《易经》,都以为这是佛家的思想,来自印度的。事实上中国、印度、东方文化都建立在因果报应基础上。由此我们了解,中国过去五千年文化思想的教育、政治道德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因果基础上的,所以大家都怕不好的报应,乃至做官的人,要为子孙培养后福,都是怕因果。” 南怀瑾先生在这里视“因果报应”观念为东方文化的基础,道德教育的根本。至于“生死轮回”的观念,也并非是佛家向壁虚构的产物,它来自佛陀和无数高僧大德的实践亲证和思辩推演,更有着事实经验的直接凭证。象“记亿前生、死后复活、鬼神附体、亡魂托梦、入冥神游、往生征兆、念佛感应、因果现报”等事件,尽管多属少数人的主观经验,但总是时有出现,流传民间,书之楮墨,向世人泄漏着生死黑谜的“天机”,支持着佛教的传播。在世界上以重史著称的中华民族,对此类现象的记述最为详尽。尽管正史的编撰者们多属“不语怪力乱神”的孔夫子的徒裔,对神鬼幽冥之事持严肃态度,但在官方敕修的二十四史中,也还是有不少关于此类事件的记载。这里仅举其要者以明冥府轮回之事绝非信口戏说。(1)不昧宿因之事。《晋书·羊祜传》载:羊祜五岁时,令乳母取所弄金环。乳母曰:“汝先无此物。”祜即诣邻人李氏东垣桑树中探得之。主人惊曰:“此吾亡儿失物也,云何持去!”乳母具言之,李氏悲惋。时人异之。(2)尸解成仙之事。《汉书·外戚传》载:汉武帝钩弋夫人有罪,以谴死。既殡,尸不臭,香闻十余里,葬于云陵。帝哀悼之,又疑其非常人,乃发冢开视,棺空无尸,唯双履存。(3)死后复生之事。《晋书·干宝传》载:东晋干宝之父有宠妾,其母甚妒之。干宝父死,下葬时,干宝母推此妾于干宝父墓中而活埋之。十余年后,干宝母死,因下葬开墓,见父妾伏于棺上如生,渐有气息,载还家,经日而苏。言干宝父常取饮食与她,与她寝息,恩爱如生时。家中吉凶,辄告知之,校之悉验。干宝之兄常病,气绝,积日不冷,后寤,言见天地间鬼神事,如梦觉,不自知已死。干宝有见于此,乃收集古今神奇怪异之事,著成《搜神记》。苏轼《东坡志林》卷二《李氏子再生说冥间事》和卷三《陈昱被冥吏误追》,也记载了再生之事。(4)亡魂鬼神托梦之事。《宋史》载:王氏妇粱某,婚后数月,遇元兵至,妇告夫言:“我不愿受元兵污辱,必死。若以后再娶,请告我。”不久,梁被元兵掳掠,不肯受辱而死。其夫因无子嗣,谋求再娶,梦其妻曰:“我死后生于某家,今已十岁,七年后,当再为君妇。”醒后,遣人至某家聘之,一言即成。问其女年庚,其诞生年月与梁氏死之年月相同。(5)亡者现形之事。《史记·周本纪》载:周宣王听信谗言,枉杀忠臣杜伯,后三年,宣王出城田猎,行至城南门外,见杜伯乘赤马,鬼兵侍从,手执弓箭,当路向宣王射之,百官悉见,百姓惊走。王心中箭,即觉心痛,还宫不三日而死。(6)附体传语之事。《明史·刘烈女传》载:刘烈女,遭邻居富家子张阿官诬告,自缢死。张阿官廷讼师丁二辩解,女附魂于丁二曰:“汝以笔污我,我先杀汝!”丁二立死。时江涛震吼,岸崩裂,人以为烈女之冤所感,有司遂杖杀张阿官。(7)见神鬼之事。《宋史·韦太后传》载:北宋末年,韦太后好佛老。康王赵构(宋高宗)一次出使,有小妾说:“见四个金甲神人执刀剑护卫康王。”韦太后曰:“我礼四圣谨甚,必其阴助。”后来立四圣祠于西湖。(8)借尸还魂之事。《金史·五行志》载:大定十三年(1173),尚书省奏:宛平张孝善有子曰合得,大定十二年三月旦,以疾死,至暮复活,云本是良乡人王建子喜儿,而喜儿前年已死。建验以家事,能具道之。此盖假尸还魂,拟付王建为子。上曰:若是,则恐佞幸小人竞生诈伪,渎乱人伦,止付孝善。


展开余文
      遍检二十四史,此等奇闻异事尚有许多,可以参见四川大学宗教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兵教授所著的《生与死》(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一书。至于稗官野史、文人笔记和佛道典籍中所记载的此类事情更是难以枚举。

      轮回之说也多为西方哲人所信奉。在古希腊,著名哲人毕达哥拉斯曾声称自己的灵魂在几个人身上轮回了二百零九年,并见其友人死后转生为狗。《理想国》的作者柏拉图同样相信人的灵魂是不朽的,它可以不断投生。人在降生以前,他的灵魂在理念世界是自由而有知的。一旦转世为人,灵魂进入了肉体,便同时失去了自由,把本来知道的东西也遗忘了。要想重新获得知识就得回忆。因此,认识的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真知即是回忆,是不朽的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这就是柏拉图认识的公式。在当代美国,许多医学工作者则通过第一手资料向我们提供了大量生死轮回的事实依据。如穆第博士的《起死回生者的自白》,国际心理回归疗法学会副主席、美国著名精神心理医生瑞克·布朗博士的《回归疗法》,佛吉尼亚大学著名精神心理学家伊恩·史蒂芬森教授的《二十个轮回案例》、《轮回学与生物学的融汇》,迈阿密西奈山医疗中心主席、著名精神心理医生布莱恩·魏斯博士的《前世今生》、《生命轮回—超越时空的前世疗法》等,这一系列反映最新医学研究成果的专著让我们清楚地听到了现代医学与东方古老思想遥相呼应的碰撞和回响!

      质言之,以“生死轮回,善恶有报”为核心的佛学思想,它既是佛祖高僧禅修实证的知见,也是历代先哲圣贤哲学演绎的阐述,更有大量事实经验为其提供立论的凭证,决不是向隅壁构的主观臆想。轮回之事不分古今、不分地域的发生着,只是我们生活的时代和社会出于种种原因,拒绝承认、不予宣传而已。

      如果我们的社会能抱着研究无禁区的理念,以更加宽容的胸襟来保证每个人都能发表他独立的思想和见解,而不要象现在对待柯云路和人体科学研究那样肆意的行政封杀;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少讲些大话空话,从小就让我们有接触佛道文化的机缘,那么,我相信道德人心大概还不至于象现在这个样子,人的信仰危机、心理问题还不至于如此严重,诸如弑父杀母宰同学之类的惨剧也不至于如此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之上。传统的文化有儒道释三大支柱,就好像我们的国土上流淌着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河流一样,没有了长江黄河的滋养,抛弃了佛家道家的甘霖,我真不知道我们的文化还有什么值得自傲的地方!《谏太宗十思疏》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拔除了文明的根本,割断了历史的传承,丧失了人文的精神,奢谈社会的发展安宁,人心的道德拯救,我虽下愚,也知其绝无可能!

      (二)佛教宣扬了什么?

      摒弃了佛道是迷信的偏见,我们就有可能以恭敬的心来聆听佛教的义理。事实上多数人观念中的佛教都是对佛学本意的曲解,以致将原本清净微妙的义理搞得乌烟瘴气,明珠暗投,甚为可叹。释迦牟尼出家的初衷是为了弄明白人生的真相,了却生老病死的痛苦。他在菩提树下证道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奇哉,奇哉!一切大地众生悉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故,不能证得!”这话有几层深意:①众生虽有相上的差别,但从体性上讲是平等的,都具有如来一样的智慧德相,因而都有拯救的可能;②众生之所以有相上的差别,有无量的痛苦和烦恼,是因为妄想执著有轻有重的缘故;③如果能去除妄想执著,断无明,开智慧,那么众生就能象如来一样获得解脱而得大自在。

      佛教对宇宙人生的总体认识纵贯三世,横绝三界。从空间讲,宇宙无限,不外“欲界、色界、无色界”三大层次;三大层次,都有成住坏空的过程,因缘而生,因缘而灭,乱起乱灭,都不永恒。其中的“欲界”是“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及六欲天”之总称。此界众生之心中充满“名利色食睡”等种种欲望,故名“欲界”。“欲界”之上称为“色界”,其天众生离诸欲望,不着秽恶,无男女之别,其衣系自然而至,而以光明为食物及语言,但仍为清净微细之色法所系缚,“色界”依禅定之深浅、对色法之染着程度可分为“四禅十八天”。“色界”之上为“无色界”,有“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四类有情。其境众生之生存,已无色法、场所的系缚依止,从而也无空间高下之别,时空之障碍微乎其微。由“欲界”去“色界”,或由“色界”去“无色界”,乘坐的工具不是飞机飞船,而要靠心法,靠禅定。我们所研究的最先进的飞行物只能在形而下的物质世界转圈(即使飞出太阳系、银河系,在佛教看来也还是在欲界),连“六欲天”都到不了,更不用说去“色界”“无色界”了。从时间讲,三界万物都有“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每个人只要不跳出三界,就有生死,只要有生死,便会有“过去”“现在”“未来”的迁流,有迁流就是轮回。我们从无始以来便在三界之中头出头没,升腾堕落,生死轮转,无有尽头。

      在无限的时空之中,生命的存在大略可分为十类形式,自低到高,依次是“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十类众生,只有佛的境界才是平等无别的圆满极致,其他九类生命都可无限细分,可谓“有多少种心,便有多少类生命”。其中前面的六类众生因有种种颠倒妄想的行为,仍处在轮回的生死孽海之中,未得解脱,所以叫“六凡”;后面的四者因为已经证悟宇宙实相,明了因果,能够顺因果做事情,奉道守真,也就超越了生死轮回,自在受用,所以称做“四圣”。人生的终极意义就是要超凡入圣,横出三界,不受轮回,了生死,证涅槃(常乐我净的永恒境界),得自在。勉强用比喻来说这层意思。木炭、石墨和钻石,从本质上看都是一样的,全由单一的碳原子构成,但由于碳原子排列的分子结构不一样,才有了木炭、石墨和钻石的差别。木炭、石墨显得又黑又脆,而钻石则表现得璀璨光亮,坚硬无比。体性虽然相同,但因为经历了不同的温度和高压,就有了相上的差别,相不同,受用自然就有天壤之别。同样的,众生在体性上讲都具有佛性——碳原子,他原本可以象钻石一样璀璨闪亮,只是因为妄想执著的缘故,体性被蒙上了尘垢,最后只能像石墨和木炭那样暗淡无光。尘垢最厚的就是地狱众生,尘垢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就是佛菩萨境界。十法界众生因为妄想执著的轻重不同而具有了迥然不同的众生相,也就有了众生形形色色的生活境遇和人生体验。关于宇宙中生命现象的探讨也是现代科学的兴趣所在。凭着各种先进的科研仪器,随着人类视野的拓展,现代的多数科学家也坚信宇宙存在着多维时空,生命的形态和现象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有的生命其智慧程度可能要远远高于我们地球人类,其身体结构也可能与我们地球人类迥然不同。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曾在浙江大学逸夫体育中心作过《膜的新世界》的公众演讲。演讲中霍金以尽可能通俗的方式向我们解释,人类在日常生活中的空间是三维的,再加上一个标度时间的维,从而形成了四维时空,而在“膜”理论中,时空是十维或十维以上的,我们也许就生活在多维空间中的一张“膜”上。高维时空的生命俯瞰我们人类就像我们俯瞰花蕊中的蚁类细菌一样。按照霍金《果壳中的宇宙》一书的说法:“人类生活在一个十三维空间的泡沫上。”我们如果“把自己关在果壳之中,仍然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岂不显得荒谬而可怜?当然现代人们对高层生命的存在还仅仅是一种悬想,尚没有真实的证据。而佛经在许多经论中却用极其肯定的语气告诉我们,宇宙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三个大层次,三界中又有若干小层次,每个层次中又存在着“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四类生命体。生命在宇宙中是一种普遍现象,由于每类生命处在各自的生存时空,有各自的生存法则,所以绝难相见,不可思议,但是只要因缘汇际,也是可以道交感应的,奥妙全在一心,心含万法。

      佛教认为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由自己把握的,你才是命运的真正主人,每个人的言语、心念和行为等种种造作决定了自己的来生去处。观音菩萨遇到困难也要念观音菩萨——自己度自己。“祸福无门,由人自招”“我命在我不在天”“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等格言说的都是这层意思。据《六祖坛经》记载,五祖弘忍禅师将心法传于慧能后,就在夜里送六祖慧能渡江南行,亲自为他把橹说:“合是吾渡汝!”六祖答道:“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能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后世遂有了“迷时师度,悟时自度”的隽语。《四十二章经》云:“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很清楚地讲了自度的意思。可见佛菩萨只是传播真理的人,教授众生方法引导我们走出轮回的人,真正的解脱仍然得靠众生自己修行。像吃饭上厕这样的小事别人尚且无法代劳,更何况是了生死的大事。修行到最高境界,你就和佛菩萨平起平坐了。心、佛、众生从体上讲三无差别。在六道轮回的过程中,没有什么神灵在起作用,更没有高高在上的上帝在审判你,只是你无始以来身口意的业力在牵引着你出没浮沉于生死之海,忽而为人,忽而成鬼,忽而上天堂受种种福报,忽而下地狱还种种孽债。逆境顺境、地狱天堂其实都是你自己业力的变现而已。永嘉大师证道歌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不懂佛理的人就像梦中未醒的人,天、人、修罗、饿鬼、畜生、地狱六道明明摆着,等到觉悟以后,发现种种法相都是自心所造,哪有什么三千大千世界啊!心里彻底清净,六道轮回自然就没有了。“缘起性空”“业力因果”可以说是佛教所揭示的宇宙根本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凡夫俗子,遭遇顺境,得意忘形,遭遇逆境,怨天尤人,那是因为他们不明因果,平时做事只求一时快乐而全然不计后果,待到报应现前承受恶果时便狂乱恐惧。而圣人贤士深谙因果,做事之前总要三思而后行,不造恶业,清净无我,遇顺境,知道是以前的种种善行的必然结果,没有什么值得欢欣;遇逆境,知道那是以前种种不合圣道的颠倒妄行的必然业报,坦然承受便是,权当作还宿债。所以遭遇顺境,不欢不喜,遭遇逆境,不惊不怖。

      业有净染之别。恶业有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如果在行为上能够做到尊重各种生命,未经同意不私自窃取别人的财物,不做邪淫之事,那么就是一个行为清净的人。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语、绮语,如果在语言上能够做到不说挑拨离间的谗言,不说拍马溜须的巧言,不说伤人和气的脏话,不说无有其实的谎话,那么就是一个语言清净的人。意三者,贪、嗔、痴,如果在思想上能做到不贪图名利声色,对于逆境能够不起怨天尤人、嗔恨报复之想,对于顺境亦不贪染执著,对于事理能够明白通达,不犯糊涂,那么就是一个意念清净的人。身口意三业清净,这是后世投生三善道的保障,超凡入圣的资粮。反之则是后世堕落为三恶道的祸源,苦难烦恼的渊薮。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请教鸟窠禅师何为佛教,鸟窠禅师作了这样的开示:“众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心,是诸佛教。”诗人很不以为然,说这种话语连三岁小儿都会讲,禅师回道:“其中的道理很深。三岁小儿说得,八十老翁行不得!”由此可见,佛教是非常注重实践而忌讳高谈阔论的,所谓“说食不饱,行一分佛事,得一分功德”。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佛法,犹如觅兔角。”强调真正的修行仍在人事当中,人格的完善就是佛道的成就。对于明白事理的人来说,世间的一切尘事也就是佛事。对于贪嗔痴愚的人来说,世间的一切尘事则都成了魔事。离开世间另觅佛法犹如到兔子的头上去找牛角一样了不可得。譬如做学生的,如果能时时自净心意,专心用功,搞好学业,孝顺父母,尊重师长,这就是在行佛事;做老师的,如果既能广学博究获得真知真见,又能因材施教诲人不倦,讲坛上下都能做到言行一致,以身垂范,平时不以应酬吃喝为乐事,不以奉承迎合为能事,真正地以人格和知识去感化学生,那么他的行为就是为佛祖所赞许的善行。离开清净心,就算天天磕头烧香、求神求佛也没有用。什么是真正的高香?去过寺庙的人都会看到在供着佛菩萨的案台之前悬着一块黄布,上面绣着“戒定真香”四个大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诉你:真正的高香就是“戒”和“定”!如果能够遵守各种做人的道德戒律,慎独守真,追求人格的完善;如果能够收摄那颗散乱昏沉的攀缘外驰之心,让你的心念时时处处栖居在清静定境,人在哪里,心在哪里,那么你就是在烧高香,你就是真正地在磕头拜佛。

      佛教又认为人身难得。《涅槃经》云:“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是故,若舍此人身,想再投生为人,则如高山顶上,胡乱垂线,而能正穿针孔;亦如大海上浮木,浮木上有一孔洞,盲龟伸头,恰入孔洞,其机缘之数,固甚寥寥。”《杂阿含经》卷十六云:“诸比丘,如大海中有一盲龟,寿无量劫,百年一遇出头,复有浮木,正有一孔,漂流海浪,随风东西。盲龟百年一出,得遇此孔。至海东,浮木或至海西,围绕亦尔。虽复差违,或复相得。凡夫漂流五趣之海,还复人身,甚难于此。”佛陀在许多经论中反复告诫弟子,脱离“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生而为人概率极小,其机遇非常稀有可叹,所以应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果不好好珍惜人生,勤进用功,而是纵欲妄为,只图眼前的享乐,那么无常到来、一息不存之际必将直堕三恶道而万劫难出。“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古德圣贤振聋发聩的警语响彻千古,我们怎能充耳不闻、糊糊涂涂了此一生?

      树立了三界三世的时空观,你的心胸就会无限宽阔。明白了因果业力,你就会赞叹原来天地之间所有的事情竟是那样的公平,我们今天之所以生得这副模样,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有这样的生活境遇,良有以也。如果不善自珍惜,顺境可以转化为逆境;反之,逆境也可转化为顺境。所以我们应该勇于为自己的一切行为承担责任,起心动念,举手投足,皆应向善,守住心中那轮清月,勿使有尘埃。长此以往,心垢灭尽,终有心解云开、慧日普照的一天。明白了人身难得的道理,必将警策我们要珍惜时间和生命,领取而今现在,莫要蹉跎岁月,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笔者有诗云:“人生如白纸,彩笔身口意。可绘月下莲,清虚寄高逸。亦能信涂鸦,污浊难入眦。回首叹来路,雪地留仄迹。百年如露电,吾当深思之。”

      三、科学和佛教认识论之比较

      说到这里,你也许会说佛教这套因果业报的劝世理论好则好矣,只是不知它是否合乎科学?有无真实的依据?下面我们来谈谈佛教的认识论,探讨一下佛教的世界观是从何而来的?它与科学的世界观与认识论有何区别与联系?

      以前我看佛经故事时,总以为佛学所描绘的三界六道众生的生存状况是想象力的产物,是佛陀为教化众生而编造出来的善意的谎言,后来我开始明白,佛教的世界观是佛陀通过禅定的修行而证得的知见。它与现代科学认识世界的方法有本质的不同。

      (一)科学的认识论及其局限

      现代科学的方法论,先对世界的实相作了一个假设,认为世界由两部分构成:有一个可以认识的客体存在,还有一个能够认识客观世界的主体存在。科学的所有活动就是主体借助于日益精密的各种观测仪器在实验的基础上去感知客体,收集各种信息和数据,再依靠人类的理性活动对所收集的信息作出归纳和演绎推理,以求得对客观世界规律的把握。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非常实用,在我们所生活的宏观世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彻底改变了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人们由此从对科学的依赖转变成为对科学的信仰:人类的整个生活都被托付给了科学,科学成了给出生存意义的唯一源泉,以致人们在做任何事情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仰仗科学来裁决正误,凡符合科学的也就是正确的,如果是有悖于科学的自然也就是错误的。科学的方法论和世界观俨然成了真理的代名词,对科学的极度信任演变成了新的迷信——科学主义的迷信。

      那么,科学的认识论是否可以触及宇宙的本源呢?人类的理性是否具有无限的认知能力呢?认识的主体是否可以真正的冷眼旁观所发生的纷繁现象呢?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也曾有过这样的信念,认为科学的发展将越来越能证明人类的理性具有无穷的认识能力,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只要有足够先进的观测仪器,人类总有一天会揭开宇宙的全部奥秘。现在我更愿意相信:人类理性认识世界实相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这种局限是一种宿命,不可能随着科学的发展得以突破。这种认识源自我所看过的一些大科学家传记和介绍现代前沿物理学成果的专著。这些书籍强烈地传递给我这样一个信息:自然是无限的,人类是有限的,人类应该对自然怀有深深的敬畏之情,宗教所宣扬的教义不一定是善意的谎言。

      现代天文学家告诉我们,人类已经能够感知到200亿光年远的宇宙,但这似乎仍远远不是宇宙的边缘。宇宙似乎正处在膨胀之中,遥远的星系正以极高的速度离地球远去,距离越远,退行速度越快。如果更远处的星系是以接近光速离地球而去,它即使仍然发出辐射,也难以到达地球。即便是我们目前所能捕捉到的宇宙信息也是遥远年代所留下的,而不是宇宙真实的现状,因为光的传递需要时间,而我们只能凭借光才能感知宇宙深处的信息。况且光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还会受到天体引力的作用而耗散或扭曲。我们命中注定不可能彻底了解遥远的宇宙深处所发生的真实故事。宇宙中同时还到处存在许多神秘莫测的黑洞,其体积无限小,质量和引力无限大,甚至光在经过黑洞边缘的时候都只能坠入其中而无法逃逸。对于黑洞的真实状况,我们也只能间接而隐约地感到里面一定很热闹,却永远无法直接观测和想象。像这样的暗物质据说在宇宙中占有90%的份额,而能进入人类观测视野的物质仅仅只有10%左右,就像南极那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

      同样的麻烦在物理学家研究微观世界时也遭遇到了。科学家在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时,用来分割基本粒子的唯一手段就是通过耗资庞大的粒子加速器,用一个高速运动的粒子去轰击另一个粒子,以获得更小的物质微粒。而能量和质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用极大的能量去击碎一个微小的粒子,所获得的碎片究竟是不是原来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呢?这是很值得考虑的问题。有些人认为,如果质子是由夸克构成的,那么,击碎质子就可以获得夸克,再击碎夸克又可以获得组成夸克的更小微粒。这样一直轰击下去,总有一天人类可以搞清楚物质的最基本成分。如同击碎一块岩石,可以从大到小,直至粉末一样,谁也不会怀疑石粉是岩石的成分。但这仅仅是宏观领域的经验,实际上在微观领域,自然规律并不允许人类如此分割下去。科学家已经怀疑击碎质子后所获得的已不是它本身的碎片,而是新产生的粒子。这类问题正十分现实地放在核物理学的面前,而这种困难的存在,有可能证明人类理性并不具有认识微观世界物质结构的无限能力。

      微观世界的研究还遇到了观察者的问题。在宏观领域,研究者观察对象时可以做到客观而不介入,但在微观层面,主体要想做到客观却成为了永远的不可能!在量子世界中,主体于观察客体的同时必然会对客体施加影响,也就是说,我们无论借助于怎样精密的仪器,所观测到的物理现象必然是主体与客体交互作用的事件,而绝不可能是纯粹客观的!这就意味着人类想把自己从自然界抽身出来,以旁观者的姿态来研究这个世界是永远不可能的!世界和我们是如此紧密地联系着,以至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纷纭现象都是主体和客体交互作用的结果!一个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的纯粹客观的世界竟然是人类的一厢情愿,事实上也许根本不存在!科学得以发展的前提——主客体对立——只是科学家为了研究的方便而提出的一种假设,如此而已!这样的结局,东方智慧却早有洞察。庄子云:“一尺之木,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佛经云:“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万法因缘生,还从因缘灭。”孤立的实体是不存在的,世界的本源是缘起性空。科学家要想找出原子一样的实体是永远不会有结果的。

      其实,不光极端的现象人类无法感知认识,即便是周围司空见惯的事物,我们也未必能看清其本来面貌。下面试以人眼为例略加说明。

      物体发出的光线通过角膜、房水、晶体及玻璃体,使物象聚焦于视网膜,由视网膜的感光细胞转化为神经冲动,再传导到大脑的高级视觉中枢,从而产生视觉。籍此我们得以看到五光十色的物理世界。以前我们对自己所看到的现象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毫不怀疑。随着科学的发展,现在我们知道物体所发出的光的本质是电磁波。人类的肉眼只能感受到这个电磁光谱中极小的一部分,即可见光部分。人眼看不到红内线波长和比这波长更长的一切,也不能看到紫外线波长和比这波长更短的一切。但如果我们能借助于某种仪器的帮助,例如红内线仪、X光、显微镜等,我们就能够感知到实体发出的更多信息。这时,事物呈现在我们面前形态将会迥异乎我们日常的经验。

      为了帮助诸位更透彻地了解这一点,让我们来看两张彩图:

      左图彩色部分表示的是人眼所能感知的可见光部分,仅占整个电磁光谱的极小部分。右图所表示的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仪器、不同的电磁波长下所显示的影像。借助于红内线仪,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由红、黄及绿三种颜色所构成的形象(图1);在X光下,我们红润丰满的皮肉不见了,只剩下森森白骨,一副骷髅(图3);而用显微镜,我们则看到了人身各部分的分子构造图(图4)。请诸位注意这样一个事实:观察对象仍是同一个人,但现在却以不同的形象呈现在诸位面前--一个彩色的影像,一个肉体,一架骨骼,一个分子微体的结合。谁能告诉我这很不一样的四个影像,哪个才是真实的“我”呢?

      由此可以推断,同样一片绿叶、一朵花,在我们人的眼里和在狗的眼里、在苍蝇的眼里、在其他各种动物的眼里应该是很不一样的。每一类生命都生活在它们自己独特的影像世界里,因为众生的眼球结构都有其特殊性。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仅仅是实体局部信息经由人眼的过滤而呈现的投影而已,并不代表实体真实的本来面貌。视觉如此,嗅觉、听觉、触觉也可以照此推演。人类的眼耳鼻舌身五官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窗口,却也是我们认识真实世界的障碍,因为五官过滤了许多来自实体的信息,而人的意识分别又再一次让这有限的信息扭曲变形。2003年的高考作文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非常有意思,这个命题已经触及到了意识情感扭曲人类认知的深度。这里我们所得到的义理在一则佛教故事中也可听到响应,佛陀曾说过,同样一条河流,在六道众生和佛菩萨的眼里都是各不一样的,在人类看来就是清澈的流水,圆滑的鹅卵石;在饿鬼眼中却成了污秽的脓血痰涎;而天人眼中,那河中的石子都成了珍珠玛瑙,微妙光洁。这种差别来自众生的业报和心地的不同,境因业有,也因心转。

      如上所述,人类在认识世界极大、极小甚至是身边的事物时都遇到了无法逾越的困难,人类的认知能力在这里受到了宿命式的限制。我们对世界的现有认识充满了缺陷和不完美性,分析思辨使我对独立于认识主体之外的客体的实在性产生怀疑。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依然在路上。

      我们再来探讨理性的两个工具--归纳法和演绎法--是否能为我们提供可靠的结论。演绎法的展开必须以归纳法为前提,归纳法所得出的结论是演绎法得以展开的起点。所以我们只要能证明归纳法的不可信赖,也就同时证明了演绎法的不可信赖。说到归纳法,我很自然地想起了“罗素的火鸡”。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曾讲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有只聪明的火鸡它非常善于运用归纳法,它的主人每天上午九点整都会来给它喂食,星期一如此,星期二如此,一直到星期天,天天如此,一月份如此,二月份如此,一直到年底也天天如此,风雨天如此,晴朗天也如此,酷热的暑天如此,严寒的冬天也如此……这只火鸡精心收集了各种资料,最后很自信地推导出一个结论:“我的主人总是在上午九点给我喂食。”没想到在某个圣诞节的前夕,它的主人并没有给它喂食,而是提着火鸡的脖子进了厨房,将它做了盘中餐。一笑之余,这个寓言带给我们的思考空间实在是太大了。科学家终其一生不断地设计实验,不断地观测研究,不断地收集数据,然后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整理,从纷繁芜杂的现象中抽象出本质规律,上升为一套理论;再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去从事新的研究实践。这一切的工作不正是罗素的火鸡所做过的工作吗?

      有个道理似乎越来越清楚了:科学的方法论在认识世界时存在着无法逾越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不是靠时间的推移或是仪器的改进所能克服的,局限是它的宿命。我们所生活的真实世界要比科学所揭示出来的图景更加丰富而深奥,有着科学永远把握不了的其他维度。若想彻底揭开世界之谜,描绘宇宙的实相,恐怕仅靠理性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得仰仗人类的其他潜能,另辟一条蹊径。

      读者诸君不要误解我在这里是要否定科学的功绩,科学的方法论和世界观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任何其他其他学问或宗教所无法比拟和难以超越的。我在这里仅仅是强调科学的研究是有限制和区域的,它在形而下领域,在现象界,可以有骄人的表现和卓越的贡献;但在形而上之本体上,在人类的精神界,科学的这种方法论也许显得有些幼稚和笨拙,而东方文化的禅修在这里恰恰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对真实世界的把握需要结合多种认识论,科学的、艺术的,乃至是宗教的。我们不能认为,科学的便是真的,艺术的便是美的,宗教的便是善的,这种分别是有限认识的产物。真善美具有三位一体的统一性,至真者必至善至美,至善者必至美至真,至美者也必至真至善。我所拥有的知识让我坚信这一点。

      (二)佛道的智慧

      剖析了科学的认识论和世界观,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佛道文化独特的认识论和世界观。东方智慧观照世界的方式正好可以弥补科学理性的缺憾。古代印度《瞎子摸象》的寓言故事已经生动形象地昭示了分析整合的认识论是不可能触及存在的实相的。佛道经典更是以毋容置疑的语气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认知的最大误区便是分别心,即生硬地将世界分割为主体和客体两部分,执着于自我和万法。这起步错了,以后只能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南宋著名理学家陆九渊云:“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吾心即宇宙,宇宙吾即心。”说的就是天人合一、物我一如的境界。主体和客体同为道的不同层面,犹如一个硬币的正反面。离开自身向外求道,恰如缘木求鱼,南辕北辙,注定是枉功劳形了不可得。《道德经》云:“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人的心就像一池春水,水既清且静,则天光云影徘徊其间,草木品类靡不必现;水若既浊且摇,纵使天上有朗朗明月、皎皎星汉,也只能是恍兮惚兮看不真切。同理,我们的真心原本也具有洞彻物理、朗鉴万物的妙用,只是因为七情六欲所摇、贪嗔痴愚所污而不能自在受用。修行之所以要有种种繁缛戒规的约束,是因为凡夫有种种颠倒无明的尘心扰乱其进入清静的定境,而智慧的妙用必定以高深的禅定为体,这就是佛教强调“戒定慧”三学的道理所在。修行就是要清净身口意,去掉分别妄心,如唐代百丈怀海禅师所开示的“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与不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并皆放却。莫记莫忆,莫缘莫念,放舍身心,全令自在。心无所行,心地若空。”功夫做到物我双遣、主客两泯的定境,自然会“云开日出,慧日自现。”佛在回答一比丘所提出的“何者最明”的问题时说:“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这层意思在《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中讲得更加明白而有次第:“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善男子,四大清净故,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净,彼清净故,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净,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善男子,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故,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

      科学和佛道的本意都是为了揭示世界的真实面貌,但所选择的路子不一样。科学所走的路子是从现象着手,希望通过对现象的透彻研究达到对本体的认识。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也。然而这种方法似乎过于繁琐而笨拙,因为研究主体的心念生灭迁流,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主体所面对的客体生住成坏,也在刹那刹那的变化之中。这种情形就好像一个人自己摇摇晃晃尚未站稳脚跟,却要看清楚另一个旋转不已的物体,怎么可能?为了摆脱这种尴尬难堪的处境,为了适应这种难以穷尽的变化,科学研究势必分工越来越细致,分工日趋细致,要想在整体上综合起来难度也就越大,走到最后就可能迷失在现象界,忘却了科学求真的初衷。现在的很多专家博士对自己领域的研究非常专业,但对另一领域的所知很可能是一片空白,“隔行如隔山”的话很形象地描绘了现代科学分工日趋细致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而东方的智慧在于坚信“天人合一,物我无别”,一开始就摒弃分别妄识,不走主客体对立的路子,而是独辟蹊径,倾一生之精力在体性上做文章,在真心上下功夫,驾简驭繁,通过修行达到对宇宙实相的直接证悟,所谓“识心达本,见性成佛”是也。东方圣哲好像在几千年前就已看穿了现在科学家们即将遭遇的尴尬,在《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中,佛陀多次申说分别心无法认识事物的实相。如世尊在回答金刚藏菩萨的提问时,有这样几段话“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著,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惟辩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辗转妄相,无有是处。”这些话都非常清楚地表达了常人的分别思惟心只是多诸巧见,并不能把握真理的意思。

      (三)东西文化之关系:殊路同归

      明白了东西文化的本质区别,我感到科学与佛教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在一定层面上两者是完全可以统一起来的。体相是二而一,是一而二。由表可及里,由相可及体;同样的,由里可及表,由体可及相。这个道理就好像有两个人站在赤道上都想去南极,一个要往南走,一个则选择了往北走,起初看来两个人的方向截然相反,不可调和,但最后两人都能殊路同归,在南极相见,只不过往南走的路径直捷一些,而往北走的要多绕上许多弯路而已。一路上两个人因选择的路径不一样,自然会看到不同的风景,但到达目的地后,他们必将站在同一片蓝天下一起欣赏南极银装素裹的奇妙风光,只要往北走的那位不迷失在途中。

      事实上,科学的巨人已经高举起纤纤素手向东方哲人挥手致意了!

      美国物理学家F·卡普拉在他的《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又名《物理学之道》)一书中写道:“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探索现代物理学的概念与东方哲学思想之间的联系。我们将会看到,二十世纪物理学的基础--量子理论与相对论--迫使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与印度教、佛教或道教信徒观察世界的方式极为相似,最近的努力是要把这两种理论结合起来去描述亚原子粒子的相互作用性质,当我们考察这一点时将会碰到许多叙述,几乎无法区别它们究竟是物理学家还是东方神秘主义者说的。”在随后的论述中作者将量子理论与佛教和道家进行了逐一对比,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现代物理学的主要理论所导致的世界观与东方神秘主义有着内在的统一和完美的协调……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物理学家与东方神秘主义者的方法似乎是完全不相干的,而在得到关于这个世界的结论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一旦承认这种相似性,就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难道现代科学及其所有的复杂仪器只是重新发现了几千年前便为东方圣贤所知道的古代智慧吗?物理学家难道应该放弃科学方法而去沉思?在科学和神秘主义之间能否互相影响,甚至合成在一起呢?”丹麦物理学家、哥本哈根学派性创始人玻尔则是以行动表达了对东方智慧的崇敬:他戴着亲自设计的“太极图”族徽登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至于韩国,人家天天早上致敬顶礼的国旗,它的上面竟是一幅被我们自己斥为封建迷信的阴阳八卦图……知道了这些事实后,不知大家会有怎样的感慨?我则是又自豪又脸红,自称炎黄子孙的我们对祖先的智慧有多少了解呢?不仅未能好好地去了解、去继承,反而在肆意地践踏与否定!岂不哀哉!

      后来我读到一系列反映现代医学成果的最新专著时,我分明再一次清楚地听到了现代医学奔向古老东方的脚步声,那达达的马蹄声将不再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再后来我买了日本量子力学专家江本胜先生所写的《水知道答案》一书,一张张神奇精美的水结晶照片让我看到了人的心念与水的关系竟是如此紧密,我不禁莞尔一笑:江本胜博士的研究不正是对佛理的科学注解吗?水所告诉我们的答案不就是相由心生的道理吗?呵,走在路上的思乡者必将有福了!

      四、学佛的意义

      2003年,学校组织高三老师去新马泰观光旅游,让我有机会对东南亚的佛教现状有了一些初浅的感性认识。泰国是个佛教国家,大小寺庙有三万多座,95%的居民信奉佛教,对佛教的重视自不待言。泰国有一座山,人们用900多公斤的黄金在山的横截面上镶嵌了一个佛像,如此大的金佛没有任何保护措施,没有专人看护,却毫无遭窃之虞,这在国内是无法想象的,由此可见泰国国民道德素质之高。新加坡是个风景秀美的人间天堂,其政府官员的清廉,其国民素养的高深,其社会秩序的井然,是举世公认的,这固然得益于严明的法律,而佛教的普及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抹煞的。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很普及,宣扬佛教的报刊电台也很多,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对佛理耳濡目染,早已将其内化为处世接物的道德准则。外有严明的法律,内有道德的明灯,世风焉能不得纯化?台湾的佛教教育也是很重视的,大小寺庙遍布宝岛的每个角落,专门的佛教电视台就有三四个(而偌大的大陆却一个也无)!中台禅寺的清净庄严更将大陆的庙宇祖庭映照得凄清冷落。

      在台湾,许多中小学开设了介绍佛教基础知识的课程,暑假期间还组织中小学生到中台禅寺等大小寺庙参加禅修夏令营。我曾看过一部介绍台湾小学生佛教教育的DVD《小星辰在中台》,出席开营仪式并发言的贵宾,上有宪兵司令部司令余连发中将,行政院副院长夫人叶美吟女士,立法委员林益世先生、纪国栋先生,下有各级地方长官。政府对小学生佛教教育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整个禅修夏令营活动自始至终体现“三大理念”、“四大箴言”、“十大精神”。“三大理念"即"中学为体,佛法为根,世学为用”。孝顺父母,尊重师长,知恩感恩是“中学为体”的核心内容,《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为小星辰必修科目之一,所谓“百善孝为先”,通过恭诵《父母恩重难报经》,让孩子们明白父母养育子女的辛劳,让孩子们从孝顺的心开始,进而落实一切善行;“佛法为根”的理念是通过每天的端身静坐来落实的。《华严经》云:“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终须化为尘,一念静心成正觉。”孩子们通过静坐,安养心性,培养安稳的智慧,以成就未来沉着冷静的应对能力。"世学为用"即让孩子们通过参观纪念馆,了解佛陀“出家、成道、说法,普渡众生”的伟大一生,教育孩子们要学好本领,回报社会。“四大箴言”是“对上以敬,对中以和,对下以慈,对事以真”。通过朝山跪拜、绕塔礼佛来培养孩子们的恭敬心,除去心中的贡高我慢;通过放生护花、施舍奉献,来培养孩子的慈悲心,除去心中的嗔恨贪娈;通过闯关游戏、表演节目来培养孩子的和睦心,除去心中的粗暴独断;通过整理内务、过堂用斋和“行住坐卧”四威仪来培养孩子的认真心,除去心中的散乱随便。十大精神的内容包括:慈悲、恭敬、和睦、真诚、分享、行仪、因果、感恩、福报、智慧。“小星辰禅修夏令营”就是这样通过上惟下觉老和尚的精心设计,寓教于乐,一周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相形之下,我们的一些德育课程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空洞无聊!

      学佛的意义,从根本上讲是为了识心达本,找回我们的本来面貌,彻底证悟宇宙人生的实相。因此学佛是件无上光荣的大事,需要人们倾毕生的经历去探究和实践,绝非出将入相的功名所可比拟,是真正大丈夫的第一等要事。从小处讲,至少可以紓解现代学生中越来越严重的心理问题,让我们的学生树立起以下一些重要观念:

      (1)涵养慈悲恻隐、宽厚仁爱之心。

      《孟子见梁襄王》云:“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恻隐之心是人格修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世间种种是非争端、暴虐杀戮都是人们缺乏仁爱之心的缘故。为了教导众生要相互尊重,不要彼此残杀,佛陀曾讲过一个双头鸟的故事。有只共命鸟,长着两个头,为了吃树上的果子,两个头发生了争执,后来一个头想出了歹毒的主意,它对另一个头说:“我们这样子闹来闹去,谁都得不到好处,我不与你争了。为表示我的歉意,你吃了我摘的这个果子吧。”它把一颗有毒的蓝果子献给了另一个头,心想:只要它吃了这毒果死了,就不会有人跟我争抢了。结果吃了毒果的头很快就死了,共命鸟从高高的树枝上摔了下来,献毒果的那个鸟头自然也死于非命。佛陀告诫我们,众生就是那双头鸟,他们的命运是相连的,为了一己之私利而残害其他生灵,最后必将害到自己。现代生物学也揭示了同样的道理:物种越丰富,生物圈也就越稳定,生命之链就象多米诺骨牌,其中的一张倒了必将发生连锁反应,最后殃及自己。环顾周围,如此重要的尊重生命的理念却并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人们吃腻了家养动物,又开始海吃野生动物,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没有不被大肆捕杀的。人类对动物的恻隐之心早已荡然无存,全然不顾动物的痛苦感受,宰杀烹煮,无所不用其极。对动物的极端残忍最终使得人心麻木,人心麻木又将导致对自己同胞的残忍相向。如果我们能多听听佛门“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的呼吁,多读读陆游“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难伸。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的诗句,多思惟“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如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户门夜半声”的警语,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佛理铭记于心,那么世上怕早就祥云普盖、和睦太平了,哪来那么多的纷争血腥?

      (2)培养豁达乐观、大度能容之心。

      中学时代,读到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李贺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总觉得这些诗人的想象真丰富,气魄真大,境界真高。后来在大学里读庄子的《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那汪洋恣肆、变化万端的浪漫文风使我对庄子其人高山仰止,心向往之,以为想象力之丰富无有出其右者。最近读了《佛说维摩诘经》,不仅哑然失笑,庄子之于佛陀犹如芥子之于须弥山,实在不可以道里计。千古第一吹牛大王舍佛陀其谁!《维摩诘经·不可思议品》有这样一段描写佛菩萨境界的文字,摘录于兹,与诸位奇文共赏:“维摩诘言,舍利佛,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住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娆鱼鳖鼋鼍水性之属,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诸龙鬼神、阿修罗等,不觉不知己之所入,于此众生亦无所娆;又舍利佛,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断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轮,著右掌中,掷过恒河沙世界之外,其中众生,不觉不知己之所往,又复还置本处,都不使人有往来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又舍利佛,或有众生乐久住世而可度者,菩萨即演七日以为一劫;或有众生不乐久住而可度者,菩萨即促一劫以为七日,令彼众生谓之七日……”须弥山有多大?据《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洲品》记载,其山高出水面八万四千由旬(一由旬约40里),水面之下亦深达八万四千由旬。偌大的一座山居然可以放进芥子之中而无所增减!四大洋的水有多广?俗话说:“海水不可斗量。”何况是四大洋的水?但佛菩萨居然能将它倒入小小的毛孔之中,而且水中的各种生物,大至龙王龟鳖,小至虾兵蟹将,居然依旧优游自在而没有妨碍!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大?据说相当于1000000000个银河系那么大,这些大菩萨居然可以置于手掌之中,象扔铅球那样掷过恒河沙世界之外而不惊动其中的众生!吹牛吹得那么大,而佛陀居然还在《金刚经》中信誓旦旦:佛是如语者,实语者,不异语者,不诳语者!佛教的大气魄和大境界由此可见一斑。读了这样的奇文,再来反照自己的身价处境,简直微不足道,那些鸡毛蒜皮的琐屑烦恼又算得了什么?正在你发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时,佛陀又说出了“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如来”的妙论。其实我们并不渺小,一朵小花,一粒细纱尚且大如一个世界,何况是我们人类呢?我们的心量实在大得很,三千大千世界就在我们的微妙真心之中!现代相对论的思想在经文里表述得那么清楚明白、生动形象。爱恩斯坦若有缘读到这段文字一定会赞叹不已!经常品读这样的文字,我们的胸襟焉得不宽广?我们的人生焉得不乐观?

      (3)改变昏沉散乱之心。

      我现在任教程度很不一样的两个班级,一(2)班是年级里成绩最好的,一(14)班是年级里成绩最差的。一个学期的接触观察,我发现这两个班的学生在智力上并没有多大差距,一(14)班的学生反应都很快,主要的问题出在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足够的定力。做事情热情有余,恒心不足,三心二意,心猿意马。佛教认为人的智慧来自定力,“戒定慧”是佛教最重要的义理,戒律千千万,法门万万千,都是为了摄心,摄心又是为了开智,开了智,才能知善恶,辨真伪,才能断无明,识本源。所谓“专心用心才能安心,心安人定才能看清”是也。佛教中关于摄心转心的方法非常之多,如观想,数息,念佛,止观等等。我曾向学生介绍过一个观想收心的方法,很受学生欢迎。学习疲倦的时候就暂时放下书本,让自己端坐在座位上,双腿摆正,含胸拔背,垂帘视鼻,静心默想:我穿着宽松白净的衣服裤子,结印端坐在车轮一样大的白莲花上,莲花静静地漂浮在浩渺无垠的大海上。我的头顶悬挂着一轮皎洁的圆月,清凉的月光如水般泻在我的身上。我的呼吸徐缓绵长,我的嘴角露出微微笑意,我的心里无比喜悦清凉。如果杂念纷飞,就反复默念“我真快乐——清凉——安详——”就这样修习几分钟,你的疲倦便会消失,你的头脑就会清朗。

      (4)助长怀疑参究之心。

      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曾饱蘸热情地写下这样一段话:“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我是一个幽默的人,可是法律却命令我用严肃的笔调。我是一个豪放不羁的人,可是法律却指定我用谦逊的风格。一片灰色就是这种自由所许可的唯一色彩。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现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但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着多少个体,无论它照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精神的最主要形式是欢乐、光明,但你们却要使阴暗成为精神的唯一合适的表现;精神只准穿着黑色的衣服,可是花丛中却没有一枝黑色的花朵。精神的实质始终就是真理本身,而你们要把什么东西变成精神的实质呢?……”卡马·克思的这番话写于1842年,距离今天已有一个半世纪了,然而在我听来依然显得那样亲切。因为在我宣讲自己所理解的佛学思想时,我依然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来自周围环境的压力。每每这时,我就躬身自问:“是他们比我知道得更多吗?我该屈从外在的压力呢,还是应该倾听自己真实的声音,讲心中的真话?”反省让我明白他们在某些方面的所知其实并不比我高明,我虽然没有智慧和能力宣扬真理,但我应该有勇气和责任宣讲真话。在科学主义甚嚣尘上的今天,佛学的引进课堂至少可以打破“科学即真理”的专制。我多么希望在我们的学校里能听到各种声音:有唯物主义,也有唯心主义;有儒家思想,有佛道思想,也有基督教的教义……让我们的学生自己去辨别取舍,而不是预先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就像当年蔡元培当家的北大校园里,既可以看到李大钊、鲁迅的身影,也可以与胡适、梁实秋碰个正着,甚至可以欣赏到辜鸿铭的绸衫长辫……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胸襟必定造就学术的百花园争奇斗艳,思想的怀疑和碰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生命力的活水源头。

      (5)能更好的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

      佛教与音乐舞蹈、美术建筑、书法绘画、文学哲学、医学武术等关系都是极为密切的。以文学论,要想走进大诗人王维、大文豪苏轼的诗境,不了解佛教怎么行?要想理解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一说,要想理解严沧浪《诗话》中“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的论断,没有禅宗的底蕴怎么行?两位鉴赏家对诗词的点评都是直接借用了佛教用语,如“无我”是佛典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而“水中月、镜中象”则是佛典借以说明世事幻化无实的常用譬喻。小说中,《西游记》是吴承恩根据唐玄奘天竺取经的故事改编铺演而成的,《红楼梦》更是一部宣扬佛教“世事无常”思想的旷世奇作。以建筑论,我国的敦煌、龙门、云岗、麦积山四大石窟,以及散布在山泉园林的大量庙宇塔楼,莫不是以相表义,借以体现佛教思想的,如果没有了这些佛像塔寺,大地河山必将黯然失色。以武术论,少林武术名扬天下,几乎成了中国的形象代表。而这些健身强体的拳术实在是圣人心髓之末屑。当年达摩见弟子们身体虚弱,所以在只履西归之前,将一些锻炼筋骨之法传授于他们,为的是让弟子们更好地习禅学佛。只可惜世人存椟还珠,学拳之人趋之如鹜;学佛之所,门可罗雀。可以说拒绝佛教就是给自己关上了通往传统文化的大门。

      五、我思故我在

      我是一个有着浓厚乡愁情结的人。这种情结不是远离亲人所致。事实上,在家里的时候,望着两鬓霜染的父母,环顾村里整日劳碌的乡人,我的内心总有一种落泪的冲动。在学校呆长了很想回家,在家呆久了,又很想回到学校。我的心总在流浪之中。为了排遣这种莫名的伤感,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曾拚命地用功,想通过忙碌来忘却自己。我经常跑图书馆,当时我很喜欢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书,他让我看清了自己当下的状况:人啊,他的一切忙碌其实不过是在逃避自己的空虚和无聊!我也曾深深喜欢过萨特的书:“他人就是地狱!”这是萨特的名言,很多时候,他人不正是让你烦恼的渊薮么?加缪的《西绪福斯神话》,我看了很多遍:西绪福斯被罚做推巨石的差役,他整天地推巨石,石头一旦到了山顶便又落回原处,西绪福斯日复一日的重复着枯燥单调的工作,自己的生活不也正是这样吗?海德格尔一句“诗意的栖居”给过我很多暖意,但我终究无法明白怎样才能诗意地栖居在这浮躁喧嚣、充满功利的现代社会。

      曾经,我的脑子里充满了各种问题:“生命何以会来到这个世界,又为什么会无一幸免地死去?在这天地之间,人啊应该依靠什么才是真实的?人生的意义究竟在哪里?人死之后身心俱灭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纵欲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岂不是合情合理的人生态度?人死之后神识不灭吗?如果神识继续存在,又何以为证?肉体和精神,心与物到底存在怎样一种关系?林林总总的学说似乎都言之凿凿,我该怎样取舍……”走在路上,我的头脑里在进行着斗争,躺在床上,我的思想也不曾歇息。面对苍穹,我的内心弥漫着雾霭一般的荒诞和悲凉:在毫无生气的宇宙间居然有个地球却生气勃勃,地球上的人啊,居然是经由漫长的岁月从一堆无机物中进化演变而来,由物质元素变而成为有机物,由单细胞变而成为复杂生物体,由猿猴变而成为人类……我来到这个世界竟然是那样偶然:要是当年母亲没有向父亲回眸一笑,要是当年父亲移情别恋,要是当年父母偷欢的时候有只老鼠打窗前遛过搅乱了父母的性趣……那么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了!家长老师社会教育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我是父母爱情的结晶,是父母行为的产物,那么我为什么要对自己--这个父母偷欢的后果--负责?自父母生下我后便是无止境的学习,由幼儿园而小学,由小学而中学,由初中而高中,由高中而大学,而研究生,而博士……然后是工作挣钱,追名逐利,成家立业,娶妻生儿,然后积劳成疾,衰老死去,平生万般辛酸荣辱终究是荒冢一堆草没了,不断地学习工作忙碌,这一切的一切到底为了什么?天地之间,红尘道中,若干年前未曾有我,若干年之后也必将无我,我的存在就像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岂不是天地之间最为荒唐的事?问题想多了,人变得恍恍惚惚,脑袋承受不了,就钻到松树林里抱树痛哭,泪流得莫名其妙,也流得畅快淋漓。

      在看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的时候,内心常常是孤独苦闷的,大有“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命清高,看社会看世界就好像站在月亮上,还自称是这个社会的“局外人”。一个偶然的机缘让我订阅了上海交通大学主办并出版的《中国人体科学研究》杂志,这是一份研究人体特异功能的纯学术性杂志,一个季度一期,中英文两种版本。上面经常可以看到钱学森等大科学家的文章。九六年第四期上登载了一篇原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的文章《在1996年人体科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是关于特异功能研究工作的回顾,言辞恳切严肃,让人肃然起敬,动情处又催人泪下,发人深省(对人体特异功能现象仍狐疑不信的人,如果能抛却成见,将伍绍祖先生的这篇文章找来一读,相信他一定能得出自己的结论,笔者手头至今仍保存这份资料)。还有一本由中国人体科学学会理事陈涛秋先生编撰的书《人体潜能史例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也曾带给我极大的震撼,该书以翔实的史料为据,雄辩地证明了人体特异功能不仅真实存在,而且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潜能的显现。奇妙的人体潜能既散见于历朝历代的正史古籍,又没有地域、民族、阶层、性别和年龄的差别,既历史地存在过,也现实地发生着。我忽然发现眼前这个世界变得陌生了,神秘了。这些杂志和书籍使我确信“追忆前生”“思维传感”“意念致动”等人体特异功能现象的真实性毋庸置疑,也让我意识到佛道书籍中那么多关于生命奇迹的记载并非是子虚乌有的杜撰。此后我开始深入反省检点自己头脑中原有的一些观念。再后来我有幸看到了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的《物理学之道》一书,从此我开始对现代物理学和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感到自己的求知欲达到了从未有过的膨胀。

      看物理学,让我感到世界的浩瀚神秘,自己的渺小无知,从而对自然怀有深深的敬畏和谦卑之心。读儒家典籍让我明白做人要讲究仁义礼智信,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为什么要这样做总觉得语焉不详,不甚了了;看了佛道经典才知道其中的所以然,同时更明白了人生尚有大境界、大追求,做到仁义礼智信只是最起码的道德准则而已,学问既有世间的学问,更有出世间的学问。每个人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苦乐祸福既不偶然,也非神降,全是自作自受,别人丝毫帮不得,也丝毫替不得。宇宙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十方世界多如恒河沙数,不可蠡测,不可思议。整个宇宙生机盎然,有四圣六凡无量众生,人在宇宙中并不孤独,也不特别尊贵。人生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去心垢染,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明了因果以求出离生死苦海,证得涅槃妙境,从而获得身心的自在解脱。其中的道理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所谓“达摩西来无一字,全凭意念下功夫。若要纸上谈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是也。至此我才真切地感悟到庄子“我生有涯而知亦无涯”的喟叹,也似乎明白了孔子“君子求学为己,小人求学为人”的道理。学习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炫耀示众的,实是为了弄明白做人的道理。陶行知老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诲真是哲人睿语啊!

      十余年的思考探究正在慢慢地解开我心中曾有过的种种疑惑,现在的我整天如沐春风,浸润在难以言表的喜悦之中,生活做事不再象以前那样总觉得无聊琐碎,时时处处,事无巨细都感到充满意义。我在房子顶上撒下花的种子,朝夕浇灌,看着小小的种子如何汲取天地的精华,然后萌芽结蕾绽放,最后又回归到小小的种子。已是三十五的人了,还是像孩提时代那样饶有兴致地看着夕阳西沉,想象西方极乐世界大如车轮的五色莲花如何微妙香洁,又如何从莲花中化生出无比庄严的清净众生。我把生活中的顺境逆境看作是磨练身心的绝好机缘,得之不喜,失之不哀,随缘而住。饮食观念也在渐变之中,以前我很喜欢炒螺蛳、煮鸡尾虾吃,现在已有一年多不买这些活物充作口腹之享了,饮食渐趋清淡,日用务求简朴。我开始意识到纵欲的可怕后果。孔子《论语·学而》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的教诲,老聃《道德经》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的告诫,佛祖《四十二章经》里“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的开示,时常在我心生放逸的时候响起。对于生命,常怀敬畏和慈悲之心;学生面前,爱讲些“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便宜即吃亏,吃亏即便宜”的道理。有一次上课,我严厉地批评了某学生的违纪行为,该同学怀恨在心而将我的自行车放了气。次日上课时,我心平气和地说了这样一席话:“在平安夜那天老师收到了班里某同学送来的特殊贺礼。在此向该同学表达我的感谢之情。平时我常对你们说要以怨报德,当别人打你左脸的时候,你就微笑着将右脸转过去也让他打。但这样的事情昨天轮到了自己头上,我却未能做到以欢喜心去对待。昨天我的自行车被某学生放了气,当时心里竟腾地冒起一股无名怒火。正是这位同学以他的实际行动照出了老师平时所说的虚伪,让老师发现自己修养的欠缺。修养真正到家的人怎么会因这样一桩小事而心生嗔恨呢?所以我要对这位勇敢的同学表示感激之情,是他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另外我还要表达我的歉意。如果不是因为老师的无德无能,这位同学怎么会生那么大的气做出那样不应该做的事情呢?‘来而不往非礼也’,做老师的现在很穷,因为买房子而负债累累,送不起更好的礼物,今天就送上几句话作为回礼吧。希望能与这位同学共勉。”我把《四十二章经》里面的“仰天而唾,还从己堕;逆风扬尘,还坌己身。祸必灭己,慎勿为恶”的名言抄写在黑板上。我发现这位同学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根。这节课的纪律也显得特别好。

      平时上课结束后我总喜欢一个人清清静静的到小黄山上去读读经文。我的生活正变得宁静而淡远,澄明而安闲,我开始慢慢懂得该如何诗意地栖居在天地之间。能够改变自己的学问一定也可以改变别人。传统的佛道文化教导我们做人要“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境界求高远,生活当平实。这种义理曾经改变了古往今来的无数众生,今天也正改变着我的生活方式,我相信它也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的学生,赋予他们高尚的人格,健全的心理,只要有机会让他们接触真正的佛道文化。

      道德的重振当始于此。

      【参考书籍】

      1、《微观世界的哲学漫步》 杨世昌

      2、《物理学之道》 F·卡普拉

      3、《膜的新世界》 霍金

      4、《道德经》 老子

      5、《四十二章经》 佛陀

      6、《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佛陀

      7、《论语》 孔子

      8、《释迦牟尼传》 王惕

      9、《生与死》 陈兵

      10、《佛教与中国文学》 孙昌武

      11、南怀瑾系列丛书

      (因上述参考书籍多是电子版,故无法标明具体章节、页码和出版社)

      【附专家点评】

      【英国伯明翰大学历史学院杜小安博士之点评】

      这是一篇关于道德修养的优秀论文。

      从思想性上讲,该论文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佛教文化为主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刻论证了继承和发扬佛教文化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所具有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并通过总结作者本人的教育实践工作经验,详细阐述了佛教文化当中所蕴含的对当前中学道德教育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多种因素,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正如作者所言,现代社会一方面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发达昌盛,但不可否认地出现了信仰失落、精神空虚、道德沦丧、心理危脆、环境污染、核武阴影等负面因素。芸芸众生追名逐利,争强好胜,弱肉强食、物欲横流,致使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而目前的中学教育,又片面追求升学率,过于功利而浮躁。其教学内容只顾强调谋生技术层面的学问,而忽略了做人的学问、伦理价值的学问;只重视了知识结论的教授,而忽略了怀疑精神的启迪;只顾了现代科学的传播,而割断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作者呼吁基础教育应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佛教文化的继承和应用,为我们的学生提供精神的营养,促进道德修养水平,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明白个人的幸福是与自己的行为密切相关的,个人的命运是与人类的利益、世界的环境须臾不违的,从而使他们升起对所作所
标签:德育论文 拯救之道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我教语文:遭遇尴尬、痴人说梦、大肚子工程、自我定位(网友来稿)
下一篇:作文之歌(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