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1442
标签:
作文指导
话题作文如何写才深刻(网友来稿)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 钟永辉
“深刻”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个要求之一,也是作文立意的较高要求之一。
在高考《考试说明》中,对“深刻”是这样表述的:a.透过现象深入本质b.提示问题产生的原因c.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说得明白点,高考作文要求“深刻”,旨在强调“四性”:哲理性、独创性、逻辑性、启发性。它要求文章富于哲理性,观点有独创性、思维有严密的逻辑性,作品给人极强的启发性。“言有尽而意无穷”,读后让人深思,给人启迪,产生共鸣,回味无穷。
如鲁迅将中国过去的历史分为两个时期: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期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期。鲁迅高屋建瓴,对中国历史见解独特,语言精辟,一针见血,剖析深刻,深入挖掘了国民愚昧、麻木的劣根性。读后让人陷入深思、余味无穷,这种通过现象提示本质的文章当然极具启发性了。
如何让我们的文章也写得深刻一些呢?下面我就根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谈几点认识。
一、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来看问题。
辩证的观点包括一分为二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等。对于同一个问题,常常是可以正面立意,也可以反面立意。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既要看到问题的这一方面,也要看到问题的另一方面,要把二者综合起来谈,如“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对“放大痛苦”,即可谈其弊,也可谈其利,也可以综合起来谈,说有利或有弊的关键还在一个“度”字。
事物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不是静止不变的。学政治时,我们似乎都能谈好多好多,作文时,我们可不能忘了这一点。不要孤立地看问题,要注意把一个问题同其它有关的问题联系起来分析。
二、养成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我们要既有经常思考问题的习惯,又要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既要学会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从而提示问题产生的根源,又要善于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习惯的认识和传统的见解作深层次地思考。
作文要求观点既要深入地提示事物的本质,又要有周密的论辨性,论证既要有深度、广度和力度,又要有强烈的折服力。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多概括生活现象,多挖掘这些现象的本质,多感悟生活的真谛,多形成自己的东西——奇特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
三、在记叙、描写中巧妙地加上一点议论语句。
“深刻透彻”是对议论的要求,而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这是不是就说记叙文就不强调这一点了呢?实际上,在叙事的基础之上,我们也应适时地、适当地加上一些议论之辞,常常能收到一种神奇的功效。记叙文中的议论是画龙点睛之笔,虽然篇幅较短,但功用却很独特。记叙是“画龙”,议论是“点睛”,精妙的议论常可使文章主题鲜明,寓意深刻,使文章增色不少。
四、学会一些逻辑知识和方法。
常见逻辑方法有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等。归纳推理即由个别到一般的方法,这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演绎推理则刚好相反,这是一种由普遍规律推出一般规律的过程,类比推理则是由一个已知的结论推知另一个或另几个相似、相关的结论的过程。
学会一些逻辑推理的方法,目的是要使论点与材料有密切的、科学的、合理的逻辑联系,这样的文章才有说服力,才无可辩驳。由原因推出结论,由结论推知原因,由一个已知的结论推知另一个或另几个结论,上已知条件推知未知的结果,由已知的情况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由现象到本质,这实际就是理论性、逻辑性、思辨性、深刻性的综合体现。
此外,保持话题的一致性,步步为营、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以及刨根问底、由难思解的布局谋篇技法等等,都是让作文“深刻”的重要因素。
总之,要想让我们的高考作文“深刻”,达到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我们既要注意用好以上方法,更重要的是平时要多积累,多思考、多联想,因为只有认识得“深刻”,才可能写得“深刻”。
作者邮箱: zyh-6822403
标签:
作文指导
话题作文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我让学生走出网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点滴(网友来稿)
下一篇:
诗歌鉴赏中的综合能力培养(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