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备课资料
阅读:600
标签:
备课资料
也谈《助纣为虐还是为虎作伥》——兼与左思先生商榷(网友来稿)
刘冬青
《杂文月刊》2005年第5期上发表了左思先生的一篇文章〈助纣为虐还是为虎作伥〉。看后深觉左思先生思想之深刻,文笔之犀利。可是看后还是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就是左先生文章的题目。
《助纣为虐还是为虎作伥》,晃一看似乎是一个很有水平的题目。可仔细一分析你会发现它很不通顺很别扭。我们先看一下对助纣为虐的解释,“助纣为虐”,当作助桀为虐。比喻帮助恶人作坏事情。桀,即夏桀王,纣即殷纣王。他们二人向来被认为古代的暴君。《史记·留侯世家》:“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夏桀,夏朝的最后一个君主,传说为暴君。虐:残暴。“助桀为虐”亦作“助桀为暴”。《孟子·膝文公下》:“周公相武王诛纣代奄。”朱熹集注:“奄东方之国,助纣为虐者也。”这里不难看出,太史公司马迁当年所指帮恶人作坏事者是夏桀,故称“助桀为虐。”而不是“助纣为虐”。在《古今汉语词典》中只有“助桀为虐”这个条目,而没有“助纣为虐”。《辞海》中也是如此。到了一千三百年以后南宋时期,朱熹提出了“助纣为虐”。久而久之,人们把“肋桀为虐”淡忘了,却常常运用“助纣为虐”。
下面再看一下为虎作伥的来源和释义:
出处 《正字通·听雨记谈》
相传虎啮人死。死者不敢他适,辄隶事虎。名为伥鬼。伥为虎前导,途遇暗机伏陷,则迁道往。人遇虎,衣带白解,皆伥所为。虎见人伥而后食之。
释义
旧时迷信,认为被老虎咬死的人,他的鬼魂又帮助老虎伤人,称为伥鬼。比喻帮助恶人作恶,干坏事。
故事
从前,在某一个地方的一个山洞里,住着一只凶猛无比的老虎。有一天,它因为没有食物充饥,觉得非常难过。于是,它走出山洞,到附近的山野里去猎取食物。正在这时候,老虎看到山腰的不远处有一个人正蹒跚地走来,便猛扑过去,把那个人咬死,把他的肉吃光。但是老虎还不满足,它抓住那个人的鬼魂不放,非让它再找一个人供它享用不可,不然,它就不让那人的鬼魂获得自由。那个被老虎捉住的鬼魂居然同意了。于是,他就给老虎当向导,找呀找的,终于遇到第二个人了。这时,那个鬼魂为了自己早日得到解脱,竟然帮助老虎行凶。他先过去迷惑新遇到的人,然后把那人的带子解开,衣服脱掉,好让老虎吃起来更方便。这个帮助老虎吃人的鬼魂,便叫做伥鬼。后人根据这一传说,把帮助坏人做伤天害理的事情,称为“为虎作伥”。 两者没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指帮凶,助长恶势力,作坏事。
而“还是”一词饿语法义是表选择的,褒对贬,好对坏。而作者要表示的意思也可从文中的两句话来印证:“我不知道兴国先生是在助纣为虐还是为虎作伥?是驱人向恶还是驱人向善”不看别的只看着两句话便可知是上下对仗结构。既然下句“驱人向善”是褒义,“驱人向恶”是贬义。那助纣为虐和为虎作伥也应是一褒一贬,而事实却同为贬义,即不和语法也不和习惯。
不知评价是否得当,愿与左思先生商榷,得罪之处,恕罪则个。
作者:刘冬青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一
因马上放暑假回家,通联地址为:山东阳信畜牧局 251800 也可发到此邮箱
标签:
备课资料
也谈《助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汉字趣编(之十三)(年)(网友来稿)
下一篇:
高考作文题《忘记与铭记》南充“上市”已半年?(转)(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课程名称:
高中议论文快速构思(40分钟写满800字)
课程形式:12节课,14个word文档打包下载
是否收费:收费
有需要的,请添加尹老师微信13958889955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