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作文素材
阅读:979  
标签:作文素材
矢志追求自由的萨特的自由人生(网友来稿)
作者: 黎鸣

【内容提要】萨特无疑是上个世纪西方哲学家之中最有个人魅力的人之一。他终生厌恶资产者、权贵者,但也厌恶庸人。他拒绝来自官方的任何荣誉,包括拒绝接受颁发给他的诺贝尔奖金。他独自在电视台与权倾当时的戴高乐将军、总统的拥戴者们进行唇枪舌剑的抗辩。他义无反顾地坚持完全自由地选择自己捍卫自由的人生道路。

  编者按:今天是2005年6月21日,是著名的哲学家让•保尔•萨特(Jean Paul Sartre,1905—1980)的百年诞辰,我们刊发也是哲学家的黎鸣先生的大作,来纪念这个一生矢志追求自由的哲学家。

  今年是法国哲学家萨特诞辰一百周年。萨特无疑是上个世纪西方哲学家之中最有个人魅力的人之一。他终生厌恶资产者、权贵者,但也厌恶庸人。他拒绝来自官方的任何荣誉,包括拒绝接受颁发给他的诺贝尔奖金。他独自在电视台与权倾当时的戴高乐将军、总统的拥戴者们进行唇枪舌剑的抗辩。他义无反顾地坚持完全自由地选择自己捍卫自由的人生道路。1968年,在法国青年学生的骚乱中,萨特是他们反抗生命意义空洞化的精神导师。70年代初,老态龙钟、一半失明的萨特还坚持上街发放传单,甚至艰难地爬上一只圆桶去为工厂的工人们发表革命的演讲。他酷爱自由,他认为自由应是作家为之写作的几乎惟一的主题。他重视友谊,仗义疏财,坚持把自己的财产分给身无分文的朋友和艺术家们。在临死之时,他都有点担心自己的丧葬费用不足,而为自己亲爱的人们犯愁。最后,1975年他的死震动了整个巴黎。数以千万计的普通人走上街头,为这样一位蔑视权贵和资产者的真正的伟人送葬。可以说,萨特几乎是一位完人。按照笔者的理论,相对于其他一切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诗人、学者……而言,他头上几乎可以集先知、哲人和圣人三顶最高贵的桂冠。当然,这也仅仅是比较而言。因为自古以来,真正的完人是不太可能有的。

  在所有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当中,萨特的确是最有名的。但一般的读者或许没有多少人真正读过他任何一本难读的哲学著作,如《存在与虚无》之类,但是却可能读过他的某些剧本、短篇故事或小说。读者们或许还知道,萨特曾经是纳粹占领巴黎时期法国抵抗运动的领袖之一,或者还迷迷糊糊地知道,后来他变得比较同情马克思主义了。在许多方面,萨特代表着这样一个人:他已从分析人的困境开始,转向进行改善世界政治性质的积极活动。他深信,世界上并没有什么绝对的价值,因而进行探索,看看在什么事情上值得贡献出自己的一生,有什么办法能把世人从安之若素的中产阶级的酣梦之中唤醒。在我们创造自己生活方式的努力中,应当仔细考察一下萨特的哲学。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明显表现出悲观,甚至愤怒,更有一种要用行动去抗击的亢奋。在他早年创作的《苍蝇》一剧中,他就明显表现了他的这种亢奋的悲观的存在主义的思考。人是孤独的,既没有什么上帝,也没有什么宿命,人就是人自己,孤独的、自由的自己。他要成为什么,完全取决于他自己的自由的选择。在剧中,万神之王宙斯建议奥勒斯特悔过自新,放弃自己的自由,他就可以得到宽恕。奥勒斯特的回答是:“那可不是我干的事——我很明白。我是在自然之外,跟自然对立的,不求谅解,无可救药,只有我在自己身上找到的药才能救我。我可不会回头服从你的法律,我是注定不守别的法律,只守我自己的法律。我也不会回到自然,回到你认为美妙的那个自然中去,在那里纵有千万条阳关大道,但都是通向你那里——我可要开辟我自己的道路。因为我,宙斯啊,是一个人,人人都必须找出他自己的道路。自然是厌恶人的,而你,众神之王啊,也厌恶人。”

  在萨特看来,人是永远不可能克服的矛盾存在自身,人永远要为自己的自由而压缩破坏他人的自由,人就是他人的地狱,人的地狱就是他人。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一书中创造了一种理论来说明人的存在。他用“自在”来表明浑然的存在,用“自为”来表明意识的存在。自在是实际的存在,自为是虚无的存在。人人空徒地在自在与自为的存在之间挣扎,决不可能达到二者的融合。“人的一切活动并无高下之分(因为都会为了‘自因’的出现而牺牲他人),都是原则上注定要失败的。因此,一个人独自酗酒也好,当国际领袖也好,都是一样。”(转引自《理想的冲突》,第211页)上述的“自因”是指作为上帝的“自在自为的存在”。人人盼望成为上帝,盼望在自己身上把“自在”与“自为”融合为一, 可是人们徒然怀着这种热望,因为上帝的观念是自相矛盾的。用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中第四章末尾的结论来说,“人是一种无用的热情”。正是因此,如同弗洛伊德从精神病人来看正常人,萨特的观察人的视点也始终驻留在人的可悲的成分上。在萨特的小说中,充满着叛徒、性欲反常者、娼妓、阳痿的男人、阴冷的女人,等等。因为他认为,正是这些变态的人可以代表所有那些怪癖被夸张的所谓正常人。“是的,我是悲观的。……在总的方面,我这样想:要么人是完蛋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不仅是完蛋了,他从未存在过,人们只不过是与蚂蚁一样的一个种类而已……当我考察个别社会事实的时候,我倾向于认为人是完蛋了。不过,如果我考虑到为了人成其为人而必须具备的全部条件,我想惟一应该做的事情是用全部力量去强调、去支持那些在个别的政治和社会形势中能引来一个自由的人组成的社会的因素。如果人们不这么做,人们就得接受人是粪土。”“人是完蛋了”,因为人是彻里彻外的孤独的存在,绝无任何依傍,人的存在就是他自身。“……我在忧闷中理解到我是完全自由的,同时也理解到我只能说世界的意义来自我自己,没有别的任何来源。”(《存在与虚无》,第40页)萨特对人性的悲观,不是一般的深沉,而是简直到了不可救药的绝望,至少在《存在与虚无》中所表达的是如此,他甚至声称,一个人不管怎样力图选择真诚的存在,他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在内省中,我试图确切地决定我是什么人,试图下决心马上充当我的真我——尽管这就意味着动手想办法来改变我自己。可是这岂不意味着我在把我自己当成物吗?”(同上,第63页)“这样,真诚的本质结构就与不老实的本质结构没有区别了,因为真诚的人是把自己建立成他‘是’的那种人,以便不是那种人。这就说明了一条大家都承认的真理:一个人可以通过真诚摔进不老实之中。”(同上,第65页)萨特在自己的思辨中陷入了难以自拔的悲观主义情境。关于这一点,笔者在自己的理论中将得到解释,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拙着《问天命》(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共三卷——《命运的诅咒》、《道德的沦陷》、《悲剧的源流》)笔者认为,这是现存西方任何哲学的思辫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许还可以说,现今的哲学才真是一种无用的热情,而哲学的无能正是21世纪人学将兴的兆因。


展开全文阅读
  战后巴黎出现的被称为“垮掉的一代”的年轻人,身着黑衣、黑衫、黑裤,成天泡在咖啡店,听爵士乐,传播媒介谑称为“存在主义者”,这令萨特极为光火。他的女友西蒙娜 德 波伏娃把萨特的这种反感概述为:“一位哲学家,他的学说鼓励人花天酒地,人家怎么能相信他在政治上的真诚呢?”(转引自《理想的冲突》,第246页)为此,萨特专门作了《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的演讲来廓清影响。除了强调个人的自由,也强调个人的责任。选择是自由的,但一经选择,我就应该负起责任。完全孤独,也意味着完全的责任,这不正是表明我们的自由吗?作为一个作家,萨特选择了写作,“作家,一个向自由人讲话的自由人,只有一个主题——自由”(同上,第248页)写作必须以自由为前提。

  “人们并不是为奴隶写作的。散文艺术仅仅与一种制度相结合,只有在那种制度下散文才有意义,那就是民主制度。一个人受威胁时,别的人也受到威胁。用笔来保卫他们是不够的,一旦笔杆被迫放下了,作家就必须拿起枪杆。这样,文学就把你抛进了战斗,不管你的经历如何,不管你发表过什么意见,写作是某种要求自由的方式,你一旦开始了,也就献身了,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同上,第249页)“作家如果对当代的种种不公正保持沉默,自己就犯了干这些不公正勾当的同样的罪过,因为他没有做出任何事情来阻止这些不公正。”(第250页)“这就是人道主义。因为我们提醒大家, 除了人以外没有什么立法者,人是被遗弃的,必须为自己作出决定。……”(254页)“我发誓把资产阶级恨到底,到死方休。”因为他认为,正是资本主义(市场化)社会使人类愈来愈丧失了自由。然而,又正是人自己造就了这种社会,其中尤其是资产阶级。

  最后,“事实上,对于人来说,最可怕的东西不是别的——既不是猛兽,也不是细菌——无非就是这样一个物种:它是聪明的、吃肉的、残忍的,它既能了解,又能破坏人的才智,它的目的恰恰就是毁灭人。这个物种显然就是我们人类,它在匮乏的环境中捉住人群中的每一个人不放。”萨特的悲观思想在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人的敌人是人自身,这是存在主义一致的认识。对于个人的敌人而言,是不是也是每个人自身呢?存在主义者的回答,包括萨特的回答均不明确。特别当他把环境的匮乏的外因也引进来的时候,他就已经在不知不觉地回到了过去社会主义阶级论的传统。尤其联想到他的“人的地狱是他人”的说法时,就更是如此。笔者的看法是:“人的敌人是自身”这句话是绝对的,这里的人不仅包括人类,也包括人类中的每一个人。这正是我与存在主义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分析上的区别。人不仅要自由地作出决定,而且应看到,自己的决定也同样可能反叛自己的自由。

  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主义哲学的一个相当明显的局限:他们的功绩仅仅在于揭示人的乏存在、非存在,甚至不存在,但究竟应该如何实现人的存在,他们并不能拿出真正有用的办法,他们没有可能为如何改善人类的现状真正作出多少创造性的建设性的贡献。虽然我们应该肯定,他们中的多数人的人格是伟大的。他们的慧眼看出了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理性偏执的危机问题,最重要的是由于理性偏执所造成的人类精神支柱的坍塌,人类生命终极价值(意义)的丧失。人类正在日益走向自我毁灭。在西方,这首先是从杀死上帝开始的;在东方,则是从摧毁 孝的精神传统开始的。最后,一定是人类精神瘟疫的泛滥,并从而把人类推向自我毁灭之路。下面我们将会看到,精神性的本质其实是人发自内心的真诚性,精神性的丧失即是人类内心真诚性的丧失。彻底丧失了真诚性的人类便彻底回到了只有原恶和原欲的兽性人。这种兽性人与真正的野兽还不同,他们是掌握了空前强大的 破坏力量的专门杀害同类的畜牲,他们其实连不伤害同类的野兽都不如。

  存在主义思想家们的揭示是非常深刻的,但可惜也仅仅是揭示而已。包括萨特,他们并没有为人类如何摆脱这种自我毁灭的命运指出任何一条真实可行的道路。在实践的意义上,存在主义者们几乎都具有怀古、恋古、复古的情感倾向。“要重估一切价值”的尼采迷恋前苏格拉底时代的古希腊;克尔凯郭尔迷恋基督教初起的时代;雅斯贝尔斯迷恋过去宗教上帝的信念;海德格尔不过希望完善人类的理性;萨特在绝望之际转向了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哲学,然而却不得不对苏俄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感到进一步的绝望。总之,他们最终没有为人类找到任何一条真实可靠的迈向未来的路,他们的人性的悲观主义可以成为人类世界的一座鸣响的警钟,但成不了人类走向未来的路标。

  说到底,萨特,以及所有其他存在主义者的思想家们,他们的思想全都被西方哲学二元论、还元论的传统套牢,他们跳不出西方哲学的樊笼。他们尽可以发现现代生活中的问题,却永远也不可能找到真正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当海德格尔说“人的存在即是他的本质”之时,当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之时,他们说的全都是二元论的语言,包括萨特说“人是他人的地狱”以及“人真是完蛋了”,这依然是敌对性永远不可能化解的二元论语言。当萨特最后不得不选择“辩证法”为其最后的方法的时候,他还是在他自己造就的“存在与虚无”的二元论的监狱里跳舞。当他为了摆脱胡塞尔现象学的主观唯心论倾向而选择无神论和唯物论一元论的时候,他决没有想到,他反而更倒退了。他的“自由”变成了绝对的独断的个人主义的自由,人类更加没有了希望,所以他只能绝对地悲观。

  萨特的哲学思辫最后不能不以失败告终,这是他无可奈何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个人的情感生活,却似乎是相当完美的,让后人一直咂咂称羡。不过真是让人窥视到他真正私密的生活之处之时,却很可能会叫人感叹唏嘘,难以效尤,甚至还会让人觉得有点伤风败俗。

  萨特一生艳遇不断,波伏娃也一样,且有女性同性恋的嗜好,她的女伴几乎都成了萨特猎艳的对象;而且他们的约外情还双双跨越了大西洋,萨特在美国有了情妇,波伏娃在美国有了情郎。尽管如此,萨特与波伏娃倒是真正相爱了五十多年,直到生命的终结。他俩之间没有正式的婚约,然而人世间多少真正具有婚约的夫妻,又有谁真能做到像他们那样笃实地相知和牢固地相爱呢?最后,他们二人在蒙特帕内斯公墓合居一穴,确做到了“在生合为比翼鸟,死后共扶连理枝”。诚是人间少见的美事。我为萨特和波伏娃二人感到幸慰。他们之幸在于,他们在情感的问题上没有坚持二元论的哲学传统,而是不知不觉采纳了多元论的态度。关于这一点,恐怕他们自己也未必说得清楚。

(徐昌才推荐)

作者邮箱: 萨特的自由人生

标签:作文素材 矢志追求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作文是学生认识生活和表达生活的和谐统一(网友来稿)
下一篇:中考新闻类题型解读例说(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