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928
标签:
教学论文
谈古典诗词中数字的运用(教师中心稿)
山东省薛城实验中学 邮编277000
诗歌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方式之一,当诗人要表达一种绵延无边的哀愁和幽怨时,往往运用数字。有的诗词运用的恰倒好处,妙趣横生,增强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使诗歌境界全出,“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数字运用可以起到虚实结合、渲染气氛、强化诗情的作用。如杜牧的《题齐安城楼》一句“不用凭栏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其中“七十五长亭”句妙笔生花,按唐时计算,黄州的齐安距都城长安2255里(《通典》卷一八三),驿站(古时三十里为一驿)恰合七十五。如此看来,这是确数。但诗人站在夕阳中,凭楼眺望,听到幕角长鸣,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以较大数目写出“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的绵绵思乡之情,真是别有一番韵味。
数字的运用还有点明题旨、画龙点睛的作用。大家都熟悉的“一字师”的佳话。齐已《早梅》一诗有一句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数”字改为“一”字。一字之改,意境却完全不同,“一”比原来的“数”字更能突出诗歌的主旨,真是“一”字曲尽其妙,意味深长。此外,还如白居易的《惜牡丹花》一诗,“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惟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当他看到满院盛开的红牡丹时,想到有一天会枝残叶败,红衰香褪,禁不住无限感伤。到了晚上,遍数群花,“惟有两枝残”,惟有“两枝”,语气肯定,数字确切,而惟其如此精细,才见出诗人惜花之情深,准确地刻画了诗人留恋忘返的情景,诗人怜花爱花的一片痴情已抒发得淋漓尽致。
数字的运用起到夸张、虚化烘托的作用。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的白发显出作者愁的程度,寄寓了他浓重愁苦的郁愤之情。这种夸张,表面看来不似真实,却又胜似真实。它不等于生活中的真实,而是一种艺术的真实。正是夸张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使作者加深了对“愁”这一抽象感情的理解,收到了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此外,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也新奇而大胆地概括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总之,在诗歌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里,巧妙的运用数字可以起到渲染诗情,拓展意境强化情感的作用,从而达到言志的效果.在诗歌鉴赏中,品味诗词中"数字"的运用,从而可以全面了解作品的内涵,获得丰富独特的审美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签:
教学论文
谈古典诗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诗歌鉴赏中的“欲擒故纵”(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作文批改与反馈矫正的改革实验(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