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100  
标签:教学论文
师生妙语话文意——巧用方法,把握文意(教师中心稿)
初一(一)班教室,老师和同学们正在学习第四单元的课程。

师:同学们,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既美丽又神秘,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一组课文都是以探索自然世界为主要内容的文章,相信大家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一定会激发起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的浓厚兴趣,一定会更加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生:老师,我们怎么样才能学好这一单元的课文呢?

师:我想这也是同学们都想问的一个问题,第四单元的五篇课文体裁不一样,可它们的文题都与文章的中心密切相关。我们只要通过把握文意了解了课文内容,就不难学好了。

生:什么叫把握文意啊?

师:把握文意就是概括性地了解文章的大意。

生:在具体的阅读中,怎样才算是把握了文意呢?

师:通过阅读理解了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明白了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这就是把握了文意。

生:我知道了,把握文意就是归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题思想。

师:可以这么认为,你很聪明。

生:老师,把握文意有哪些具体方法呢?

师:这正是我们今天的重点所在,老师会教给大家一些方法,让同学们不仅对第四单元的文章大意了解掌握,而且再碰到其它文章也能驾轻就熟。

首先我们可以抓住文题进行分析。本单元课文虽然文体不一,但文题都与文章的中心密切相关。如《化石吟》主要是要赞美“化石”记录生物进化的丰功伟绩;《看云识天气》从文题我们不难看出文章主要写的是“云和天气之间的关系”;《月亮上的足迹》主要是写人类登上月球的经过;《绿色蝈蝈》《山市》文题揭示了说明的对象,我们不难理解前者应是主要介绍蝈蝈的特征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后者应是介绍“山市”的形成变化过程和特点等方面的知识。

所以,今后同学们碰到不熟悉的文章,首先应该从文章的题目入手,看看能从中得到什么信息,对我们理解课文是否有所帮助?

生:其次呢?

师:其次要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文章的写作顺序。阅读不可能“窥一斑而见全豹”,看一篇文章,首先要弄清楚文章中说了什么人或事,作者是怎样行文布局的,必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才能准确把握文意,这是阅读中最重要的一环。

生:理清文章思路确实非常重要。

师:第三,在课文阅读时我们还要善于把握文章中的关键性语句,借助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来概括全文要点。

生:还有其他方法吗?

师:我认为“复述”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要点也很有帮助。

生:老师您刚才讲了这四种方法,虽然很明确,可我还是有不懂的地方。比如:什么叫做“行文思路”和“写作顺序”啊?我不太明白。

师: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其实“行文思路”和“写作顺序”总的来说就是“文章结构”。

生:什么叫文章结构?

师:文章结构是指文章各部分的组合形式。具体地说,是指文章各段之间的组合安排,它要服从表现文章中心的需要。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标题,都是文章的结构,因此分析文章结构层次,应着重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结构是文章的架子,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安排,是作者思路的具体体现,循着文章结构,我们就能把握作者思路,理解文章主题。主要结构类型有总-分-总,总分,分总等。划分层次,就是分类,把相同的内容合并为一层,把不同的分开,是准确理解文章内容和写法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可按分类集合原则,从时间、空间、逻辑等方面入手划分。

生:噢,是这样啊,我明白了。

生:老师,我记得我们小学老师教我们概括文章内容的时候,让我们找一些原文中的话来用,这种做法对吗?

师:这种做法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三种方法。概括文章内容要点,关键在于找准中心句,主旨句、点题句、警策句、议论抒情句,这些都是表明作者思路的关键句,它是我们理解内容、分析文章的基础。这些句子一般都表明了作者的写作目的,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思想感情高度浓缩的结晶,含义非常丰富深刻。当然,还可利用题目或利用开头、结尾的过渡、照应,并联系全文,把有关的要点提炼出来,组合在一起,概括成中心内容。

生:我明白了。

师:光明白了还不是最终目的,我们得会做题才行。下面我们以本单元的课文为例来练习一下我们刚讲的方法,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学以致用。

实战演习:

1、概括《化石吟》的主要内容,体会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月亮上的足迹》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人类第一次登月“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师:大家仔细读了题目,脑子里一定在思考了吧?下面我就一起来看一下第1题的分析过程:

①《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读这首诗可以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标题中的“化石”点明了抒写对象;“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我们不妨给自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化石有什么作用?作者要赞美什么?

②理清作者思路。全诗共7节,可分3层。第1、2节为一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第3-6节为第二层,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第7节为第三层,回应第1、2节。结构上首尾呼应。

③第3至6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可通过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化石的作用。“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是表现作者思路的句子,由疑问转而写飞扬的思绪。“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表明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得出了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否定了上帝创造万物的谬论。“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犹如把生命档案细细描画”,说明了这些化石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想像着它们在葱郁的远古森林中引颈长吼,我们能不赞叹大自然的高妙吗?

师:看明白了分析,我们就可非常容易地得出答案: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大自然的伟大。

   第2题的分析就交给大家了,相信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得出合理的答案的。

第2题参考答案:

本文主要记叙了记录了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全过程。

在此之前,人类曾幻想过登月,并产生了很多神话传说、科幻作品,但从来没有真正到过地球以外的星球。“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人类不会局限于地球,人类的未来是美好的。

标签:教学论文 师生妙语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谈谈说课(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