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705  
标签:教学论文
丰富在记叙类文体中的整合(网友来稿)
安徽无为大江中学/何启沪

      一、引言

      今年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是20分,与“内容”、“表达”三分天下。“发展等级”有四条,每条三点。在评分的操作过程中,不“求全责备”,“只要若干点”突出,就可得高分,甚至得满分——20分。而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实际上,“发展等级”是在“基础等级”之上提出的更高一层的要求。也就是说,拿下“发展等级”中的高分、满分,绝对有助于拿下“基础等级”中相应点的高分、满分。

      “发展等级”中的“丰富”,是在“基础等级”中“内容充实”的基础上提出的。

      2005年的《考试大纲》“丰富”一条之下列有三点:材料丰富、形象丰富、意境深远。

      材料丰富。记叙类文体材料不能单一。从宏观上看,情节不能简单化,要有波澜,所谓尺水兴波;从微观上看,能折射、表现主题的情节,更要展开。此外,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描写,都是不可或缺的。

      形象丰满,不难理解,后文将详细论及。

      意境深远.所谓意境深远,可以理解为情景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或“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水乳交融;或是象征隐喻,含义幽远;或是诗情画意,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丰富”在记叙文中的整合

      1、材料丰富,形象丰满。以实用的角度看,我们不妨作这样的处理。

      ①情节要有波澜。蒲松龄的《促织》、契诃夫的《变色龙》、《红楼梦》中的“宝玉挨打”、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等,都是成功的范例。使情节有波澜,从技法上看,有许多方法,但最常见的是“一波三折法”。有一篇文章叫《狼狈的早晨》,写得曲径通幽,尺水兴波。作者写了一个时间很短的住宿生的早晨。起床晚了,就够紧张的;把值日的事刚做完松了口气,生活老师宣布校长要检查卫生;彻底消除了一下,垃圾成了座小山,却要从四楼下到平地送到学校后院的垃圾池;仔细一瞧,箕畚小而且有个洞;忙完了卫生,到宿舍取书,宿舍门锁了;找生活老师借,生活老师怕钥匙被“克隆”;最后,拿出女生的“核武器”——哭,这才把钥匙拿到手……笔者25年前在高校中文系就读时,文艺理论老师讲授《茶花女》前,要我们设计一个爱情故事(本不当叙述这么个事,考虑到高中教材有几十篇爱情故事,加之对这节课有好感印象深,还是将它叙述出来)。腼腆的我们设计出“邂逅相遇——产生爱意——相恋——以前的男友找麻烦——父母不同意——棒打鸳鸯——成亲”这么一则提纲。在“邂逅相遇”——节,有同学说,写英雄救美;有同学说,写格斗时男主角一身豪气赢得女主人公好感……

      ②关键的细节要展开。我曾出过一道高二年级作文竞赛题:话题“意外”。有位学生写的是这么一件事:大“我”两岁的表哥回来探望生病的奶奶——“我”的外婆;大街上我们不期而遇,于是,一路上谈笑风生.这下糟糕了。第二天,同学、邻居、老师便指指点点挤眉弄眼;五十多岁的班主任审“我”时恰似杀害刘胡兰的刽子手。这原本是则不错的素材,可以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可是,一不小心,这位女生把大街上不期而遇的细节作了充分展开!事实上,同学、邻居、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语言、肖像、动作才是文章的重点。因为,“他们是那么善于捕风捉影,那么善于想像……他们的脑袋那么封建”,才是“意外”,才是文章的主旨。景物描写、人物描写,都是表现“丰富”的有效手段。《祝福》/《党员登记表》/《春蚕》,叙事体诗歌《孔雀东南飞》,等等等等,都有出色的景物描写——或映衬人物精神世界,或再现风土人情,或比喻象征着其时的社会背景,等等。利用人物描写来表现“丰富”最为有效.通常我们说从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几个方面去刻划人物,展现别林斯基所说的“这一个”。《三国演义》中写刘备大耳垂肩双手过膝,非常有助于刻划刘备善于倾听从善如流、振臂一呼就会应者云集的形象。一位老奶奶在菜市场买笋,挑了半天没找到中意的。小贩问她为什么不买,老奶奶说太老了。这下小贩火了:“老?你看哪个比你老?”你瞧,这句话多个性化!一句话便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一个刻薄蛮横者的形象!《背影》中父亲买桔子时那“攀着上面,两脚往上缩……身子向左微倾”的一组动作描写,不知感动过多少读者!《母亲》中尼洛芙娜的心理活动描写,非常传神,逼真地再现了她从犹豫走向坚定的过程,把一个革命者的形象再现得令人十分信服!一般说来,四种手法中,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最有张力,需要我们悉心揣摩反复实践。

      有些记叙文是叙事性的,我们可以串珠为链——将一个片断用主题的红线串联起来;然后再点面结合,在“点”上展开。这实际上还是上述①②两种技法的翻板。

      2、意境深远。一篇好的记叙类文章,在“丰富”上除了满足“材料丰富、形象丰满”这两点之外,还要满足“意境深远”。2002年优秀作文《握住我的手》就写得情味深长。高考前的一晚,“我”没有任何压力地进入了甜蜜的梦乡。下铺因为紧张而呕吐,害怕得要“我”陪她睡。而“我”一旦跟别人挤一张床肯定睡不着。短暂的犹豫之后,“我”作出了陪她睡的决定。“她蜷缩在我怀里,用她的双手紧紧抱住我。真的,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一般不可遏制的力量正从我的体内注入她的心房。她呼吸逐渐趋于平缓,不再抽搐了,也许她已进入了梦乡。”“这一夜我真的彻夜未眠……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但“我无悔我的选择”。引用的几句话,究其实,是动作描写与心理描写的结合。写得如此情真意切,令人为“我”平凡而高尚的精神一颤,不啻醍醐灌顶,催人遐思!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它佐证了记叙类文章中的种种手法——写景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都可以传达情感!既然如此,只要我们手法得法,就能写得意境深远。


展开全文阅读
      “意境深远”,是指言有尽而意无穷。它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典型的美学特征,在唐诗宋词中表现最为突出。它通常借助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段,营造一种画面美音乐美,达到一种情景交融含义幽远的美学境界。说得挺深奥,但操作起来并不难;况且,我们是高考,不是考研考博!只要我们有些意蕴,就达到要求了。

      在记叙类文章中,如果想要直达“意境深远”,以下几点必须同时满足。

      (1)缘事而发。“意境深远”多体现在首尾段。景中所含之情也好,直接抒情议论也罢,都不可脱离主体叙事那部分。而应该是在主体叙事部分基础之上的点睛。2002年有篇文章叫《道士塔的联想》。考生先是以余秋雨的《道士塔》为契机作了一番感概,接着对余秋雨先生评价。至此,仍处在“跑题”阶段。幸亏作了补救:“余秋雨散文的学者化、文化性就是一种心灵的选择。”接下来作者历数敦煌蒙受的苦难。说实在的,这内容也很难与话题挂钩。考生深知这一点,紧接着他写出了出色的感受:“看着您五颜六色的服饰和博大精深的文明内涵,如今,我拜倒在您的脚下,彻夜狂欢,以此自慰。看着您七零八落的身体和屡遭荼毒的不幸遗留,如今,我跪倒在您的门外,长歌当哭,以此自励。”最后推出精彩的结尾:“金戈作笔,岁月为墨。皈依考古嫁给敦煌。我此生虔诚的心灵选择。”细读玩味,考生开篇的感慨及对余先生的评价,计有244字。而这244字,与下文的主体叙事部分绝对有游离之嫌,非删即改。好在结尾两段有文采有意境,而且紧扣上文而归结。

      ②或写景叙事让人产生无限健康的遐想;或议论抒情富含哲理。如果同时具备,那自然更好。下面的例子便是同时具备。2001年题为《诚信》的满分作文有这么一段:“我常常怀念充满人格魅力的远古时代。那些潇洒的高尚之士的内心有着用诚实守信支撑的人生理念。那离别萧萧易水而去的壮士,难道他不留恋自己的家园故里?难道他不知道深入虎穴的险恶危难?他带着一腔对国君、对誓言的诚信,义无反顾,勇往直前!那手执和氏璧在秦廷上慷慨陈词的蔺相如,难道不知道秦王的阴险贪婪?为了国家的尊严,为了守住心灵深处那份不朽的契约,他从容赴难,视死如归……这段文字从课文中撷取养分,用荆轲、蔺相如的事来表现诚信,写得气势磅礴,意蕴丰厚。文中在疑练的概括叙述中,融入深沉的感悟.叙写既是叙事,又是哲理,可以说是在叙述的河床上流动着感悟的铁流,极其凝重酣畅。文字中渗入理性的思考,使文章泛出思想的灵光。

      (3)善于综合运用多种修辞。“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岁月从指缝间溜走,年华在不觉中老去.曾经的几度东风,几度飞花,曾经的樱桃又红,芭蕉再绿,也许很多人会暗暗感喟人生的无常,不知老之将至,愁满心怀;而我选择用微笑和从容,用广博和坦然面对人生,面对死亡,聆听花开的声音,昭示着绚丽辉煌;聆听花落的低呤,蕴含着宁静淡美。也许,旧事变黄人变老,但不变的惟有一颗心,任尔东西南北风,在幻变无常的世界里,静观潮起潮落,坐看卷云舒。”(《笑看风云》)文中语句,奇偶相间,散放中见严整,或排叠,或对偶,都可见出语言运用自如的功力,读来亦琅琅上口。

      ④要含蓄。虽然我们不主张太含蓄,但直白终究淡而无味。古人说,要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中间的度与火候问题,便全在你掌中掂量了。你既不能高喊“我要让大西北腾飞”,也不能陷入深奥得连自己都不懂教授也不懂的境地。[待续]"丰富"在议论文中的整合
标签:教学论文 丰富在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林徽因诗歌《笑》简介
下一篇:雄鸡一唱天下白(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