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1983
标签:
作文指导
历史性题材作文的生命力(教师中心稿)
河北省承德县六沟高中(067406)阮利惠
首先,需要声明一下:这里所谈到的“历史”,既指史实,又指古代传说、古代典籍等。
纵观近几年高考满分作文,不难发现,有这样一批作品:它们以“历史”作为基本素材,对其进行艺术加工,客观而准确地反映话题,或刻画形象,或公正评价,更显鲜明、深刻。如“《赤兔之死》(2001年高考)”、“《刺秦》(2002年高考)”、“《吊屈原赋》(2003年高考)”、“《昭君行》(2004年高考)”,一系列作品好像在昭示我们这样一个问题,即选择“历史”,已成为今日高考的一种新气象。
那么,为什么历史性题材作文会倍受青睐呢?
分析起来,我认为现在的学生作文明显存在着“四缺乏一热衷”的弊端。
“四缺乏”是指缺乏生活体验、缺乏社会实践、缺乏现代意识、缺乏情感交流;“一热衷”是指热衷独白式抒发。
一、缺乏生活体验。无可否认,素质教育的响声愈高,我们愈是感觉学生还是这杆大旗下没有得到实惠的牺牲品。为“一朝成名天下知”,学生钻进书山题海中不能自拔,又何谈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呢?要知道,生活是最大的素材库,而学生恰恰是远离了它。在浑浑噩噩中苦读,在浑浑噩噩中考试,也就不会在作文这重要一环上“出彩”了。
二、缺乏社会实践。这里应有三方面原因:首先,学校为追求所谓的“升学率”,提高声誉,实行严格的封闭管理,使学生没有接触社会的机会;其次,学生已丧失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认为自己还不属于社会,过早涉足要有“湿鞋”的危险;再次,社会本身无法提供给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良好环境。基于此,我们的学生在作文中只能表达对社会肤浅、表象化的认识,就不足为怪了。
三、缺乏现代意识。现阶段,学生还只是停留在传统教学的樊笼里,课堂上所接受的还只是教师对传统文化的宣讲,片面性地记背“跨时代”的知识。没有个性的张扬,何谈培养现代意识?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符合时代的思辩能力,都成了空话。没有了现代意识,作文所呈现给我们的也就是一个老化的、模式化的空间。
四、缺乏情感交流。有一种感觉,当今社会难以为继的是情感的沟通,过多所充斥的是一种商业化的尔虞吾诈。对社会的防范,对同学的疏离,对“师道尊严”的推崇,以及与父母的“代沟”,这些使情感交流的平台不复存在。没有了情感交流,文章中所传递出来的或是“虚情假意”,或是枯竭的情思。
五、热衷独白式抒发。读学生作文,感觉作文已成为学生进行自我宣泄的舞台。或懊丧,或忧郁,或彷徨,或愁苦,总之文中所表现的更多是一种低迷、悲观的情绪。其实,这未必就是学生本人的生活实际,学生只不过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已。单纯为达到使人能“掬一把泪”的目的,通篇皆用内心独白式的写法,势必让人感到只不过是无病呻吟,而毫无时代的穿透力。
认识到这样的学生实际,我们就不得不考虑一种行之有效的选材路径,来弥补由于单调生活、单调情感所造成的素材匮乏的问题。这样,历史性题材便应运而生了。
历史性题材明显具有三大优势特征:一、客观意识性。离开单纯的内在情感的抒写,多一些客观冷静的认识,更能生发出对问题哲性的思考。选择历史性题材,既避开了选择现实性题材“写真事、抒真情”而又难以延展,同时又有效地增加了文章的内蕴,思想的深度。二、易拓展性。这类题材作文,往往以历史人物或历史典籍为基础,较之现实性题材,学生想象的空间更为宽泛,便于对其进行艺术性加工,同时成文自然有一种易于让人接受的亲和力。三、角度明确性。把握了话题的内涵,再到所熟悉的历史中找与之匹配的材料,由于这些材料的指向性相对来说较为单一,因此很容易筛选出来。
既然我们看到了历史性题材作文所受到的更多关注,对于那些有着较好的写作素质而又苦于缺乏素材的同学来说就应该多做一些尝试。但无论如何,有一个前提是最为重要的,即要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脱离了这个前提,行文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写作历史性题材作文时,还应注意这样一些问题:
从选材角度说,第一,要以史实、神话传说或古代典籍为底本,不宜主观臆造,横加编纂,这样既缺乏可信度,又无法做到与读者的沟通;第二,要恰如其分,紧扣话题。
从行文角度说,第一,拓展要合情合理,令人接受;第二,把握人物要准确,突出形象。
从运笔角度说,第一,慎用文言。没有极高的文言素养,就坚决不能使用文言或半文半白的写法;第二,引语得体。不宜“多”而“滥”,否则会让人感到不知所云,也会有喧宾夺主之嫌。
历史性题材作文该如何组材呢?下面提供三种方式供参考。
其一,故事新编式。将符合话题要求的有限的历史材料进行艺术性想象和拓展,编写成一个情节完整自然、波澜起伏,形象鲜明生动、有血有肉的故事,这就是故事新编式写法。2002年高考满分作文《刺秦》,成功再现了“荆轲刺秦王”这历史性一幕。行文用第一人称口吻,落笔在“我”的精神世界,细腻展现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文思隽永,将“荆轲刺秦王”演绎成一曲慷慨豪壮的悲歌。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故事新编式写法的典型范例。再如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昭君行》,围绕“昭君出塞”这一历史来展开,作者独具匠心地变换角度,将传统文学中昭君的“悲”写成了昭君的“笑”,文末点明“忧伤能变为快乐,苦难也能变为幸福——全看你怎么想!”这一主旨。如此新颖的立意角度,行云流水般的笔法,又怎能不让人为之一动呢?
展开全文阅读
其二,历史点评式。接受传统观念中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但又能独抒己见,以全新视角呈现对历史的独到认识,这就是历史点评式写法。如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吊屈原赋》,于理,精辟地分析了政治与感情的关系,又将古代人物与现代人物结合起来对比,提升了主题;于情,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自然结合进文章,生动感人。再如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照海倚天》,将历史上争议重重的曾国藩引入文中,从《曾国藩家书》、《冰鉴》说开来,展现曾国藩“内圣外王”的人生境界。虽言人无完人,还是引用毛泽东的话做出了客观的评价:曾国藩是地方阶级里最厉害的人物。运用历史点评式的写法,只要精辟而新颖,客观有理趣,我们尽可以对传统的一些悖谬或片面的观念发起冲击。
三,人物组合式。这种写法就是将多个历史人物组合在一起,全景式地展现人物性格、人物命运,进而统一于鲜明、深刻的主旨之下。当然,这里所谈的组合,绝不是抓几个人来凑一下数就可以了,一定要注意围绕中心,精心选择典型人物做为构件,使人读来不致有“生拉硬拽”之感。
不妨读一读2004年高考的这样几篇满分作文,我们自然会获得更多的启迪。一篇《菊花飘香的时节》,由“菊之淡”、“菊之傲”、“菊之殇”几部分组成,选取嵇康、庄子、项羽三个极具有个性代表的历史人物,以高洁的菊花象征其品格,将人物自我的认识与他人期望的关系寓于生动形象的语言中。另一篇《独上高楼》,选取“李白”、“苏东坡”、“辛弃疾”三位成功名人抛开人们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守护了永恒的精神家园”,“守护了历史的期许”。文章一唱三叹,诗意浓郁,形象含蓄,寓哲理于其中,文采斐然地传递出对古文化思想内蕴的深切感悟。再一篇《诗人·明月·黄花》,文章先落笔“苏轼的明月”,再刻摹“李清照的黄花”,尤其令人称道的是在每一片断开头自填一首词,不同凡响的词句自然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高远的意境。
从这几篇文章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多人物多角度的组材方式,既显得题材丰富,意蕴幽深,又足见作者的文化底蕴,令人叹为观止。
当然,还需重申一下:没有平时丰富而广泛的阅读做保证,要完成才情并茂的写作,是不现实的。因此,学生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料,了解历史人物、历史典故,甚至一些轶闻趣事,以便临考时能游刃有余地加以应用。
标签:
作文指导
历史性题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随笔之于作文的点对演练法(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