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阅读:697
标签:
备课资料
《不朽的失眠》教学设想(教师中心稿)
湖南湘潭凤凰中学
一.哲理导入
朱自清先生曾经这样指导学生写作:一个人走在路上,上了月球,这是诗歌;一个人走在路上,掉进了水里,这是小说;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这是散文。的确,小说和诗歌都有极丰富的想象空间,能创就联想翩翩的场景和意境;诗歌更讲究运用凝练的语言,表达跳跃性的思维;小说注重波澜曲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典型的社会环境;散文则强调抒写主人公的内心感受。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一篇台湾散文家张晓风女士根据古诗《枫桥夜泊》改写的小说《不朽的失眠》。
二.范读古诗,感悟意境
1.范读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出示关于诗作的投影,学生结合诗句描绘诗中的场景。
月亮漫漫落下去了,远远传来乌鸦的叫声,到处都下了霜。(诗人)望着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夜深难眠的半夜听到从姑苏城外寒山寺里传出的钟声,更加忧愁。
3.交流:诗中哪个字点破了诗人作诗时的思绪? (愁)
三.比较阅读《枫桥夜泊》和《不朽的失眠》
1.自读第1至9自然段,交流:
(1)小说中,张晓风由一个“愁”字生发出许多妙想,揣测出诗人因何而愁?
(2)小说中如何描写诗人的愁?
2.小结:诗人因何而愁,因何而无眠,从诗句中很难揣测得到,读小说就明白了——
唐代诗人张继一次科举考试落榜,乘船离开京城(长安)来到苏州西郊时已是夜晚,诗人万分忧伤,难以入睡,一夜失眠,面对眼前的景物写下了不朽的诗篇《枫桥夜泊》。小说第7段直接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第8%B
标签:
备课资料
不朽的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神奇的纳米(网友来稿)
下一篇:
质疑《祭十二郎文》的两处课文注释(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