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049  
标签:教学论文
书墨飘香话文言(网友来稿)
四川省宣汉中学 汪芒

      教材改版,高考改革,文言文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负载和传承着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用人类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哺育后代。语文教育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运用规范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提高辨别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品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而文言文又是高中学习的几大版块之一。

      在一些人的眼中,文言文一直不被重视,有人甚至认为文言文与飞速发展的时代形势不太协调。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其根本原因在于把古代与现实生活、继承与发扬对立起来了。就目前学生的情况看来,对文言文的兴趣也不浓厚,甚至厌倦。现阶段的高中学生,除了上课而迫不得已去学习文言文外,其他时间是很少去读的。虽然有极少的一部分学生也喜欢读文言文,但由于缺少氛围,也由于其他各科的学习压力,从而影响了他们读的数量和质量。在初中阶段,学生在课本里接触到的文言也只有几十篇,因为学生积累少,造成学生对古代人的生活、情感以及表述习惯等常识性的问题不了解。同时,学习文言文并不只是靠老师传授—点方法然后举—反三就行了。它既要讲究阅读欣赏的方法,也要对古代的人的生活、情感这些知识性的东西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感受其中的美,从而达到熏陶的作用。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心理过程比学习现代文要复杂些,这是因为,时代距离遥远,缺乏语感基础,不易感知;不直接以文言为媒介进行思维,学后在生活中很少应用,因而容易遗忘;教学方法单一,除了串讲、评点之外似乎别无他法,难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其实文言文不是一个个汉字的排列,它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精晶,是历史淘洗后的结晶,是中国古人生活、感情的积淀,是中国古人生存的记录,是古人生活的一种真实的再现。每一字都有丰富的意蕴,可以说每个字都有生命.有的学生读到一段文事往往只读懂了字面的有限的含义,却参不透文字后面的意蕴,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古文的修养所致。许多文言文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或者历史生活的生动画卷,对学生了解祖国古代的社会风俗、人情风貌等具有现代文不可企及的真切感。在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过程中,从大方面来说,可以继承我们民族的文化精髓,扩大学生对祖国古代社会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思想、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传统的感情;从小的方面来说,可以修身养性,提高个人品位。就这一点看来,文言文和生活不仅有联系,而且联系紧密,是现实生活很重要而且有机的组成部分。

      学好文言,不仅对于文言文考试有益,对于写作也大有裨益。学生可以在文章中对于古人之节义事、古人精辟之见解信手拈来,丰富了作文内容不说,而且语言也会凝练典雅、简洁隽永。“腹有诗书气自华”,学好文言,不仅应对了高考,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加深了他们的素养,或许不是单纯的应试之举。

      立足生活,注重积累,加强个人修为,是文言文教学的灵魂。积累是领悟规律、培养能力的基础。古人重视“积学以储宝”。“学既积于心,犹木之敷荣。根本既坚好,蓊郁其干基。”植树必须固本荣枝,使根、干壮实,茎、叶繁茂,才能开出鲜艳之花,结出丰硕之果。学习文言文更要丰富积累,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对“积累”的内涵可以理解宽一些,既要积存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积贮丰富的阅读体验,积蓄高尚的道德情感,积聚优雅的审美趣味,更要积累语言的素材,积储古代诗文的优美篇章。有了丰厚的积累,才能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重视诵读,用心领悟,形成文言语感,是文言文教学的根本方法。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获得比较牢固而丰富的文言语感。“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是笨办法,但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陶渊明读书,常常“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而“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领悟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运用猜测、比较、分析、鉴别等方法,而达到“会意”。朱熹曾用诗歌比喻读书的道理:“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诗人认为:漫步寻找,不用心思,真正的源头是行不到的。只有扶着手杖,随处追寻潺湲的水流,方能悟出万派归宗的真理。

      文言文有其规律,关键在于读者要做有心人,认识其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随时积累阅读体验,才能渐领悟其中规律。

      (联系方式:wangmang999@yahoo.com.cn)

      作者邮箱: wangmang999@yahoo.com.cn

      
标签:教学论文 书墨飘香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记承天寺夜游(网友来稿)
下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