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3865  
标签:教学论文
漫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湖南省宁远县冷水镇中心学校 黄有文

      邮编:425605 联系电话:13874358085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从审美教育的特点、作用和方法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最大限度展示出语文教学的美育性。本文认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表现为形象性、情感性和愉悦性。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深化语文教育的效果,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我认为一要培养学生对形象的感知能力,做美的发现者;二要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提高识别美丑的能力;三要诱发审美的情感,学会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如果能了解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特点、作用,掌握其方法,就能增强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艺术美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活动。审美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可分割的重要任务。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忽视美育,忽视直觉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一个较普遍的现象是:当代中学生缺乏在形象直观之中领悟艺术作品深刻理性内涵的能力,他们往往抛开感知形象和情感体验来抽象理解作品内容;或者只是一味地沉溺于对作品的“自恋式”感受之中,缺乏对其深沉意蕴的领悟。因此,从提高审美教育实效的角度来看,中学语文教师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现有的审美能力发展的特点、作用、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本文试图从审美教育的特点、作用和方法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一、审美教育的特点

      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审美教育,既不同于语文思想教育,也不同于语文知识教育,其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形象性。即以形感人。美离不开形象,教师应“努力使儿童的思维过程在生动的、形象的表象的基础上来进行。”①学生接受知识,往往从具体形象开始。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塑造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和描绘了大量的自然景物。阅读人物描写的文字,就好象人在画中行,身在景中游,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美不胜收的感受。这就是以形象感人的审美特征。如果离开了这些具体形象,就没有了审美的对象,因此,学者认为,审美教育就是一种形象教育。审美教育的过程,就是通过审美活动,以形象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如果说智育启人,德育以理服人,那么,美育就是以形感人。例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写了济南冬天下小雪的情景:山坡上的积雪,风儿吹动的山面,日落时的融雪。体现了济南冬天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无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阅读这段文字,作者仿佛把我们带到了济南冬天里,与作者共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也仿佛在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幅美妙的雪景画,令人乐不忘返。作者运用形象的比喻、生动精致的描绘,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就以形感人。

      2、情感性。即以情动人。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陆机《文赋》中写道:“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以思纷;悲落叶以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我国传统诗论、词论推崇的“沉郁”风格,就是主张诗词要循着情感的流动,写得往复深沉、错落有致,以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鲁迅曾说:“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感到愉悦。”②可见,情感性是语文美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凡优秀作品,往往都渗透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例如《大堰河》的母子情、《背影》的父子情、《藤野先生》的师生情、《一面》的战友情、《过零丁洋》的爱国情、《与妻书》的殉国情、《纪念刘和珍君》中对反对派屠杀革命青年的无比愤慨之情等等,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以情动人,就是凭借这些强烈的思想感情,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对学生引起情感的熏陶,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感动和震动。中学生阅读作品时最容易产生的一种情感共鸣是“表同作用”。即学生把自己比拟成作品中的人物,分享他胜利的欢乐和成功的喜悦,化身为作品中的人物。

      3、愉悦性。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以形感人,以情动人的同时,也以形悦人,以情悦人,这就是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第三个特点——愉悦性。美学家康德曾经在解释“鉴赏判断”这个概念时说:“从每一个表象我可以说:它(作为认识)是和快乐结合着的,这至少是可能的。关于我所称之为快乐的表象,我说,它在我内心里产生着真实的快乐。至于美,我们却认为,它对于愉快具着必然的关系。”③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也是愉快教学。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带领学生进入作品的优美意境,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来领略其中无限的美妙,以此悦目。二是教师在教学中深受作品真情的感染,教学时声情并茂的朗读、吟咏、绘声绘色的描摹渲染,以此悦耳。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我是这样使学生悦耳悦目的。这是篇诗情浓郁、结构精巧的散文。教学时怎样把学生导入作品的意境并体会作品情感呢?我采用了三者结合和三个调动的方法,三者结合就是把文章和诗、画结合起来教学;三个调动就是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思维器官,并配乐朗诵,启发他们展开想象。文章着重描写了月下荷塘幽静素淡的美。导入新课时,我选用了与文章意境近似的我国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作为该文配乐,首先在课堂上播放这首乐曲,收到了相得益彰、异曲同工之效。在乐曲的熏染下,同学们的感情得到陶冶和升华,沉醉在美的愉悦之中。这时,我再用此曲作配乐,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文,进一步调动学生情感,初步沟通了作品情、教师情和学生情。而后,我抓住课文所描述的对象:荷叶、荷花绘制了一幅彩图,引导学生读文看画,步入画境,体会荷塘月色的美;又以南朝乐府诗中的《西洲曲》感受作者对美好人生的向往。移步赏景时有重点地注意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与思维器官。作者不惜笔墨对荷叶进行了精致、生动的描绘,我就扣住有关词句着力开拓意境,问学生眼前看到了什么?耳畔有什么声音作响?看到“田田的叶子”、“波痕”、“流水”心情怎样,引导学生读描绘情景的词句,说描绘的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使“凝碧的波痕”、“脉脉的流水”在脑际浮现;使“荷花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在耳边轻荡,体会作者由荷香转到歌声,即由嗅觉转到听觉。从而使学生即是看画人,赏心悦目,又是画中人,仿佛身临其境。使画面“活”起来、“动”起来的传神之笔要十分珍惜、充分利用。形容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语句中的“流水”与“泻”用得颇为精湛。我就要求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感受发挥想象,细细品味,体会作者运用文字的匠心。这样学生具体感受到月光的动态美,幽静、素淡、朦胧的情态,鲜明的形象历历在目,是何等悦耳悦目!


展开全文阅读
      二、审美教育的作用

      中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说过:“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④《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体现智育、德育和美育的统一,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目的和任务之一。因此,对中学语文教育中审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作科学的分析就十分必要。

      审美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既不同于一般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也不同于专门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更不同于崇奉虚幻的宗教教育。它是培养人们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情感的教育。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实际上就是美学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它的作用就是按照美的规律,用美的信息,激发、引导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培养学生符合人类崇高理想的审美意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素质,把握辨别真伪、善恶、美丑的审美准则,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和经验证明,重视和加强审美教育,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又可促进智力结构的改变,发展学生的智力;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强化学生的记忆力和实践力。具体地说,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深化语文教学的效果。 有人认为语文教学的多元化、层次化,顾此失彼,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没有多大的帮助,教育的效果也明显降低。我看,这种看法无疑是偏颇的狭隘的,也说明了这些人对中学语文教学与美育之间的关系还未全面认识和理解,它的片面之处就是把两者分割开来,对立起来。鸟有双翼,车有两轮,去掉其一,鸟不能翔,车不能行。唯有在抓语文教学的同时进行美育,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才更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促进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著名的语言学家叶圣陶曾指出,进行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的目标”;并强调学生有了审美本领,“岂但给你一点赏美的兴趣,并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向更深远的方向发展”,达到美感的享受,“使自己能辨真伪,识善恶,分美丑,自觉地投身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新生活的伟大事业”⑤,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审美教育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必定目标之一,而且有助于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深化语文教育的效果。

      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难舍难分、血脉相承的特殊关系。中学语文课本选录的文章,大多数为文质兼优的典范作品,它们是反映自然、社会、艺术、科学、语言等美的结晶。特别是文学作品,美育不仅是其固有的教育内容,而且与语文教学的关系互为依附,不可分割。文学作品中优美的语言,不仅展示了崇高的美的艺术境界,美好的艺术意境本身又增强了语言的艺术表现力。在语文教学中抓住精彩的关键性字词,把学生带入了美的意境,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另一方面,在优美动人的意境中引导学生深入体味,又能更深刻地领悟作品中高超的写作技巧,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这样,语文教学与美育就能有机结合,就能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使教学更富生命力。比如,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别具韵味而富于艺术魅力的散文名篇。我在教学中,先利用录音带范读,在优美的朗读中把学生引入文章中刻画的艺术氛围中,然后放映有春天景色的录像及名诗名句,让学生去品味。然后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的诗句、名句,把个人对春色的体味在课堂上说出来让全班赏评。学生的心灵在活动受春之美的熏陶,自然得到净化,更好地理解作者描写的意境,深刻地体会了文章的主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情趣。

      因此说,只要我们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艺术手段,把学生领入美的殿堂,引导学生进行审美联想和想象,去探讨和体验,既能有效地进行美育,又能将美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更进一步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第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产生肯定的,积极的情绪、体验,诱发学生探索语文世界的欲望和热情,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任何一种意志行为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发的,构成意志动机的除了理性因素外,还有非理性因素(即情感因素)。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审美这项富于情感性的活动,能强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积极性,对语文教学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审美的主体,学生在语文教学的审美过程中,发现了美的内容,受到了美的熏陶,必然会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从而使语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一文时,注意从美育的角度去启发学生。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诗中写景的角度入手,展开想象,体会西湖之美,看看文章怎样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点去描写生机盎然的春景,然后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意境,怎样才能有表情地朗读。在朗读成诵之后,让学生叙述诗中的美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写的是赏景地点和远景:在西湖的外湖和后湖之间,峰恋叠嶂,上有孤山寺,寺北面有一座面向西方的精致贾公亭,远远望去湖面上荡漾的波浪与低矮的白云连成一片。“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引导学生从中想象:早到的莺鸟歌唱着西湖旖旎的风光,刚从南方飞来的小燕子在湖边啄泥筑起新的巢穴,这一切勾勒出西湖早春的气息。堤岸上“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欲”字,写出了春花次第开放,争奇斗妍,几乎使人眼花缭乱,绿草如茵刚能淹没游人坐骑的马蹄……在这样的引导下,大部分学生能沉浸在生机勃发的西湖春景中,陶醉在美的享受中,更踊跃地讨论有关的诗句。丰富的审美想象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审美情趣,达到了相互促进的目的。

      第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所谓想象,就是指通过自觉的表象运动,借助原有的表象和经验,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审美想象是审美情感的深刻化。高尔基说过:“想象——是赋予大自然的自发现象与事物以人的品质。感觉,甚至还有意图的能力。”⑥通过语文教育中的美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他们的智力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当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把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力,就能唤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从而锻炼他们的审美想象。比如,我在教学曹操的《观沧海》时是这样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想象的,公元207年,时值曹操北征乌桓取得胜利,中国北方的统一局面已实现,南下统一中原的宏图已在描绘之中。诗人登上碣石山,面对无边无际的大海,浮生联翩,而此时此刻,最能表达诗人心潮澎湃、豪情横溢的诗句,唯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其实诗人是以大海自比胸怀,诗人的豪迈之气自景物描写之中隐隐透出,诗人的远大抱负也隐含其中。通过这样引导学生的想象,大部分学生都能把握诗的感情色彩,进入诗人当时的情境,体会诗人当时的心境,领略诗人当时的英雄气概,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无形中得到了丰富,从而达到了培养智力的目的。


展开余文
      三、审美教育的方法

      人们总是追求美,但在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局面:讲台上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审美出现偏差,甚至良莠不分,把怪诞当时髦,把粗野当豪放,将玩世不恭和放荡不羁视为潇洒和有风度.我们认为这是教育中偏重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手段陈旧,给学生的审美教育不足造成的。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因而没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全的教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把美育贯穿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发展,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

      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尝试:

      (一)要培养学生对形象的感知能力,做美的发现者。

      对于人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现行中语教材中,不乏文质兼优、字字珠玑的佳作,也不乏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都具有丰富的美的因素。因此,要引导审美的主体--学生提高眼力、有所发现.文学是用形象化手段反映社会生活的语言艺术,人们总是凭借作者所描述的艺术形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显现在自己脑里,获得直觉的形象感知.学生在接触《祝福》时,对祥林嫂这一形象,先是从她的乌裙、蓝袄、月白背心、脸上的表情、眼神的变化等神态,从她抗婚磕头,捐门槛等行为,及丧夫失子后的“我真傻”、“人死后,到处有没有魂灵”之类的语言等表象,产生了对她的深深同情,由此而生发对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憎恨感性的美学意义。因此,授课者应注意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所提供的“境”,感知“形”,从“形”中感知“美”,从“美”中产生“情”。当然这只是感性的认识,是审美教育的第一步。

      (二)要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提高识别美丑的能力。

      生活实际反映的问题给我们提供了许多不容回避的事实。如什么是美?穿补丁衣服美不美?穿漂亮衣服美不美?白杨树、松树美在哪里?同是岳阳楼,同为洞庭水,为何阴晴两景会使“迁客骚人”产生忧喜两种览物之情?同是秋天景色,为何在这一个作者手下绚丽灿烂,而在另一个作者手下却是肃杀凄凉?……诸如此类问题该如何理解。

      毛泽东同志认为,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鉴赏就是要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思索和分析,进一步领会作品所蕴含的意义。这就需要授课者能够引导学生对所讲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当我们明白了建国初期,农村经济一穷二白,创业艰难的特定环境,我们对柳青笔下的粱生宝“五分钱买一碗汤面”、“车站过夜”、“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用”就不会感到可笑,对梁生宝近似悭吝的举动就会肃然起敬,并能从中得到教育。反之像莫泊桑笔下的玛蒂尔德,这样一个醉心于过上层社会生活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作品讽刺了她的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如忽略了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青年学生就容易对玛蒂尔德所向往的奢华生活产生共鸣,对她在舞会上的成功表示羡慕,对她丢项链、赔项链表示惋惜,这就达不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提高学生识别事物美丑的能力,就应引导学生对这些生活现象展开联想、思索、分析、判断。祥林嫂为何在祝福中死去?她的悲剧遭遇从何产生,如果我们引导学生从鲁四老爷的所作所为,贺家堂伯的驱赶,柳妈的解脱之计等展开联想、思索,分析这与造成祥林嫂悲剧有哪些因果关系,便会使学生认识到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便是扼杀祥林嫂的罪魁祸首,这个阶段由感性认识进入理性认识,是审美教育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

      (三)要诱发审美的情感,学会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文章不是无情物”。文学作品是以优美的文字,通过各种修辞手段表达强烈感情的产物,在教学过程中,应把这种感情化为学生的强烈情绪活动,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在形象感知、审美判断的基础上,产生出对社会、人生的某些感悟,使自己的心灵不知不觉得到升华,眼界更加开阔。

      人的审美,总是与自己的审美情境,审美情趣,审美经验有关。同样的自然景物,由于以上的差异,产生的美感也不同。青年人与老年人同在湖边欣赏山水的美,产生的美感是不相同的。人的心情舒畅和沉郁痛苦,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出迥然有异,同为岳阳楼,同为洞庭 水,风和日丽、春和景明“则其喜洋洋”;“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之时,则“忧谗畏讥,满目潇然,感极而悲者矣”。显然“物暗则己悲,景明则己喜”,美好的自然景观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穷山恶水给人则是悲凉凄怆的感受。

      诱发情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反复吟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有感情的诵读,常能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氛围。巧设问题,引发联想想象也是一法。如朱自清的《背影》,“背影”只是一个表象,表达的“父爱”也是浅层的父子情深,是人之常情,时隔八年的朱自清为何才写呢?父亲如此钟爱儿子,是人之常情,还是另有理由呢?问题的提出,便把读者带入特定的环境,渐渐地学生便能从事与情中找出深藏其中的“理”: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光景惨淡中,儿子便成了父亲老境中唯一依靠和寄托,为了谋生,又不得不离开这依靠和寄托。依恋怜爱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审美情感由此得以诱发。通过引导、联想、想象,学生便会从文学作品中,从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辨别美,并为表达美和创造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便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创造美,表现在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去表现美的感受,这便是作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意境择词选字,借景表情,借文移情,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见解,把已知的材料加以合理的想象加工,创造新的图景,新的形象。持之以恒,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获得艺术享受,在消化知识的同时又得到美的熏陶,强化识别事物的能力,从而也就提高了作文水平。

      总之,语文审美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它包含着多种多样的因素。本文仅从审美教育的特点、作用和方法三方面作了论述。我感到语文美育的研究领域非常宽广,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只有多积累,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为今后进一步的理论探讨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语文学刊》贾明强写的《审美心理的总体特征》1994年第6期。

      2、苏霍林斯基《给教育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3、《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4、《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注释:

      ① 苏霍姆林期基《给教育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2页。

      ②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96页。

      ③ 康德《判断力批判》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28页。

      ④苏霍姆林期基《给教育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45页。

      ⑤《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1980.08.01 第162页

      ⑥《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第二节高尔基。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版,第68页。

      
标签:教学论文 漫谈中学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守财奴》中的对比与衬托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