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188
标签:
教学论文
尊重学生的阅读心理需求——课堂观察•教师的引导(网友来稿)
程璐
教师的引导,既体现在一堂课的整体设计上,也体现在一个个小环节的局部处理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课堂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着一堂课的流向,它也决定学生课堂上活动的深浅。所以,一个优秀的教师,必将是一个善于引导的高手,他能带领学生在“预设”的程序上自然生成;他能在“无痕的指导”中,引领学生充分地欣赏到文中的无限风光。
有鉴于此,每次听课,我都很关注教师的引导,力图去发现课堂的流程是否明晰,学生的活动是否充分。下面我想以一堂初中语文课《听潮》为例,谈谈自己的浅见。
【环节聚焦】
教师课堂上的两次“引导”:流程引导和局部引导
【时景描述】
引导一:上课铃一响,教师便主动与学生聊天,相互沟通,在双方增进了感情后,教师随即将学生引入现实生活,问道: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听到很多的声音,带着联想,仔细听听,说说你能听到什么?”
问题一抛出,学生们进行了短暂的沉思后,便纷纷举起了手,抢着回答。可以说课堂气氛被调动了起来。
接着教师板书课题《听潮》,将学生自然地引入课文,并范读课文,让学生走进《听潮》的世界,问:“听读完后说说‘我’听到了什么样的海?”
在 5 分钟的朗读后,学生们进行了 3 分钟的全班交流。很明鲜学生的热情被调动了起来,手举过不停。
我想,下面教师可能会带领我们走进听潮的现场,欣赏那一幅幅美妙的图画:海睡图、海醒图、海怒图。我想学生也会有与我同样的期待。
出乎意料的是,教师在赏图之前,设计了编写提纲的环节,于是从 10:21~10:38 ,花了17 分钟的时间,去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师生双方在此纠缠过久,课堂气氛迅速降温,从只有两位同学发言的课堂学情便可得知,学生对此不感兴趣。
引导二:接下来是欣赏三幅图画:海睡图、海醒图、海怒图。三次赏析,教师都问了同样一个问题:“请画出感受最深的语句,谈谈你欣赏的理由?”三次交流,学生都说了自己喜欢的句子与理由,三次评点,教师都进行了“扩音”或赞许,并示意下一位继续说。仿佛交流,就是让学生自说自话一气,你方说罢我登场,不需要教师的引导。这三次赏析,耗时颇多,仅海睡图就从 10:41 到 10:53 ,花了 12 分钟。此间,教师只是充当了听众,给了赞许,并没有告诉学生怎么去说,也未能提供欣赏的角度和品析的方法。
【分析与建议】
从第一次引导来看,可以肯定的是,教师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环节设置也非常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先是趣味引入(由生活引向课文),再是整体感知(划分段落层次),接着分块品析(赏析三幅图画),最后拓展链接(让学生对课文的美说一句评论的话),可谓天衣无缝!
预设得这么到位的一节课,执教者又有这么扎实的基本功,想必这节课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结果却出现了令人觉得尴尬的冷场现象!问题出在哪儿?我认为问题就出在教师在预设时,只做到了“师本”(以师为本),只备了教材,只备了教法,却没有备学生。一句话,没有做到“生本”(以学生为本),没有尊重学生的阅读心理需求。
我们不妨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在学生的第二次热情被调动起来后,学生最想做的是什么?是刻板的划分段落层次?还是赏析美丽的海景图?答案不言而喻!而我们的教师却不管这些,依然选择了划分段落层次,依然按着自己的设计,一步步演下去,全然不顾学生的心理感受。
本来,由“生活中的声音”,自然谈到“书本中的声音”。再由“朗读书本”,巧妙地过渡到“说出听到的海”,教学流程推进无不朝着健康的轨道运行着,本来接下来应让学生赏析,可是教师硬是不合时宜地加入了一个“编写提纲”的环节,跳过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心理,使得前功尽弃。再赏析上,学生怎么也提不起兴致!
当然,教师如果确实觉得有划分层次的必要,我认为,是否可以作这样的无痕的处理。如提一问:“你看到了怎样的海?请几位同学分别读出你所看到的海?”这里每位学生的诵读,是不是就是一个段落层次的划分呢?这样的每一次划分是不是都没有脱离对画面的赏读呢?
遗憾的是,我们的教师并没有这样做,压根就不提“画面”了,只是为划分段落层次而划分段落层次。
看来,教师并没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心理需求,尊重的只是自己的教学设计!这也体现在第二次引导中。
值得称道的是,在这次引导中,教师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赏读画面的视角:让学生画出感受最深的语句,并谈谈自己欣赏的理由。可是教师没有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没有对学生的发言进行适当的穿插和引导,使得学生的交流,成了各种流派的表演,他们这样长时间的自说自话,前面的学生说了,后面的学生接着说,后面的学生只是对前面学生的变相重复(只是内容换了,语言还一样),教师没能从方法上进行引导,仿佛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鉴赏高手。如果我是学生,我一定很希望教师能告诉我一点“说话”的方向,但是教师没有这样做,教师只是一味地赞许,一味地肯定。这样的交流只是“平面”的推进,并未“立体”地升华。这样的交流对学生有何帮助?这样的交流有多大价值可言?表面的热热闹闹,背后呈现的是一种虚假的繁荣。
展开全文阅读
学生感受最深的句子,可能是再现了某种意境,可能是使用了某种修辞手法,可能是用到了有表现力的词语等等,教师在学生发言之前能否预设一下呢?在学生发言的时候,不失时机的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或揭示呢?这样后面的学生说起来,是不是更有方向感了呢?这样的交流是不是更有层次感、立体感了呢?这样引导了之后,学生的交流是不是更有收获呢?
【思绪延伸】
我觉得,不管新课标的理念多么新,也不管教学设计多么奇,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以学生为本”。大到国本、省本、市本、校本教材的开发,小到一堂课的设计、环节的推进,这一切都离不开生本。离开了学生,一切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所以,在课堂教学的引导上,我们一定要将眼睛盯着学生,在教学的许多细节处理上,也都要注意捕捉学生的心理,使课堂细节的推进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让课堂在学生的心理期待下自然生成!使得我们的课堂更和谐,更温馨!
那些口里喊着“以学生为本”,手里教着“以学生为本”的教材,骨子里却还是做的“以师为本”的一套做法,实在是不可取!看来,这还是一个教学观念的问题,我们再也不能“旧瓶装新酒了”,再也不能用“穿新鞋走老路”了!
作者邮箱: chenglulaotu@163.com
标签:
教学论文
尊重学生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探索(网友来稿)
下一篇:
高一语文新教材(广东版)第六课教学设计:罗曼.罗兰(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