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377
标签:
教学论文
怎样做到论证语言鲜明生动
北京广渠门 陈长智
议论文的语言除了要做到准确和连贯,还应该做到鲜明和生动。但是,议论文语言的鲜明生动,不像文学作品那样以形象地再现生活为目的,而是为了使论证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一) 论证语言要鲜明
论证语言的鲜明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章所表述的观点应该十分明确,富有说服力;二是文章所表达的感情应该爱憎分明,富有感染力。下面分别谈一谈:
第一,怎样表述观点
思想和语言是互相依存的。议论文观点的鲜明性,要求论证语言也必须具备鲜明性,因此,我们写议论文特别应该注意:观点的表述要鲜明。
写议论文首先会遇到如何设置标题的问题。议论文的标题,或直接揭示中心论点,或提出问题,或划定议论的范围,都和主题有密切的联系;因此,除了要做到贴切、简洁,还必须做到旗帜鲜明。比如,《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讲讲实事求是》等标题,直接揭示了中心论点,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读者一目了然,这样的标题就十分鲜明醒目。
为了做到标题旗帜鲜明,一般可采用肯定句式,“要”、“应该”、“必须”等能愿动词使用频率比较高,如《作家要铸炼语言》、《论费厄波赖应该缓行》、《当说必说》;也可以采用反问句式,如:《重理岂可轻文》、《人生能有几回搏》;此外,还可以采用判断句、否定句等句式,如《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近墨者未必黑》。利用词语褒贬对照形式组成的标题,也可以取得语意鲜明的效果, 如:《纳谏与止谤》、《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等,都属于划定议论范围的标题,由于采用了褒贬对照的形式,作者的观点和爱憎已经明确地包含在其中了。
议论文不是文学作品,一般不采用曲折含蓄的手段来暗示观点,而是采用直接的、十分明确的方式,将作者的观点清清楚楚、毫不含糊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议论文的论点是作者观点的集中体现,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论点的表述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必须做到语意十分肯定和鲜明。例如,《论“费厄波赖”应该缓行》一文,在第一节就提出了中心论点:“‘落水狗’未始不可打,或者简直应该打。”“未始”似乎有灵活态度之意,但“或者”一转,用“简直”、“应该”非常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态度,这样就使中心论点的表述十分鲜明有力。又如,《个人和集体》一文,在论述如何认识领袖和英雄时指出:“我们的同志还必须了解:共产主义事业中的真正的领袖和英雄,决不是个人主义的领袖和英雄,决不是可以自称和自封的。”作者用“必须”和两个“决不是”,把观点表达得非常肯定,不容置疑。为了使观点表达得确定无疑,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大概”、“可能”、“差不多”等容易使人感到态度暖昧、模棱两可的词语。
采用正反对举的方法,也是增强论证语言鲜明性的手段之一。例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在谈到学习理论方面存在的问题时写道:“他们违背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谆谆告诫人们的一条基本原则:理论和实际统一。他们既然违背了这条原则,于是就自己造出了一条相反的原则:理论和实际分离。”这里把两条原则对举,孰是孰非,表达十分鲜明有力。
第二,怎样表达感情
感情的表达要鲜明,做到爱憎分明,褒贬判然。要做到这一点,在语言方面首先应该注意调配词语的色彩。同是表达一个意思,有的词语含有褒扬、庄严、喜爱的色彩,有的词语含有贬斥、讽刺、厌恶的色彩。这些词语用得好,就能鲜明地表现我们的感情。比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谈在到主观主义态度时用了“夸夸其谈”、“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等一系列贬义性的词语;谈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时用了“有的放矢”、“实事求是”、“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等一系列褒扬性的词语,两相对比,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感情。
如果不注意调配词语的色彩,感情的表达就会不对头,甚至会是非、敌我不分。下列例子就没有调配好词语的感情色彩:
例一:私搭乱建的房屋如雨后春笋般地又出现在这个居民小区里。
“雨后春笋”是用来形容美好的新生事物的褒义词,用在这里,感情的表达当然就不对头了。
例二:敌人的这些不刊之论,简直就不值得一驳。
“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能更改的言论,是褒义词;用在这里,简直就是赞扬敌人了。
例三:青年们,让我们大家都来做这改革大潮中的始作俑者吧!
“始作俑者”语见《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作俑”是指制造殉葬用的俑像,后用来比喻首开恶例,具有明显的贬义;用在这里显然是弄错了词语的感情色彩。
运用反语等修辞手法,也是增强论证语言感情色彩的手段。如《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的一段话:“好办法,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美国打仗杀中国人……”“好办法”就运用了反语,它揭示了艾奇逊的险恶用心,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嘲弄和蔑视。又如《论费厄波赖应该缓行》一文中的一段话:“叭儿狗一名哈吧狗,南方却称为西洋狗了,但是,听说倒是中国的特产,在万国赛狗会里常常得到金奖牌,《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狗照相上,就很有几匹是咱们中国的叭儿狗。这也是一种国光。”这两句话表面像在介绍叭儿狗的名称、产地和经历,实际上是在揭露叭儿狗式的反动文人的封建性和买办性。文中多处运用反语,如“很有几匹”、“咱们”看似满意、肯定,实际上却充满了嘲讽和憎恶之情;“这也是一种国光。”辛辣地讽刺了这类走狗文人以国耻为荣的丑恶行径,表达了作者对他们深恶痛绝的感情。
(二) 论证语言要生动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只有生动的语言才能说服和感染读者,那种词汇干瘪,语言无味的文章,即使观点正确,也是不会有读者的,因此,写议论文,论证语言应该力求生动。
怎样才能做到论证语言生动呢?它首先要求我们要掌握丰富的词汇,此外还包括很多方面,下面介绍其中的几种方法。
展开全文阅读
1、 运用比喻
比喻是增强语言形象性的最常用的手法。在议论文中,运用比喻来说明事理,常常能使深奥复杂的道理变得形象具体,使议论显得生动活泼。比如,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作者用“留声机”比喻留学生一切照搬外国,用“钦差大臣”、“瞎子摸鱼”等比喻主观主义者不了解实际乱发号施令,这些通俗而贴切的比喻,都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再如,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的结尾:
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作者连用“露出桅杆的航船”、“喷薄欲出的朝日”、“快要成熟的婴儿”三个具体事物作比喻,表达了中国革命高潮必将很快到来的观点,展现了中国革命不可战胜的磅礴气势,语言形象生动,感情色彩鲜明,极富感染力。
2.适当运用成语或古诗文名句
我国的古代语言,往往凝练隽永,音韵和谐,形象生动;尤其成语言简意赅,古诗文名句典雅而富于文采,适当运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例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用“粗枝大叶”、“夸夸其谈”、“生吞活剥”、“一知半解”等成语来形容主观主义者的不调查研究、空谈理论;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用“言之无物”、“装腔作势”、“无的放矢”、“祸国殃民”等成语来列举党八股的罪状;这些成语的运用,都使文章的语言显得简练而生动。又如,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作者引用明人解缙的一幅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为主观主义者画像;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作者引用了老子的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来讴歌中国人民不怕困难的英雄气概,引用李密《陈情表》中的名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来形容司徒雷登的强烈的失落感和惨败的心境;这些古代诗文名句的引用,增添了文章的文采,使语言更显典雅生动。
3. 注意学习人民群众的口语
群众的口头有许多生动活泼的语言,凡语言上有成就的作者都十分重视向群众学习语言,并经过加工和提炼运用的作品中。例如《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就用了“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等俗语,“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这样的歇后语,使文章显得通俗幽默,生动活泼。
如果能够把口语和成语结合起来使用,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作者用“‘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批评主观主义者不研究现状的作风,成语和口语交错使用,使语言显得既庄重又诙谐,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
作为中学生,我们要想改变一口的“学生腔”,应该注意学习和适当地使用群众的口语。但也需要注意,并非凡是群众口语都是可取的,如目前社会上流行的“盖了”、“震了”、“老冒儿”等,有的意思表达不明确,有的内容不健康,这些都是应该坚决淘汰的。
4. 注意句式的选择和变换
作为句子,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句式,表达效果也各不相同,比如,长句细致严密,短句简洁明快,整句整齐匀称,散句自由活泼,设问句发人深思,反问句语气强烈,对偶句铿锵凝练,排比句气势磅礴等。一篇文章,如果句式单调,总是一个节奏,就会平平淡淡,缺少波澜。恰当地选择句式,充分发挥其表达作用,注意句式的变换和综合运用,写出的文章往往会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例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就综合运用了多种不同的句式,其中多处使用了排比句,如“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用排比句,层层深入揭示了主观主义的危害,语意跌宕,发人深省。还用了对偶句,如“华而不实,脆而不坚”,“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用了设问句,如“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你们看,像不像?”;用了反问句,如“这种主观主义的作风,不是还在许多同志中间存在着吗?不同句式挥洒自如地综合运用,使文章显得十分生动活泼,也使观点得到了淋漓酣畅的表达。
标签:
教学论文
怎样做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增强教学过程中的应变能力(宁鸿彬)
下一篇:
渗透·释疑·点拨——语文课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体会点滴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