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395  
标签:教学论文
词谱隅说


      董世群

      (陕西省乾县西大街41#乾县第二中学 713300)

      词在实际上是诗的一种体裁。它的特点是长短句,字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规定。

      每首词都有个词牌。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很多(有一千多个格式),为了便于称说,就起了一个名称叫词牌。如《忆江南》、《西江月》等都是词牌的名称。

      词牌可以等于题目,如白居易的《忆江南》。但一般来说,词牌并不是词的题目。词可以没有题目,有可以在词牌之外另加题目,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怀古”就是另加的题目。

      每一个词牌的格式,叫做词谱。词谱记录了每个词牌在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方面的规定。有了词谱,就可以依谱填词。

      下面介绍几个常见词谱的平仄格式。

      1.忆江南

      相传此调原名《谢秋娘》,又名《梦江南》、《望江南》。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白居易依其调作词有“能不忆江南”句,始改此名。单调,二十七字,共五句,三、五、七、七、五,平声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仄仄平平平仄仄 日出江花红盛火,

      平平仄仄仄平平 春来江水绿如蓝。

      仄仄仄平平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2.如梦令

      《如梦令》取自后唐庄宗的词句:“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韵,一叠韵。所谓叠韵,就是第五、六两句用叠句,且押韵。

      仄仄仄平平仄 昨夜雨疏风骤,

      仄仄仄平平仄 浓睡不消残酒。

      仄仄仄平平 试问卷帘人,

      仄仄仄平平仄 却道海棠依旧。

      平仄 知否?

      平仄(叠句) 知否?

      仄仄仄平平仄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3.卜算子

      唐骆宾王作诗喜用数名,人们称为卜算子。黄庭坚词有“似扶著,卖卜算”的句子,因而也就有了卜算子这个名称。双调,四十四字,仄韵。

      仄仄仄平平 驿外断桥边,

      仄仄平平仄 寂寞开无主。

      仄仄平平仄仄平 已是黄昏独自愁,

      仄仄平平仄 更著风和雨!

      仄仄仄平平 无意苦争春,

      仄仄平平仄 一任群芳妒。

      仄仄平平仄仄平 零落成泥碾作尘,

      仄仄平平仄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4.菩萨蛮

      此调原为唐教坊(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曲名。相传唐宣宗时女蛮国入贡,她们梳高髻,戴金冠,满身佩挂珠玉,像菩萨一样,被称为菩萨蛮队。当时优人就制作了这个曲调。双调,四十四字,四韵,上下阕均由仄韵转平韵。凡八句,上阕七、七、五、五,下阕均为五字。

      平平仄仄平平仄 郁孤台下清江水,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中间多少行人泪!

      仄仄仄平平 西北望长安,

      仄平平仄平 可怜无数山。

      仄平平仄仄 青山遮不住,

      仄仄平平仄 毕竟东流去。

      平仄仄平平 江晚正愁余,

      仄平平仄平 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5.念奴娇

      念奴为唐代天宝中著名各妓,因其音调高亢,因此取为调名。全调一百字,故又名《百字令》。苏东坡填本调后,后人又取名为《大江东去》、《酹江月》。双调,一百字。有平韵、仄韵两体,以仄韵为常见;仄韵常用入声。 

      平平仄仄 大江东去,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展开全文阅读
      仄仄平平平仄仄 故垒西边人道是,

      仄仄平平平仄 三国周郎赤壁。

      仄仄平平 乱石穿空,

      平平仄仄 惊涛拍岸,

      仄仄平平仄 卷起千堆雪。

      平平平仄 江山如画,

      平平平仄平仄 一时多少豪杰!

      平仄平仄平平 遥想公瑾当年,

      平平平仄 小乔初嫁了,

      仄仄平平仄 雄姿英发。

      仄仄平平平仄仄 羽扇纶巾谈笑间,

      仄仄平平平仄 樯橹灰飞烟灭。

      仄仄平平 古国神游,

      平平仄仄 多情应笑

      仄仄平平仄 我早生华发,

      平平平仄 人生如梦,

      平平平仄平仄 一尊还酹江月.

      ( 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标签:教学论文 词谱隅说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把流行歌曲引入语文课堂
下一篇:“杞人忧天”与“庸人自扰”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