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备课资料
阅读:939
标签:
备课资料
干宝的《周易》古史观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 朱渊清
四库馆臣在总述《易》类时曾对历代《周易》研究做了“两派六宗”的经典划分。六宗之中有参证史事一宗,以起于李光、杨万里云。《周易》研究史上古史解经一宗,其渊源实可上溯。马融注《革》九五:“大人虎变,虎变威德,折冲万里,望风而信,以喻舜干羽,而有苗自服;周公修文德,越裳献雉。故曰未占有孚矣。”注《明夷》:“箕子纣之诸父,明于天道洪范之九畴,德可以王,故以当五,知纣之恶。无可奈何,同姓恩深,不忍弃去,被发佯狂,故曰箕子之明夷,卒以全身,为武王师,多传无穷,故曰利贞矣。”郑玄注《否》九五:“犹纣囚文王于久里之狱,四臣献珍异之物,而终免于难;系于苞桑之谓也。”注《临》:“当文王之时,纣为无道;故于是卦为殷著兴衰之戒,以见周改殷正之数。”实已开援古证经之先河。至晋干宝,则特以西周古史解经,于象数、义理争胜际,开一全新之古史派。
一.生平和著述
干宝(286?—336?)[i],字令升,祖籍新蔡。祖父干统,吴奋武将军、都亭侯。父干莹,晋丹阳丞。干宝“少勤学,博览书记”[ii],晋愍帝建兴三年(315)二月[iii],得华谭举荐[iv],以“才器召为著作郎”(当是“佐著作郎” [v])。同年以军功赐爵关内侯。晋元帝建武元年(317),王导荐干宝领国史。次年(太兴元年,318),干宝以著作郎身份同王隐、郭璞等撰国史。后以“家贫,求补山阴令,迁始安太守”,又以王导请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
干宝著述富瞻,前人考订甚详[vi],据陈俊强统计有经部著作11种,史部4种,子部1种,集部1种,总17种:《周易注》10卷、《周易宗涂》4卷、《周易爻义》1卷、《周易玄品》2卷[vii]、《毛诗音隐》1卷、《周官礼注》12卷、《周官驳难》3卷、《七庙议》1卷、《后养议》5卷、《春秋左氏函传义》15卷、《春秋序论》2卷、《晋纪》30卷、《司徒议》1卷、《杂议》5卷、《搜神记》20卷、《干子》18卷、《干宝集》4卷,干宝著作全部散佚,其中7种有辑本。
二.古史注《易》
《经典释文·叙录》:“干宝《注》十卷”,《隋志》、两《唐志》、《宋志》同。朱彝尊《经义考》卷11引胡一桂曰:“干宝《周易传》十卷,复别出《爻义》一卷,宣和四年蔡攸上其书。”元屠曾辑得《干常侍易解》三卷,明樊维城收入《盐邑志林》。屠序曰:“干氏《易》有注者仅三十卦,卦惟乾备六爻,余止一彖一爻而已,要皆自古《易》类萃中摘抄。”清孙堂为屠辑作校补。明姚士遴 “但取李氏《集解》之文而又时有涑谬”[viii],辑《干常侍易解》三卷,清人丁杰为之补正,张惠言《易义别录》“依而录之”,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参校而习刊之。”孙堂、丁杰二辑大致略同,唯孙多《井》六四节。清人黄爽辑《干宝易注》一卷,袭自孙堂本。另有清人汪□辑《干氏易传》三卷。
马国翰辑本,其实并未利用张惠言《别录》。方成圭作《干常侍易注疏证》一卷,参校岱南阁孙刻、雅雨堂卢刻《集解》、张惠言《别录》本、志林本等诸家,于马国翰辑本有所补。如:《大有》九三“公用享于天子”,《困》初六“臀困于株木”,《丰》“殷水德坎象,昼败而离居之。周伐殷居王位之象也。”《中孚》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既济》六二“妇丧其弗,勿逐,七日得”,《系辞上》“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咎者忧虞之象也。忧悔吝者存乎介”,《系辞上》“是故易有大极,是生两仪”,《系辞下》“其出入以度外,内使之惧,又明于忧患与”,》系辞下“原始要终以为质也”,《系辞下》“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系辞下》“其于木也为科上槁”,《序卦》“物樨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等条。方氏《疏证》亦偶或有缺。如《师》上六象注:“王执而正之非私意也”,马国翰辑自《周易义海撮要》,方本无。
笔者曾据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卷6所录《周易干氏注》,参照《敬乡楼丛书》三辑之九的方成圭《干常侍易注疏证》,分主题摘录干宝注《易》商末周初古史内容。及事毕而得借阅台湾黄庆萱氏之博士论文《魏晋南北朝易学书考佚》[ix]。黄氏据孙堂、张惠言、马国翰、黄爽四家辑佚干宝《周易注》,特为详细;于干宝《注》中之史事,黄氏亦曾专汇集。笔者两相对照,大致无差;以未敢隐人之美而尽删旧稿,读者自可参看黄文。
干宝以纣囚文王、孟津大会、武王伐商、周公摄政、禄父为乱、营洛归政这样一条商周之际的历史线索来解释《周易》的卦爻辞,形成干宝《易》注的鲜明特色。(干宝引史证《易》其实尚有出于商末周初之外者,但十不足一二。)
三.象数和义理之间
张惠言抨击干宝《周易注》言辞激烈:“今令升之注仅存者三十卦而又不完,然其言文武革纣、周公摄成王者十有八焉。至于礼乐政典治乱之要盖未尝及,则是以《易》为周家纪事之书,文武所以自旌其伐也。且文王作卦辞,而《蒙》托成王遭周公,《未济》托禄父不终,微子为客,则是《易》为谶数之言,妖灾之纪也。故京氏以《易》阴阳推后世灾变,令升以《易》辞推周家应期,故曰令升之为京氏者非京氏也。魏晋之代《易》学中微,令升知空虚之坏道而未得其门,欲以秽琐附会之说胜之,遂使后之学者指汉师为术数而不敢道,则《易》之坠,令升实与有责焉耳。”[x]
干宝“以《易》辞推周家应期”暂且不论,“以干支、五行说《易》,未足为干氏之病,惠言所斥,不为尽公。”[xi]干宝注《易》用卦体、互体、卦象、反卦、消息及卦气、八宫卦、八卦十二位、五德转移、五星、八卦休王爻位、爻体、纳甲及纳支、爻等[xii]诸法,实为象数《易》之家数。高怀民径以干宝为汉象数易之“落日余晖”[xiii]。
展开全文阅读
如《乾》九四干宝注:“阳气在四,二月之时,自大壮来也。”以乾坤十二爻配合十二月卦,这是以“卦气”解易。《益》六三干宝注:“在益之家而居坤中。”《益》卦震下巽上,二三四爻互坤,六三居中,这是以“互体”解易。《比》干宝注:“比者,坤之归魂也。……坤德变化,反归其所,四方既同,万国既亲,故曰比吉。”这是以“八宫卦”解易。《系辞下》“六爻相杂唯其时物”干宝注:“或若见辰戌言艮,己亥言兑也。”这是以“纳支”解易。又注:“或若以甲壬名乾,以乙癸名坤也。”这是以“纳甲”解易。
黄庆萱条列干宝依子夏、马融、子夏、荀爽、虞翻、王肃、杜预、王弼八家之说而立注。除黄述八家外,干宝还依有宋衷、陆绩等立说。如《师》上六“开国承家”干宝注:“开国,封诸侯也;承家,立都邑也。”《集解》引宋衷曰:“开国,谓析土地以封诸侯,如武王封周公七百里地也。承家,立大夫为差次,立大夫因采地名,正其功勋,行其赏禄。”即是依宋衷注。
象数之学至汉末积弊已深,王弼奋起直斥象数之妄。《周易略例·明象》:“夫象者,出意者也”,“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王弼扫象数阐理,其注《乾》文言曰:“夫易者象也,象之所生,生於义也。有斯义,然后明之以其物。故以龙叙乾,以马明坤;随其事义,而取象焉。是故初九、九二,龙德皆应其义。至于九三,乾乾夕惕,非龙德也;明以君子,当其象矣。”屈万里赞曰:“其论象也如此,可谓得十翼之义矣。”[xiv]
干宝之《易》学不仅有深厚的象数学渊源,同样明显有着对王弼义理学的承袭。
干宝《周易注》底本很可能即用王弼本。黄庆萱曾就孟喜,京房,郑玄,王弼、韩康伯和干宝五家异文进行比较,在23个字例中,有“厉”、“亢”、“仁”、“性情”、“彭”、“坎”、“险”、“蔚”、“丰”、“阗”、“巽”、“靡”、“弗”、“暴”、“敷”等16字例干宝同于王弼本[xv]。
干宝《周易注》以《彖》、《象》文字次于卦爻辞下,此体例亦始自王弼。《汉书·儒林传》称费直:“望章句,徒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说经上下”,是以传义分开以释经文,尚未将彖、象分次于经文后,马国翰辑《周易费氏注》中即引吴仁杰《古易论》证之。《三国志·魏书·少帝纪》记少帝幸太学问诸儒曰:“孔子作《彖》、《象》,郑玄作注,虽圣贤不同,其所释经义一也。今《彖》、《象》不与经文相连,而注连之,何也?”郑玄合《彖》、《象》于经,其实仅仅是附之于上下二经之下。《说卦》孔疏:“先儒以孔子十翼之次,乾、坤《文言》在二《系》之后、《说卦》之前,以《彖》、《象》附上、下二经为六卷。”将《彖》、《象》杂次于卦爻辞下,始自王弼;王弼本即今日流传之经本。
又,干宝《周易注》大量依王弼说为注[xvi]。王弼扫象阐理,其《易》例,讲承、乘、比、应,讲卦时,讲卦主,讲防得无咎[xvii]。如:《坤》六五“黄裳元吉”干宝注:“黄,中之色。裳,下之饰。”王弼注:“黄,中之色也,裳,下之饰也。”(引自《左传·昭公十二年》)《震》初二“亿丧贝”干宝注:“亿,叹辞也。”王弼《周易注》曰:“亿,辞也。”
干宝《周易注》依违汉魏众家,出入象数、义理之间,突出处即在于注重人事。
--------------------------------------------------------------------------------
[i] 曹道衡《晋代作家六考》,《中古文学史论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
[ii] 《晋书•干宝传》。
[iii] 葛兆光以为是建兴元年(313)(《干宝事迹材料稽录》,《文史》第7辑),陈俊强据《晋书·孝愍帝本纪》定为建兴三年(《试论干宝<晋记>――兼论东晋史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第23期),甚是。
[iv] 《晋书·华谭传》。
[v] 中华书局《晋书·干宝传》校勘记。
[vi] 参见郭维新《干宝著述考》,《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10卷6号;陈俊强《试论干宝<晋记>――兼论东晋史学》。
[vii] 《周易玄品》2卷,黄庆萱考订非干宝著。(《魏晋南北朝易学书考佚》,台湾幼狮文汇事业公司民国64年)
[viii] 张惠言《易义别录》,《皇清经解》卷1240。
[ix] 黄庆萱《魏晋南北朝易学书考佚》,台湾幼狮文汇事业公司民国64年。。
[x] 张惠言《易义别录》,《皇清经解》卷1240。
[xi] 黄寿祺《易学群书平议》,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xii] 黄庆萱《魏晋南北朝易学书考佚》。
[xiii] 高怀民《两汉易学史》,台湾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民国59年。
[xiv] 屈万里《先秦汉魏易例述评》。
[xv] 黄庆萱《魏晋南北朝易学书考佚》。
[xvi] 黄庆萱《魏晋南北朝易学书考佚》。
[xvii] 王弼亦偶或染象数之习,如注《坤》上六即本自爻辰。焦循《周易补疏自序》:“解龙战以坤上六为阳之地,固本爻辰之在巳;解文柔文刚,以乾二坤上言,仍用卦变之自泰来。”
标签:
备课资料
干宝的《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干宝简介
下一篇:
晋书·卷八十二《干宝传》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