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447  
标签:教学论文
写作教学的新方法


      一、导入生活体验

      课标已经指出,写作的真正源头在生活;或者说,学生的思想和感情源自其朴素而意蕴颇丰的日常生活,因此,课标进一步要求学生“参与生活、发现生活”。语文教师的使命就是创造条件、提供机遇,课标提及的这些导入的途径有: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等。

      二、激发写作兴趣

      建立作文题库的方法,首先将全班学生按照合作学习原则,异质组合,组内充分合作,在协商的基础上提供若干个备选题目,每个题目附上200字左右的简要说明,阐述出题的理由、根据以及写作思路。其次全班筛选,各小组所提供的备选题目都要经过全班的讨论、质询,获得90%以上的满意率方可入选。再次,正式建立作文题库,给全班学生,学生每学期可以从中自由挑选题目进行习作。

      三、注重积累运用

      这里的积累除了上文提及的生活阅历和生活体验和积淀外,指课外文学作品的阅读拓展和相应练笔。课标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被列入推荐范围内。课标在弱化语文学习其他刚性指标的同时,着重强化了课外阅读的刚性指标,这是引人注目的。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就是吸纳与倾吐的关系,无法设想只写不读会导致学生怎样贫乏与苍白的作文。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实验研究已经表明:学生充满趣味的课外阅读对发展其写作能力,远胜于机械的写作训练之增加,另外,建立在持续、大量课外阅读基础上的练笔,形式随意,短小轻松,对于丰富学生词汇量、提高其驾驭语言能力、养成个性化的写作习惯,具有显著的功效。而且,这一“读”与“写”相结合的积累,可以奠定学生写作的基本素养。

      四、优化评改方法

      呼唤“把作文评改权还给学生”“让教师从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已经成为课改时代语文教学界的响亮口号。

      第一、确定自评自改文章的顺序和内容(评分标准)并予以分布。

      第二、组织学生分组轮值评改、交替地运作。每次由一名学生朗读文章,提出评改意见,其余学生提出补充建议(含作者自己的看法),允许争鸣。并由轮值学生打出等次后交还作者自改。

      第三、在此基础上,教师从全班荐评的优秀习作中选出若干篇,交由作者在课堂上朗读,同学共赏析,教师作点评,气氛和谐,其乐融融。这样的评改效率高、又能强化学生的写作主体意识、收效显著。

      把写作评价和修改的权利还给学生,同时还要求提升教师评价的质量。教师的目光应聚集于“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这个基本目标上,在学生自评自改中,他扮演着一个主持人和协调者的重要角色,其当堂口头评贵在精简、一语到位,能使全班学生都信服乃至佩服教师的睿智眼力、精彩口语和敏捷才思,这对今后的写作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情感投资。

      至于书面作文评语,是联系写作教与学双方的重要渠道,正如有教师在实践中已深切领悟的那样,优质的评语应当双重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人格成长,它不但能引发学生写作的强劲内驱力,而且能唤醒其热爱未来、憧憬理想的美好情操,坚定其战胜困难与挫折的意志力量,它不但能对学生的语言运用发挥榜样作用,提升其言语的文化品格,而且能对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影响力、情感上的向心力和人格上感召力。

      
标签:教学论文 写作教学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余秋雨的王道士 ――评《道士塔》中的王道士形象
下一篇:多媒体辅助教学例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