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539
标签:
教学论文
沙场鏖战智者胜(教师中心稿)
四川省宣汉中学
现在的语文高试,作文60分,占了整个试卷的40%,可以算是半壁江山了。毫不隐讳地说,高考语文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作文的好坏,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写好考场作文。怎样才能写好考场作文呢,必要的技巧是不可缺少的,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自信是成功的秘诀
进入考场后到发卷前的一段时间往往可能出现一些紧张。过度紧张,成绩大多不够理想;但缺乏适度的紧张,往往又是造成考试成绩不佳的原因之一。此时, 要学会自我调节,可以多做几次深呼吸,或数数字,或看看考场环境,也可以想想以前做过的愉快的事,恢复自信。高度的自信心是考生成功的秘诀,只有坚定自信,才可能调动自己的全部精力。人的精神因素在特定的情况下起很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审题是成功的关键
话题作文淡化了审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展示才情的舞台,但淡化审题不等于不要审题,并不意味着写作时可以天马行空,否则就有跑题、偏题之嫌。比如,2003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是以“杂”为话题,不限文体写作,有相当多的考生不解题意,把说“杂”写成“杂说”。如果写议论文,“杂”是论说的对象和内容,可联系“生活、科学和艺术”等方面展开论述,而“杂说”是体裁,有如“漫谈”。有不少考生宿构套袭,写“杂说SARS”,这当然与题旨相悖。还有的考生将“杂”混同于“博”,写求知应博古通今,为人要胸怀博大,这显然文不对题。所以,我们应该有审题的意识。
首先,要弄清楚“提示材料”的作用,推敲材料。“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并不像以往的“材料作文”的“材料”,它只是命题者所作的“作前指导”,是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考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是举一反三的“一”,“话题”并不是题目,它只是一个写作的规范。但是,有些材料也与话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2001年高考作文题的话题材料是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青年在人生路上必须有所取舍时,将“诚信”抛掉了。对于人生来说,诚信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做人的根本,怎么可以抛弃呢?尽管这个故事并没有结论,但其中蕴含的道理是很清楚的:诚信不可抛。要按这个道理立意,才切合材料的寓意,切合命题者的用意。
同时,要注意推敲提示性的文字,它往往在材料的后面、“话题”的前面。考生一定要注意这些提示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并加以巧妙地利用。利用好这些提示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理解话题,从而写出切合题意的作文来。如2004年全国卷(四)作文材料是: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自己有钱以后很多人不喜欢他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说:“向外看,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外面有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白银。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了。”很显然,哲学家的最后一句话是理解材料的关键句子,好好揣摩它,才可能对材料有个准确的把握和理解。
题目是美丽的开始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 文章的标题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文章的成败。标题是文章内容与读者情感交流的第一个接触点,是使人“一见钟情”、“怦然心动”的第一印象。题目的拟定要根据文体、内容、中心反复推敲,尽量做到简洁、明确、生动、新颖独到。
常用的方法有:一是化用词语、成语、俗语等拟标题,如中学教材中有篇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采用成语作标题收到了良好效果。二是巧用数学公式拟标题,如用《1+1=2吗》来作为论述文的标题则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三是运用对比来拟标题,如用《生死谈》、《成功与失败》等标题能直接揭示文章的内容。四是引用古文拟标题,如《行成于思毁于随》、《千里之堤,始于蚁穴》等引用古文标明文章内容。五是借用修辞拟标题,如《孔雀东南飞》、《丰碑》等用起兴和比喻的修辞来增加文章的色彩。不过我们也要注意的:①标题一定要符合主体内容,切忌不能单纯为取悦评卷教师而矫揉造作,造成华而不实之感,甚至是文不对题;②不要把话题当标题,这种题目的作文不但标题雷同,且内容过于宽泛,很难写出高分作文来;③不要老套,要新颖。0c
另外,常有考生空缺作文题目,根据评分规定,扣2分,但实际结果却远非2分。这是因为阅卷教师对无标题作文有一种心理距离,不知不觉便降低了分数等级,很是可惜。
文体是前进的扁舟
高考作文议论文、记叙文、散文、小说等应有可以尽有,文体不限,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优势。但是由于连续几年考“话题作文”,文体不限,一种负面效果日渐显现出来:当今的高中生,许多人已写不出像样的记叙文和议论文来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会儿玩抒情,一会儿玩哲理,事件模糊,人影晃动,结构无序,乱蹦乱跳,犹如“四不像!我们应该明白:文体不限,不等于不要文体;你一旦选定了某种文体,就必须写成这种文体!
例如,2004年高考江苏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材料告诉人们,事物具有多面性,应全面地看问题;事物处在动与不动的对立统一之中,不能静止地看问题;事物往往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应保持并张扬个性。如果选择写议论文,在分析材料和话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应果断地确立主旨,然后围绕这一中心,摆事实、讲道理。如果选择写记叙文,就可以确立“灵动”“沉稳”“张扬个性”等中心思想,然后通过叙写故事、观察景物、回顾历史等手法,引出文章的中心。也可以写成杂感之类,漫谈“动”与“不动”的辨证关系,抒写自己的独特的感悟。
展开全文阅读
选材是成功的保障
高考作文评分细则规定,作文可分四类给分,每篇分“内容”“表达”“特征”三个得分点,各占20分。“内容”属基础等级,主要以是否充实,感情是否真挚做参考。因此,对主体材料的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类文要求“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这就要求考生所选材料必须丰富,能够充分表现主题,紧紧围绕主题构思行文且行文真诚、恳切、感人。以2005年高考全国卷(一)的话题“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为例来说,作文话题开放性较强,贴近生活,可以入文的素材俯拾皆是。从考生试卷上来看,有相当一部分考生阅读面宽,思维放得开,材料十分丰富,诸如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屈原、项羽、司马迁、李白、孔繁森、李素丽等等。这些材料如果切入点好,分析到位,都是特别恰当而典型的。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①素材缺乏,材料雷同。绝大多数考生的阅读视野相差无几,所选材料缺乏新颖性。翻阅今年的考场作文可以看出,出现频率最多的素材有刘翔、徐本禹、田世国、中国女排等,初阅时眼前一亮,但看得多了,难免有“至今已觉不新鲜”之感。②素材贫乏,材料幼稚。有一部分考生大概平时缺乏积累,素材贫乏,内容单薄,材料幼稚,所选材料总是不外乎“我的同学某某某平时学习成绩不好,这次出人意料地考了全班第一”,“我和同桌闹别扭了,考试时他出人意料地借给了我橡皮用”,“上学期间,我的父母从未来学校看过我,快高考了,他们出人意料地来了”等等,出现了许多诸如此类的幼稚文。③材料不准确,思想有偏差。比如写妈妈如何受奶奶的气,自己是如何的恨奶奶,或者写爷爷如何偏心,只喜欢叔叔家的弟弟而不喜欢我等。这样的材料不能弘扬真善美,给人以思想不健康之感,得分绝不会高。
卷面是最好的名片
在书写上力求规范。人们都说,字是打门锤。一笔流利的书法,让阅卷教师有赏心悦目之感,这首先就给老师良好的印象。即使达不到书写流利,也应该做到认真,最起码要让评卷教师在评阅上不出现认字困难,影响教师情绪。
尽量把字写得大一点。有很多的同学,特别是女同学,习惯把字写得像芝麻一样小,老师的改这样的作文卷,简直要象福尔摩斯似的,拿个放大镜才行。我想格子有多大,你就可以写多大的字。字写大了,地方宽裕了,才比较容易安排字的结构。
准备一支好用的笔。不要用碳素笔,用碳素笔写的作文谁都不想看,因为它太刺眼。不要用那种极细极淡的圆珠笔,因为那样的笔写出来的字,老师看起来挺费劲的。特别是一些年纪大一点的老师,眼睛不好使,看这样的文字就特别累,一累,“感情”就不好了。最好用蓝黑色的圆珠笔,清秀柔和,可以给人留下很好的视觉印象。
注重卷面的整洁干净。考场作文忌讳在上面勾画删改,添加涂抹,卷面整洁能让评卷教师感觉到此文是一气呵成。而认为你的文学功底不错,对你自然就有好感,分数怎么会低呢?
在写作文时要勤分段。一篇好文章应注意分段,分段的好处在于自己作文时不但思路清晰,而且从整篇文章的卷面效果上看去也有一种美感,自然会引起评卷教师的对你作文的好感。
完整是最美的印象
文章结构必须完整。古人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高考作文要求阅卷者仔细区分“完篇”与“未完篇”。评分标准说: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打分以后再扣字数分。明显未完篇的作文最高不超过35分,不足600字的最高不超过30分,不足400字的最高不超过20分。
记叙文就看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小说看开端、发展、高潮、结尾是否完整,人物的形象是否丰满;议论文看有没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无论点、论据、论证;散文看线素怎样贯穿材料的,线索与材料是否紧密联系,材料是否充分。有些考生作文来不及刹尾,或用一句话硬断,或点上一串省略号,或干脆空在那儿,无论哪一种情况,都视为未完篇处理。所以,考生交给老师的无论如何也应是一篇完整的作文。即使你雕出了“凤头”,壮大了“猪肚”,也会因为没有“豹尾”而不成其好文章,得不到高分。因此,我们要留足够时间写作文,养成“执笔有声、挥毫有墨”的写作习惯,那么在考场作文时就能达到“胸有成竹”。文章就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达到尽善尽美。万一出现差好几行,来不及了,可以以“诗”结束,每行写几个字,显示完篇。
字数必须符合要求。在高考评卷中,常常有这两种情况:一是字数不足,虽然评分标准规定,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1分,但实际情况是,字数不足往往被认为文章内容单薄,分数很难上档次;二是字数太多,洋洋洒洒千字以上,给人一种臃肿的感觉,阅卷者一看这种文章就反感,这样的作文得分高低就可想而知了。
文采是飞扬的希望
作文发展等级要求的四点:深刻透彻,生动形象,有文采,有创新。特别是 “有文采”应该引起考生足够的重视。语言凝练精彩,风格不同,各有千秋。共性是用词生动,词语丰富,句式灵活,语势流畅,纵横自如,充分表情达意,修辞手法灵活巧妙。
锤炼语言,打造凤头。语言表达是一项硬功夫,它直接反映着考生的写作水平,可以说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作文的得分。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由于阅卷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所以要想一下子抓住阅卷老师的注意力就必须用流畅的语言精心打造凤头。一个相同的素材,运用不同的表述,效果可以完全不一样。
例如:①司马迁是西汉大文学家、史学家,他为了完成《史记》,接受了残酷的刑罚——宫刑。他的选择是出人意料的,但细想又是情理之中的。正是他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所以《史记》才流传下来。
②自古以来,堂堂七尺男儿,血性方刚,怎可受生之大辱?面对着是受宫刑还是受死,司马迁成了世人心中的焦点。众人都在议论,然而似乎都心中有数,毫无疑问——死刑。但结果却出人意料,他做出了一个历史性的选择——宫刑。那虽然意味着世人无尽的鄙夷,但他的选择可以说同样在情理之中,因为他深知自己终生之大志尚未完成,历史需要他弃一己之小节,成万古之实鉴,于是便在那遥远时代传来了“留将正气冲霄汉,著成信史照尘寰”的壮歌!
善用修辞,加强描写。一篇文章,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都离不开描写。有了描写,人才有立体感,才能活起来;有了描写,事才有现场感,才能烘托出气氛,引导大家进入事件的特定氛围。而多用修辞是加强描写的最好方法。例如:①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运用比喻)②大山拒绝寂寞,于是裂开身躯让瀑布倒挂前川;飞蛾拒绝漫无边际的黑暗,于是毅然扑向那跳动的火焰,在羽化登仙的一瞬间绽放出生命的色彩;荆棘鸟拒绝林中闲适的鸣唱,苦苦追寻那梦中的荆棘,在破喉的一瞬间完成生命的绝唱……这一切看似出人意料,又的确在情理之中。(运用排比)③荡起双桨,我划到诗词的港湾。驻足倾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千古英豪一展雄风,“各领风骚数百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身在天边,然而能够“千里共婵娟”,亦近在咫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带给我无限遐想与神往;“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牛郎织女在银河上踏着鹊桥相聚,缠绵而动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份忠贞不渝的爱情已成为千古绝唱……(运用引用)
(联系方式 单位 四川省宣汉中学 邮编 635000 电话 13388217853 电子邮件 wangmang188@163.com wangmang999@yahoo.com.cn)
标签:
教学论文
沙场鏖战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变学园为乐园(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回归生活的本质(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