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阅读:2353
标签:
备课资料
孔子欣赏学生做个普通教师——再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网友来稿)
孔若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记叙的是孔子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等几个学生各人畅谈自己理想的一堂思想教育课。
孔丘生活的春秋时代由于诸侯争霸,战争连年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他的“仁政”“礼治”“教化”等政治主张难以实现。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他把希望寄托在他的子弟身上。这种思想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就已经鲜明的反映出来了。这一章中,他反对子路的暴力征伐,赞同冉有的让老百姓生活富裕起来,公西华的与邻国搞好关系,欣赏曾皙的重视礼乐的熏陶教育作用。听完子路的话随即就“哂”,毫不犹豫地用讥笑神态表示否定;听了曾皙的话却情不自禁地慨叹欣赏"吾与点也"。态度多么鲜明。
你看,子路所说:“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这是说:假如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以后,就能使那个诸侯国内人人有勇有力,而且通晓战争方法策略。这显然是准备将来去当一个将军,统帅军队去运用武力去征服人家;而把怎样建立和谐社会、解决人民的饥馑等当务之急放在脑后。这与孔子的“仁者爱人”、讲究礼治,反对暴力征伐不是彻底背道而驰的吗?所以孔子在最后对曾皙解释“何哂由也”时说,"哂"子路的原因首先是因为他违背了“为国以礼”的基本准则,其次才是“其言不让”这种不够谦逊的态度。
那么为什么孔子认为冉有和公西华的理想是可取的呢?冉有的理想是“比及三年,可使足民。”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希望将来当上个农业部长,尽心竭力搞好国内的农业生产,使老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而公西华的理想是“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就是希望将来能当上一个辅助诸侯的戴着礼帽穿着礼服去参加朝见天子、参与诸侯间会谈等外交礼仪活动的外交部长。
再看,曾皙将来做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根据王充《论衡 明雩篇》中所说: 雩,“鲁国设雩祭于沂水之上。“浴乎沂,涉沂水也,象龙之从水出也。风乎舞雩,风,歌也。咏而归。咏歌而馈祭也。”它清楚地告诉我们曾皙所述的是一种古代的祭祀仪式,就是雩祭的仪式。雩祭的目的,是当时人们向掌管水旱的神灵(即龙)祈求保佑, 希望五谷丰登国泰平安。这里的“春服",不是指春天的服装(单衫夹衣), 而是指像春天花开时一样色彩缤纷的服装。凭常识可以知道,雩祭中,必须有许多穿着色彩绚丽的人组成队伍鱼贯而行,模仿龙从水中跃出的样子进行祭祀活动。所以这段话就是说:在暮春时节,或者带着十多个穿着色彩缤纷衣服的冠者童子到沂水去,模仿龙从水中跃出的样子,或者到雩台去载歌载舞地赞颂和馈祭,虔诚地向神灵行礼、祈求保佑。很明显,曾皙的理想是从事教育工作,继承孔子一生重视礼仪的教育和礼乐的熏陶,推行教化的衣钵,当个普通教师。这确实是“异乎三子者之撰”,即与前三个人所说的“伟大理想”大不相同。因为其他三人都想去当官,而在当时形势下去投靠诸侯当个官,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自己的经历就已经证明必定是十分困难的。所以难怪孔子听了曾皙的话以后内心狂喜、情不自禁地赞叹“吾与点也”。
作者邮箱: wangjing08092002@yahoo.com.cn
标签:
备课资料
孔子欣赏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让阅读回归感性(网友来稿)
下一篇:
『
用户控制面板
』重拳出击,集成所有功能,欢迎朋友们登录测试@_@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