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1462  
标签:教师随笔
文学中的复仇与法律


 

  朱苏力讲演稿 

  鲁人整理

编者按  根据录音整理,尚未经主讲人审阅。

2000年11月23日 6:30pm

朱苏力简介

  1955年4月出生于安徽合肥,籍贯江苏。

  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

  少年从军,也当过工人、干部。

  1978年进北大法律系学习。

  1985年赴美留学,先后获LL.M(商法和税法)、 M.A(美国法律

制度)、 Ph.D(法律交叉学科)学位;

  1992年回国任教。

  有著作《法治及其本土资源》、《阅读秩序》、《制度是如何形

成的?》和《送法下乡》,译著多种,论文、短论、书评约80篇。

   主持人首先对朱苏力的写作特点做一简介,有代表性的是对电影

《秋菊打官司》与《被告三杠爷》的法律分析。朱苏力说自己是第一

次来复旦,希望与大家做一交流。

   以下是朱苏力的讲演内容。

   复仇曾在人类社会普遍且长期存在。在文学中经常看到复仇的情节,

而且越是古代,情节越是惨烈。比如中国的荆轲刺秦王、赵氏孤儿与

古希腊的阿伽门农。我们先大体讲述一下赵氏孤儿的故事情节(略),

这是《史记》中的记载,后来它被改编为元杂剧。在阿伽门农的故事

中有一系列的复仇(略)。在古希腊有一制度,要为自己的亲人复仇。

往往到后来,变为对自己的亲人复仇。又比如哈姆雷特。在阿伽门农

的故事中,阿伽门农的儿子最后被公众表决无罪。这表明复仇制度的

瓦解与公权力的出现。为什么复仇的悲剧往往发生的古代,就是因为

公权力没有出现,只能依靠个人力量。

   复仇与公权力的作用相似,导致和平,促进文明的发展。比如苏美之

间40多年的和平就是因为双方都有决意复仇的愿望,双方的对峙造成

了和平。尽管今天复仇在许多国家已经受到法律的禁止,但是以复仇

为题材或主题的故事曾经且至今仍感动着一代代受众。甚至文革时期

的两部著名芭蕾舞剧,《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如果除去其中

的革命性色彩,仍然是两个复仇的故事。

  复仇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如此广泛、持久的表现,其中必定有其深

厚的人性基础和复杂的社会根源。复仇制度首先在于人的生物性。复

仇是人的本能。社会生物学的研究为这一点在提供证据,现在有一本

《自私的基因》。如果没有稳定的人性基础,复仇就不会在诸多不同

社会中持续出现,乃至各国统治者长期的严刑峻法也难以禁止;但是,

如果仅有人性的因素,没有社会的因素,复仇就不可能(无论是在现

实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呈现出如此丰富多样的形态。比如君子报仇,

十年不晚,电影《教父》等,这种复仇的滞后性依靠动物的本能是做

不到的。因为人的记忆力和复仇本能会渐渐淡化,所以社会出现了辅

助制度来维系复仇制度。第一是福柯讲的身体的技术。如勾践的卧薪

尝胆,就是不断地刺激身体,调动记忆力的屈辱感。但这技术是不牢

靠的。第二是把复仇意识形态化,赞美复仇,利用舆论迫使人们去复

仇。司马迁在《史记》里对赵氏孤儿的人物无好与坏的价值判断,只

有对复仇行为的赞美。这表明司马迁接受了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在

以后发展为戏剧,就成为奸臣杀忠臣,然后忠臣复仇的样子,因为封

建社会公权力的增长,已经不允许随意复仇。第三是古代的门人食客

制度。自春秋起,至战国时达到鼎盛。本来可以借助血缘关系进行复

仇,比如满门抄斩,消灭复仇的可能性。在门人食客制度下,每一个

门人食客都牵扯一个大家族,不可能再斩草除根,借助血缘关系复仇,

因而社会更加易于保持和平。门人食客有一两人忠诚即可,而且即使

一人皆无,对方对自己的门人食客中会不会有一个象信陵君、毛遂这

样的人没有把握,会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所以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见

到,有人在对方来复仇时说,我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从此卸掉了沉重

的心理负担。从司马迁的《侠客列传》到班固的《游侠传》,认为生

杀大权已经不属于个人,而是属于国家。公权力的出现使复仇制度渐

渐衰落。

  复仇、特别是制度化的复仇其实是一种文明、理性的产物;在一

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的文明、理性越发达,复仇会越残酷;尽管今

天复仇已大大减少,但这种变化与狭义的文明(善良、道德、人性、

理性、启蒙或狭义的文化)无关,最主要应归功于社会经济、政治条

件的结构性变迁。我们不能低估人的复仇本能,它是很难被改造的。

    演讲结束后,听众积极提问。朱苏力进一步解释了自己对于死刑

的看法。朱苏力认为自己是边缘化的,没有去研究全球化这样的时髦

话题,而是研究农村。朱苏力不否认自己的实用的倾向,他认为有解

释力的理论才有价值。

 

标签:教师随笔 文学中的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下一篇:经由学术读知识人的命运 关于我的“明清士大夫”研究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