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1322
标签:
教师随笔
哲理漫画
王玉北
第三辑 结晶
犬儒学派
安提司泰尼:纯种狗
1.问:什么学问最必须?
答:如何摆脱不学任何东西。
2.问:你从哲学中获得了什么?
答:同自己谈话的能力。
3.安提司泰尼是犬儒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德行本身不仅是最高
的,而且也是唯一的善。所谓德行,即人生的明智行为。只有德行才
使人幸福,只有德行才是高贵的;但德行不是通过它所带来的结果,
而是通过它本身使人幸福。
第欧根尼:宇宙之子,天堂之犬
1.当某人宣称生活是一种罪恶时,第欧根尼纠正道:“不是生活
本身,而是过罪恶的生活。”
2.一天,第欧根尼看见一个很差劲的射手在射箭,他便挨着靶子
坐了下来,并且说:“为了安全起见。”
3.有人对第欧根尼说:“虽然你是一个哲学家,但你却一无所知。”
他回答说:“即使我什么也不懂,但对智慧的追求本身就是哲学啊!”
哲学就是对智慧的爱;追求智慧比占有智慧更可贵。
4.问:世界上什么最难?
答:认清自己和隐瞒自己的思想。
到达离你自己最近的地方,道路最为遥远;达到音调单纯朴素的
极镜,经过的训练最为复杂。
5.问:你从哲学中得到了什么?
答:我至少学会了要做好准备去迎接各种命运。
6.柏拉图给人下了一个抽象的定义:“人是两脚而无羽毛的动物。”
第欧根尼用嘲笑的口吻指着一只拔了毛的鸡说:“这就是柏拉图派的
人。”
7.亚历山大征服了雅典后,第欧根尼问他还要做什么。“我要征
服波斯。”亚历山大回答。“然后呢?”“我要征服埃及。”“然后
呢?”“我要征服世界。”“在你征服世界以后呢?”“我就自得其
乐了。”“那你为什么不能现在就自得其乐呢?”
是以征服世界为乐还是顺应自然为乐,这是英雄与圣人的区别。
克拉底:开门者
1.他曾设想了一个犬儒式的理想城邦——帕拉(PARA)(意即犬
儒的行囊)
2.问:你从哲学中获得了什么?
答:一夸脱的扁豆和恬静的心。
昔勒尼学派
阿里斯提卜:
1.国王狄奥尼修的一个弄臣把阿里斯提卜领到华丽的宫殿,并警
告他不要在这儿吐痰。阿里斯提卜便将痰吐到了此人的脸上,并且说:
“我再也找不到一个更鄙陋的地方啦。”
2.有人问,有智慧的人与没有智慧的人的差别何在,阿里斯提卜
回答:先把他们都脱光,然后送他们到陌生人中间去,你就会知道了。
3.当有人问哲学家有何优越之处时,他回答:“如果废除了一切
法律,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生活下去。”
4.有一天,狄傲尼修问阿里斯提卜:“为何哲学家去富人家,而
富人不去拜访哲学家呢?”他回答:“哲学家知道他需要什么,而富
人不知道他的所需。”
柏拉图
1.情人像一面镜子,往里面看你会看到自己。
2.那些不知道自己无知的人,无疑是双倍的无知。
亚里士多德:宇宙的秘书/ 人类导师,讨论三大主题——神、国
家、人
1.财富在于使用,而不是在于拥有。
2.问:什么是希望?
答:醒着的梦。
3.当问及从哲学中获得了什么益处时,他回答:“我自觉地去做
他人由于害怕法律而不得不去做的事。”
4.成功的最好途径,就是遵照着你劝告别人的话去做。
斯多亚学派
芝诺:
1.我们应该牢记的并不是词和句子,而应该锻炼我们的精神,使
我们从所听到的东西中获益,就像品尝美味佳肴一样。
贵在得意忘言。
2.学知识,最需要的是时间,最不需要的是自满。
谁也不可能学到他自以为已经知道的东西。
西塞罗:
1.让我们记住,公正的原则必须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
塞涅卡:
1.没有比人生更艰难的艺术了,因为其他的艺术或学问,到处都
有老师。
2.人们不去考虑如何才能生活得高尚,却只考虑如何才能长寿,
尽管高尚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而长寿却是无法决定的。
3.没有谁比从未遇到过不幸的人更加不幸,因为他从未有机会检
展开全文阅读
验自己的能力。
4.作为一国之君,他要向世人表明他属于国家,而不是国家属于
他。
爱比克泰德:
1.扰乱人们思想的不是事件,而是对事件的判断。
马可。奥勒留:
1.人们的行为是多么怪异啊:他们不赞扬那些与自己同时代、与
自己一起生活的人,又很看重自己能否被后代赞扬、被那些他们从未
见过或永不会见到的人赞扬。而这就像你竟然因为生活在你面前的人
没有赞扬你而感到悲哀一样可笑之至。
2.一个人做适合他做的工作对他就是幸福。
3.据说奥勒留死的时候,诸神为了欢迎他而举行了一次宴会。丘
比特宣布通过比赛来决定哪个皇帝是最伟大的罗马人。大多数皇帝都
自夸自己的征服业绩,但轮到奥勒留时,他只说:“作为一个卑微的
哲学家,我的抱负是永远不给别人带来痛苦。”
标签:
教师随笔
哲理漫画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张大千的艺术思想
下一篇:
生命之泉——关于贝多芬的一次访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