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课堂实录
阅读:2958  
标签:课堂实录 人教版七年级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童趣》(本站论坛稿)
           一个之前没备课的课堂实录―――《童趣》

  教学内容是清代作家沈复的《童趣》。因为本文在旧教材中出现过,自己对文本有一些印象,再加上今天是周末,所以直到上课前10分钟,我才拿起了教材。没有一些上课的思路,于是课堂上干脆放手了。

第一课时

一、活跃气氛:

师:课前一个小问题,上课前你们在干什么?

生:打乒乓球、跳绳、吃东西

师:好玩吗?

生:好玩,我们分组打乒乓球,3个球全输了的做俯卧撑。

生:好玩,第一次在学校的走廊上跳绳,很热。

生:吃东西很无聊,不好玩。

师:呵呵,今天我们学什么?

生:不知道(生笑)

二、欣赏插图:

师:请翻书到21页,欣赏一下这幅图,画的什么啊?

(学生看了几十妙钟)

生:画了床

生:画了海浪和竹筏

生:是床还是海浪?

生:是床,还有席子啊

师:那那些波浪线是什么?

生:可能是床上的被子吧,人后面还有枕头呢?

师:有这么圆这么大的枕头么?

生:古代的枕头啊,电视里面看到过

师:对,这个孩子在干什么?

生:在吹笛子

师:吹笛子怎么会吹出烟雾和这么多只鹤来?

生:应该是孩子在想问题,想到了天上的东西。

师:我还以为是这个孩子在抽烟呢。(生狂笑)

生:不是抽烟,孩子手里拿的不像烟杆,因为古代抽烟的一般都有个烟斗。

师:到底画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怎么办?―――(生齐: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搜集字词:

师:老规矩,读课文的时候勾画出不懂意思的字词,还要勾画出等会儿质疑的句子。

(生读课文三分钟,完成了任务的同学开始问老师个别字词的意思)

师:好,有了同学们的阅读,下面我们合作完成本文中需要我们注意的字词

板书:明察秋毫、张目对日、夏蚊成雷、怡然自得、丘壑、凹凸、庞然大物、项为之强

(学生每说出一个词语,教师追问词语的含义,学生根据书下面得解释都能解决)

师:刚才有个同学说“癞虾蟆”(读成虾子),应该怎么读?

(有些学生读为“虾”,少数学生读为“蛤”)

师:有句话叫说什么东西想吃天鹅肉?―――癞蛤蟆。(生笑)

师:癞蛤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癞格宝(方言),也叫做蟾蜍。

师:还有一句,“项为之强”(读成强壮的强),应该怎么读?

生:项为之强(学生还是读成了强壮的强)

师:这么整齐?(生笑)

一学生发现了问题:应该读成僵硬的僵,书下面有解释。

师:恩,刚才这两个我们读错的词语,就是我们在《论语十则》中遇到过的?――(生:通假字)同学们学文言文应该注意书下面的注释和自己的思考。这与《论语》中哪些字的用法是一样的?(说、女)

四、走进文本:

师:结合课文的内容,现在我们看看插图中到底画的什么?

生:应该是一个孩子在床上吹烟气。

师:理由呢?

生:文中有这句话“徐喷以烟”

师:为什么要喷烟?

生:熏蚊子玩。

师:熏蚊子还是熏天上的白鹤?

生:熏蚊子,画中的白鹤应该是孩子想象的。

师:理由?

生:“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师:“私拟作”什么意思?

生:自己把它当作

师:好,那个孩子是谁?

生:应该是作者。(有些孩子不同意)

师:到底是不是作者呢?我们应该抓住文中交待事情的时候反复出现的一个字。(生:余)

师:对,“余”在文中的意思就是我,第一人称代词。

板书:熏夏蚊―――鹤唳云端

生:老师,课文中还有事情为什么没有画出来?

师:还有事情么?什么事情?

生:看两只虫子在打架。

师:只有两只虫子?

生:还有一个庞然大物―――癞蛤蟆。

师:为什么把癞蛤蟆说成是庞然大物?

生:和虫子相比,它应该是非常大的。

师:什么地方发生的事情?

生:土墙处的草丛

师:作者又是怎么“拟作”的?

生:当成了林兽丘壑

板书:观草丛―――林兽丘壑。

师:两件事有什么共同点?

生:非常好玩。

师:理由?

(生快速找出:怡然称快、怡然自得)

师:要是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两件事情的共同点呢?

生:物外之趣

师:什么意思?

生: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师:怎么会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呢?

生:因为作者把他们想象成了另外的东西来玩,非常有趣。(板书:物外之趣)

师:很好,既然文中没有插图,课间休息的时候我们不如自己画一画。(生快速地拿出了草稿纸)

第二课时

一、点评学生作品:

(教师找了几幅好的作品,每展示一幅画,学生笑声一片。)

点评生一的作品:

师:你为什么把孩子画得这么大?

生:和虫子相比,就该把人物画大一些。

点评生二的作品:

师:你画的孩子,怎么感觉像在跳舞啊?(生笑)

另一生说:没有画出观看的味道来。

点评生三的作品:

师:为什么你把花台画得这么漂亮?

生:先画的花台,没有时间画人了。

师:呵呵,画画和写文章一样都要抓住重点嘛,这幅画应该把什么作为重点?

生:人和动物

点评生四的作品:

师:画面中的这个女孩子怎么这么妩媚啊?(生狂笑)

生:不是女孩子,应该是清代的一个小男孩。


展开全文阅读
师:恩,书上介绍了作者是清代的沈复,注意朝代。

二、再读课文:

师:上堂课我们完成了字词和内容,如果现在再读的话应该?

生:读出感情

师:怎样的感情?

生:愉快、安逸的那种。

师:好,齐读课文,再思考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质疑。

(生齐读课文,思考了2分钟后)

三、探究文本:

师:好,同学们针对课文的句子、段落内容、文章的主题、写法等方面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生一:作者为什么要写两件事情?

师:你的意思是为什么不写一件事情或者不写三件事情?(对)

生:写多了就罗嗦了。

师:那就写一件事情好了,简洁明了。(生沉默)

生:我觉得作者是按照天下和地上各自选了一件事情来写的。

师:你是说文章从事情发生的位置来写的。那如果写第三件事情的话就该写哪里了?

生齐:水中

师:呵呵,对,来个海陆空面面俱到,可惜作者没这么写。

生:我觉得两件事情是围绕第一段来写的。你看作者说自己张目对日,于是后面先写空中的事物;作者又说自己明察秋毫,说明他观察很仔细,于是后面又写了草丛中的事物。

师:前面两个同学的回答你们认为哪个同学的最有价值,最有说服力?(后面一个)

师:好,后面一位是从文章的前后结构来分析的,前后对应啊。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鼓励他智慧的思考。(鼓掌)

师:还有没有更有创意的思考?(生沉默)

(师指着板书提示:你看两件事情的具体位置)

生:应该是从屋内写到院子。

师:对,由内到外,继续鼓励他们的有智慧的思考吧。(鼓掌)那我也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啊?

生:应该是为后面做铺垫。

师:我们一句一句分析怎么铺垫的?“余忆童稚时”?

生:交待了文章的主人公,说明本文是作者的回忆。

生:“张目对日”和“明察秋毫”是在为后面的两件事情作铺垫。

生:“见藐小之物比细察纹理”说明作者有个仔细观察的习惯。

师:最后一句应该抓住这个词“故”,什么作用?

生:应该是先给文章的内容作一个总结。

师:文章开头句子的作用最好这样说:总领全文(板书)好,继续质疑。

生:文章为什么不在最后一段作一个总结,文章好像没有写完?

师:你读到最后一件事情的时候就结束了,有什么感觉?

生:好想读下去,到底他把癞蛤蟆赶到另外的院子里又干什么。

师:呵呵,作者给我们设置了一个悬念啊,这样好不好?

生:不写完可以让我们产生想象,回味无穷啊。

师:说得很好,那到底写完没有?

生:写完了,前后一一对应,结构严密啊。

师:呵呵,总结的段落可以不写啊,写多了还有可能重复,这样可以一箭双雕。(生笑)

生:作者为什么把蚊子想象成白鹤来玩,怎么不想象成乌鸦?他们都是黑色的。(生笑)

师:我觉得可以想象成乌鸦,这个问题同学们可以结合事情的特点来回答。

生:可能在作者心中,玩白鹤比玩乌鸦更有趣。

生:我觉得白鹤比乌鸦更像蚊子,这样想象更自然一些。

师:你的意思是说想象的时候应该抓住两个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吗?(生点头),我们想象一下白鹤和蚊子有哪些相似?

生:白鹤和蚊子的嘴巴都非常尖,腿都很长。(生笑)

师:同意,想象的时候应该抓住事物的共同点和心中的喜好来写,这种由此及彼的想象不是无中生有的想象,就叫做:联想(板书)

生:作者为什么总是喜欢把小动物想象写成大动物?(生准备回答)

师:我强调一下,这个问题问的时候应该把“想象”换成“联想”。作者的想法应该与自己个性有关系。

生:因为作者在家里玩,很想和大自然中的其他动物玩,于是就联想成了外面的“鹤”与“野兽”。

师:说实话,老师也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他们的一问一答太有价值了,帮助我们弄清了作者的很多想法。我们应该怎么感激他们?(鼓掌)

(掌声后,我发现没有同学质疑了)

师:老师也有一个问题:你愿意和小沈复一起玩吗?

生:愿意,因为他喜欢观察。

生:愿意,因为他喜欢思考,想象十分丰富。

师:刚才回答问题的同学都是喜欢观察喜欢思考的同学啊,同学们可要多和他们一起玩哦。(生笑),小沈复身上还有没有同学们没有找出的性格啊?

生:我认为他很有爱心。因为他最后把癞蛤蟆赶走了。要是我就把癞蛤蟆打死,干扰了我观察的雅兴。(生笑)

师:啊?哪些同学支持把癞蛤蟆打死?(少数男同学高高举手)看来我们班上有同学一点人情味都没有哦。(生笑)

师:不管怎样,刚才的同学提出了一个更有创意的回答,说出了我们没有思考到的地方,我们应该――(老师还没说完,教室已经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生: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么有趣的故事写成文言文?这么难懂。

一生站了起来:作者是清朝的人,写的当然是文言文。

师:难懂吗?(生齐:不难)你看老师没有讲字词的含义,你们都明白了文章的内容。当然,古代人就些古文吧,我们现代人还是要写―――――(齐)现代文

四、小结反思:

师:今天上课,同学们的积极超出了我的想象,告诉你们,本老师根本没有备课哦,(生:啊?)呵呵,看来童年的确很有趣,带动了同学们这么积极的思考。你们的童年即将过去,童年给你们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只说关键词

生:有趣。(生笑)

师:除了有趣呢?

生:难忘

师:有趣自然难忘,有没有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意见?

一生:不幸。

(其他同学都好奇地看着她,这个同学在日记里面说起了小时候由于外公外婆重男轻女,爸爸和妈妈闹了矛盾离了婚。我害怕她的回答影响了同学们的情绪,没有让她起来讲原因,更何况她爸妈离婚很多同学都知道。)

师:老师很欣赏你刚才的回答,因为你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其实啊,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自然童年的印象也是不一样的。不管怎样,正是因为童年的很多故事,才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才让我们一天天长大,一天天走向了成熟。

  老师为你们今天的表现感到高兴,因为你们的思考,才让老师今天汗流浃背。孩子们看着穿着T恤的我,狂笑不已。

  下课,我提高了嗓门!

标签:课堂实录 人教版七年级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李镇西老师《提醒幸福》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下一篇:我上《五人墓碑记》(本站论坛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