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课堂实录
阅读:582  
标签:课堂实录 人教版七年级课堂实录
《就是那一只蟋蟀》课堂实录(袁卫星)(本站论坛稿)
                        《就是那一只蟋蟀》课堂实录

                                 袁卫星 

[投影演示《语文课堂三提倡》。

一、提倡活跃与创新,

二、提倡自主与质疑,

三、提倡合作与交流。

[建议学生交换座位,自由组合,以便于课堂合作与交流。

[听唱歌曲《乡愁四韵》(余光中诗,罗大佑作曲并演唱),只放“两韵”。

[让学生们推荐一同学上黑板板书课题及作者。

[上课铃响。

师:上课!(师生问好)同学们,对于离乡背井的人们来说,剪不断、理还乱的,无疑是那悠悠的乡思和绵绵的乡愁。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不着一个“愁”字,却道出了写不尽的乡愁;台湾诗人余光中以《乡愁》为题,反复咏唱,直抒胸臆,也还是那化不开的两个字:乡愁。这两首诗,一首我们以前学过,一首课前已印在学案中给大家。我们一起来把它们背一背、诵一诵,如何?

[师生齐背《静夜思》、齐诵《乡愁》。

师:面对乡愁者的倾诉,我们这些安居家乡的人该以怎样的心态来理解,来接受,来思考,来慰藉呢?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本,从大陆诗人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中,去寻找答案!

师:请一位同学来把诗歌第1小节给读一遍。26号刘勇同学。请你来读。

[生读第1小节。

师:读得很好。现在请你回答,这里的“你”指谁?

生:Y先生。(稍一停顿)台湾诗人余光中。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通过小序和下面的注释知道的。

师:读书很仔细,好,请坐。通过小序和注释,我们知道,第1小节实际上是起兴。它不仅交代了诗人的吟哦。那么,小小的蟋蟀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魔力呢?请同学们从蟋蟀的自身形象和生活习性这一些方面来考虑一下。我知道在座的同学有不少家在农村,见过蟋蟀的举手!不少学生举手)那谁来给大家描绘一下蟋蟀的模样和习性? (有生举手)好,你来说!

生:蟋蟀个子不大,两条腿很粗(师修正:后腿粗壮),前面有长长的胡须(师修正:是触须),后面也有(师补充:叫尾须),喜欢在阴暗的地方叫。

师:怎么个叫法,你能描摩一下吗?

生:(拟声)蠷-蠷。(众生哄堂笑)

师:请用语言来描绘。

生:声音不大,时断时续,隐隐约约。

师:观察很仔细。不过,每只蟋蟀都这样叫吗?

生:(举手)雄的才叫。两翅摩擦发出声音。

师:(惊喜地)你是怎么知道的?能告诉大家吗?

生:我查了词典。(众生再次哄堂笑)

师:借助工具书是善学的标志。我记得《劝学》中说过:“君子生非导也,善假于物也”。他的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借鉴,我们给他掌声鼓励!(师生热烈鼓掌)。

师:不过我们还得回答刚才的那个问题。蟋蟀时段时续、隐隐约约的叫声和人的什么是比较合拍?

生:思绪。

师:而且蟋蟀叫声很小,人只有静下来才能听到。独自静处的人常常会想起天真烂漫的童年,想起生我养我的家园,想起伟大慈祥的母爱。对于这一点,诗中有没有写到?在哪小节?

生:(找)有。在第4小节。

师:请一位同学来把第4小节给朗诵一遍。11号钱赛微同学,请你来读。

[生读第4小节。

师:读得很好。请问,这一小节最有人情味的,你认为是哪一句?

生:“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衣裳”这一句。

师:你为什么认为是这一句?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我想起妈妈天冷的时候也会给我送衣服来,还有棉被。(生自发鼓掌)

师:你是寄宿生吗?

生:(点头)。

师:所以你和作者有同样的感受,对吧?我想,我们在座每一个享受着母爱的同学都有这样的感受。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这一句有感情地读一遍!

[师生齐读。

师:读出感情来了。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衣裳”这一句,属于“童年的惊喜”还是“中年的寂寞”?

生:童年的惊喜。

生:中年的寂寞。

师:仔细想想,你小的时候,拿着竹雕的笼子,在篱笆边捉蟋蟀的时候,妈妈唤你回去加衣裳,你说你要玩呢!

生:(笑)应当是中年的寂寞。

师:是啊,人往往在拥有的时候不知道拥有,失去了之后才知道失去。这里属中年的寂寞的有哪几句,大家一起把它给读一读。

生:(读)“想起故园飞黄叶/想起野塘剩残荷/想起雁南飞/想起田间一堆堆的爱垛/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衣裳/想起岁月偷偷流去许多许多”

师:“想起故园飞黄叶/想起野塘剩残荷”,我把它改成“想起故园铺绿叶/想起野塘满碧荷”好不好?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意境不对。一个是哀景,一个是乐景。

师:很好。那我换成 :“想起故园的黄叶/想起野塘的残荷”好不好?

生:也不好。

师:又为什么?

生:一个“飞”,一个“剩”,把静景写活了!

师:好极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所以然!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把这一小节给读一遍,读出味道来。

[生齐读第4小节。

师:现在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把这一小节中的意境给描绘一下。注意诗歌给出的时间、地点、环境以及人物的活动,在基础上,可以想象创造。请同学们动笔,时间:5分钟。

[生动笔。师轻声播放音乐:古筝曲演奏的《白发亲娘》。

师:请同学们依次来读自己的作品。——这一排!

生:(读)中秋的夜晚,桂花飘香,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一群小朋友提着灯笼在篱笆边捉蟋蟀,他们玩得很开心,忘记了回家。


展开全文阅读
师:这是“童年的惊喜”吧。符合文意,可惜——旁边的同学给他打打分,评价评价。

生:70分。我觉得他没有想象,描写少了些。

师:(对众生)同意不同意这位同学的评价?

生:(齐)同意。

师:接下去,后面的同学!

生:一个秋风送爽的夜晚,我和小伙伴们打着纸糊的灯笼,蹦蹦跳跳的来到后院。秋虫的呢喃仿佛是母亲在摇篮边哼的眠歌,星光的闪烁好像是幼儿仰起小脸眨巴的眼睛。那浓郁的桂花味儿 ,又好似一粘上就会香三天三夜。我们在石缝间寻找蟋蟀,蹑着脚,循着声,数着稚嫩的心跳。“快,别让它跑了!”一声惊呼,总能引来一阵骚动。左堵右截,一不小心,头和头碰在了一起,却忘了说疼……

[掌声自发响起。

师:这个我看不要打分了,掌声已说明一切。Let’s go on!

生:我写得不好,不及格。

师:不要紧,先读一读,课后再作修改。好吗?

生:深秋的夜晚,我独自一人徘徊在院子里,望着明月,想念家乡,家乡的园子里应当是黄叶满地,野塘里应当是荷花凋落了吧?想到这里,我禁不住掉下眼泪。

师:很好,很能入境,把自己也放进去了,不过描写是少了些,课后作补充。——一只小小的蟋蟀引起了台湾诗人的想念,引来了大陆诗人的吟哦。那么,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吟些什么呢?请同学们齐读第6小节,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生齐读第6小节。

师:有没有直接的答案?

生:没有。只有“你该猜到我在吟些什么/我会猜到你在想些什么”两句。

师:诗人“吟些什么”、“想些什么”,我们能猜到吗?

生:能。台湾诗人想念家乡,大陆诗人盼望统一。

师:好!你已经领悟这首诗的内涵了。不过,你能告诉我,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这样写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师:好!你又品味到诗歌——也许应当说是中国诗歌的语言特色了。作者就不怕我们猜不到吗? 生:不怕。因为,“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

师:好,你可抓住诗眼了。是啊,中国人有同样的祖先,同样的血脉,同样的传统,同样的文化,同样的背景,同样的感情,当然,也就会有同样的共鸣。——现在,请齐读1、4、6节。

[生齐读1、4、6节。

师:读得不错。可大家一读,我就有了一个问题:剩下的几节不要,也可以成一首诗嘛!那么,剩下2、3、5节存在的价值又在哪里?现在请大家轻声地把2、3、5节给读一遍,读完之后思考并且讨论这个问题。

[生轻读2、3、5节,前后左右讨论。

生:第2小节是从纵的方面来讲的,说明咏蟋蟀历史悠久。

师:第2小节中有两个字很难写,要注意。一个是“豳”,一个是“夔”。

生:第3小节是从横的方面来讲的,说明蟋蟀的活动空间很大,把有着深重灾难的中国人都连在一起了。

师:孤客,伤兵,苦难的见证人。

生:第5小节侧重于海峡两岸,把蟋蟀唱扩大到了“每个中国人脚迹所到之处”。

师:这一小节我正有问题呢!“比最单调的东西更单调/比最谐和的音响更谐和”,“单调”和“谐和”,不是矛盾的吗?

生:不矛盾。“单调”是客观存在,“谐和”是主观感受。蟋蟀单调的叫声和乡愁者的思绪一合拍,就再谐和不过了。

师:我还有问题呢!这里为什么要把蟋蟀比作露珠,是萤火,是鹧鸪?

生:因为它们都能使乡愁者触景生情。

师:哦,这就对了。可见蟋蟀只是一个借体,是古人情思,今人胸怀的寄托。本诗是托物言志。我们完全可以写另外的诗来唱乡愁,比如《就是那一滴露珠》,《就是那一闪萤火》,《就是那一声鹧鸪》。(众笑)这3小节,扩大了诗歌的内涵!(生点头)

师:现在,请大家合上书本,闭上眼睛,来听一遍录音,听完后谈谈感受。

[生闭目听配乐诗朗诵。

生:我有一种想家的感觉。尽管我现在离家不远,但我想到我以后考上大学,如果有可能的话,还会出国留学,那时候,我一定会想家的,那时候,再读这首诗,我一定会有更深的理解,我也许我会写一首《就是那一只鹧鸪》来寄托我的思念之情。

师:无论走到哪里,家都是一个温暖的所在。但是,有没有人想到更大的家呢?今年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生:今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我想到了前年香港回归时的欣喜,想到了今后宝岛台湾的回归。

师:是啊,想家事小,统一事大。在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的日子里,我们期盼着台湾早日回归母亲的怀抱。这不仅是大陆人民的心愿,也是台湾人民的心愿。从“乡愁诗人”余光中的笔下,我们不难找到见证。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把《乡愁四韵》给读一读。

[演示投影,生齐读。

师:名为《乡愁四韵》,这里只给出两韵,还有两韵,请同学们补上。最关键的是要找到好的意象,可以从课文中去找。同时要注意句式的一致。我给大家配上音乐。

[师轻放《乡愁四韵》歌。

师:请同学们上来交流!

生:给我一杯黑咖啡啊黑咖啡/药一样的黑咖啡/苦药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杯黑咖啡啊黑咖啡//给我一根白丝带啊白丝带/梦一样的白丝带/梦里的向往/是乡愁的向往/给我一根白丝带啊白丝带

师:“黑咖啡”改成“浓咖啡”好不好?

生:给我一块圆月饼啊圆月饼/月一样的圆月饼/月亮的皎洁/是乡愁的皎洁/给我一块圆月饼啊圆月饼//给我一支竹枝鸢啊竹枝鸢/云一样的竹枝鸢//白云的抚摸/是乡愁的抚摸/给我一只竹枝啊竹枝鸢

师:“抚摸”一词用得好!

生:给我一张枯黄叶啊枯黄叶/纸一样的枯黄叶/白纸的空白/是乡愁的空白/给我一张枯黄叶啊枯黄叶//给我一枝桂花香啊桂花香/心一样的桂花香/心香的芬芳/是乡愁的芬芳/给我一枝桂花香啊桂花香

[生自发鼓掌。

师:时间关系,我们只能在课后再作交流了。你看,每个人写上两韵,我们合起来就是一百多韵。是的,乡愁是写不尽的。我们期盼着祖国的统一,我们期盼着民族的团圆,我们期盼着亲情早日把乡愁替代!今天下午,我将要去虹桥机场接从台北转道澳门飞来上海,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年的叔叔。我的叔叔已经七十岁了,他说他今生最大的心愿是叶落归根,我告诉他,他的心愿,是能够实现的!

师:我现在把《乡愁四韵》从头到尾放一遍,前两韵我们跟着罗大佑唱余光中词,后两韵,个人唱个人写的,好吗?

[师放录音,师生同唱。

[下课铃响,师生道别。

附记:

这是我在1998年以市教学能手身份执教的一堂展示课。当时我上高三,借本校高二5班上课。

基本的想法是:诗歌是各民族文学最初的和最基本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的艺术价值,它的美,它的感染力,决定了它的被人喜欢。本诗是入选高中语文课本仅有的两首中国诗中的一首,是中学生阅读中国当代新诗的一个示范、一把钥匙。全诗既生动活泼,流畅自然,又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在构思、意境、语言、手法方面均堪称中国当代新诗之典范。——是谓教材分析。青春是诗。十六七岁的中学生正处在诗意盎然的年龄,他们照例应当喜欢读诗,应当尝试写诗,用青春的笔表露心中跳动着的情感,和亲密的朋友交换从心灵深处流泻出来的吟唱。然而,由于一贯以来语文教学中“诗意的放逐”,学生阅读诗歌和写作诗歌的基础极为薄弱。————是谓学情分析。于是教法设定为:创造气氛,交流情感;巧妙点拨,启发想象;联类比照,开展讨论;以诗教诗,拓宽学路。学法指导的重点是:感知诗歌形象,领悟诗歌内涵,品味诗歌特色。教学步骤则分为:导入定向(师生关系定向、感情基调定向、教学目标定向),鉴别欣赏,领悟内涵,品味特色,固本提高。

课后,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市中语会会长秦力老师作了即兴点评。她说:   听了袁卫星的《就是那一只蟋蟀》一课,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目前的中学语文需要诗歌教学,因为我们的学生需要诗,他们正值十五六岁的花季,他们本身就是诗。他们渴望用诗的甘泉来浇灌荒芜的心田,渴望用诗的色彩来丰富苍白的情感,渴望用诗的旋律来鼓荡单调的思绪,而我们呆板僵化的语文教学却使他们远离了诗。今天这一堂课,我从学生们睁大的双眼、兴奋的表情、忘我的投入中感到了他们正从文字的表层不断走进文字的内里,去咀嚼,去体会诗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感到了学生们潜在的诗情在涌动;感到了他们思绪翻飞的力度;更感到了他们生命的活力在迸跳:整个课堂里都充满了诗。学生们感情神态上的种种变化真的令人怦然心动,我想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师苦苦寻觅,用尽心思要达到的课堂教学境界,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学所期盼的教学效果。


展开余文
这堂课的教案设计贴近学生实际。教学目标有三点:一、认知目标,二、能力目标,三、情意目标。教案分析了学情和教材,设计了教法和学法指导。所有方法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现有学情下的目标的实现来设定。整个教学过程步骤清晰,重点突出,一气呵成。执教者较好地完成了目标要求,课堂教学体现了他的教学个性和创新精神,也体现了他的教学思想,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每一点好奇心,发掘学生潜在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教师当好了向导、顾问,乃至伙伴的角色。这是符合时代精神,符合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的。

具体地说,本课有以下特点:

一、抓住教眼,创设情境,实现“五入”。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教眼是从诗眼文眼而来,教学的重点就是教眼。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一只蟋蟀从古唱到今,劳人听过思妇听过,孤客听过,伤兵听过,牵动了无数人的心肠,现在又是它引发出两岸诗人的无限神思。小小蟋蟀竟有如此魔力,果真是它的叫声最能惹人愁绪?这只是表面现象,咏蟋蟀不仅仅是诗人借物寄托情思,不仅仅是个人的感慨,而是我们的民族从古到今特有的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蟋蟀不仅是客观自然中的物体,更深的寓意是反映我们民族共同的心理心态,反映我们中国人共同的血缘和共同的文化,因此才有了海峡两岸诗人的“心有灵犀一点通”。诗的结尾点出“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这就是这首诗的诗眼,也是整个教学的教眼。

袁卫星老师抓住教眼,在教学中步步创设情境。课前活动,听唱《乡愁四韵》,营造情感氛围;导入课文,诵读李白的《静夜思》和余光中的《乡愁》,开启学生思考:这是入情。进入课文,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教材,获得真切、深刻的印象:这是入诗。配乐朗读,让学生闭起眼睛来与作者心灵沟通,并运用联想和想象,神游于诗的人、事、物中,去体验、感悟诗篇:这是入境。巧设疑问,“对于余先生的想念,流沙河理解不理解”,“‘你该猜到我在吟些什么,我会猜到你在想些什么’有没有明确的答案”,“我们为什么能够读懂诗人的内心”,学生由此神会了全诗的精髓“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 :这是入神。最后,用〈〈乡愁四韵〉〉这一同类题材,宜于学生仿写的诗歌,调动起学

生写诗的兴味,让学生运用习得的知识,当堂反馈,进行续写:这是入化。这“五入”--入情、入诗、入境、入神、入化,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学生学诗,读诗,写诗的情绪始终处在亢奋状态之中,课堂教学始终处在生动主动状态之中。

二、抓住物象,联类比照,培养思维。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培养智力,发展思维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这首诗的特点是运用丰富的联想展开内容的,而联想是想象的基础,没有联想思维的能力,就不可能具备想象的创造性思维。袁老师正是从诗中的物象入手,紧紧抓住联想特点,引起学生的联类比照,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为学生想象思维的生成发展打下基础。蟋蟀这一物象和思乡有什么内在联系呢?老师不直说,而是让学生描摹蟋蟀的模样、习性,尤其是叫声的时断时续,时隐时现。他启发学生根据叫声去思考,原来蟋蟀叫和人的思绪合拍,思绪也是断断续续的,并且,只有静听才能听到,人在独处时,容易想心事。这就使学生找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再启发学生进一步联想,想到天真烂漫的童年,想到养育自己的家园,想到博大慈祥的母爱,然后在诗中找到对应的句子。教师还把诗中冷色调的词换上暖色调的词,让学生进行对比联想,学生感到,冷色调的词更能衬托出作者凄凉、孤独的心境。在听完这首诗的配乐朗诵后,老师启发学生,由想家小事,想到统一大事,学生自然联想到祖国团圆,香港、澳门,乃至台湾的回归,这种联想不仅使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人的思想感情也得到一种提炼和升华。课堂联想丰富了学生对诗的憧憬,也训练了学生的多种思维。

三、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应该作为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这堂课可以说是学生们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他们不仅在学,在读,在想,在说,还在实践,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在交流写作中,他们的思想在碰撞,闪出智慧的火花:他们兴奋,思维的机器在急速运转;他们表达,思想的溪流在自然流淌。

  课堂是人类智慧的诞生地之一,是学生生命的构成部分。让学生说,让学生动,按照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开展教学,这叫人道。一言堂,填鸭式,压抑个性,摧残学生,这叫不人道。袁老师深知这一点,课堂上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兴趣,尊重他们想法,指导他们活动,使课堂成了掌握知识、交流思想,产生智慧的所在。

我常想,课堂的空间有多大?这是很难估量的。它可以是实的,也可以是虚的。实的是具体的一篇篇课文,而虚的是由实的内容在学生心中拓展开的无法衡量的知识、情感、智慧的再生体,它是无限的。这首诗让学生得到了学诗读诗写诗的一些 方法,但更多的是学生对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位学生在课堂上说:“我有一种想家的感觉。尽管我现在离家不远,但我想到我以后考上大学,如果有可能的话,还会出国留学,那时候,我一定会想家的,那时候,再读这首诗,我一定会有更深的理解,我也许我会写一首《就是那一只鹧鸪》来寄托我的思念之情。”诗作为情感宣泄的渠道,让学生找到了出口,他们要借助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世界,这样的教学空间还不大吗?课堂的结尾也是十分精彩,生活的巧合再一次延伸了课堂内容。

袁老师的课看似随文随意随情而上,但充满了机智、机敏,在他巧妙的点拨下,产生的是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其实这反映了他备课的深入,研究学生的深入。一手抓住教材,一手抓住学生,根据学生的需要实施教学,这正是现代教育的终极目的。

如若袁老师的话能再少一些,学生的活动的时空能再多一些,这堂课会更完美。

标签:课堂实录 人教版七年级课堂实录 就是那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袁卫星实录《一碗阳春面》(本站论坛稿)
下一篇:课堂实录:《亲近诗歌》(袁卫星)(本站论坛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