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2433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给女儿的信(网友来稿)
逸竹(转)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理解作者针对孩子的特点回答关于爱情问题的巧妙手法。

      (三)学习运用书信形式恰当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爱情,一个敏感而又神秘的话题。少男少女对这个话题既感兴趣,又感难以启齿。大人既想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又觉得无法讲清楚j因而,这个在教育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是一个较大的空白点。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给父亲提出这个难题,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写了一封信,巧妙地谈了自己对爱隋的认识和看法,给世界上所有面临这一难题的父母、子女

      做了很好的解答。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同时也是写给所有少男少女的信。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

      2.苏霍姆林斯基并未直接谈爱情,而是用祖母讲述的童话故事,巧妙表达对爱情这个问题的解答。请同学复述童话。

      (学生复述,互相补充。教师适当点评,注意学生对关键细节的描述及关键词语的使用。

      眼神——“不可思议的美和一种从未见过的力量”——人类的爱情。青年时代:爱情使他们充满青春的活力,更加美丽,更有力量。老年时代:孤独的男人坐在山坡上,心中思念亡妻,爱情天长地久,生前死后,永远不变。)

      3.从祖母讲的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爱情有哪些特点?

      (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讨论,适当引导。)

      (学生汇总研讨结果:爱情是最美好、最圣洁的一种感情;人类纯真的爱情具有强大的不可抗拒的力量;爱情使人忠贞不渝;爱情使人始终保持青春的活力,更加美丽,更有力量……)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具体描述中概括归纳,要注意学生表述能力的培养。)

      4.作者对女儿提出爱情这个问题有些什么看法呢?

      (1)忐忑不安——理解。

      (2)内心的愿望:告诉女儿要学会明智的生活。 ’

      5.引导学生谈自己读这封信的感受。

      (对爱情的认识;运用童话的作用。)

      三、具体感知

      1.如何理解“进入这样一个年龄时期,你将是幸福的。然而只有你是一个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

      (这指明了只有在爱情问题上处理得明智、恰当,你才能取得幸福。如果对爱情采取轻率、任性的态度,缺乏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道德审美观念,那就可能产生悲剧,就会不幸和与痛苦。)

      2.细读课文最后一段,请学生谈谈对作者所说的“成为真正的人”的理解。

      (学生思考并讨论,引导其用简单语句概括。)

      (作为一个“真正的人”,对待爱情应具有真诚的感情、高尚的道德行为,愿把欢乐与幸福献给心爱的人,决不做出损害对方尊严的行为,要具有为建立共同幸福生活而贡献自己的决心。)

      3.作者以一种怎样的态度和方式与女儿交流爱情这个话题的?

      (高屋建瓴而又平等谦和,童话)

      四、小结课文

      爱情是一个恒久的哲理,而爱情本身是最深奥、最抽象、最复杂的,如何把这样一个问题向只有14岁的女儿解释清楚,作者可谓是煞费苦心。信中并没有正面回答女儿,而是通过自己少年时代祖母讲述的童话,用童话来阐明道理,引导女儿自己去思考。通过学习本文,也让我们每位同学理解到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应该怎样正确地去对待爱情。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女儿的信中用童话阐明什么叫爱情,文中阐述爱情的句子精彩感人,令人回味无穷,请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如:“这就是爱情,我的小孙子!爱情比上帝权威大,这是人类永恒的美与力量,_…那就是说他只是一个能够成为人的人,但是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人。

      二、拓展延伸

      1.本文之所以能将对爱情的理解阐述得如此生动形象、感人至深,和本文书信体的形式不无关系。文章既向女儿传递了什么是爱情,又讲述了自己对爱情的理解,语言流畅,文章娓娓道来,见字如面。

      2.阅读《马克思致燕妮》一文,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所透露的强烈感情。


展开全文阅读
      (1)请学生阅读后讨论,马克思是怎样表述自己对妻子的爱的。

      (直抒胸臆,发自肺腑,感情强烈,细腻地表达了对妻子的深切的思念)

      (2)爱情又给马克思怎样的感悟?

      (我又一次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因为我感到了一种强烈的热情。)

      (世间有许多女人,而且有些非常美丽。但是哪里还能找到一副容颜,它的每一个线条,甚至每一处皱纹,能引起我的生命中的最强烈而美好的回忆?)

      3.名人们看待爱情冷静、全面,充满了睿智,通过学习这两篇文章,我们能从中读到他们对爱情的态度,那么,身处花季的我们又如何正确对待爱情呢?

      (各抒己见。学生在爱情问题上可能存在错误认识、糊涂观念,教师应予以正确引导,肯定、赞扬积极健康的观点。)

      三、总结课文

      《给女儿的信》一文以书信形式巧妙回答了14岁的女儿提出

      的爱情是什么的问题,用童话作答,亲切地引导女儿思考爱情的真

      谛。文章语言精辟,发人深思。

      四、布置作业

      尝试写一封信给自己的亲戚或朋友,要求阐述对一件事的看法,感情真挚。

      作者邮箱: lyjfyz@163.com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给女儿的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给儿子的一封信》教案(网友来稿)
下一篇:给布特勒的信(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