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德育论文
阅读:703  
标签:德育论文
走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误区(网友来稿)
孟祥友

      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的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事实上,中小学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存在以下误区,导致教育的实效性不强。

      误区一;师生之间所谓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泾渭分明。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并不仅仅是指学识方面。在知识方面,教师也许会比学生丰富一些;但从道德的角度看,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只不过学生由于阅历、经验的欠缺,由于年少气盛,才会犯下他们有时自己也始料未及的错误,对此,大可不必马上以教育者自居去训斥、征服、惩罚,年轻的心是脆弱的,需要引导、唤起、商讨,从而培养德性。即使是惩罚也要与耐心的说理结合,并辅之以行为指导,学生绝不欢迎那种盛气凌人、以教育者自居的教师,学生欢迎的是没有教育“痕迹”的交流,没有台阶的平等的对话与沟通,即“润物细无声”。

      误区二:教育过程中“管”多于“导”,“不该……”多于“应该………”。学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告诉学生“不许”、“不能”、“不准”怎样做的条例居多,并规定犯规后的处罚措施多,缺少人性化的管理策略。学校政教处扮演了“消防大队”的角色——“哪里起火,冲到哪里”,工作显得有些被动。其实,思想道德教育重在于“导”,让学生明理,多让学生反思错误,帮助他认识犯错的原因,寻找改正的方法。

      误区三:“反面典型”多于“榜样”。目前,学校教育中处分学生多于表扬学生,为了加大惩罚力度,有的学校还以“布告”的形式张贴,把学生当罪人对待。其实,学校应该多宣传好人好事,应该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使学生在心中树立起自己的榜样,使之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力量。

      误区四:“说教”多于“实践”。思想教育最怕空洞说教。与其讲大道理,不如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从行为习惯的养成做起,从错误的行为矫正做起,让学生在道德实践中,自觉地识别“假恶丑”,崇向“真善美”,确立心中理想的道德标准,建筑坚固的人格长城。
标签:德育论文 走出学校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因为你,我们走得太艰难(网友来稿)
下一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二课时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