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0418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南州六月荔枝丹(网友来稿)
草木

      贾祖璋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的说明顺序,并了解其作用。

      2.领会本文准确地运用语言和引用古代诗文加强说明效果。

      3.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丰富科学知识。

      教学重点:本文的结构方式。

      教学难点: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预习,筛选信息,理清结构;了解、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习

      1.字词正音:

      缯zēng(古代丝织品的通称) 瓤ráng(瓤子) 醴lǐ(甜酒) 酪lào(用乳汁 制成的半凝固状食品) 囊náng(口袋) 勃bó(烟起貌) 莆pú(福建莆田县)

      2.词语补释:

      龟裂: jūnliè呈现许多裂纹。(龟甲guījiá)

      幅员:领土面积。地广狭为幅,周围为员,员即圆。

      劳民伤财:既使人民劳苦,又耗费钱财。(使动用法)现多指滥用人力物力。

      不了了之:把问题放在一边,就算了事。了: 完成。了(第二个): 了结、结束。

      逼真:⑴极象真的;⑵真切。

      绚丽:灿烂美丽。(见教辅P107)

      渣滓:⑴物品提出精华后剩下的东西;

      ⑵比喻品质恶劣对社会起破坏作用的人。

      兼程:一天走两天的路。

      造化:⑴自然界的创造者,也指自然。⑵福气、运气。

      3.填空

      本文选自《——————————》,课题“南州六月荔枝丹”引自——代—————的《————》诗中。以古诗命题的妙处是————————,——————————。

      参考答案:《生物学碎锦》,明朝陈辉《荔枝》,蕴藉含蓄,引人入胜

      二、提问导入新课:题目“南州六月荔枝丹” 内涵丰富,请问你认为题目中隐含了哪些信息?

      参考答案:标题给我们提供了三点信息:①产地:南州,泛指我国南方。②成熟期: 六月(公历七月)。③鲜果的色彩:丹(红色)。

      “南州六月荔枝丹”为题,突出了荔枝生态的主要特点产地、成熟期、颜色。充满诗情画意,而且引古诗为题,也与全篇广泛引征的风格统一起来了。

      本文属于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所谓小品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科学小品则是介绍科学常识的文艺性说明文,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详见教辅P107)

      本文以短小的篇幅,丰富的知识,饶有兴味地介绍了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既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条分缕析的特点,又有清新诱人的诗意。它寄托着作者的深情,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

      作者简介:

      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他创作、编写、翻译了二十九部生物学著作。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贾祖章先生虽已八旬有余,但他人老心不老,现在终日伏案著述,陆续写出了许多优秀科普作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

      三、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设计1]列出本文的结构提纲。(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投影:

      ①结构一:

      外壳 逻

      形态 颜色 辑

      (表) 形体 顺

      大小 序

      南 荔枝的生态 膜 空

      州 (里) 肉 间 (主)

      六 果实 (贮运)顺

      月 核 序

      荔 花 (次)

      枝

      丹 产地 逻

      荔枝的生产 品种 辑


展开全文阅读
      移植 顺

      发展 序

      ②结构二:

      全文可分二大部分。

      第一部分(1——10)主要说明荔枝的形态和果实。可分三层:

      第一层(1)质疑《荔枝图序》引出话题。

      第二层(2——5)写荔枝的外部形态。

      第三层(6——10)写荔枝的果实。

      第二部分(11——14)写荔枝的生产情况。

      [活动设计2]说明本文的说明顺序(见上面图表)。

      [活动设计3]探究第一段引用白居易《荔枝图序》一文中描写荔枝的一段话有什么作用?作者认为白居易的《荔枝图序》中描写荔枝的一段话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参考答案:起总挈全文的作用。《荔枝图序》中的那几句话,是分项说明的一条纲,作者或赞同,或否定,既解除了开头引出的疑惑,又说清楚了荔枝的生态结构。以此引入话题,亲切活泼,符合阅读心理。

      作者认为白居易的《荔枝图序》中描写荔枝的一段话有对有错:

      壳如红缯——错(粗糙)

      膜如紫绡——错(误作)

      瓤肉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

      甘酸浆液如醴酪——对

      [活动设计4]阅读2——10段,完成下面填空(划线部分):

      外壳:块状裂片、粗糙

      外部形态 颜色:深红色、紫色

      形体: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

      果实大小: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

      内膜:白、薄

      肉: 白色半透明,味甜微酸

      内部结构 核(种子):长圆形,表面光滑,棕褐色;无核

      花期:二月初到四月初

      花 花形:小

      花色:绿白色或淡黄色

      四、布置作业:

      1.完成P59练习第二题。

      2.完成P59练习第三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学习本文引用诗词典故,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充实了文章内容的说明方法;体会本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步骤:

      一、交流作业: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投影:

      ①《辞海》介绍荔枝的条目:荔枝,无患子科。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偶数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全缘,革质,侧脉不明显。……花小,无花瓣,呈绿白或淡黄色,有芳香,圆锥花序。果实心脏形或圆形;果皮具多数鳞斑状突起,呈鲜红、紫红、青绿或青白色。果肉(假种皮)新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多汁,味甘美而有佳香。

      ②P59练习二参考答案

      ①诗文 作用

      《荔枝图序》 说明荔枝的外形及内部特征

      《咏荔枝膜》 说明荔枝的膜的轻薄

      《过华清宫绝句》(一) 说明荔枝的不耐贮藏

      《惠州一绝》 突出苏轼对荔枝的喜爱

      ②掌故 作用

      唐明皇宠幸杨贵妃兼程送荔枝 说明荔枝的不耐贮藏

      宋徽宗移荔枝于宣和殿 说明荔枝的性喜温暖特点

      文徵明说顾氏种活荔枝事 说明荔枝的性喜温暖特点

      ③比喻 作用

      绛囊、红星、珊瑚珠 说明荔枝颜色红的特点

      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 说明荔枝成片林的绚丽美景

      教师小结:这些内容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知识性,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和趣味性,体现了科学小品的特点,也极大地激发了我们阅读的兴趣。

      二、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设计1] 归纳说明方法。

      参考答案:①说明荔枝的色泽,运用了比喻和引用的说明方法。如运用“绛囊”“红星”“珊瑚珠”等比喻写每一颗荔枝的色泽,引用郭明章《荔枝》诗的“飞焰欲横天”和北宋邓肃《看荔枝》诗“红云几万重”诗句。形象而夸张的写出了荔枝成林成片的荔枝色泽,并具有文学韵味,体现了其文学情趣。

      ②介绍荔枝的形状、大小运用了下定义、打比方、作诠释、举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如对荔枝壳外表的龟裂片和片峰(P56第2段)的说明就是下定义;对每一颗荔枝色泽(P56第2段)的说明,采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介绍荔枝的成熟期(P57第1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介绍荔枝的形体(P57第2段)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介绍荔枝的大小(P57第3段),用的是举数字的说明方法。

      ③介绍荔枝的果实运用了下定义、引用、举数字等说明方法。(言之成理即可。)

      [活动设计2]体会本文语言的准确性。讨论:你认为本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何处?

      [点拨]:(1)明确的科学术语。

      ①裂片中央有突出部分,有的尖锐如出刺,这叫做片峰。

      ②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

      (2)适当的数量表述。

      ③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④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13种,以记福建所产的为多,尚存8种;记载广东所产的仅存一种。

      (3)恰当的限制性词语的运用。

      ⑤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⑥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13种,以记福建所产的为多,尚存8种;记载广东所产的仅存一种。

      三、布置作业:当堂完成P59练习四。

      1.自选材料,自定题目。

      2.请利用下面的资料,运用本文最具特色的说明方法,起个好题目,写一段富有文学情趣的介绍石榴的说明文字。然后读一读,同学间交流评价。

      (1)燃灯疑夜火,辖珠胜早梅。

      ——梁元帝《咏石榴》

      (2)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

      ——白居易《山石榴》

      (3)榴者,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缤纷磊落,垂光耀质,滋味浸液,馨香流溢……遥而望之,焕若隋珠耀重渊;详而察之,灼若列宿出云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御饥疗渴,解醒止醉。

      ——潘岳《安石榴赋》

      (4)榴大如杯,赤色有黑斑点,皮中如蜂窠,有黄膜隔之,子形如人齿,淡红色,亦有洁白如雪者。

      ——《事类合聚》

      3.预习《物种起源导言》

      作者邮箱: caoqingli@126.com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南州六月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鸿门宴(网友来稿)
下一篇:这个世界的音乐(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