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947  
标签:教师随笔
在北京转悠(网友来稿)
安徽宣城市宣州区教育局 邢少山

      在北京转悠,开始认识北京,并有些体会、感想与收获。

      逛紫禁城,先认门

      在北京住了一个月,转来转去,转得晕头转向,东南西北才摸清,现在总算理出个头绪:逛紫禁城,先认门。

      北京又叫紫禁城,是历代皇宫所在地,过去不像现在有这样发达便捷的交通工具,只能步行、骑马或坐轿。皇宫为加强禁卫,修建了高大、厚实的城墙,外加护城河。那么自己和百姓要进出怎么办,便在城墙上开设城门。据说,光金代北京就修建了十三个城门:北面从西至东有会成门、通玄门、崇智门、光泰门;南边由西至东有瑞礼门、丰宜门、景风门;西面由北至南有彰义门、颢华门、丽泽门;东面由北至南有施仁门、宣曜门、阳春门。这些门的名字有的至今还沿用。城门多为双开、二层,铁桶坚牢。人们进出城门“日出而开,日落而闭。”

      北京发展到现在,已成了一个国际大都市,除步行,不再骑马或坐轿了,它有了密如蛛网的现代化交通:空中,每天有上百次架次飞机:地面,有各种车辆,火车、电车,汽车;地下,有地铁,地铁方形和一字型交叉相连。天空、地面、地下,已形成了立体交通网络。现在北京的繁华地段,以天安门为中心,大约在二环以内,例如王府井大街、东单与西单等。中南海不是一个海,而是中海和南海的合称,中央机关所在地。几所有名的大学,例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都在北京的西北角。一个初来北京的人,不把北京的门认清,就会“只缘生在庐山中”,“不识庐山真面貌”。如果你一旦钻进了北京的胡同,它又长又深,有的相当于小城市的一条街,你就一下转不出来,而且有的是死胡同,有一句“钻死胡同”的比喻,恐怕就是这样来的。

      那么,怎样认识和熟悉这些门呢?我的体会是:抓住一条线,扩展一个面,站与站相联。整个北京城是由一条中轴线串联而成,这条中轴线上有门,由南向北徐徐展开:大红门、永定门、前门、天安门、地安门等。如果你站在北海公园的白塔上往南看,这紫禁城里的宫殿一座一座一字排开,宏大雄伟,紫气升天,金碧辉煌。每个门,是一个面,每个门的东西又有门,南北又有街。例如,前门东面有崇文门,西面有宣武门;天安门东面有建国门,西面有复兴门;地安门东面有朝阳门,西面有阜成门等。永定门的前面叫外门,后面叫内门等。皇帝出征,封禅、狩猎都是从永定门出,德胜门回,故形成了与别的城市不同的特点。但随着朝代的更迭和城市的发展,而现在北京的这些门,不是以前真正意义的“门”了,而变成了是一个地域的代称,很广大。一个门又分东西南北门,而且都设有站;加之往返,这样一个门的车站有的多到八个,起码也有四个站,有的隔着护城河、立交桥或几条道,同一路车的对面车站,远远地不见面,路段拉得很长。但不管怎样,把握住了“门”的方位与朝向,错不了哪里去。北京的车路大多直线对称或圆形相接。例如738路车从左安门到右安门。122路公交从北京站(实际上是东站)到北京西站等。204路电车从北京站到从北京站。一个外地到北京上天安门、逛王府井、爬长城、逛公园,乘坐交通工具是免不了的,完全靠步行,时间不够。所以,寻找上下站成了人们在北京旅行的“行”务之急,而你想在紫禁城里转悠,一定要先熟悉大致的方位,必须先了解北京的“门”,这才能以免错位或走错路。认识门后,在北京倒一、两次公交立或换乘地铁,只须花三、四块钱在这个国际大都市里你想到什么地方就到什么地方,方便得很。

      逛庙会

      大年初三,我们去逛庙会,庙会在龙潭公园举办。龙潭公园位于北京的东南隅,大家都读过老舍的《龙须沟》,龙潭就与龙须沟相对,一头一尾。据说,庙会上有民俗表演、文艺表演和体育节目,其中体育,每天有一位国家体育明星到场,进行围棋、象棋、五子棋、跳棋等棋类以及柔道、拳击、跆拳道、攀岩等比赛,国家队的高手们还将以车轮战、连环战、擂台战等形式与游人共享欢乐。

      那天,我们从北门入园,人熙熙攘攘,车辆塞满了整个街道。进得园,人更挤得水泄不通,没办法,在保安的疏导下,我们随人流涌动。一路上,我们看到飘着红灯笼和挂着中国结的商棚一个挨着一个,卖各种小玩艺:中国结、京剧人偶、棉花糖、泥塑……狗年卖狗、打狗(用球或沙包打)的特别多;卖格格帽的引得姑娘们的青睐,她们拣着、挑着、试着。我们见有一老太也挤了进去,买了一顶,竟旁若无人地戴在头上,我瞎猜想,这老太可能是旗人的后代吧。

      再往前走,卖各种小吃的,好像全国各地的小吃在这里有意云集:内蒙的烤全羊、四川麻辣鸡、金华的火腿、香港撒尿牛丸等等,一路“禽流感”。其间北京的小吃也非常显眼:隆福寺的生灌汤、老字号的铁扳烧烤、御膳房的烤鸭,天桥的茶汤李。“什么是天桥的茶汤李?”我看见田纪云给的题字,好奇的问。大师傅说:“有油茶、杏仁茶、菱角茶、莲藕茶…”我5块钱要了一碗莲藕茶,吃吃,有藕粉的味道,不过比藕粉还香甜。“冰糖葫芦_”另一个摊主向我兜生意,我笑笑,他说:“北京特产。”我摇摇手走了。

      这时,传来阵阵锣鼓声,我们赶过去一看,原来是“戏曲专场”。戏台上诸葛亮正唱着《借东风》,京胡伴着那字正腔圆的京剧,京腔京韵,台下坐着一排排小板凳的听众,个个聚精会神。听了一段,我们来到了杂技舞台,台上有人正在顶球,我说:“天桥顶杆的怎么没来?”有人搭腔说:“刚才玩过,你看那杆。” 我一看,边上正有杆。我们小憩片刻,发现己到了西门。西门前有两个巨龙腾空而起

      休息了片刻,我们继续逛,还是许多卖吃的、卖玩的,人川流不息。来到棋院,我棋艺不高而怯步了。忽然发现场地上有人抖空竹,我们走过去看热闹,呼呼呼呼呼呼,那空竹在他手里简直神了,摊位上写着“售空竹,义务教授空竹。”不久有人来买,跟着学。回头看,龙潭湖那边舞台上在表演节目,台隔着湖四周站满了人,人山人海。表演的节目有歌舞,有相声,广播喇叭的声音清晰宏亮,乐曲声、说学逗唱都听得清清楚楚。在各处我们挤过来,还看见许多民俗表演:拉洋片、抬花轿、剪纸、捏面人……


展开全文阅读
      我们转了大半天,整个龙潭公园转得差不多了,被游人与商棚掩盖的龙门、龙桥、龙阁、龙亭、龙字石林以及龙柏、龙枣、龙槐我们都到了。到了东南门, 忽然听到 气势磅礴的锣鼓声,看到翻江倒海的龙舞,惟妙惟肖的狮子舞,这气势似乎把庙会推向了高潮。跨出公园,我想,北京过去是座紫禁城,今天是祖国的首都,龙潭庙会,展现了北京迎奥运的情怀,Í同时也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精神,透着浓浓的京味。我们看回头看门前那五个福娃,他们好像在说:“北京欢迎您。”我莫名其妙地笑了。

      陶然亭,亭呢?

      从中学课本上就接触到陶然亭,说此亭取白居易的“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命名;说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在此进行过革命活动。这次来北京,定要去看一看。

      一大清早,坐车独自一人游陶然亭。我从南门入园,由于是第一次来,想把整个公园转一圈。我顺着湖边小道走,茂林修竹出中,座座亭阁,甍莹参差,互为映带,广播里这时正介绍园中的亭子:沧浪亭、二泉亭、一揽亭、鹅池亭、醉翁亭、百坡亭、谪仙亭、独醒亭、吹台等等,我走着看着,亭子竞秀争艳,异彩纷呈,我“穿获小道疑坐艇,出林高阁当登山”(清.曹仁虎《游陶然亭》)。快到东湖了,蓦然回首:陶然亭呢?我不再前行。途中问了一位老者,他指着南边说:“从这里绕过去,上桥进入中央岛,那就是陶然亭。”我望了半天,不见有什么亭,我说:“亭子呢?”他说:“在里面哩!” 陶然亭公园这那么多亭子多为仿造和移植,而惟主帅陶然亭是本地特产,难怪它深藏不露,不轻易见人了。

      我顺着指点的方向走,忽然路过一座“风雨同舟亭”。走近一看,是傅锡寿的题字,这就奇了。傅锡寿曾是我们安徽省的省长,怎么跑到这里来题字呢?我想看个究竟。看了亭碑记,原来是安徽1992年发大水,首都和全国人民支援安徽抗洪救灾,为感谢他们,以“安徽省人民政府”名义修建,故取名“风雨同舟亭”。看了此亭,怦然心动,感到格外亲切。原来园中亭子个个都有来历,这更引起我对陶然亭的探寻。

      我继续往前走,沿着高君宇、石评梅墓,疾步来到陶然亭前,这时不到九点,门还没开,我只好等候,忽然见门前有一老槐树,树边挂一说明,说1920年1月18日,毛泽东、邓中夏在商讨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斗争时在此槐下留过影,可贵呀。这时门开了,我买过门票跨入亭中,一一参观,观音殿、准提殿、文昌阁,但没看到亭子,我怀疑自己粗心,又转了一圈,东张西望,还是没看到亭子,结果看到中间有一碑,上面赫然写着“陶然亭”三个大字,下面落款是“民国十九年楚蒲袁书”,陶然亭呢?我伫立良久,正过来一位女工作人员,我问她:“陶然亭__这陶然亭呢?” “啊,是这样,这三间敞轩就叫陶然亭。” “什么,三间敞轩就叫陶然亭,这不骗人么” ,我嚅嚅道。“您到那里面看,里面有介绍”,她指着这些敞轩说。

      我没和她多罗嗦,又跨进观音殿,原来我急于寻找陶然亭,走马观花,连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活动的事迹也没细看,现在才仔细看说明,一点点不漏过,连辽寿昌五年和金天九年的石幢、江藻遗墨、石刻《陶然亭记》、《陶然吟》也不放过,结果找到这一说明:“陶然亭是一座与一般房舍无多大差别的三间敞轩,东面西面完全敞开,无隔扇、门窗遮拦(古有凉亭),南面北面有山墙,敞轩的木结构屋架与中式平房无区别,这与园中的其他飞檐翅脊、玲珑剔透、圆、方、多角的亭子不同,三间敞轩也是亭的一种古老形式。相传清康熙三十四年,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监理黑窑厂,他在慈悲庵西部构筑一座小亭,被誉为“周侯藉卉之所,右军修禊之地,后又建大亭。”啊,陶然亭,陶然亭呢?陶然亭就在眼前,只是“不识庐山真面貌”罢了。人们做任何事情总喜欢按老样子办事,可世界上的事情复杂、多样,在提倡创新的今天,我们不能用一种思维去思考问题,须多问几个为什么,破“思维定势”,才能寻根究底。

      作者邮箱: xsss05633027435@sin.c0m

      
标签:教师随笔 在北京转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不去清华北大就到香港念大学香港高校内地受宠
下一篇:年龄称谓考(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