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723
标签:
教学论文
多媒体软着陆(教师中心稿)
前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多媒体教学,利用先进的电脑技术和设备使一节原本枯燥的课变得生动形象起来,这将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也更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我们曾经陷入了一个误区——究竟是“人在操纵机器,还是机器在操纵人”?能够走出困境的,是幸运儿;而尚处在这种尴尬中的,也未尝不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本文就此结合自身体验来谈,也许可起抛砖引玉之效。社会的飞速发展几可以“一日千里”而论。早在三年前,我还是在一次外出学习时头一回听说了“多媒体教学”的概念。看着演示者挥洒自如的操作和屏幕上声、情、画、色并茂的画面,简直让我羡慕和向往不已。然而,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经过一年多的实际操作,我已能熟练操作电脑,居然成为了当年那个让自己佩服不已的多媒体教学演示者。
在语文课堂中引进多媒体信息技术,是语文教学跨入新里程的一大标志。在我的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获得了充分运用,课堂艺术效果非常明显。例如:《斑羚飞渡》中斑羚们精彩形象的飞渡动画效果,帮助学生们进一步体会到了老斑羚舍己为人的自我牺牲精神;城南旧事》感人泪下的影视效果,让学生们唏嘘不已;《黄河颂》中黄河一泻千里、奔腾万里的磅礴气势让学生们激动不已;
一曲激荡人心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们更深刻理解了贝多芬这位音乐巨人在丧失了听力以后的顽强斗志;
在学习《观舞记》时引入印度电影《大篷车》中女主角在宴会上的精彩舞蹈表演,让学生们看得如痴如醉,从而更好的把握住了课文对印度舞蹈的精彩描写;
还有,自行设计了《戏曲大舞台——综合性活动》课件,让学生们从视觉、听觉等直观上了解到中国戏曲的源远流长、剧种分类、唱腔特点、角色分配,并欣赏了内涵丰富的京剧脸谱、异彩丰呈的粤剧表演等等,使他们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美、音乐美和文化美,从而初步培养了他们欣赏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的爱国情操。
……
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我的语文课上得越来越精彩,充满了艺术性,深受学生喜爱:每次上课前,一打开课室电脑,就能赢来学生们的一阵欢呼声;一节课下来,学生们还一脸的意犹未尽,逗留在教室里快乐地讨论刚才课上的问题。其实,我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力求把语文上成富有艺术性的一节课,让学生们把学语文当成一种美的艺术享受,在轻松中快乐地学习语文。这样,于生、于师都不无益处。大家都可以从原本烦闷与鼓噪的教学中解脱出来,成为享受教学、享受学习的人。快乐地学习语文,是我们当前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一个目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的成功后面都有着许多不为人所知的艰辛与失败。我能有今日这样舒心的局面,并非一日而就的神话,完全是在自己独立探索的情况下,经过一系列的碰壁与失败后才摸索出来的一条捷径。
想当初,我刚开始运用多媒体教学时,由于电脑操作不熟练,对信息资料了解不够,我被电脑牵着走,教学思路混乱,电脑操作失灵,忙得手忙脚乱!而学生们光是坐在那“欣赏”我的表演,听得稀里糊涂。一节课下来,让人灰心不已。而更让我沮丧的是:学生在日记里这样评价这节课——“用电脑上课有什么好?整天只有老师一个人在说,我们只是忙着抄答案,根本不用动脑筋去思考问题。我一点也不喜欢这样的课!……我讨厌多媒体教学!”
一句“讨厌”毫不留情地击碎了我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热情,让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再尝试用电脑上课。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反省与学习后,我终于明白到一个道理:“人是不应该被机器牵着走的!”问题的根源不在多媒体,而在操作多媒体的人身上,换言之,就是在我自己身上。机器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我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全盘照搬的‘教条主义’!”——初次运用电脑上课,使我下意识地依赖电脑,依赖电脑当中所提供的现有的信息内容,而忽略了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我首先应该考虑到这些信息的可用性和可行性,它们是否有助于自己上好这一节课,是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相关知识点。所以,要上好一节语文课,要使语文课上出给人一种美的艺术享受来,就应当从整合信息技术入手,不可全盘照搬,而应有所选择、有所删改,并在学习与参考的基础上尽可能自行设计教学资源。
这么一想,我恍然大悟,多日来压在心内的阴霾一扫而空。我在瞬间恢复了斗志,发誓一定要把多媒体信息技术巧妙的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优化自己的课堂艺术。
面对丰富的教学资源,如何整合信息技术、优化课堂艺术呢?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学会判断资源的有用性和可行性。
判断信息资源的标准:
是否吻合我们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
是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发掘学生思考与探究问题的潜能;
是否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发挥语文课堂的人文性作用和工具性作用。
二、学会有所选择和修改删减;
不是所有的教学资源都可以拿来就用,所以,我们要学会选择、学会修改。用鲁迅先生的理论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学会自行设计教学课件。
任何资源都有它的局限性,所以,要想找到真正适合自己教学的信息资源,那就只有靠自己动手去做了,自己去自行设计教学课件。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切切实实经历了由“懵懂无知”到“摸索探究”到“熟练操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恰好也是自己由“学习参考——选择修改——自行设计”的一个成长过程。最让我引以为傲的是,整个过程完全是在自己的努力下完成的。所以说,事在人为,一点也没错。任何一个有志于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老师,都有成功的可能。
在一次学生问卷调查时,我发现学生们对老师的最大期望:不在他是个品德高尚的好老师,而是一个会用现代化手段上课的老师。他们这样描绘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老师:
“她首先是会上课的老师,会用电脑上课。课上得轻松、幽默,既能给我们带来大量的相关资料,让我们可以边看电脑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让我们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展开全文阅读
看来,要想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具有现代意识的理想教师,首先就得学会熟练操作电脑,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多媒体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一改传统的“黑板+粉笔+一张嘴”的单一呈现方式,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可视化、互动化、个性化和全民化,使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学习火起来。掌握好了这一点,在第一感观上就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在好奇之余油然而生发出对老师由衷的敬佩之情,从而极大地增强他们对语文学科学习的热情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语文课要上得富于艺术性,一个很好的尝试就是结合语文的活动课,把多媒体运用到课堂教学上,在充分展示多媒体优势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和探讨问题的积极性,从而使一节课变得美起来、活起来。新课程语文教材在课文的编排上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一个最大的变革就是增加了综合性活动课,让学生们既能通过活动学习到语文知识,又能把知识反馈到学习中去,可以很好地学会学以致用。这样的综合性活动课再加上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这样的教学教法,深受学生欢迎,效果也很好。
比如在上《戏曲大舞台——综合性活动》一课时,我首先布置学生们详细查阅了相关资料、做好了相关笔记,然后我自己也精心制作了一个多媒体教学课件。一节别开生面的语文综合性活动课就在大家的期盼中,以悠扬的乐曲拉开了帷幕。这一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戏曲大舞台——综合性活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感受中国戏曲的魅力,体味民族戏曲的韵味;
2、 在活动过程中听说读写,培养语感,提高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4、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设想:充分利用多媒体,声、乐、图、文并茂,增强视、听、唱等直观效果,让抽象的舞台艺术变得可触可感可学。
三、活动过程:
活动一:卡拉OK比赛。
请两组同学上台,每组五人。分别演唱黄梅戏〈〈天仙配〉〉选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活动二:认识戏曲剧种,了解戏曲特点。
1、知识问答:
你知道中国的四大“国粹”是什么?(京剧、书法、国画、 中药)
中国的戏曲之母是什么?(京剧)
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几行当?(生、旦、净、丑)
中国四大剧种分别是什么?(京剧、昆剧、黄梅戏、粤剧)
名曲欣赏:《贵妃醉酒》、《牡丹亭》、《天仙配》、《昭君出塞》等。
2、认识京剧,了解京剧旦角流派:
梅派——梅兰芳;程派——程砚秋;荀派——荀慧生;尚派—尚小云。
电脑投影显示四大旦角本人图象以及舞台形象,并播放各人的代表唱曲:《霸王别姬》、《玉堂春》、《秦良玉》等。
活动三:认脸谱,唱脸谱。
1.感受脸谱:多媒体播放京剧舞蹈《唱脸谱》,初步感受京剧脸谱的魅力;
2.分析脸谱:屏幕显示各色脸谱,分析脸色的含义——红脸:代表忠勇;黑脸: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贬义,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神秘,代表神妖。
3.辨识脸谱:看屏幕显示的脸谱颜色以及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分析各人性格特点。如:曹操、关羽、张飞、窦尔敦、项羽、吕蒙等。
活动四:学以致用。
请运用戏曲知识来分析鲁迅《社戏》中关于绍兴社戏的描写。
1.“一个黑的长胡子的背上插着四张旗,捏着长枪,和一群赤膊的 人正打仗。”铁头老生,“连翻八十四个筋斗”。这个黑的长胡子的演员外号叫什么?(铁头老生)是什么角色?(老生或须生,武生,武老生)属于戏曲哪个行当?(生)他的黑脸代表什么?(猛智)
2.接着出场的是一个小旦(相当于闺门旦)。“咿咿呀呀地唱”。小旦是扮演什么的角色?(年轻女子、少女)你知道在戏曲舞台上,谁善于塑造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荀慧生)
小旦进去了,“立刻”又出来一个很老的小生。小生是戏曲中扮演年轻男子的角色,怎么说“很老的小生”?——“我有些疲倦了”。
3.“忽而”,“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起来了。”丑角,俗称什么?(小花脸)扮演什么角色?(滑稽人物)。
4. “老旦终于出台了。”老旦是扮演什么的角色?(老年女子)“终于”,可见“我”对这一角色的什么态度?——“大家也都很扫兴。
5.我最愿意看的是什么?“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蛇精的脸谱应该是什么颜色?(银色。〈〈唱脸谱〉〉:“银色的妖怪。”)
活动五:走进粤剧,高歌一曲。
1、请同学谈谈对粤剧的了解以及自己对粤剧的态度;
2、分生、旦角色卡拉一曲粤剧:《帝女花》。
活动六:畅所欲言:请你谈谈当今戏曲的前途和命运。……
四、活动结语。(略)
……
活动结束后,当初那个极言痛恨多媒体上课的学生跑过来对我说:“老师,这节课上得真好!我都听呆了。”还有些学生觉得课堂上说得还不够,就在日记上畅谈对中国戏曲的感想,最后还说:“上了这一节课后,我才真正了解了中国的戏曲,也是头一回这样近距离地接触中国传统的文化。它是这样的美丽,雍容华贵,博大精深,富有魅力,深深地迷住了我。我开始幻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穿上华美的舞服登台表演……”“我从来也没发觉原来语文课也可以上得这么美:人物美、画面美、音乐美。真是美!”“假如各个老师都用电脑上课,那多好啊!”……无庸置言,多媒体教学的魅力已经为学生们所接纳与喜爱,语文课堂的艺术性飞入了寻常巷陌家。
同样的,作为老师,作为整一节课的设计者和导演,我也越来越感受到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与可行性。合理、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有效提高老师的电脑操作水平;更主要的是能将单调抽象的课上得生动形象、活泼有趣,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们乐学、爱学。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我们的语文课也就不再是“和尚念经——有声无情了”。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巧妙运用,其中包罗万象的知识点,声、情、画、乐并茂的优势,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了可观可感可触可学的艺术性,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艺术性不再显得高不可攀。假如说语文新课程改革是航空母舰的话,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就是“空中一号”,那么,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成功“软着陆”,就为我们顺利开展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化保驾护航。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得越娴熟,我们的课堂艺术性程度就越高,我们的学生就越喜欢语文,我们的语文新课程改革步伐迈得也就越大。
( THE END )
2004年7月
标签:
教学论文
多媒体软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一桩冤案(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初中语文名言警句必背(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