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6351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十首足矣
 

第10课  十首足矣      刘心武

杭州余杭   退休教师         葛杰

一、解题:

    “十首”指香港一家文化机构通过民意测验,采用投票方式选出来的十首唐诗;“足矣”的意思是足够。作者认为,这十首唐诗基本概括了人的本性、思想、情感、理想等多方面的意义,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传统中最值得珍惜和承受的精华,并且也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所达到的一种全人类必须仰望的高度。作者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过去对这十首唐诗的理解作为基础,从一个新颖的角度来读这十首唐诗、悟这十首唐诗,从而引导我们把这十首唐诗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课文总体分析理解要点:

1、通读全文,说出具体是指哪十首唐诗。

《游子吟》,《清明》,《静夜诗》,《登颧鹊楼》,《乐游原》,《春晓》《赋得古原草送别》,《悯农》,《朝发白

帝城》,《回乡偶书》。

2、为什幺把《游子吟》列在榜首?

因这是歌颂母爱的诗。作者认为,人生在世,无人不在羁旅之中。诗中的慈母,所构成的意象,早已超

越了狭义的生母,而象征着孕育抚养、调教、指引我们个体生命的所有的外在因素。使我们对个体与他人群体的和谐,产生出一种向往,引发出切实的努力。因此,有此同感的人,必能领悟此诗的内涵。

3、从《清明》《静夜诗》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什幺?

从《清明》中,我们可领悟到一种温馨的人性,想到陌生人之间的亲切和谐相待。这首诗不仅仅写出了

一种如画如乐、明丽清新的境界,同时也蕴含着一种温馨的人性,体现出一种对人生乐趣的健康追求。对《清明》的理解,作者并没有拘束于计意的阐释,而是紧接上段中的社会现实中亲情相残的例子,引申到行途中的陌生人之间的这种亲切相助的友情,使人们对现实中的罪恶更加深恶痛绝。

从《静夜诗》中,能领悟到对乡情、亲情的热爱。这首诗由诗意联想到家乡父母亲情,联想到怀互乡情

乡恋者,一定不会去虐待亲生老父老母。生养我们的是父母,这种血脉关系是任何人用任何方法都无法改变的。作者从人的本性谈起,更加有力地说明社会上某些人虐待父母的人的良知淡化,人性的淡化。

4、从《登鹳鹊楼》和《乐的游》中能体味到什幺?

从《登鹳鹊楼》,能体味到人生境界的宏廓;这首诗由登高远望喻指人生境界的宏廓,对人生追求的永无

止境。从《乐原游》中能体味到人生有层楼可攀,但是人生也是有限的;它写出了人生有限,不应该虚度年华。

    这两首诗在内涵上有有密切的相联之处。作者癣这两首诗连在一处体味,既贴切,又能给人以警示。这两种人生体验,能让人大彻大悟,再不会去短视谋利,以至贪欲难以满足。然而,人生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本应该万分的珍惜;可是生活中 许多人却只为眼前的利益所动,不异以身试法。因此作者由衷地感慨:那些虚度年华,利欲熏心的人应该多读些唐诗,感悟人生,珍惜年华。这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

5、作者为什幺要把《春晓》《赋得古原草送别》《悯农》三首唐诗放在一起欣赏?

因这三首写的都是最普通的事物。

《春晓》写的是落花——最低等的落花;《赋得古原草送别》写的是野草——最卑微的野草;《悯农》写

的是最普通的劳动者。通过对这三者的关爱来说明:人无贵贱,事无大小,可以小见大,平凡中显示出伟大的道理。作者由诗意和现实中的某些现象联系起来,从而表达作者对那些戕害活泼的儿童生命的罪恶行径的无比愤慨。

6、《朝发白帝城》与《回乡偶书》表达了怎幺样的思想感情?

《朝发白帝城》描述了大自然的奇特景象,给人以美的熏陶,把读者引到大自然的奇丽怀抱;《回乡偶书》

写的是诗人年老后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所体味到的朴素的人情,将人们导入世间最朴素的人情之中。

美的景物和事物,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善的人情,可以感染人的品性。这两首唐诗都表现出一种追求真善美的思想。无论是歌咏山水之美,还是描写人情世故、社会状况的诗歌,无不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值得珍惜和承袭的精华,并且也体现着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好的诗歌,虽明白如话,却又美不胜收,韵味回荡无穷。可以净化人的灵魂,陶冶人的性情,并且给人以智能的启迪。

7、全文在十首唐诗中,详略是如何安排的?

第一首《游子吟》,第二首《清明》,第三首《静夜诗》较详细;其余较略。

通过精读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前三首都单独成段,谈论的是最基本的人性,也是作者要重点,主要谈

的问题;后几首谈的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审美观,等等。都两首安排在同一段中。相对来说,较为简明。

8、文章在写作上有什幺特点?

主旨立意新颖,表达方式上抒情和议论结合紧密,多用长句以加强感情色彩。本文围绕唐诗来组织材料,

并没有陷入对唐诗的诗意和意境的异型分析之中。而是把唐诗的解读和对现实的剖析联系起来从人性的角度来定位:要发挥唐诗对人心灵的教育感化功能,呼唤人的良知和美好人性。表达上紧密结合诗意,阐发议论,多用不带标点的长句,增强了感情色彩。

三、重点句子和段落的分析:

1、“我想不用解释,大家都懂得这是一首歌颂母爱的诗。但这首语言(  B  )的诗歌为什么 在经历了千年的(  A  )后,至今仍具有最强烈的感染力。要理解这一奥秘,我们就必须体会到人生在世,广义而言,无人不在羁旅之中,旅途中人(  C  )着眼于前程,特别是实利,却不能不有所(  D  ),(  E  )保留一段热肠一片温情,(  F  )见利忘义,(  G  )丧失良知人道 ,因而那‘慈母’所构成的意象便超越了狭义的生母,而象征着孕育抚养调教指引人我们个体生命的所有在外因素,使我们对个体与他人与群众的和谐,产生出一种向往,引发出切实的努力。” 


展开全文阅读
(1)请在括号中填上正确的词语:A传诵     B质朴     C固然       D眷念     E不能不     F不能     G不能

(2)这段文章是针对哪一首诗歌发的议论?    是针对《游子吟》这首诗歌发的议论。

(3)这首诗的本意是写什么的?   是出门在外的游子歌颂慈母。

(4)香港人为什么把这首诗歌列在谤首?     

因这是歌颂母爱的诗。作者认为,人生在世,无人不在羁旅之中。诗中的慈母,所构成的意象,早已超

越了狭义的生母,而象征着孕育抚养、调教、指引我们个体生命的所有的外在因素。使我们对个体与他人群体的和谐,产生出一种向往,引发出切实的努力。因此,有此同感的人,必能领悟此诗的内涵。

(5)   作者在这里把人生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作比?    从诗的本意引申发挥到了整个人生,将人生比作羁旅,从而使得狭义的慈母扩展到了孕育抚养调教我们的所有的外在因素。

(6)   请你默写这首诗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谁?       唐代的孟郊。

(8)    解释“羁旅”的本意 。   长久居住他乡。

2、“香港人这回选出的这10首唐诗都是最常见于各类选本和最易读懂字面意思的短诗……”这段文字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点明了这10首唐诗因字面的意思比较浅显,也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为人们所称颂的名篇,说明这首唐诗流传的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因而众人有默认的共识,深入人心。其次,这段话和标题、结尾呼应,说明这首唐诗对人的教诲意义之大。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这段文字的作用和意义。

“这首诗为什么荣列亚军?难道仅仅是因为如画如乐、明丽清新?我以为其中也蕴涵着一种温馨的人性,在‘行人’与‘牧童’的亲合之中,体现出一种对人生乐趣的健康追求。能进入这个诗境的人,他忍心将那牧童绑标以谋求一己的私欲么?”

(1)这首诗,具体指哪首诗?   具体指: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这段文字的作用和意义,是:作者由现实中的一些令人愤慨的事件中想到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温馨人性,认为那是人们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作者从报纸上看到了现实社存在的虐待父母、残害儿童等等令人发指的罪行,感悟到那些作恶者缺乏最基本的人性。如果能从这此唐诗中感到一丝的感动与审美愉悦,也就会对人生的乐趣有健康的追求,也就不会做出那些没有人性、谋求一已私利的罪恶行径了。)

4、“乡土之恋,是一种最基本的人情,乡土往往决定了自己的人种属性、民族血缘、家庭谱系,乡恋之情会使我们意识到个体血脉与他人群体的承续关系,‘父老乡亲’构成了一个固定的语汇,很难想像对李白这首千古绝唱的怀乡诗有所感悟的人,会自己居华屋食佳肴而将老父老母驱入猪圈掷以残羹!”

(1)这里作者的“乡土之恋”,是从哪一首中感悟出来的?

是从李白的《静夜思》中引发出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作者怎么会引发出这样的感悟的?

由生活中发生的虐待父母、子女的丑恶行径引发出来的感慨。生活中的虐待生父生母,虐待子女等等的丑恶行径时有发生。这些人缺乏基本的人性,他们不懂得个体血脉与他人群体的承关系。自私利己的思想占据了他们灵魂的全部,这些人应当受到人们的唾弃。

5、“在体味到人生有层楼可上的同时,又深知人生的有限,以一种彻悟的心态维系一种进退的度数,吃透了这两首诗的精髓的人,又有哪位会短视到谋取近利而不顾廉耻、妄想永葆荣华而贪得无厌呢?”

(1)这里的两首诗是指哪两首?

唐代王之焕的《登颧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代李商隐的《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这两首唐诗表达出怎么样的意境?     人要有理想追求,并且要珍惜时光。

《登颧雀楼》表达出人生境界的宏廓,人生追求的永无止境;《乐游原》表达了人生苦短,要珍惜时间,奉献自己的一切。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和现实中那些追求名利,只为自己、只顾眼前私利、贪得无厌等种种丑恶行为形成了对比,表达作者希望人们要有高尚的理想追求,并为此而奋斗美好愿望。

(3)解释词语    度数    原意为按度计算的数目,这里是指程度、限度和分寸。

6、“我想一个多少能从这些诗句中感受到对落花这种最低等生物的怜惜、对野草这各最卑微事物枯荣的关切以及对最普通的劳动者汗珠的珍惜的美好情愫的人,他是决计不可能对活泼的粗暴戕害的。”

(1)解释词语:

戕害     伤害;

情愫     感情。

(2)“最低等生物”是指什么?        孟浩然《春晓》中的“落花”。原诗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较之鸟。夜不定期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最卑微事物”是指什么?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原诗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 ,睛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最普通的劳动者的汗珠”是从哪里引发出来的?         是从李绅的《悯农》一竺中引发出来的。原诗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对恶行的极度的愤慨。

(5)这些事物有哪些共性?      作者通过对诗中的落花,小草,劳动者,抓住这些人和事物 的共发感情,来表达对那些残害儿童生命的罪行的极度愤慨。

7、“一是把我们引到大自然的奇瑰怀抱中,一是将我们导入人世间最朴素的人情中,反复咏诵这样一此明白如画而又美不胜收的诗句,我们灵魂上纵有厚尘积垢,总也能涤出一些真善美来吧?”

(1)“一是把我们引到大自然的奇瑰怀抱中”,是从哪一首中引发出来的? 描绘了怎么样的“大自然的”景象?

李白的《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描绘了大自然优美的奇瑰景象。

(2)“一是将我们导入人世间最朴素的人情中”是从哪一诗中引发出来的?写出了怎么样的情愫?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休息来?”

反映了人世间最朴素的僻静 关系。

(3)由此,说明了什么?      好的诗歌能陶冶人的情怀和人性。可以清除“灵魂上纵有厚尘积垢”,可以给人以“真善美”的教诲。

8、阅读最后一段课文:“我想许多读者当会讶怪我何以如此常见的唐诗也要首首俱录,但这10首唐诗实在是常诵常新,即使过录一遍,灵魂也总有一种难言的欣悦!倘有的读者连这10首唐诗也不能逐一背诵或简直有的还是头一回读到,那么我恳求他们一定要把这10首唐诗背诵下来,从一定意义上说,这10首唐诗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值得珍惜和承袭的精华,并且也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所达到的一种全人类必须仰望的高度。工作太忙吗?事情太多吗?赚钱必须抓紧吗?唱卡拉QK搓麻将‘抓黑叉’跳迪斯科练气功算命遛鸟养鱼喂猫饲狗再没有闲空吗?当然!谁能强求谁呢?人们各自安排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但我仍要近乎痴憨地吁请人们在纷忙的生活中读一点唐诗背一点唐诗品一点唐诗悟一点唐诗——不必太多,以上10首足矣!”


展开余文
(1)作者为什么要在本文中首首俱录这十首唐诗?是国为这十首唐诗为人们不了解吗?

是因为这10首唐诗常诵常新,即使过录一遍以灵魂也有一种难言的欣悦,能感悟到基本的人性和人情,从中吸取精华,熏陶人的心灵。

(3)“唱卡拉QK搓麻将‘抓黑叉’跳迪斯科练气功算命遛鸟养鱼喂猫饲狗再没有闲空吗?”一句一口气说下来,是不是太急了?能在中间加上一些缓冲一下的标点吗?应该怎么样加上去?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下来?

这一句可以加上这样一些标点:“唱卡拉QK,搓麻将,‘抓黑叉’,跳迪斯科,练气功,算命,遛鸟,养鱼,喂猫,饲狗,再没有闲空吗?”但这样写语气显得比较缓慢。

作者这样写,最能表现作者此时的心情,认真读、背这10首唐诗,从而表达对人性的渴望!对美好的社会的追求!

(4)表现作者对人性的渴望,对美好社会的追求的心情,还表现在这样个句子中:“但我仍要近乎痴憨地吁请人们在纷忙的生活中读一点唐诗背一点唐诗品一点唐诗悟一点唐诗——不必太多,以上10首足矣!”在正常的情况下,这个句子应该怎么样加上标点?为什么作者没有加上这些标点?

这个句子的标点可以这样加:但我仍要近乎痴憨地吁请人们在纷忙的生活中读一点唐诗,背一点唐诗,品一点唐诗,悟一点唐诗——不必太多,以上10首足矣!

作者没有加上这些标点。同样是为了表达作者人们读北这10站唐诗,表达他的渴望和追求。

(5)作者为什么如此希望人们读这10首唐诗?

这10首唐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最值得珍惜和承袭的精华,也代表着唯心对美的追求所表达到的的一种全人类必须仰望的高度。作为炎黄子孙,应当以此为荣,更应该吸取其精华。但是现实 许多的人,许多的事却与此相反,令人痛惜。因此作者以自内心地呼吁,希望人们从这10首常诵常新的唐诗中,感悟到基本的人性和人情,从中吸取精华,熏陶人的心灵,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写作手法归纳:

1、选材典型,立意新颖。

作者由香港文化界组织“最受欢迎的唐诗选举”为引子,引出作者的话题。其实真正引发作者写作动机

的,主要是社会现实中存在的种种丑恶现象,激发作者对美好人性和良知的呼唤。因此作者从这10首唐诗入笔,从常诵常新的角度,全新阐述了自己的理解,将10站唐诗表现的主题和意境,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使人们的心灵又受到了一次洗礼和熏陶。

2、语言朴素,多用长句和问句,感情真挚动人。

作者由生活中的事例为例,将诗歌大众化的理解提升到自己独特的见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真挚、

朴实、强烈。多用不带标点的长句,增强了感情色彩。还多用反问句,句令人思索,促人自省。

五、小结: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人们对诗歌的大众化理解为基础,从新颖的角度对10首唐诗进行了读和

悟,说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给人以耳目一新的理解和感受,从心灵上、精神上给读者上了一堂丰富的精神熏陶课。写法灵活,语言质朴,意境清新,感情真挚,给人以新的启迪。

六、板书要点:

十首足矣       刘心武

读                     品                                      悟

游子    《游子吟》    慈母——象征所有的外在因素

        《清明》      温馨的人性——绑标以谋求一已之私利

        《静夜思》    乡土人情

旅途    《登颧雀楼》    人生的追求                           对美好的人性和

        《乐游原》      人生有限                              良知的呼唤

        《春晓》            落花(最低等的生物)

        《赋得古原草送别》  野草(最卑微的事物)

        《悯农》            汗珠的珍惜(最普通的劳动者)

回乡    《朝发白帝城》      大自然的怀抱

        《回乡偶书》        人世间最朴素的人情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十首足矣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音乐就在你心中
下一篇:城市的文化与文物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