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2917  
标签:备课资料
感情的传染,认识的提升——《感悟母爱》课堂教学思考(网友来稿)
北京市月坛北街丙一号三十五中初中部 韩芳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课要追求“三动”的境界》中提出:在语文课堂上,教学语言就要达到愉悦、快乐动听的效果;教师要善于动情,丝丝缕缕牵动学生的情怀,激起涟漪和波澜;还要善于让学生动心,使学生进行思考和抉择,在思想深处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① 动听、动情、动心,凸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落实了语文教学的任务。笔者曾经设计的《感悟母爱》就是这样一堂课,高潮迭起,震撼了教者和听者的心灵,受到听课老师和领导的极大好评。

      一.教学设想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有关亲情的文章或教学设计是非常多的,可选的角度也很多,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能既切合学生实际又有所突破呢?在于独到的创意,在于独特的视角,也在于视野的开阔。“妈妈”更贴近初一学生的经验感受,还可以以小见大使学生对母爱的认识得以提升。

      本设计最困难的地方是对材料的选择,古今中外歌颂母爱的材料何其多,学生搜集的材料不可能在45分钟内一一展示。本人选材料目的:涉及古今中外;有家庭之爱,有博爱;有母亲爱儿女,有儿女回报父母的爱;有诗歌、歌曲、图片、故事。把材料分散于三大教学版块:“感动母爱”“回报母爱”“抒写母爱”,有逻辑性,多而不乱。

      二.课堂教学简述

      (课前放歌曲《天下父母心》,杨坤、谭晶演唱,深情的演唱、感人的画面,朴实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歌词和屏显字幕,是对学生的情感渲染,几乎使人落泪。)

      第一版块:感悟母爱

      1.学生齐背孟郊的《游子吟》,再谈妈妈对自己的爱

      有一个学生拿来他妈妈辅导他学习的照片,还非常动情地讲述了这个照片的来历,也诱发了其他同学的回忆,纷纷讲述自己印象深刻的母爱细节,出现第一次小高潮。

      2.听故事,说感悟

      教师从学生搜集的材料中筛选了两个故事:根据孟凡《生命之爱》改编的《母爱颂》、《最博大的母爱》。

      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读者和听者都沉浸其中,尤其是读《母爱颂》时,很多听课老师在抹眼泪。在听完第一个故事之后,学生谈起了他所知道的其它令人感动的母爱故事,教师点评,在点评时有意识提升学生的认识,使学生从家庭之爱走向社会之爱,从小爱走向大爱。再去学习第二个故事,这样对《最博大的母爱》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如教师展示老子的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上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展示中国贫困母亲的图片“顾彩莲,全家4口人2亩山坡地,家无牲畜。她说,如果谁能帮她一把,养一头母牛,转过年来母牛下了小牛——她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了。”号召学生以博大的爱心回报母爱。

      这是整个教学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出现了第二次高潮。由于学生认识和知识有限,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深入追问、及时评价、及时调控、铺垫点拨、缓解气氛、旁征博引等。

      第二版块:回报母爱

      1.联系刚学过的《金色花》《纸船》中回报母爱的方式,请学生回答还知道哪些回报母爱的方式,如满文军演唱的歌曲《懂你》,理解父母、懂得父母的“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也是一种方式。又如舒婷的诗《啊,母亲》,深情回忆母爱的细节来回报。教师深情朗诵《啊,母亲》,也令人感动的几乎落泪。

      2.检查布置的作业:你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回报母爱?你母亲有什么反应?

      有些学生说给父母洗脚、有些说“妈妈,我爱你”等,在学生说这些时,我联想到2004年《读者》有一篇类似的文,扩展学生视野,使学生产生共鸣。出现了第三次高潮。

      第三版块:抒写母爱

      1.课堂练笔“写句子:母爱是(如)……”

      教师给出例子,学生可以参照。学生深情朗读自己的仿写,又出现一次小高潮。

      2.布置作文:结合本节课的感悟,写一篇歌颂妈妈的文章,600字以上。

      课的结束,在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伴奏下,教师的结语也很感人: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是的,“妈妈”这个词,我们太熟悉了。歌手瘳永昌这样为母亲歌唱:“圣洁的母爱心中澎湃,风雨岁月没有彷徨和徘徊,博大的母爱洒向天地,人生旅途充满缤纷的色彩,啊!母爱。世上最伟大的爱,啊!母爱,啊!母爱,把温馨的世界,搂在胸怀!” ……

      三.教学思考

      1.沟通已知,提升认识。现代教学论认为,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已知,激活学生的经验和认识,在此基础上丰富学生的经验,进而提升学生的经验和认识。因此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的、学生实际精心筛选材料。事实证明:材料涉及古今中外,多而不乱,典型而感人;学生讨论、发言不流于形式,并且发言质量较高,尤其是《母爱颂》的朗诵感动得许多人流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正是整个教和学过程渗透着情感,才使学生切身感悟自己母亲对自己的爱,由衷地以自己的方式回报母爱。王国维认为:“境非独为景物也,感情亦人心中之境界”,即感情也是一种境界。他还评诗人写诗时说:“诗人对自然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②不仅诗人创作是这样,而且阅读活动也是如此,教和学的活动更是这样。“入乎其内”就是师生的情感投入,“出乎其外”就是教师的理性指导和学生的理性认识。这节课,学生把自己母亲的形象提升到大多数母亲的形象上,甚至提升到对人类的认识上,“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正是“出乎其外”。这是一般亲情类教学较少涉及的。


展开全文阅读
      2.接受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紧密结合。现代社会的创新教育,应该是接受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紧密结合的教育。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是指学生以思维为核心的一种理解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身与心、认知与情感、逻辑思维与直觉等的和谐统一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投入。这种接受式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行选择、理解、整合和内化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使新知识纳入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以达到对新知识的把握和理解。③本节课正是力求两种学习方式的有意义结合。在学生对母爱的认识不能提高时,教师有必要谈出自己的看法,可以说是一种接受式学习;其它学习过程以学生自主思维为主,即采用发现式学习。据说禅师说法,能讲得天花乱坠,百兽率舞,听众心领神会、自得于怀,从而由渐悟走向顿悟。教师的“讲”力求使学生达到陶醉的地步,事实也正是如此。

      3.存在的问题是:在学生问“如今戴着荆冠”(舒婷《啊,母亲》)是什么意思时,教师解答的不够到位。说明教师还要力求体现“语味”,在词语理解上多做一些指导。

      注释:

      ①于漪《课要追求“三动”的境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年第12期

      ②王国维著,吴洋注释《人间词话(手稿本全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

      ③《对接受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的比较分析》,《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2期

      附录:

      母 爱 颂

      根据孟凡《生命之爱》改编

      女:那是1976年夏天的夜晚

      劳累了一天的人们睡梦是那么香甜

      喧闹了一天的唐山灯火却有点阑珊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灾难就在眼前

      男:地震,用魔爪悄悄撕开夜幕

      露出一张恐怖而狰狞的脸

      突然!地动山摇、地光闪现、房屋倒塌、狼藉一片。

      女:繁华的唐山城消失顷刻间

      无辜的唐山人生命遭涂炭

      变成废墟的城市死一般的沉寂

      死一般沉寂的废墟里传出婴儿的哭喊。

      男:这是幸存的母女二人

      幸运之神给他们留下了一点生存空间

      未满周岁的孩子安然无恙

      年轻漂亮的妈妈却被重重地压在瓦砾下

      女:安然无恙的孩子在黑暗中哭喊

      似乎在埋怨妈妈丢下自己不管

      男:无法挪动的妈妈听着孩子揪心的哭声

      只好用那只能活动的手抚摸孩子的小脸

      女:孩子哭累了

      睡着了

      睡着了

      饿醒了

      男:妈妈心碎了

      疼昏了

      疼昏了

      饿醒了

      女:孩子不哭了

      嘶哑的哭声已经微弱得难以听见

      男:孩子不动了

      弱小的生命在饥饿中命悬一线

      女: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

      妈妈在双重痛苦中熬煎

      男:是伟大的母爱

      让妈妈在生死关头做出决断

      女:她强忍剧痛咬断手指

      缓缓地送进宝宝口里边

      宝宝贪婪地吮吸着

      什么样的乳汁还能胜过妈妈的鲜血甘泉

      男:渐渐地,妈妈春天的花朵开始枯萎

      渐渐地,妈妈红润的嘴唇变成白纸一般

      女:渐渐地,孩子冒烟的嗓子得到了滋润

      渐渐地,孩子干涸的生命得到了浇灌

      男:金梭银梭 光阴似箭

      女:白驹过隙 眨眼数天

      男:终于,子弟兵找到了母子二人

      然而,他们却吃惊的发现:

      女:婴儿在蹬着、抓着、哭叫着

      仿佛在说:妈妈,快抱我到公园转转

      男:可是,年轻漂亮的妈妈

      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那根血迹斑斑的手指

      还在宝宝的嘴边

      女:被伟大的母爱折服的人们叹息声声

      男:被伟大的母爱感动的人们泪水涟涟

      女:让我们用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语言

      向天下的母亲深情的道一声:

      合:妈妈!我们爱您一万年

      最博大的母爱

      2004年6月,纳迪娅·麦卡弗里34岁的儿子盖着国旗的棺材从伊拉克被送回美国萨克拉门托机场,她邀请媒体来到机场,这一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从此,这位失去了儿子的母亲开始了她的反战之路。


展开余文
      她在和平集会、其他在战争中死去士兵的悼念仪式上频频出现。她冒着危险去了中东,并为那里的战争受害者提供人道援助。她和其他许多在美伊战争中失去自己儿女的父母一起,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反战运动中。

      麦卡弗里的梦想是,找到至少一位跟她一样失去孩子的伊拉克妈妈,“能够不带仇恨和愤怒地交换一下彼此的感受。谈一下怎么开始为和平做点什么。这是母亲和母亲之间的交谈,跟政府毫无关系。”她希望将来能帮助伊拉克母亲和儿童建一所避难所,还希望到伊拉克看一看她儿子倒下的那条农场公路。

      美国关于母亲节的最早记载是在1872年,当时美国女作家茱丽雅提议建立母亲节,并将这一天献给“和平”。如今,麦卡弗里充分体现出了“母亲”这个词所蕴含的这层深意——和平的勇敢守望者。

      啊,母亲

      舒婷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褪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戴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礼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古井。

      作者邮箱: hf451@sina.com.cn

      
标签:备课资料 感情的传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沁园春雪
下一篇:美点寻踪:教师的“讲”弥足珍贵(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